宫女被她的动作唬了一大跳,顿时愣在原地。
殿内守着的宫女太监纷纷围拢了过来,眼里再无刻意表现的恶意,只有怕她真的自杀的紧张。
踹她宫女颤声道:“放肆!你要做什么?皇后灵前你竟敢闹事?”
沈瑜冷笑:“今日这一出,除了侮辱我,什么意义也没有!我就算不按你们说的做,皇后的丧事也不会有影响,我也不会被怎么样。”
“我才不要给她磕头,我还要见皇帝!”
宫女气的指着她:“你竟敢对皇后不敬,还说不给皇后磕头?”
沈瑜眼神凶狠,声音尖锐道:“闭嘴吧你!我又不是没有价值的闲杂人等,为什么要乖乖被你们这些下贱的奴婢虐?”
“有本事就让我死在这里!看你们怎么跟皇帝交代!宁远侯的女儿被你们逼死了,让皇帝再想办法是吗?”
宫女们冷静下来,其中一个转身走了出去。
其他人和沈瑜在这僵持着,而沈瑜因为头发湿冷,很快她便觉着头痛难忍,身形不稳。
一个太监上前夺过她手里的烛台,但见她面色不对,倒也没再故意惩罚什么,像是在等出去那人的回话。
正统帝在养心殿听着宫女禀报,那厢果真不是个恭顺的。
本是心里不忿,替皇后出气,也为了先磋磨一番,再怀柔劝说。
这沈家女一向胆大。
到底正事儿要紧,他闭眼片刻,淡漠的开口:“关起来就是,好生伺候着”
宫女恭声应是。
两刻钟后,宫女回到皇后灵前,给另一个宫女使眼色,而后就一人挽着沈瑜的一边手臂,将人送回先前的屋子。
沈瑜也没精力一定要闹着去见皇帝,一倒头就睡了。
再醒来时,外面天色已经是黄昏了。
她的头发已经闷干,可她好似感冒了,脑袋非常疼。
她痛苦的捂着脑袋,好半晌撑起身朝外面喊。
宫女端着吃食进来,而后就站在床前等着。
沈瑜一边下床,一边跟她说自己受凉病了,让她去请太医来。
宫女瞧她面色确是不对,便出门去跟小宫女说。
沈瑜已经发烧,身体很不舒服,可她还是强撑着去到桌边吃东西。
发烧已经影响胃口了,但她还是尽量多吃点。
这里没有人会怜惜她,她得好好保护自己。
吃着吃着,她又掉下泪来。
若还在崔昀野身边,她发烧生病了,崔昀野肯定会很疼惜她,吃的东西会很可口,还会哄她,让她不那么难受。
她吃完就又去到床上躺着,盖好被子。许久后,宫女带着太医来了,把脉看诊后,又半个时辰,宫女端来一碗药。
沈瑜坐起身,非常积极的端起那碗药,小口小口的喝完。
她没去洗漱,就怕再受凉。喝完药就又躺下了,只想快点好起来。
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
李宏领兵过了白虎关,又快速行军了一天一夜,到达毗邻京城的汀州。
于这日午时抵达大瑶山脉,行军队伍掩在山林中,此地离京城已经不到三十里。
李宏身着甲胄骑在马上,忽见斥候赶来。
“前方有一队人马驻足,大概四五百人!”
李宏面色不变,继续带着队伍进发,直到大瑶山脚下,横跨月影河下游的洛水桥。
前方人马在桥的对面望着他们,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开。
李宏蹙眉望着,就这点人也敢来拦他?
对面却是走来骑着高头大门的将领,走过洛水桥,来到李宏面前。
他在马上拱手行礼:“参将茂恩,见过珹王世子!”
李宏眼神平静的打量他,片刻后道:“你既已知晓我的行踪,为何不举兵来挡?”
茂恩:“世子爷既已领边军精锐过了飞虎关,我等即便集结大量兵力,世子也可兵贵神速的将战场转移到京城。”
“若末将真冒犯了世子,恐世子就有理由冒犯京城了!”
李宏笑了笑:“参将大人说笑了,我只是入朝祭奠大行皇后罢了,何来冒犯?”
茂恩拿过马鞍上的公文袋,又从中拿出一卷帛书扔给他。
李宏接过后打开,许久后,他冷笑了声。
这是一篇凌厉峻切,言辞激烈的讨贼檄文。
讨的自然是他珹王一家,而这篇檄文自是出自如今权倾朝野的崔太师之手。
“你想说什么?逆贼专擅到我李家子孙头上来了?是真以为我李家人都那般好性儿?”
茂恩正色道:“你我同为武将,守的是江山太平,攻的是外敌贼虏,不能枪头对内,祸害社稷!”
李宏语气凌厉,手中帛书捏紧:“这是我李家江山,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茂恩皱眉摇头:“咱们当今圣上并非贤能,此前故意挑起朝廷党争,而今又密谋兵戈,同袍相残。”
“这些事情,若非太师深明大义,只在京城平息处理,恐朝野内外都要不安分。”
“你扪心自问,太师执政以来,可有祸乱朝政?相反整顿吏治,清丈土地,减免田赋,大开海贸。”
“你此行是因为奸臣当道,而不得已勤王,还是圣上挑唆的你?自古王朝兴替,战争成败,苦痛的都是黎明百姓。”
“你若执意兴不义之师,不说崔太师,也不说京城的各方势力,你当别的窥伺之人不会趁乱分一杯羹么?”
“战争的开始是你说了算,你要打,我们奉陪。可这场战什么时候结束,就由不得你,也由不得太师,更由不得御座上的皇帝,而是要看大靖的根基有多深厚了!”
李宏渐渐沉下脸色,好半晌说道:“这江山姓李,我不得不来。”
茂恩觉着已经有转圜的余地了,马上说道:“我们守的是李家江山,太师治理的,也是李家江山!”
“望世子好好想想,先帝临终给皇帝安排的辅政大臣,禁军统领,这才不到两年,如何就到兔死狗烹之时了?”
李宏自是想到宁远侯世子被逼的逃离京城,光看信书上写的,根本挑不出侯世子的大错。
他深喘了口气,沉声道:“我入朝觐见圣上,军队就在这儿扎营,若圣上真有危难,我定斩宵小!”
茂恩拱手:“合该如此!京城究竟是何光景,世子爷可自行定夺”
殿内守着的宫女太监纷纷围拢了过来,眼里再无刻意表现的恶意,只有怕她真的自杀的紧张。
踹她宫女颤声道:“放肆!你要做什么?皇后灵前你竟敢闹事?”
沈瑜冷笑:“今日这一出,除了侮辱我,什么意义也没有!我就算不按你们说的做,皇后的丧事也不会有影响,我也不会被怎么样。”
“我才不要给她磕头,我还要见皇帝!”
宫女气的指着她:“你竟敢对皇后不敬,还说不给皇后磕头?”
沈瑜眼神凶狠,声音尖锐道:“闭嘴吧你!我又不是没有价值的闲杂人等,为什么要乖乖被你们这些下贱的奴婢虐?”
“有本事就让我死在这里!看你们怎么跟皇帝交代!宁远侯的女儿被你们逼死了,让皇帝再想办法是吗?”
宫女们冷静下来,其中一个转身走了出去。
其他人和沈瑜在这僵持着,而沈瑜因为头发湿冷,很快她便觉着头痛难忍,身形不稳。
一个太监上前夺过她手里的烛台,但见她面色不对,倒也没再故意惩罚什么,像是在等出去那人的回话。
正统帝在养心殿听着宫女禀报,那厢果真不是个恭顺的。
本是心里不忿,替皇后出气,也为了先磋磨一番,再怀柔劝说。
这沈家女一向胆大。
到底正事儿要紧,他闭眼片刻,淡漠的开口:“关起来就是,好生伺候着”
宫女恭声应是。
两刻钟后,宫女回到皇后灵前,给另一个宫女使眼色,而后就一人挽着沈瑜的一边手臂,将人送回先前的屋子。
沈瑜也没精力一定要闹着去见皇帝,一倒头就睡了。
再醒来时,外面天色已经是黄昏了。
她的头发已经闷干,可她好似感冒了,脑袋非常疼。
她痛苦的捂着脑袋,好半晌撑起身朝外面喊。
宫女端着吃食进来,而后就站在床前等着。
沈瑜一边下床,一边跟她说自己受凉病了,让她去请太医来。
宫女瞧她面色确是不对,便出门去跟小宫女说。
沈瑜已经发烧,身体很不舒服,可她还是强撑着去到桌边吃东西。
发烧已经影响胃口了,但她还是尽量多吃点。
这里没有人会怜惜她,她得好好保护自己。
吃着吃着,她又掉下泪来。
若还在崔昀野身边,她发烧生病了,崔昀野肯定会很疼惜她,吃的东西会很可口,还会哄她,让她不那么难受。
她吃完就又去到床上躺着,盖好被子。许久后,宫女带着太医来了,把脉看诊后,又半个时辰,宫女端来一碗药。
沈瑜坐起身,非常积极的端起那碗药,小口小口的喝完。
她没去洗漱,就怕再受凉。喝完药就又躺下了,只想快点好起来。
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
李宏领兵过了白虎关,又快速行军了一天一夜,到达毗邻京城的汀州。
于这日午时抵达大瑶山脉,行军队伍掩在山林中,此地离京城已经不到三十里。
李宏身着甲胄骑在马上,忽见斥候赶来。
“前方有一队人马驻足,大概四五百人!”
李宏面色不变,继续带着队伍进发,直到大瑶山脚下,横跨月影河下游的洛水桥。
前方人马在桥的对面望着他们,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开。
李宏蹙眉望着,就这点人也敢来拦他?
对面却是走来骑着高头大门的将领,走过洛水桥,来到李宏面前。
他在马上拱手行礼:“参将茂恩,见过珹王世子!”
李宏眼神平静的打量他,片刻后道:“你既已知晓我的行踪,为何不举兵来挡?”
茂恩:“世子爷既已领边军精锐过了飞虎关,我等即便集结大量兵力,世子也可兵贵神速的将战场转移到京城。”
“若末将真冒犯了世子,恐世子就有理由冒犯京城了!”
李宏笑了笑:“参将大人说笑了,我只是入朝祭奠大行皇后罢了,何来冒犯?”
茂恩拿过马鞍上的公文袋,又从中拿出一卷帛书扔给他。
李宏接过后打开,许久后,他冷笑了声。
这是一篇凌厉峻切,言辞激烈的讨贼檄文。
讨的自然是他珹王一家,而这篇檄文自是出自如今权倾朝野的崔太师之手。
“你想说什么?逆贼专擅到我李家子孙头上来了?是真以为我李家人都那般好性儿?”
茂恩正色道:“你我同为武将,守的是江山太平,攻的是外敌贼虏,不能枪头对内,祸害社稷!”
李宏语气凌厉,手中帛书捏紧:“这是我李家江山,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茂恩皱眉摇头:“咱们当今圣上并非贤能,此前故意挑起朝廷党争,而今又密谋兵戈,同袍相残。”
“这些事情,若非太师深明大义,只在京城平息处理,恐朝野内外都要不安分。”
“你扪心自问,太师执政以来,可有祸乱朝政?相反整顿吏治,清丈土地,减免田赋,大开海贸。”
“你此行是因为奸臣当道,而不得已勤王,还是圣上挑唆的你?自古王朝兴替,战争成败,苦痛的都是黎明百姓。”
“你若执意兴不义之师,不说崔太师,也不说京城的各方势力,你当别的窥伺之人不会趁乱分一杯羹么?”
“战争的开始是你说了算,你要打,我们奉陪。可这场战什么时候结束,就由不得你,也由不得太师,更由不得御座上的皇帝,而是要看大靖的根基有多深厚了!”
李宏渐渐沉下脸色,好半晌说道:“这江山姓李,我不得不来。”
茂恩觉着已经有转圜的余地了,马上说道:“我们守的是李家江山,太师治理的,也是李家江山!”
“望世子好好想想,先帝临终给皇帝安排的辅政大臣,禁军统领,这才不到两年,如何就到兔死狗烹之时了?”
李宏自是想到宁远侯世子被逼的逃离京城,光看信书上写的,根本挑不出侯世子的大错。
他深喘了口气,沉声道:“我入朝觐见圣上,军队就在这儿扎营,若圣上真有危难,我定斩宵小!”
茂恩拱手:“合该如此!京城究竟是何光景,世子爷可自行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