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

  绝不容此局面出现。

  却又难舍虚竹离去。

  唯有加速原定计划。

  臣,遵旨!

  长孙无忌躬身应命,声若金石。

  自杨右现世以来,

  他在朝中地位水涨船高。

  堪称当朝第一红人。

  长孙无忌深谙圣心所系——

  此事若成,

  日后朝堂之上,

  便是真正的位极人臣!

  ......

  君臣密议既定,

  决意加速收服虚竹。

  此等绝世高手,

  若不及早掌控,

  必成心腹大患。

  李二身负社稷之重,

  岂容此局发生?

  故闻虚竹弘法之时——

  他立即召来长孙无忌商议要事。

  这些日子,长孙无忌在大唐朝廷的地位节节攀升。

  如今朝中大小事务,李二都交由长孙无忌处理。

  可以说,其他大臣在朝堂上已无多少话语权。

  正因如此,每当长孙无忌回到府邸,总能看到众多朝臣登门造访。

  说是拜访,实则多是阿谀奉承、趋炎附势之辈。

  毕竟长孙无忌如今是圣驾前的红人,满朝文武谁不让他三分?

  首辅大人近日为国事操劳,实在辛苦。

  正是正是,大唐得首辅大人辅佐,实乃社稷之福。

  首辅大人真乃治世能臣......

  下官等望尘莫及!

  长孙府内宾客盈门,热闹非凡。

  来访者皆是朝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官职都不低,堪称当下朝廷的中坚力量。

  诸位过誉了,本官不过是为君分忧,尽人臣本分而已。

  长孙无忌含笑摆手,眼底却掩不住得意之色。

  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让他渐渐沉醉其中。

  同朝为官看似和睦,实则暗流涌动。

  但自从杨右大闹长安城后,他成了陛下最倚重的臣子。

  这几日府门庭若市,足见其权势之盛。

  首辅大人过谦了~~

  是,首辅大人能有今日地位,全凭真才实学!

  日后若有差遣,下官等定当效犬马之劳!

  “正是如此,一点不错!”

  长孙无忌话音刚落,殿内众臣便齐声附和。

  如今长孙大人奉圣命行事,若能参与其中,便等同于为天子效力。届时若得圣心垂青,何愁不能平步青云?又何须在此曲意逢迎?

  这些位列朝堂的衮衮诸公,表面清高自持,实则谁人不慕权势?

  “此话当真?”长孙无忌眼中精光乍现。

  当今圣上已下严令,命他尽快收服虚竹。可那虚竹乃天人之境的绝世高手,纵览九洲也难逢敌手。虽说此计出自他手,但真要实施起来,心中仍不免忐忑。

  “千真万确。”群臣纷纷颔首。

  如今长孙大人位极人臣,能为其效力者大有人在。更不必说近日圣眷日隆,明眼人都看得出其中必有深意。能跻身高位者,哪个不是洞若观火?这也难怪近日长孙府邸门庭若市。

  “既如此,本官便直言了。”长孙无忌抚掌而笑。

  要降服虚竹这等人物,确非一人之力可为。

  有了这些大臣的协助,事情自然会顺利许多。

  人多好办事,正是这个道理。

  对于这些大臣的心思,长孙无忌心知肚明。

  但他并不在意。

  即便有人能想出妙计,

  功劳依然属于他。

  毕竟眼下李二最信任的还是他。

  长孙无忌略作停顿,环视众人道:近日佛门中人前来长安之事,诸位可曾听闻?

  众臣纷纷点头。

  虚竹来大唐宣扬佛法,

  此事早已传遍四方。

  不仅朝中众人知晓,

  九洲大地也有不少人听说。

  近来九洲最负盛名的人物中,

  虚竹便是其中之一。

  见众人反应,长孙无忌直入主题:

  陛下有意让虚竹长留大唐,为我朝效力。

  此言一出,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众臣皆面露惊色。

  让虚竹为大唐所用?

  想法虽好,但虚竹乃何人?

  那可是天人境的绝世高手,

  放眼九洲都罕逢敌手。

  如何能留得住他?

  首辅大人,此事恐怕难如登天!

  几位大臣当即出言。

  要留下一位天人境强者,

  需要付出何等代价?

  ** 厚禄?

  还是金银 ** ?

  且不说虚竹身为佛门 ** ,

  本就无欲无求。

  以他天人境的修为,若在任何一个王朝,这些东西还不是唾手可得?

  正因困难,才需集思广益。事成之后,陛下必有重赏。

  长孙无忌微微颔首,沉声说道。

  他深知这些大臣的心思。

  在这朝堂之上,还有什么比权势更令人心动?

  众臣闻言,皆陷入沉思。

  虚竹乃佛门中人。

  要让这样的人物留下,绝非易事。

  寻常手段对他恐怕毫无作用。

  不妨先探明虚竹所求,再循序渐进。

  一位大臣提议道。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赞同。

  若要令虚竹为大唐效力,

  就必须投其所好,

  方有成功之机。

  此计甚妙!

  长孙无忌亦表示认可。

  这几日就有劳诸位了。

  ......

  长孙无忌对众人说道。

  他明白,要探知虚竹所需,必先付出代价。

  无论是金银财帛,还是权势地位,

  都需要逐步试探。

  而虚竹身为天人境强者,

  寻常之物恐难动其心。

  此事耗费巨大,

  长孙无忌自然不愿独自承担。

  既然这些大臣渴望权势,

  岂能不有所付出?

  众人心知肚明,纷纷颔首示意。

  离开长孙府后。

  ......

  同一时刻。

  虚竹的首场佛法讲经圆满落幕。

  返回居所后,他陷入沉思。

  先前讲解的仅是佛法基础,

  他不得不回溯在九洲道场所见的深奥经义。

  然而那时他醉心魔功修炼,

  对道场中的佛法仅是匆匆一瞥,

  记忆已然模糊不清。

  他尝试将残存的佛理与自身魔功交融,

  意图开创全新**。

  此举凶险异常,稍有不慎便会遭**反噬——

  毕竟世人皆知,

  佛魔自古势不两立。

  虚竹虽明此理,却别无选择,

  只得强行将二者熔于一炉。

  未料事后竟察觉,

  自身境界似有突破征兆。

  苦海中异象频生,

  不断向他传递玄妙讯息。

  禅房内,

  虚竹闭目盘坐,

  周身流转着奇异光晕。

  不死不灭...此乃神墓魔主秘传**,

  纵使在九洲道场参悟多年亦未得要领,

  为何此刻境界突现松动?

  他眼中闪过困惑之色,

  低声自语的语气透着不解。

  当初集天时地利人和之便,

  尚且未能参透不死不灭经,

  如今却能清晰感知——

  禁锢苦海已久的瓶颈正在消融。

  更奇的是,

  那部玄奥 ** 正在识海中,

  逐渐显露出非凡真谛。

  莫非是因我参悟了佛法真谛?

  虚竹陷入沉思。

  先前修炼不死不灭经时始终难以突破。

  唯独方才在祭坛上讲经说法之际。

  他将魔功与残卷佛理相互印证,竟有了新的领悟。

  这让他心中若有所悟。

  虚竹阖上双目。

  心中疑虑尽消。

  是与不是,一试便知。

  世人眼中的佛,

  或是福寿绵长的象征,

  或是大智大慧的化身。

  众生礼佛求佛,

  皆因视佛为清净圣洁的神明。

  而在修道之人看来,

  佛门实乃证道法门,

  是通往无上大道的途径。

  下乘佛法导人向善,

  讲求普度众生。

  中乘佛法传授降魔手段,

  助人证得果位。

  至上乘佛法则言:

  我心即佛,

  佛即是我。

  率性而为,

  方见真如。

  究其本质,

  魔功与上乘佛法颇有相通之处。

  魔道非是残忍嗜杀,

  亦非冷酷无情。

  魔亦是证道法门,

  讲究超脱天地束缚,

  破除诸般桎梏。

  同样追求本性真如。

  此二者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虚竹在九洲道场所参,

  正是这般上乘佛法。

  故而能将二者融会贯通。

  此刻虚竹闭目凝神,

  周身流转玄妙气息。

  眉心处莹光流转,

  隐约可见一片白玉般的骨相。

  这正是他的智慧灵骨。

  虚竹此刻显然在脑海中竭力推演着某种玄机。

  光阴悄然流逝。

  虚竹周身的气息愈发深邃莫测。

  时而魔气翻涌,时而金光隐现。

  魔之极境即为佛,佛之极境即为魔!

  不知过了多久,虚竹猛然睁开双眼。

  口中低声呢喃。

  魔道尽头便是佛。

  将魔道修至巅峰,亦或说不死不灭经臻至圆满。

  便可超脱生死轮回。

  这与达摩祖师现世时施展的金刚不坏身颇有相通之处。

  此刻虚竹眸中金芒流转。

  似有明悟。

  苦海之内灵气激荡翻腾。

  一道七彩虹桥横跨苦海直抵彼岸。

  岸边更浮现出白玉阶梯蜿蜒而上。

  终是突破了!

  虚竹难掩欣喜。

  此境桎梏已困扰多时。

  此番突破与李二实则有所关联。

  若非受唐皇之邀前来弘扬佛法。

  便不会促成佛魔相融之境。

  或许暗含佛道**玄机。

  虚竹忽生烦忧。

  如此说来倒欠下大唐因果。

  佛门最重缘法因果。

  既有因果便需偿还。

  虚竹心思通透。

  李二明为请其弘法。

  实则是借他之名震慑九洲。

  尤其针对杨右。

  观杨右此前对大唐所为......

  虚竹几乎可以确定,杨右与李二之间存在不共戴天之仇。

  两人师承同门。

  倘若杨右前来寻仇。

  他该阻拦还是放任?

  因果报应在常人眼中或许无足轻重。

  但对佛门 ** 而言。

  若欠下因果,便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若无法偿还,必遭天道惩戒。

  可虚竹清楚,对方是杨右,乃九洲道场的重要人物。

  若出手阻拦。

  岂非与杨右结怨?

  更会得罪九洲道场上百余位高人?

  届时他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师父?

  虚竹感到十分困扰。

  经过一番深思。

  他决定不再纠结,既然事已至此。

  不如顺其自然。

  他摇头叹息,索性不再多想。

  届时稍作表示即可。

  不必将事情复杂化!

  近日来。

  虚竹在大唐境内广传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