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荒域根基,日渐稳固-《天炎丹尊》

  岁月在地底悄然流转,不觉间,天炎残部迁入这处被江易辰命名为“炎谷”的隐蔽据点,已过三年。

  昔日的荒芜与混乱早已褪去。石窟被进一步开拓修整,虽无地上宗门那般雕梁画栋、仙气缥缈,却另有一番井然有序、坚不可摧的气象。

  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笼罩整个炎谷的“九转地焰覆天大阵”。此阵乃江易辰结合《太初衍丹经》中一门上古残阵与天炎宗护山阵法精髓,因地制宜,以地火为基,辅以大量提炼后的废丹残渣(经古炉转化后毒性大减,反成极佳的阵法能量沉淀物)及众人收集来的各类灵材,耗费一年半光阴才初步布置完成。

  阵法平时隐匿无形,与地火脉动融为一体,极难察觉。一旦激发,便可引动磅礴地火,形成九重攻防一体的火焰壁障,更能扭曲光线、混淆神识,元婴中期以下修士休想轻易窥破或闯入。此阵已成炎谷安身立命的根本。

  沿着开辟出的石廊向内,丹室、器房、静修窟、藏书阁(仅存弟子们默写背下的功法副本)、议事厅等功能区域划分明确。

  最大的丹室内,三座造型古朴的丹炉正吞吐着地火,药香弥漫。不再是江易辰一人独力支撑,几名于丹道颇有天赋的弟子,在林瑶的带领下,已能熟练炼制“辟谷丹”、“回气散”、“疗伤膏”等基础丹药,甚至偶尔能成功炼出下品的“聚气丹”,虽品质无法与江易辰亲手所炼相比,却也极大缓解了丹药匮乏的压力。

  江易辰偶尔会现身指点,更多时候,他沉浸于深处专属的丹室,研究那尊神秘古炉通过地脉传递而来的微弱感应,尝试炼制更高级的丹药,或推演优化《太初衍丹经》中的古老丹方。

  炼器坊则由石坚负责。他性情沉稳,于控火炼器一道颇有悟性。坊内火力最旺的地火口上,一座半人高的炼器炉嗡鸣作响,几名弟子正满头大汗地锤炼着一些法器的粗胚。材料多是猎杀荒域妖兽所得,或是从魔修手中缴获的破损魔器回炉重炼。虽还炼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法宝,但修复、炼制些下品、中品的飞剑、护甲已不在话下,至少让弟子们不再是赤手空拳。

  传功殿设在一处最为开阔的石窟内。每日清晨,都会有弟子在此修习天炎宗基础功法,演练剑诀法术。教授者有时是江易辰(他会定期开讲,解答修行疑难),更多时候是由几位修为较高的金丹弟子轮值。虽然资源紧缺,但有了相对安稳的环境和基础的丹药供应,弟子们的修为开始稳步提升,不断有筑基弟子突破瓶颈,甚至又有两人成功结丹,虽丹成品质不高,却也大大增强了中层力量。

  这一日,江易辰巡查完各处的运转情况,最后来到谷口阵法核心处。负责今日值守的弟子立刻躬身行礼。

  “师叔,今日阵法运转平稳,地火供给稳定,外围三十里内未见异常灵力波动。”

  江易辰微微颔首,目光投向那层无形的阵法壁障之外。荒域的风沙被阻挡在外,只能听到隐约的呜咽声。谷内,弟子们或忙于劳作,或静坐修炼,或切磋技艺,虽衣衫依旧简朴,面上却不再有最初的惶惑与绝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与专注。

  休养生息,根基渐牢。

  这三年,他们如同蛰伏的种子,在贫瘠的荒土下默默吸收着微薄的养分,顽强地扎下根须,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他摊开手掌,那枚得自黑煞尊者的深紫色玉简悄然浮现。神识扫过其中那几个刺目的暗红标记,眼神深邃如寒潭。

  魔云谷、幽冥宗……他们给予的伤痛和屈辱,从未被忘记,只是被更深地埋藏,化为鞭策所有人前行的动力。

  如今的炎谷,就像是一柄在暗处被反复锻打的匕首,锋芒内敛,却已开刃。

  只待一个时机。

  江易辰收起玉简,转身走向地火最深处。宗门日常运转已初步步入正轨,他肩上的担子稍轻,是时候继续提升修为,并着手准备那件事了——根据地图所示,离他们最近的那个“血刃营训练地”,也该去稍稍“探望”一下了。

  根基既稳,利齿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