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浴火重生,道心弥坚-《天炎丹尊》

  幽寂的石窟深处,仅有地下泉水的滴答声规律作响,敲打在每个人的心湖上。萤石清冷的光晕笼罩着青石板上那幅渐次隐去的东域魔图,也照亮了每一张沉默而坚毅的脸庞。

  复仇的策略已定,蛰伏的号角无声吹响。激荡的情绪逐渐沉淀,化作眼底深处更为沉重、却也更为坚韧的东西。

  江易辰负手而立,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些残存的弟子。他们衣衫褴褛,大多带伤,修为参差不齐,最高的也不过是金丹初期的石坚。他们的脸上还残留着仓皇逃亡的疲惫,失去宗门的悲恸,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但此刻,在那迷茫之下,一种新的东西正在破土而出——那是历经最残酷的焚烧后,残存下来的、绝不熄灭的火星。

  他的目光仿佛穿过了石壁,回到了那片已成焦土的天炎宗山门。冲天的魔焰,师尊决然自爆时撕裂长空的炽光,同门浴血奋战直至倒下的身影,无数熟悉的音容笑貌在烈火中化为灰烬……那一幅幅画面,如同最锋利的刻刀,在他心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痛吗?

  痛彻心扉。

  恨吗?

  恨入骨髓。

  怕吗?

  也曾有过。

  但此刻,站在这里,感受着身后几十道虽然微弱却顽强燃烧的气息,江易辰的心,反而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平静。那不是麻木,而是将所有极致的情绪——悲痛、愤怒、仇恨、责任——尽数压入道基深处,以道心为炉,以经历为火,煅烧出的前所未有的坚韧。

  宗门大劫,山门倾覆,师友凋零。他从一个废丹房的杂役,于绝境中得机缘,于微末中艰难求存,于丹道中寻觅大道,一步步走到内门真传,直至如今……成为这群残存弟子心目中最后的支柱,一名新晋的元婴修士。

  这身份转变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重压与血火。

  他失去了太多,却也得到了许多。失去了庇护的宗门,得到了独当一面的磨砺;失去了传道的师长,得到了必须前行的责任;失去了安逸的环境,得到了于生死间淬炼出的斗法之能与更纯粹的向道之心。

  《太初衍丹经》的奥义在生死搏杀中领悟更深,地火古炉的奥秘在绝灵险境里挖掘更多。他甚至隐隐感觉到,那尊无法移动的古炉,似乎与他新成的元婴之间,产生了一丝玄之又玄的联系,仿佛隔着无尽地脉,仍在默默传递着某种力量,如同母体与婴孩间的脐带。

  这或许就是浴火重生。

  天炎宗毁了,但天炎宗的魂,还未散。它附着在每一个幸存弟子的身上,更承载于他的肩头。

  他收回目光,看向眼前这些年轻的、饱经风霜的面孔。

  “宗门不在山,而在人。”江易辰的声音平稳响起,打破了石窟的沉寂,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昔日繁华鼎盛的天炎宗,已焚于魔焰。但今日,站在这里的我们,便是新的天炎宗!”

  “山门可毁,殿宇可倾,只要道心不灭,传承不绝,火种犹存,便有重燃之日!”

  他的话语没有慷慨激昂的呐喊,只有一种陈述事实般的笃定,却带着千钧之力,重重砸在众人心上。

  弟子们下意识地挺直了脊梁,眼中的迷茫被一点点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认清现实后的坚定,一种将悲痛化为力量的决心。

  “前路艰险,魔踪遍地。我们需如冬眠之蛇,敛尽锋芒,潜伏爪牙,默默积蓄力量。炼丹、修行、悟道、制器……每一个人,都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努力,都要拼命!”

  “我们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更强大地活下去。为了有一天,能堂堂正正走出这阴暗之地,能将以血还血的复仇之剑,亲手刺入仇敌的心脏!能让我天炎宗之名,再度响彻东域,光耀更胜往昔!”

  江易辰抬起手,掌心向上,一缕精纯无比、融合了地火炽烈与丹源灵液生机的元婴真火缓缓燃起,将整个石室照亮,温暖而充满希望的光芒驱散了最后的阴霾。

  “此火不灭,天炎不亡。”

  他看着那簇火焰,也看着火焰映照下,一双双重新燃起炽热光芒的眼睛。

  “从今日起,吾等……浴火重生。”

  道心于此绝境险隘之中,经受千锤百炼,非但未损,反而剔除了杂质,磨去了浮华,变得越发澄澈通透,坚不可摧。

  旧的篇章已然以血与火终结,新的征途正在脚下展开。于废墟中重建,于绝望中寻机,于黑暗中亮剑,直至……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