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备考班的第一堂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说这么多,就是让你们都放下小心思。”

  林夫子说的口干舌燥,咕咚咕咚灌下去一大口茶。

  舒了口气,才继续语重心长道:“一次考不过,还可以继续考。”

  “万万不能歪了心思,夹带什么进场。”

  “一旦被查出来,取消应试资格都是轻的。”

  林夫子严肃道:“十年前,咱们武县就有一人夹带东西进场,被当场抓住了。”

  “然后当时正与西狄之人对峙,此人立刻被派去西陲边境充军了。”

  “听说人还没走到,便死在路上了。”

  底下听着的人不由得觉得头皮发麻。

  “夫子,您放心吧,我们怎么会做这种事。”

  吴文进连忙说道。

  “嗯。”

  林夫子捋捋胡子,继续说道:“既然你们都知道事情利害,咱们便翻篇了。”

  “为师来给你们讲讲,这五场考试都考些什么。”

  “第一场为正场,考四书文章二篇、五言六韵诗一首。”

  “第二场为初覆,考四书文一篇,或孝经论一篇。”

  “第三场称再覆,考四书文或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

  “第四场连覆,考经文、诗赋、骈文。”

  最后,林夫子说道:“第五场是否考试由主考官决定。”

  众人听得都要蚊香眼了。

  好家伙,这可真是够复杂的。

  看到大家都面露难色,林夫子才说道:“别看县试只是第一场考试。”

  “也不是这么容易能过的。”

  “夫子,”何明风开口问道:“这五场考试……我们要住在里面不能出来吗?”

  “非也,非也。”

  林夫子晃了晃脑袋:“县试的管理虽然较为严格,但与乡试、会试等不同。”

  “县试的五场考试是分日进行的,并非连续不间断。”

  “其并不要求考生在整个考试期间完全与外界隔绝。”

  “每场考试一般以一日为限,通常是黎明前点名入场,然后在当天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并交卷。”

  林夫子说道:“考生在每场考试结束后,只要按规定交卷,经过考官及相关人员检查核对无误后,就可以离开贡院。”

  何明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那可太好了!

  他可是看了不少小说,说大家住在贡院里连考许多天,最后人都臭了。

  看来目前县试还没有到那一步。

  “大致你们也都了解了。”

  林夫子重新拿起手中的书卷:“咱们继续授课。”

  “今日讲《孟子》,”林夫子开口问道:“《孟子》有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你们认为此句何意?在我朝当下局势中应如何运用?”

  王仲率先起身,神色颇为得意,他昂着头,大声讲道:“夫子,依我看,这说的就是行军打仗,占据险要地势便可得地利。”

  “有了地利,官兵再上下一心,便能取胜。”

  “若我朝和西狄打仗的时候能够占据险要地势,用人得当,上下一心,便能把西狄打得落花流水。”

  林夫子微微皱眉,未置可否。

  反问道:“我朝士兵大都是中原过去的,西狄人是游牧之人。”

  “我朝士兵对西陲边境的了解可没有西狄人多,如何能占据险要地势?”

  “况且西狄不像我朝有许多高低起伏地势,据说那里大都是平坦之地。”

  “不少地方都是不毛之地,覆满了黄沙,若是没有你说的险要地势,那该如何是好?”

  “这……”

  王仲顿时一愣,睁大了眼睛,挠了挠头,支支吾吾有些说不出话来。

  他连现在朝廷和西狄是个什么情况都不太熟悉……

  这时,何明风从容起身,先是恭敬地向夫子行礼,而后条理清晰地说道:“夫子,学生以为,王师兄所言虽有道理,但过于片面。”

  “此句在当下,于朝廷治理层面,‘人和’更为关键。”

  “如现今地方上推行新政,若官员能与百姓齐心,上下和睦,新政便能顺利施行,造福一方。”

  “而单靠地利,若民心不齐,政令难通,亦难成大事。”

  “且看史上诸多农民闹事,便是因民不聊生,人心背离,即便朝廷据有险要之地,最终也难免动荡。”

  林夫子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点头道:“明风所言,见解独到,更为全面深刻。”

  说着林夫子语重心长道:“边境之事,别说你们,就连为师我也不甚清晰。”

  “策论若是写不熟悉的东西,恐怕容易剑走偏锋。”

  “明风所言的,正是大家都知道之事。”

  “从这些事情切入,比王仲你所言的东西切入更好。”

  “之后再挖掘更为深入的内容跟,以此来作证自己的论据,再加以辞藻润色,便是一篇不错的策论。”

  大家听了,不由得纷纷点点头,跟着林夫子说道:“夫子说的是。”

  王仲听后,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没想到何明风这两个小子来的第一天,就打了他的脸。

  真是……太可恶了。

  不过王仲心中虽不服气,却也无话可说。

  只得跟着众人低头应下。

  何明风和袁华就在备考班里扎根了。

  又过了几日,石塘村里的高大爷拉着牛车,带着何大郎一起来了。

  何明风刚散学,正要和袁华继续去学习。

  就听到私塾外面有人在喊他。

  何明风听到是何大郎的声音,连忙跑了出去。

  当即看到了拉着一堆木制家具的牛车。

  “大哥!”

  “高大爷!”

  何明风乐了。

  嘿,终于不用住私塾那个杂物间了。

  “小五,这是咋回事啊?”

  何大郎从车上跳了下来,有些摸不着头脑。

  “小虎前几日来了家里,说你要一些家具,让高大爷打好了送到镇上。”

  “这……你不是住在私塾里备考吗?为何要这么多家具啊?”

  何大郎闷闷道。

  “大哥,你且随我来。”

  何明风立刻带着何大郎一行人来到了何有业的那个宅子门口。

  “咱们来人家家门口干啥……”

  何大郎一脸懵逼,还没说完话,就看到自家五弟从怀里掏出一把钥匙。

  直接走上前去,打开了院门上锁着的那把崭新的黄铜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