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

  白起肃然陈词。

  虽不知秦王可曾识得——

  然观眼下情状……

  他或许还能靠这个身份再瞒一阵子!

  李斯闻言,眼中骤然闪过精光。

  抬头望向嬴政时,发现君王脸上喜色更甚。

  你说你是何人?

  白起将先前对盖聂的说辞又重复了一遍。

  在下乃白起将军流落民间的血脉。

  自幼在外长大,故大王与诸位叔伯未曾谋面。

  嬴政听罢抚掌大笑。

  妙极!

  好一个白己!

  白起将军为先王立下不世功勋,如今他的后人又要为寡人开疆拓土!

  天佑大秦!

  话锋一转,嬴政决定开门见山。不过在此之前,他更想亲眼验证这位自称白起后裔的实力。

  还有那个闻所未闻的九洲道场。

  既然派盖聂寻访奇人异士,而此人又来自神秘之地。

  说不定这九洲道场,就是近来震动江湖的幕后势力!

  寡 ** 一统六国,却有三虑。

  其一,近日江湖传言,有人能一招制胜天人九重境高手。

  这些高手可是出自你说的九洲道场?

  白起恭敬答道:

  草民孤陋寡闻,虽不知天下有几人有此能耐。

  但在下的同门任盈盈、林平之、小龙女等人,确实有此修为。

  嬴政眼中迸发的光芒,此刻竟比烈日还要耀眼。

  他迫切想知道的正是这几人的下落!

  眼前之人竟与他们是同门师兄弟?

  终于寻到正主了!

  他轻咳一声。

  强压下心头翻涌的喜悦。

  第二个问题,其余六国可有你的同门?

  白起拱手回禀:微臣未曾听闻。

  但臣不敢向王上担保。

  自师门分别后,我等便天各一方。

  据臣所知,几位熟识的同门并未投奔他国。

  至于后来的师弟们,臣实不知情。

  这番回答已令秦王心满意足!

  此刻他心中已有论断。

  如此说来——

  其余六国应当尚无此等人才!

  若真有这等能人异士,列国早该按捺不住。

  论及对秦国的忌惮,

  诸国皆然。

  倘若他国真有这般高手,恐怕早已挥师伐秦!

  如今各国越是按兵不动,

  越是印证——

  他们并无此等实力。

  嬴政凝视白起。

  此刻要说的才是正题。

  第三个问题,若寡人命你为秦征战,可愿效力?

  白起听罢此言。

  丝毫不疑秦王别有用心。

  毕竟他曾是统兵大将。

  沙场征战原就是看家本领。

  即便当今秦王嬴政与昔日秦昭襄王如出一辙......

  用罢便弃,倒也罢了。

  自九洲道场修行归来,他心境愈发淡泊。

  虽夜夜梦魇缠身。

  此番出山助秦,亦是为斩断心中魔障。

  纵使秦王日后鸟尽弓藏——

  嫌他功高震主。

  大可再度隐遁山林,不问世事。

  故此番入秦效力,本就不求回报。

  秦王话音未落,他已脱口应道:

  甘愿。

  先父素来是草民楷模。

  若大王不弃,自当为秦马革裹尸。

  嬴政凤眸微敛。

  白起答得干脆,却未惹他生疑。

  这番说辞滴水不漏。

  唯有一事萦绕心头:白起乃先王赐死,眼前这人当真毫无怨怼?

  圣意难测。

  终究对白己存了三分戒备。

  其三,寡 ** 效先王旧例,拜你为将。

  为秦荡平六国。

  要何封赏?

  白起略作沉吟。

  伴君犹伴虎。

  ** 心术,他岂会不知?

  侍奉秦昭王数十载,嬴政这般试探,早在他意料之中。

  若言无所求,反招猜忌。

  遂拱手道:但求恢复先父鼎盛时的俸禄田宅。

  此言一出,连李斯都暗自侧目。

  受王封赏,方显效忠之意。

  然若说对先父之死全无芥蒂,终究难以取信。

  白起此刻的所求,反倒让众人卸下了防备。

  身为将门之后,他最渴望的莫过于为父亲正名!

  秦王听罢朗声大笑。

  好!寡人准了!

  不但归还白起将军旧宅,俸禄田产翻倍!

  仆役婢女,任你挑选!

  笑声骤收,目光如炬:

  但你如何向寡人证明实力?

  白起从容抚掌。

  实力印证,他最是胸有成竹。

  酒楼前那场厮杀,亡者背后的势力——

  想必很快便会登门。

  他将白日酒楼前的交锋简略禀明,命人呈上战利品。

  此刀取自赵国武者。

  仇家不日必至。

  届时大王自可见证。

  言语间尽是淡然。

  李斯躬身递刀,寒芒掠过盖聂眼眸。

  这位秦国顶尖剑客竟瞳孔骤缩。

  爱卿为何失色?

  盖聂执礼沉声:断岳乃李牧心腹鲁淮佩刀。

  若非取其性命,断难夺此神兵。

  李斯颔首印证。

  盖聂所言确为事实。

  嬴政凝视着掌中长刀,神色专注。

  他的视线缓缓移向白起。

  此刻的白起气定神闲,更显深藏不露。

  唯有庸才才会急于卖弄,真正的高手往往静待时机。

  白起便是如此。

  即便秦王心存疑虑,派他领兵作战亦非难事。

  嬴政唇角微扬,缓步上前。

  亲手将长刀递予白起。

  凡卿所求,寡人皆可应允。

  即日起,便封你为大将军。

  与你父亲当年位阶相同。

  但若李牧前来复仇而你败北——

  后果不必寡人多言吧?

  白起从容颔首。

  接过秦王所赐长刀。

  若臣败阵,莫说大王。

  便是同门师兄姊也饶我不得。

  连天人九重境高手都无法战胜——

  岂非辱没师门威名。

  他谈笑自若的模样,

  令嬴政愈发信服。

  秦王当即下令整顿白起府邸,

  金银珍宝如流水般送入宅院。

  当夜更设盛宴,

  款待这位名将之后。

  与此同时——

  李牧胸中怒火翻涌,

  却仍存三分疑虑。

  若真有人能一招击杀鲁淮,

  且出身神秘势力,

  乃小龙女杨右师弟,

  赵国处境便危如累卵。

  然杀子之仇岂能轻放?

  此人确是秦国人?他沉声质问。

  下人点头应道:“确有其事!他与秦国的盖聂交情匪浅,两人同来同往。”

  李牧心中暗自盘算起来。

  既然对方能一招击败鲁淮,单枪匹马前去恐怕凶多吉少。但若就此作罢,实在心有不甘。

  对鲁淮这个亦敌亦友之人,若真遭毒手,此仇必报!

  思忖再三,他决定联合诸国高手共赴秦国。明为切磋武艺,实则为复仇之计。

  此举可谓一箭双雕:纵使不敌,各国联手也不至令赵国颜面扫地;若能合力诛杀此人,更可让秦国在列国面前威严尽失。

  李牧当即派人联络各国。

  此事已在江湖掀起轩然 ** 。这座中立酒楼汇聚四方豪杰,当日鲁淮与白起之战,被丐帮帮主汪剑通等人尽收眼底,消息不胫而走。

  “此人的修为,怕是已达地仙之境!”

  “帮主,您是说此人能与张无忌比肩?”

  汪剑通颔首。

  “是否真能匹敌张无忌,尚难断言。”

  “但若论一招击败天人六重高手,恐怕张无忌也未必能做到。”

  他喉头滚动,难掩惊色。

  在他眼中,白起的实力已足以与名震江湖的杨右、小龙女、林平之等人并立。

  “我另有一疑——此人或许与那些高手同出一处!”

  身侧心腹当即附和:

  “属下亦有此想。此事如今传遍江湖,人人都在揣测背后势力究竟是何方神圣。”

  汪剑通摩挲着下巴,眉头紧锁。

  此事他竟探查不出半分端倪。

  能栽培出如此多绝世高手,江湖中却无人知晓其来历。更蹊跷的是,这些高手对自己的出身皆讳莫如深。

  他此生未曾得见小龙女真容。

  与杨右亦无交集。

  林平之、任盈盈等人,只闻其名。

  虚竹等辈更是缘悭一面。

  这些人的行踪,仿佛刻意隐于迷雾之中,任他如何打探,始终寻不得蛛丝马迹。

  唯独眼前这秦国人——

  倒是个突破口。

  若论寻人,秦国显然更易着手。

  可若对方三缄其口……

  他终究束手无策。

  “传令赵国分舵,探听李牧动向。”

  侍从得令,即刻遣人飞马奔赴赵国。

  燕国得知此事后,心中也打起了自己的主意。

  要说这场较量没让列国感到惊慌,那显然不现实。

  燕太子丹有意试探虚实。

  他凝视着荆轲说道:寡人要看看这个秦人是否真如传闻所言。

  料想李牧必会前来商议。

  他断定李牧绝不会忍气吞声。

  若秦国真有这般人物坐镇,

  对各小国而言确实危如累卵。

  如今秦国国力本就远超诸国,

  尤其综合实力对比之下,

  秦军要出兵征伐只差个由头。

  太子目光闪烁间尽是谋算。

  荆轲领命后静候消息,

  毕竟李牧何时遣人来议尚不可知。

  但以太子的心机,

  即便没有李牧,

  怕也会派他前去试探。

  楚国同样寝食难安,

  项燕更是如此。

  他伫立庭院中,

  时而仰望苍穹,

  时而俯视地上蚁群,

  仿佛这些景象随时都会消失。

  楚国眼下并无此等高手。

  自武林中涌现出超乎想象的强者后,

  列国便开始暗中结盟,

  同时追查这些帮派势力的来龙去脉,

  探究这些人是被培养还是天生异禀。

  然而任凭如何打探,

  始终查不出半点蛛丝马迹。

  项燕连日来心神不宁,始终打探不到确切消息让他夜不能寐。

  那些绝顶高手行踪飘忽,犹如神龙见首不见尾。

  谁也无法预料他们何时会突然造访某个诸侯国。

  倘若这等人物当真降临某国境内,

  恐怕天下格局就将彻底改变,六国并立之势终将归于一家!

  这简直就是天命所归的征兆!

  他长叹一声。

  虽然不清楚传闻中的秦国人是否也达到如此境界,

  但愿不是才好。

  若真与虚竹等人不相上下,那赵国处境可就危如累卵了!

  以秦王嬴政的性情,随便找个借口

  就能对赵国大举用兵。

  正当他辗转反侧之际,

  突然接到赵国名将李牧传来的密报。

  望着眼前的信使,

  他立即将这个消息转告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