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府闾门外有个叫刘厚德的商人,专做绸缎买卖。这日从湖州收账回来,见岸边围着群人,挤进去看时,见个老翁抱着个少女痛哭。那少女面色青白,浑身湿透,显是投水被救起的。刘厚德心生怜悯,取出五两银子与老翁:“快带女儿换身干爽衣裳,请个大夫瞧瞧。”老翁千恩万谢地去了。
半年后,刘厚德到金陵贩货,在秦淮河畔的酒肆吃酒。忽听邻座几个泼皮议论:“陈老儿祖坟冒青烟了,女儿被巡抚大人看上,明日就要纳作第九房妾室。”另一个嗤笑:“什么纳妾,分明是强夺。那老儿前日还来衙门告状,被差爷打出去了。”
刘厚德心中一动,问店家可知详情。店家低声道:“客官说的是陈老汉吧?他女儿半年前投水被人所救,不知怎的被巡抚大人瞧见了。那姑娘性子烈,说宁死不做妾,今日竟剪了头发要做姑子去。”
次日清晨,刘厚德在客栈门口遇见个卖炊饼的老汉,正是昨日店家说的陈老汉。见他愁眉不展,刘厚德邀他进屋说话。陈老汉垂泪道:“恩公有所不知,那巡抚的管家昨日放下话,今夜就要来抬人。小女把剪刀藏在袖里,说要拼个鱼死网破。”
正说着,门外传来喧哗。但见七八个家丁拥着个锦衣管家闯进来,那管家尖着嗓子道:“陈老儿,轿子到门口了,快让你女儿梳妆!”里间突然冲出个缁衣女子,手持剪刀对准喉咙:“再逼我,立时死在这里!”
刘厚德看得心惊,忽生急智,上前对管家深施一礼:“大人容禀,这女子命犯孤煞,克夫克子。前日有个游方道士说,谁纳她为妾,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管家将信将疑,刘厚德又道:“小的在苏州开绸缎庄,最信这些。若大人不信,可问宝华寺的慧明法师。”
说来也巧,这管家最信神佛,果然派人去问。那慧明法师是个机警的,见来人形容猥琐,又提及巡抚纳妾之事,便顺着刘厚德的话说了。管家悻悻而去,临走撂下话:“若有一字虚言,拆了你的铺子!”
刘厚德怕他们去而复返,当即雇了车马送陈家父女出城。陈老汉感激不尽,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恩公屡次相救,无以为报。这是祖传的金钏,请务必收下。”刘厚德推辞不过,只得收下。
回到苏州,刘厚德把金钏交给妻子王氏收着。这夜梦见个金甲神人对他拱手:“君子善行,当有厚报。明日午时三刻,去虎丘塔下掘地三尺,自有际遇。”刘厚德惊醒,将信将疑,次日还是去了虎丘。
在塔下掘了三尺,果然挖出个陶瓮,里面满满都是金银元宝。正惊喜时,忽听有人冷笑:“好个刘员外,竟在此盗宝!”抬头见是本府通判的儿子赵衙内,带着几个帮闲。刘厚德心知不妙,忙道:“此物见者有份,愿与衙内平分。”赵衙内却道:“谁要你的赃物!来人,连人带赃送官府!”
原来这赵衙内早觊觎刘家产业,今日撞见此事,正好借题发挥。到了公堂,知府与赵通判素有嫌隙,见证据确凿,判刘厚德盗掘古墓,家产充公,发配三千里。王氏哭得死去活来,变卖剩余家当打点差役。
发配途中,押解的公差受了赵衙内指使,故意走荒山野岭。这日行至沂蒙山地界,两个公差交换眼色,突然举刀砍来。刘厚德闭目等死,忽听破空之声,睁眼看时,两个公差已中箭倒地。
树林里走出个猎户打扮的汉子:“客官受惊了。这些官差常在此害人,我盯他们多时了。”问明情由后,猎户道:“前路都是赵家耳目,不如随我去个安稳去处。”
猎户带刘厚德翻山越岭,来到处世外桃源般的山谷。这里聚居着百来户人家,都是避祸来的。里正姓周,原是个举人,因得罪权贵隐居在此。听说刘厚德遭遇,叹道:“奸佞当道,忠良受难。刘兄暂且在此安身。”
刘厚德在山谷住下,教孩子们识字算数。忽一日,周举人找他商议:“今年蝗灾严重,外面已开始人吃人了。咱们存粮虽够,但难保灾民不来抢掠。”刘厚德想起祖上传下的织机图样,提议道:“不如挖陷坑,造连弩,再组织青壮操练。”
果然半月后,来了三四百流寇。幸亏早有准备,村民依计行事,把流寇引进陷坑,生擒了头目。审问才知,竟是赵衙内派来灭口的。刘厚德心下凛然,知此地也不安全了。
当夜,刘厚德向周举人辞行。周举人赠他盘缠,又修书一封:“我在济南府有个同年,现在布政使司任职,或可相助。”刘厚德拜谢而去。
辗转来到济南,找到那位官员。此人姓李,现任左参政,看了周举人的信,沉吟道:“赵通判在朝中根基颇深,此事需从长计议。”将刘厚德安置在别院住下。
这日,刘厚德在花园散心,忽听墙外有女子哭泣。循声找去,见个丫鬟扶着个小姐在垂泪。那小姐抬头时,刘厚德大吃一惊:竟是陈老汉的女儿!
原来那日陈家父女逃到济南投亲,谁知亲戚早已搬走。盘缠用尽时,遇着李参政的夫人上香。李夫人见陈姑娘知书达理,收作义女。今日哭泣,却是听说父亲病重无钱医治。
刘厚德忙取出十两银子:“快请大夫,若不够再来取。”陈姑娘认出了恩人,又要下拜。刘厚德避开:“举手之劳,姑娘莫要如此。”
谁知这番情景被个多嘴的婆子看见,传到李参政耳中竟变了味。李参政大怒,唤刘厚德来训斥:“我念你是周兄所荐,好意收留,怎敢勾引我义女?”不容分说就要赶人。
恰在此时,门外喧哗,圣旨到:李参政升任应天府尹,即刻赴任。李参政顾不得刘厚德,忙着收拾行装。刘厚德趁机收拾行李,留书告辞。
离开济南,刘厚德想起金陵有个表亲,便南下投奔。到了金陵才知,表亲三年前已搬去杭州。盘缠将尽,只好在码头扛包为生。
这日搬运绸缎,遇见个熟识的湖州客商。那客商大惊:“刘员外如何在此做粗活?”听罢遭遇,叹道:“善恶终有报,只是时候未到。我正要回湖州,员外可愿同去?我在湖州有处绸缎庄正缺管事。”
刘厚德到了湖州,把绸缎庄打理得井井有条。半年后,东家要去南洋,将铺子折价卖与刘厚德。刘厚德拿出全部积蓄,又借了些银子,盘下铺子重新开张。
也是时来运转,这年朝廷在湖州采买贡绸。刘厚德织出的新花样被钦差看中,一举成名。不出三年,“刘记绸缎”名动江南。
这日,刘厚德查账时发现蹊跷:有批货的价款明显低于市价。追问掌柜,才知是卖给赵通判的妻弟。刘厚德沉吟片刻:“往后赵家的生意一律不做。”
当晚打烊时,伙计追出门口:“客官忘了钱袋!”那客商折返,盯着刘厚德看了半晌:“可是苏州的刘厚德员外?”刘厚德细看,竟是当年山谷中的猎户!
猎户如今做了药材生意,说起别后情形:“周举人前年中举,现任监察御史。赵通判贪腐事发,已下大狱。”刘厚德悲喜交加,置酒相待。
酒过三巡,猎户道:“有件事一直没敢说。当年那两个公差,其实是我故意射杀的。”见刘厚德吃惊,解释道:“我本是边军斥候,因上司克扣军饷,一怒杀人,亡命江湖。那日见公差要害人,旧恨涌上心头...”
正说着,门外马蹄声急。却是周御史派人送信:朝廷清查旧案,刘厚德冤情已雪,家产发还。信末另附一事:李参政的义女陈姑娘,为守父孝耽误婚事,如今仍待字闺中。
三个月后,刘厚德重返苏州。赵家已败落,赵衙内流落街头。这日刘厚德车马过市,赵衙内竟拦轿乞讨。刘厚德叹口气,让账房支十两银子与他:“好生做个营生罢。”
重整家业后,刘厚德亲往济南求亲。李府尹(原李参政)这次甚是热情,原来他已知刘厚德冤情得雪,家业更胜从前。择吉日完婚,婚礼上,陈姑娘从妆奁中取出一对金钏:“爹爹临终嘱咐,若得再见恩公,当以此物为证。”
洞房花烛夜,刘厚德说起虎丘塔下奇遇。新娘子“啊呀”一声:“这金钏本是一对,祖上传言内藏玄机。”仔细察看,果然在钏内侧发现暗格,藏着一张羊皮纸。上面竟是刘厚德曾祖所留,记载着埋宝之事。原是他当年建虎丘塔时私藏,留给后世子孙应急之用。
翌日,刘厚德夫妇到虎丘塔下焚香祭拜。忽见个游方和尚蹒跚而来,细看竟是当年托梦的金甲神人。和尚合十道:“施主可还记得老衲?昔年受你祖父一饭之恩,今日特来完此因果。”言毕飘然而去。
刘厚德与妻子相顾愕然,方知冥冥中自有天意。自此广行善事,在苏州设义学、修桥梁,每逢荒年开仓放赈。民间都道“刘善人”家的绸缎能沾福气,生意越发兴旺。三年后陈氏生下一对龙凤胎,满月时贺客盈门。席间忽报周御史到访,还带来个意想不到的人——那猎户如今已获赦免,特来投军报效。
酒过三巡,猎户说起边关趣闻,忽压低声音:“诸位可知当年赵通判倒台的真正缘由?”原来他投军后在兵部当差,偶然看到卷宗:赵通判竟与白莲教有染,谋逆事发。而首告之人,竟是赵衙内!这败家子为求活命,把父亲的罪状和盘托出。
正唏嘘间,丫鬟慌慌张张跑来:“老爷夫人,不好了!小公子把金钏吞下去了!”众人大惊,冲进内室,却见那胖小子正拿着金钏当玩具耍。陈氏夺过金钏,发现内侧刻着两行小字:“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正是:
金钏隐玄机,虎丘藏奇珍。
善恶终有报,天道最公平。
莫道无显验,举头有神明。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半年后,刘厚德到金陵贩货,在秦淮河畔的酒肆吃酒。忽听邻座几个泼皮议论:“陈老儿祖坟冒青烟了,女儿被巡抚大人看上,明日就要纳作第九房妾室。”另一个嗤笑:“什么纳妾,分明是强夺。那老儿前日还来衙门告状,被差爷打出去了。”
刘厚德心中一动,问店家可知详情。店家低声道:“客官说的是陈老汉吧?他女儿半年前投水被人所救,不知怎的被巡抚大人瞧见了。那姑娘性子烈,说宁死不做妾,今日竟剪了头发要做姑子去。”
次日清晨,刘厚德在客栈门口遇见个卖炊饼的老汉,正是昨日店家说的陈老汉。见他愁眉不展,刘厚德邀他进屋说话。陈老汉垂泪道:“恩公有所不知,那巡抚的管家昨日放下话,今夜就要来抬人。小女把剪刀藏在袖里,说要拼个鱼死网破。”
正说着,门外传来喧哗。但见七八个家丁拥着个锦衣管家闯进来,那管家尖着嗓子道:“陈老儿,轿子到门口了,快让你女儿梳妆!”里间突然冲出个缁衣女子,手持剪刀对准喉咙:“再逼我,立时死在这里!”
刘厚德看得心惊,忽生急智,上前对管家深施一礼:“大人容禀,这女子命犯孤煞,克夫克子。前日有个游方道士说,谁纳她为妾,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管家将信将疑,刘厚德又道:“小的在苏州开绸缎庄,最信这些。若大人不信,可问宝华寺的慧明法师。”
说来也巧,这管家最信神佛,果然派人去问。那慧明法师是个机警的,见来人形容猥琐,又提及巡抚纳妾之事,便顺着刘厚德的话说了。管家悻悻而去,临走撂下话:“若有一字虚言,拆了你的铺子!”
刘厚德怕他们去而复返,当即雇了车马送陈家父女出城。陈老汉感激不尽,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恩公屡次相救,无以为报。这是祖传的金钏,请务必收下。”刘厚德推辞不过,只得收下。
回到苏州,刘厚德把金钏交给妻子王氏收着。这夜梦见个金甲神人对他拱手:“君子善行,当有厚报。明日午时三刻,去虎丘塔下掘地三尺,自有际遇。”刘厚德惊醒,将信将疑,次日还是去了虎丘。
在塔下掘了三尺,果然挖出个陶瓮,里面满满都是金银元宝。正惊喜时,忽听有人冷笑:“好个刘员外,竟在此盗宝!”抬头见是本府通判的儿子赵衙内,带着几个帮闲。刘厚德心知不妙,忙道:“此物见者有份,愿与衙内平分。”赵衙内却道:“谁要你的赃物!来人,连人带赃送官府!”
原来这赵衙内早觊觎刘家产业,今日撞见此事,正好借题发挥。到了公堂,知府与赵通判素有嫌隙,见证据确凿,判刘厚德盗掘古墓,家产充公,发配三千里。王氏哭得死去活来,变卖剩余家当打点差役。
发配途中,押解的公差受了赵衙内指使,故意走荒山野岭。这日行至沂蒙山地界,两个公差交换眼色,突然举刀砍来。刘厚德闭目等死,忽听破空之声,睁眼看时,两个公差已中箭倒地。
树林里走出个猎户打扮的汉子:“客官受惊了。这些官差常在此害人,我盯他们多时了。”问明情由后,猎户道:“前路都是赵家耳目,不如随我去个安稳去处。”
猎户带刘厚德翻山越岭,来到处世外桃源般的山谷。这里聚居着百来户人家,都是避祸来的。里正姓周,原是个举人,因得罪权贵隐居在此。听说刘厚德遭遇,叹道:“奸佞当道,忠良受难。刘兄暂且在此安身。”
刘厚德在山谷住下,教孩子们识字算数。忽一日,周举人找他商议:“今年蝗灾严重,外面已开始人吃人了。咱们存粮虽够,但难保灾民不来抢掠。”刘厚德想起祖上传下的织机图样,提议道:“不如挖陷坑,造连弩,再组织青壮操练。”
果然半月后,来了三四百流寇。幸亏早有准备,村民依计行事,把流寇引进陷坑,生擒了头目。审问才知,竟是赵衙内派来灭口的。刘厚德心下凛然,知此地也不安全了。
当夜,刘厚德向周举人辞行。周举人赠他盘缠,又修书一封:“我在济南府有个同年,现在布政使司任职,或可相助。”刘厚德拜谢而去。
辗转来到济南,找到那位官员。此人姓李,现任左参政,看了周举人的信,沉吟道:“赵通判在朝中根基颇深,此事需从长计议。”将刘厚德安置在别院住下。
这日,刘厚德在花园散心,忽听墙外有女子哭泣。循声找去,见个丫鬟扶着个小姐在垂泪。那小姐抬头时,刘厚德大吃一惊:竟是陈老汉的女儿!
原来那日陈家父女逃到济南投亲,谁知亲戚早已搬走。盘缠用尽时,遇着李参政的夫人上香。李夫人见陈姑娘知书达理,收作义女。今日哭泣,却是听说父亲病重无钱医治。
刘厚德忙取出十两银子:“快请大夫,若不够再来取。”陈姑娘认出了恩人,又要下拜。刘厚德避开:“举手之劳,姑娘莫要如此。”
谁知这番情景被个多嘴的婆子看见,传到李参政耳中竟变了味。李参政大怒,唤刘厚德来训斥:“我念你是周兄所荐,好意收留,怎敢勾引我义女?”不容分说就要赶人。
恰在此时,门外喧哗,圣旨到:李参政升任应天府尹,即刻赴任。李参政顾不得刘厚德,忙着收拾行装。刘厚德趁机收拾行李,留书告辞。
离开济南,刘厚德想起金陵有个表亲,便南下投奔。到了金陵才知,表亲三年前已搬去杭州。盘缠将尽,只好在码头扛包为生。
这日搬运绸缎,遇见个熟识的湖州客商。那客商大惊:“刘员外如何在此做粗活?”听罢遭遇,叹道:“善恶终有报,只是时候未到。我正要回湖州,员外可愿同去?我在湖州有处绸缎庄正缺管事。”
刘厚德到了湖州,把绸缎庄打理得井井有条。半年后,东家要去南洋,将铺子折价卖与刘厚德。刘厚德拿出全部积蓄,又借了些银子,盘下铺子重新开张。
也是时来运转,这年朝廷在湖州采买贡绸。刘厚德织出的新花样被钦差看中,一举成名。不出三年,“刘记绸缎”名动江南。
这日,刘厚德查账时发现蹊跷:有批货的价款明显低于市价。追问掌柜,才知是卖给赵通判的妻弟。刘厚德沉吟片刻:“往后赵家的生意一律不做。”
当晚打烊时,伙计追出门口:“客官忘了钱袋!”那客商折返,盯着刘厚德看了半晌:“可是苏州的刘厚德员外?”刘厚德细看,竟是当年山谷中的猎户!
猎户如今做了药材生意,说起别后情形:“周举人前年中举,现任监察御史。赵通判贪腐事发,已下大狱。”刘厚德悲喜交加,置酒相待。
酒过三巡,猎户道:“有件事一直没敢说。当年那两个公差,其实是我故意射杀的。”见刘厚德吃惊,解释道:“我本是边军斥候,因上司克扣军饷,一怒杀人,亡命江湖。那日见公差要害人,旧恨涌上心头...”
正说着,门外马蹄声急。却是周御史派人送信:朝廷清查旧案,刘厚德冤情已雪,家产发还。信末另附一事:李参政的义女陈姑娘,为守父孝耽误婚事,如今仍待字闺中。
三个月后,刘厚德重返苏州。赵家已败落,赵衙内流落街头。这日刘厚德车马过市,赵衙内竟拦轿乞讨。刘厚德叹口气,让账房支十两银子与他:“好生做个营生罢。”
重整家业后,刘厚德亲往济南求亲。李府尹(原李参政)这次甚是热情,原来他已知刘厚德冤情得雪,家业更胜从前。择吉日完婚,婚礼上,陈姑娘从妆奁中取出一对金钏:“爹爹临终嘱咐,若得再见恩公,当以此物为证。”
洞房花烛夜,刘厚德说起虎丘塔下奇遇。新娘子“啊呀”一声:“这金钏本是一对,祖上传言内藏玄机。”仔细察看,果然在钏内侧发现暗格,藏着一张羊皮纸。上面竟是刘厚德曾祖所留,记载着埋宝之事。原是他当年建虎丘塔时私藏,留给后世子孙应急之用。
翌日,刘厚德夫妇到虎丘塔下焚香祭拜。忽见个游方和尚蹒跚而来,细看竟是当年托梦的金甲神人。和尚合十道:“施主可还记得老衲?昔年受你祖父一饭之恩,今日特来完此因果。”言毕飘然而去。
刘厚德与妻子相顾愕然,方知冥冥中自有天意。自此广行善事,在苏州设义学、修桥梁,每逢荒年开仓放赈。民间都道“刘善人”家的绸缎能沾福气,生意越发兴旺。三年后陈氏生下一对龙凤胎,满月时贺客盈门。席间忽报周御史到访,还带来个意想不到的人——那猎户如今已获赦免,特来投军报效。
酒过三巡,猎户说起边关趣闻,忽压低声音:“诸位可知当年赵通判倒台的真正缘由?”原来他投军后在兵部当差,偶然看到卷宗:赵通判竟与白莲教有染,谋逆事发。而首告之人,竟是赵衙内!这败家子为求活命,把父亲的罪状和盘托出。
正唏嘘间,丫鬟慌慌张张跑来:“老爷夫人,不好了!小公子把金钏吞下去了!”众人大惊,冲进内室,却见那胖小子正拿着金钏当玩具耍。陈氏夺过金钏,发现内侧刻着两行小字:“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正是:
金钏隐玄机,虎丘藏奇珍。
善恶终有报,天道最公平。
莫道无显验,举头有神明。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