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两万五千张嘴要吃饭?刘景:包吃包住,自己盖房-《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中山郡府衙内,气氛凝重。

  贾诩手持竹简,声音沉稳。

  “主公,中山降卒一万两千,常山降卒一万三千,共计两万五千人,皆已收押看管。”

  “如何处置,请主公定夺。”

  堂下一名面容刻板的中年武将出列。

  此人名叫杜岩,是刘景新任命的军法官,执法素来严苛。

  杜岩拱手,声如洪钟。

  “主公,末将以为,当效仿白起,尽数坑杀!”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这些都是乱军,是贼寇!今日不杀,他日必为肘腋之患!”

  杜岩语气斩钉截铁。

  “杀俘不祥,我觉得不妥。”

  关羽抚着长髯,微微摇头。

  张飞瞪着环眼,瓮声瓮气地嚷嚷。

  “杀光了多浪费!不如挑些壮的,让新兵们练练手,就当是活动靶子!”

  刘景瞥了张飞一眼,这夯货的思路总是这么清奇。

  他轻轻敲了敲桌案,制止了争论。

  “都别吵了。”

  刘景看向杜岩,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杜军法,你的顾虑有道理。”

  “但杀人,是最低效的用法。”

  “这些降卒,我一个都不杀,还要全部收编。”

  杜岩脸色一变,当场跳脚。

  “主公!万万不可啊!”

  ……

  中山降卒大营内,一片死寂。

  一万两千名黄巾降卒被集中看管,等待着最后的“处置”。

  “听说了吗?那个荡寇将军要把我们都活埋了!”

  “我听说,是要把我们卖到南边去当奴隶,永世不得翻身!”

  绝望的气氛在营中蔓延。

  几名昔日的黄巾小头目聚在一起,眼中闪着疯狂的光。

  “横竖都是一死,不如反了!”

  “对!跟他们拼了!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一场注定血流成河的暴动,正在悄然酝酿。

  就在此时,营门大开。

  刘景身披甲胄,在亲卫的簇拥下,亲自走进了大营。

  他站上临时搭建的高台,声音传遍整个营地。

  “我知道你们在怕什么。”

  “怕我把你们杀了,或者卖为奴隶。”

  刘景环视下方一张张绝望的脸。

  “但你们错了。”

  “我刘景,不杀降!”

  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拔高。

  “从今天起,我宣布,常山郡正式推出‘两年期实习计划’!”

  实习?

  这是什么鬼东西?

  降卒们一脸茫然,连准备暴动的小头目都愣住了。

  刘景没有理会他们的困惑,继续高声宣布。

  “所有人,将被编入我常山郡的各大官营工厂!”

  “计划期间,包吃!包住!”

  “但是,没有工钱!这是对你们过去造反的惩罚!”

  “两年后,通过考核,你们就能转正,成为正式工匠!”

  “到那时,不仅有工钱拿,还可以在常山分田落户,娶妻生子,安居乐业!”

  他伸手指着远方,用尽全身力气嘶吼。

  “你们跟着张牛角造反,不就是为了一口饱饭吗?”

  “我刘景给你们!”

  “我给你们堆成山的粮食!给你们比人还高的饭堆!”

  此言一出,如同惊雷炸响。

  整个大营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哭嚎声。

  “噗通!噗通!”

  成千上万的降卒跪倒在地,朝着刘景拼命磕头。

  “刘青天啊!”

  “将军饶命!我等愿为将军做牛做马!”

  “呜呜呜……,我们有活路了……”

  一场即将爆发的血腥暴动,瞬间消弭于无形。

  很快,五千名最精壮的降卒被挑选出来,顺利编入刘景的军队。

  剩下的七千人,则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兴高采烈地开拔,向着他们的新家园——常山郡进发。

  队伍行进在官道上,气氛欢快。

  贾诩却策马来到刘景身边,脸上满是忧虑。

  他压低声音。

  “主公,此计虽能尽收人心,但……”

  贾诩顿了顿,语气凝重。

  “常山加上中山,降卒足有两万余人。我们的粮食虽然多!”

  “但是,常山根本没有能容纳两万人的房舍!”

  “更别提管理这么多人,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不出三月,我们就会被活活拖垮!”

  贾诩的每一句话,都点在了计划最致命的后勤漏洞上。

  在古代,收编数万降卒,最大的难题从来不是忠诚度,而是后勤。

  一个政权能养活多少军队和人口,是由其农业产出和管理能力决定的。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战争中,“坑杀”降卒是常见操作。

  不是将领残忍,而是实在养不起。养不起,就会生乱。

  刘景此刻的行为,在贾诩看来,无异于抱着一块巨石跳河。

  听完贾诩的分析,刘景却放声大笑。

  “文和,谁说房子要我们盖?”

  贾诩一愣。

  “不我们盖,难道让它自己长出来?”

  刘景脸上的笑容愈发神秘。

  “没错,就让他们自己盖!”

  他随即颁布了新的命令。

  “立刻启动‘我的家园我建设’活动!”

  “所有工具、所有建材,全部以‘赊账’的形式发给降卒!”

  “以百人为单位,成立施工队,自己设计,自己建造住所!”

  “告诉他们,房子盖得越快越好,就能越早住进新家,开启新生活!”

  “不仅如此,盖得最快最好的队伍,还有肉吃!”

  贾诩听得目瞪口呆。

  让俘虏自己贷款买材料,给自己盖住所,还美其名曰“我的家园”?

  这……这是何等惊世骇俗的操作!

  还能这么玩?

  主公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贾诩感觉自己的三观受到了剧烈冲击。

  这已经不是计谋了,这简直是把人心玩弄于股掌之间。

  在古代,以工代赈是一种常见的救灾方式。

  朝廷出钱出粮,雇佣灾民进行工程建设,让他们用劳动换取报酬。

  但刘景这一手,直接把“以工代赈”玩出了新高度。

  他不出钱,不出人,只提供了一个“贷款平台”和一张“美好蓝图”。

  就让两万多人心甘情愿地化身“基建狂魔”,为他打工。

  堪称空手套白狼的究极形态。

  命令下达后,整个常山郡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巨大工地。

  降卒们为了早日住上新房,吃上饱饭,爆发出了惊人的建设热情。

  一座座营房、一间间厂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

  原本最致命的后勤问题,迎刃而解。

  就在刘景视察着这片欣欣向荣的工地时。

  一名驿使快马加鞭,高举一卷明黄色的圣旨,冲入营地。

  他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嘶声大喊。

  “荡寇将军刘景接旨!”

  “洛阳八百里加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