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成功的消息,
在高度保密的渠道内层层上报,
引起了更高层的重视和赞许。
但也几乎在同一时间,
某些隐藏在暗处的“目光”,
似乎也捕捉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大院服务社里,那个叫小赵的年轻干事,
这几天似乎格外“关心”后勤处的工作,
特别是废旧金属和特殊化工品的回收情况,
偶尔会“随口”问起小红楼那边最近消耗怎么样,“垃圾”多不多。
虽然问得隐晦,但结合之前的“访客”事件,保卫处暗中记录的档案又厚了一页。
更令人不安的是,
师部侦察连在例行巡逻中,
在后山另一侧、靠近地图上标注的另一条隐秘小径入口处,
发现了新鲜的、非军用的胶鞋脚印和丢弃的压缩饼干包装纸,
品牌是市面上少见的外地货。
脚印朝向深山,消失在一片难以追踪的碎石坡。
这些蛛丝马迹,
如同阴冷的溪流,悄然汇合,
指向一个令人警惕的可能性:“幻影”组织的触角,
或许并未因周晓芸的落网和“老农”的死亡而彻底斩断,
仍有残存的耳目在活动,
甚至可能已经窥探到了“利剑”项目的一鳞半爪。
陆铮将这一情况秘密通报给了沈棠和刘所长。
“利剑”小组的安保措施再次升级,
所有出入人员和物品检查更加严格,
对周边环境的暗中监控也扩大了范围。
成功的喜悦,被一层新的、更加沉重的阴影所笼罩。
沈棠知道,他们的对手,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毒蛇,极其耐心,也极其危险。
接下来的路,不仅是技术的攀登,
更是与时间、与隐藏敌人的赛跑。
“利剑”的光芒越盛,吸引的暗影也就越多。
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利剑”原理样机测试成功的振奋情绪,
在“利剑”小组内部持续了不到四十八小时,就被一记晴天霹雳彻底击碎。
周二的清晨,
秋雨绵绵,小红楼里弥漫着潮湿清冷的气息。
沈棠比平时稍早一些来到三楼的总体设计室,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重点是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并着手下一轮改进设计。
她习惯性地走向自己那张靠窗的、堆满图纸和资料的大绘图桌,
准备取出锁在抽屉里的核心笔记本和最新绘制的、包含所有关键修改点的第二代设计草图。
当她拿出钥匙,插入抽屉锁孔时,心里咯噔一下——触感不对!
锁芯转动异常顺滑,完全没有平时那种轻微的滞涩感。
她猛地拉开抽屉,里面整齐摆放的文件和书籍映入眼帘,表面看起来一切如常。
但沈棠的心却瞬间沉了下去——她有一个极其细微的习惯,每次锁抽屉前,都会将笔记本的侧边与抽屉内壁一条几乎看不见的划痕对齐。
而现在,笔记本的位置偏移了约一厘米!
她强作镇定,迅速翻开笔记本,快速检查。
前面几页关于原理推导和初期草图的页面都在,
但当她翻到最近更新的部分——那几张详细标注了改进后的药型罩精确角度、新型闭锁机构细节、以及针对初代样机暴露问题提出的关键解决方案的草图时,
她的血液几乎凝固了!
中间最关键的三页,
被人用极其精细的手法,沿着装订线悄无声息地裁走了!
切口整齐得几乎难以用肉眼察觉,
只有对着光仔细看,才能发现那细微的断层。
失窃的正是“利剑”项目目前最核心、最具价值的升级思路!
冷汗瞬间浸湿了沈棠的后背。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没有声张,
而是立刻仔细检查了抽屉锁。
在强光手电的照射下,
她在锁芯内部发现了一丝极其微小的、非正常的金属磨损痕迹——是技术开锁的迹象!
“刘所长!紧急情况!”
沈棠用内部保密电话,声音低沉而急促地呼叫。
五分钟内,小红楼被彻底封锁。
所有人员被要求停留在当前位置,不得随意走动。
刘所长的脸色铁青,保卫处长带着两名经验丰富的侦察员迅速赶到现场。
勘察结果令人心惊:盗窃者手法极其专业,目标明确,只取走了最核心的三页图纸,
没有破坏其他物品,没有留下指纹,
现场除了锁芯那几乎可以忽略的磨损外,
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作案时间推断在前一天晚上大楼清场后到今天早上沈棠到来之前。
消息在极小的知情人范围内传开,
如同在每个人心头投下了一块巨石。
刚刚还沉浸在成功喜悦中的“利剑”小组,
瞬间被一种难以置信的愤怒、挫败和巨大的恐慌所笼罩。
老周一拳砸在墙上,眼睛通红:“妈的!是谁?!是哪个王八蛋干的!”
老吴脸色惨白,喃喃道:“完了……核心数据泄露了……我们这几个月的努力……”
小孙和小陈等年轻人更是吓得不知所措,一种被背叛和严密监视的恐惧感扼住了喉咙。
整个小红楼的气氛降到了冰点,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沈棠是所有人中最冷静的一个。
她站在窗前,望着窗外连绵的秋雨,
脑海中飞速回溯着最近的一切细节:有哪些人接触过这间设计室?
谁有机会拿到钥匙或了解钥匙的保管情况?
最近有没有异常的行为举止?
“内部有鬼。”
她转过身,声音平静却带着刺骨的寒意,对刘所长和保卫处长说,
“而且,这个‘鬼’非常了解我们的工作进度和核心资料的存放习惯。
排查范围,必须锁定在能接触到这栋楼,
特别是这间设计室的人身上。”
一场严厉的内部审查迅速而秘密地展开。
所有能进入小红楼的人员,从核心技术人员到后勤保障、清洁人员,全部接受了单独、详细的问询,内容细致到近期的行踪、接触的人员、甚至情绪变化。
每个人的档案被再次翻出来仔细核查。
怀疑的目光在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事之间无声地蔓延。
平时关系融洽的团队,此刻弥漫着一种难言的尴尬和猜忌。
老周看谁都像贼,老吴变得沉默寡言,连吃饭都独自坐在角落。小孙和小陈更是谨小慎微,不敢多言。
沈棠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她不仅是项目负责人,也是失窃的直接受害者。
她一方面要配合调查,努力回忆任何可能的蛛丝马迹;
另一方面,还要尽力稳定团队情绪,确保项目不至于完全停摆。
“图纸丢了,但知识和经验还在我们脑子里。”
她在一次小组内部简短会议上,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坚定,
“对方偷走了纸,偷不走我们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出内鬼,弥补损失,
并且……我们要让对手为他们偷到的东西,付出代价!”
她的话起到了一定的安抚作用,
但信任的裂痕一旦产生,修复起来绝非易事。
在高度保密的渠道内层层上报,
引起了更高层的重视和赞许。
但也几乎在同一时间,
某些隐藏在暗处的“目光”,
似乎也捕捉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大院服务社里,那个叫小赵的年轻干事,
这几天似乎格外“关心”后勤处的工作,
特别是废旧金属和特殊化工品的回收情况,
偶尔会“随口”问起小红楼那边最近消耗怎么样,“垃圾”多不多。
虽然问得隐晦,但结合之前的“访客”事件,保卫处暗中记录的档案又厚了一页。
更令人不安的是,
师部侦察连在例行巡逻中,
在后山另一侧、靠近地图上标注的另一条隐秘小径入口处,
发现了新鲜的、非军用的胶鞋脚印和丢弃的压缩饼干包装纸,
品牌是市面上少见的外地货。
脚印朝向深山,消失在一片难以追踪的碎石坡。
这些蛛丝马迹,
如同阴冷的溪流,悄然汇合,
指向一个令人警惕的可能性:“幻影”组织的触角,
或许并未因周晓芸的落网和“老农”的死亡而彻底斩断,
仍有残存的耳目在活动,
甚至可能已经窥探到了“利剑”项目的一鳞半爪。
陆铮将这一情况秘密通报给了沈棠和刘所长。
“利剑”小组的安保措施再次升级,
所有出入人员和物品检查更加严格,
对周边环境的暗中监控也扩大了范围。
成功的喜悦,被一层新的、更加沉重的阴影所笼罩。
沈棠知道,他们的对手,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毒蛇,极其耐心,也极其危险。
接下来的路,不仅是技术的攀登,
更是与时间、与隐藏敌人的赛跑。
“利剑”的光芒越盛,吸引的暗影也就越多。
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利剑”原理样机测试成功的振奋情绪,
在“利剑”小组内部持续了不到四十八小时,就被一记晴天霹雳彻底击碎。
周二的清晨,
秋雨绵绵,小红楼里弥漫着潮湿清冷的气息。
沈棠比平时稍早一些来到三楼的总体设计室,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重点是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并着手下一轮改进设计。
她习惯性地走向自己那张靠窗的、堆满图纸和资料的大绘图桌,
准备取出锁在抽屉里的核心笔记本和最新绘制的、包含所有关键修改点的第二代设计草图。
当她拿出钥匙,插入抽屉锁孔时,心里咯噔一下——触感不对!
锁芯转动异常顺滑,完全没有平时那种轻微的滞涩感。
她猛地拉开抽屉,里面整齐摆放的文件和书籍映入眼帘,表面看起来一切如常。
但沈棠的心却瞬间沉了下去——她有一个极其细微的习惯,每次锁抽屉前,都会将笔记本的侧边与抽屉内壁一条几乎看不见的划痕对齐。
而现在,笔记本的位置偏移了约一厘米!
她强作镇定,迅速翻开笔记本,快速检查。
前面几页关于原理推导和初期草图的页面都在,
但当她翻到最近更新的部分——那几张详细标注了改进后的药型罩精确角度、新型闭锁机构细节、以及针对初代样机暴露问题提出的关键解决方案的草图时,
她的血液几乎凝固了!
中间最关键的三页,
被人用极其精细的手法,沿着装订线悄无声息地裁走了!
切口整齐得几乎难以用肉眼察觉,
只有对着光仔细看,才能发现那细微的断层。
失窃的正是“利剑”项目目前最核心、最具价值的升级思路!
冷汗瞬间浸湿了沈棠的后背。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没有声张,
而是立刻仔细检查了抽屉锁。
在强光手电的照射下,
她在锁芯内部发现了一丝极其微小的、非正常的金属磨损痕迹——是技术开锁的迹象!
“刘所长!紧急情况!”
沈棠用内部保密电话,声音低沉而急促地呼叫。
五分钟内,小红楼被彻底封锁。
所有人员被要求停留在当前位置,不得随意走动。
刘所长的脸色铁青,保卫处长带着两名经验丰富的侦察员迅速赶到现场。
勘察结果令人心惊:盗窃者手法极其专业,目标明确,只取走了最核心的三页图纸,
没有破坏其他物品,没有留下指纹,
现场除了锁芯那几乎可以忽略的磨损外,
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作案时间推断在前一天晚上大楼清场后到今天早上沈棠到来之前。
消息在极小的知情人范围内传开,
如同在每个人心头投下了一块巨石。
刚刚还沉浸在成功喜悦中的“利剑”小组,
瞬间被一种难以置信的愤怒、挫败和巨大的恐慌所笼罩。
老周一拳砸在墙上,眼睛通红:“妈的!是谁?!是哪个王八蛋干的!”
老吴脸色惨白,喃喃道:“完了……核心数据泄露了……我们这几个月的努力……”
小孙和小陈等年轻人更是吓得不知所措,一种被背叛和严密监视的恐惧感扼住了喉咙。
整个小红楼的气氛降到了冰点,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沈棠是所有人中最冷静的一个。
她站在窗前,望着窗外连绵的秋雨,
脑海中飞速回溯着最近的一切细节:有哪些人接触过这间设计室?
谁有机会拿到钥匙或了解钥匙的保管情况?
最近有没有异常的行为举止?
“内部有鬼。”
她转过身,声音平静却带着刺骨的寒意,对刘所长和保卫处长说,
“而且,这个‘鬼’非常了解我们的工作进度和核心资料的存放习惯。
排查范围,必须锁定在能接触到这栋楼,
特别是这间设计室的人身上。”
一场严厉的内部审查迅速而秘密地展开。
所有能进入小红楼的人员,从核心技术人员到后勤保障、清洁人员,全部接受了单独、详细的问询,内容细致到近期的行踪、接触的人员、甚至情绪变化。
每个人的档案被再次翻出来仔细核查。
怀疑的目光在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事之间无声地蔓延。
平时关系融洽的团队,此刻弥漫着一种难言的尴尬和猜忌。
老周看谁都像贼,老吴变得沉默寡言,连吃饭都独自坐在角落。小孙和小陈更是谨小慎微,不敢多言。
沈棠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她不仅是项目负责人,也是失窃的直接受害者。
她一方面要配合调查,努力回忆任何可能的蛛丝马迹;
另一方面,还要尽力稳定团队情绪,确保项目不至于完全停摆。
“图纸丢了,但知识和经验还在我们脑子里。”
她在一次小组内部简短会议上,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坚定,
“对方偷走了纸,偷不走我们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出内鬼,弥补损失,
并且……我们要让对手为他们偷到的东西,付出代价!”
她的话起到了一定的安抚作用,
但信任的裂痕一旦产生,修复起来绝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