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论古代如何防作弊-《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你!”

  王仲顿时变了脸色。

  他家里人当然不知道啊!

  虽然他爹是小里村的里正,家中比一般农户家要殷实不少。

  但是若让他家里人知道,他在镇上私塾里用着一两银子一块的松烟墨,能把他的腿给打断!

  就在这个时候,林夫子手持一卷书,走了进来。

  他看到何明风和袁华还站在一旁,没有坐下。

  立刻指了指空着的座位:“明风,袁华,你们先坐。”

  杨宝田听到林夫子的话,顿时张口问道:“夫子,为何让他们俩来我们这里听课?”

  “我们这里的人可是为了参加县试才在这里的,他们不过才学了多久四书五经?”

  杨宝田的语气里透露着一丝不满:“他们若是跟不上夫子您授课的速度,岂不是拖累我们这些要科考的人?”

  林夫子捋了捋胡子:“明风和袁华明年也要和你们一样下场去县试。”

  “至于进度……宝田你且放心。”

  林夫子面带一丝微笑:“明风和袁华都是为师见过的有天赋的学生。”

  说着林夫子抬头看了杨宝田一眼,继续微笑说道:“他们学习的速度可比你快多了。”

  “你若是担心这个,倒不如担心一下,或许再过不久就要被两位师弟追上来了。”

  杨宝田听到这话,顿时脸都气红了。

  “这怎么可能!”

  杨宝田闪过一丝不满之色:“林夫子,学生可是已经下场过一次了。”

  “只不过上次五场考试因为身体不适没去参加完罢了。”

  “这次学生一定能考过。”

  说着杨宝田不满地瞥了何明风和袁华一眼:“他们怎么可能仅仅凭一年时间追得上我!”

  林夫子听到杨宝田的话,不置可否。

  反而转头看向何明风和袁华:“明风,袁华,你们杨师兄可是不相信你们明年也能下场。”

  “你们可有信心明年跟着三位师兄下场去?”

  袁华闻言,顿时攥紧了拳头,坚定道:“夫子,我们有信心。”

  何明风在一旁勾了勾唇角:“夫子,我们来这里不就是为了这个嘛。”

  “好。”

  看到两位年纪小的弟子胸有成竹的样子,林夫子顿时欣慰地点点头。

  “那此事就说定了。”

  杨宝田还想开口说些什么,被林夫子制止住了。

  “宝田,已经是课上了,闲话少说。”

  杨宝田只得咽下了自己想说的话。

  说着林夫子把手中的书卷往桌面上一放。

  扫视了一眼下面的众人,开口说道:“刚刚宝田既然说了,去年他下过场。”

  “剩下的人既然都没有下过场,那为师就把这县试是怎么回事好好与你们说一下。”

  众人听到林夫子的话,顿时都竖起了耳朵,认真听了起来。

  特别是何明风和袁华。

  林夫子捻了捻胡子,说道::“县试乃科举考试中童生试的首场考试。”

  “只有通过了,才有资格参加后续的府试、院试,进而踏上成为秀才、举人乃至进士的仕途之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众人听到林夫子这话,都跟着点了点头。

  何明风尽管已经知道这些东西了,还是忍不住心中微微感慨。

  以前看电视剧总觉得秀才啥也不是。

  没想到却这么难考。

  还要考好几轮,都通过了才能当上秀才。

  难怪小里村的张秀才这么牛哄哄的。

  毕竟十里八乡的,只出了他一个秀才。

  林夫子继续说道:“若是想参加县试,则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

  “考生必须是读书人。”

  “且需有本县廪生作保,以确保考生及其三代以内没有从事贱业者。”

  “身家清白,非娼优皂吏之子孙,本身亦未犯案操践业才有资格去参加县试。”

  “还有,若是父母去世,则需要守丧三年,才可去参加县试。”

  “若是丧期应试,一旦被人检举,立刻给予除名。”

  “作保人也会受到严厉处罚。”

  林夫子看了几个学生一眼,继续说道:“到时候你们五个一起去参加县试。”

  “这样正好你们可以填写互结。”

  何明风这个时候就有些不明白了,于是立刻问道:“夫子,什么叫‘互结’?”

  林夫子顿时给大家解释道:“互结即取具同考的五人写具五童互结保单,一旦有人作弊,五人连坐。”

  何明风听后,顿时一脸震惊。

  好家伙!

  也就是说,一起互结的五个人一定不能出现有人作弊。

  否则剩下的四个人就要倒霉了。

  说到这里,林夫子也同时想到了这个,于是脸色从一开始的轻松,变得严肃起来。

  “你们万万不可投机取巧,想着夹带什么东西进去!”

  “现在朝廷对科举越发重视,科举制度也越发缜密。”

  说着,林夫子皱眉回想了片刻,才继续说道:“如今进场前,有卫兵仔细搜查。”

  “不仅如此,朝廷还做了带入考棚之内的各式物品限定。”

  说到这里,王仲和吴文进都有些好奇。

  他们去年可是没有跟着杨宝田一起下场。

  “夫子,这有何规定呢?”

  吴文进开口问道。

  林夫子幽幽道:“应试者的衣服鞋袜必须用单层的。”

  “若是皮毛衣服,需要去掉里面的布面。”

  “若是毡衣,要去掉布里子。”

  林夫子对这些东西了如指掌,不管底下的五个人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继续飞速说道:“除此之外,砚台不准过厚。”

  “笔管需得是镂空的。”

  “带进去的水壶要用泥瓷的。”

  “木炭不得超过二寸,烛台需得用锡制的,还得是单盘、台柱空心通底的。”

  “最后,带进去的考篮须得编成玲珑格眼式。”

  说到这里,林夫子一拍头:“哦,对了,带进去的糕饼还得要切开。”

  “这……”

  除了有一次应试经验的杨宝田,其余众人听完了林夫子的话,不由得都惊地哑口无言。

  “这么多要求……”

  吴文进喃喃道:“这要求的也忒细致了……”

  何明风更是在心中感慨。

  看来这古代的考试,和现代的高考也没有什么区别。

  应对作弊的手段都很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