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鬼屋初夜-《六零悍女:末世大佬的逆袭之路》

  周警官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沈家众人头上。

  立案?

  调查?

  协查?

  不在场证明?

  这些词听着就遥远而无力。

  他们最想听到的“立刻抓人”并没有出现。

  “那…那我们的东西怎么办?我们的损失…”

  张翠花哭嚎着。

  “先登记失窃物品清单,越详细越好,包括价值。”

  周警官公事公办,

  “这是追赃和后续可能的赔偿依据。”

  他看了一眼光秃秃的屋子,

  “另外,建议你们先解决眼前的居住问题。这房子……暂时没法住人了。”

  警察和保卫处的人开始给沈家人做笔录,登记那长得离谱、荒谬到连“一窝老鼠”都包含在内的失窃清单。

  邻居们看着沈家人如同丧家之犬般,穿着不合身的旧衣服(,在寒风里瑟瑟发抖地配合调查,脸上表情各异。

  有真正同情的,但更多是看热闹的、幸灾乐祸的、以及低声议论着“报应”、“活该”的。

  “啧啧,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啊!”

  “连耗子都偷光了,这贼也是个狠人!”

  “嘿,你说会不会真是…那啥?卫国兄弟两口子回来收东西了?”

  “嘘!别瞎说!小心惹上不干净的东西!”

  “我看啊,是沈家自己作孽,把卫国兄弟的房子占了,现在遭了天谴!”

  “小声点!不过…沈棠那丫头,命是真硬啊!刚走,这‘家’就彻底没了…”

  红旗村,知青点

  沈棠拎着那个装着房契钥匙的小包袱回到知青点时,天已经彻底黑透了。

  知青点里点着昏暗的煤油灯,一群人正围在炉子边烤火取暖,低声说着什么。

  她一进门,所有的声音都戛然而止。

  十几道目光齐刷刷地射向她。

  有好奇,有探究,但更多的是一种冰冷的排斥和毫不掩饰的嫉妒。

  李招娣和刘淑芳坐在最里面,眼神像淬了毒的针,恨不得在她身上扎出几个窟窿。

  下午沈棠买了“鬼屋”的消息,显然已经像长了腿一样跑遍了知青点。

  沈棠视若无睹,径直走向自己那个靠墙的角落铺位。

  她的铺盖卷很简单:一床薄被,一个充当枕头的包袱,里面是母亲旧衣,还有一个装洗漱用品的小网兜。

  她准备把这几样东西收好,明天一早直接搬走。

  然而,当她走到自己的铺位前时,脚步微微一顿。

  虽然东西看起来和她离开时摆放的位置差不多,

  但沈棠的末世生存本能和超强的观察力让她瞬间捕捉到了异常。

  她离开时被子是叠好放在铺位内侧的,此刻虽然也叠着,

  但边缘的折痕角度有细微偏差,而且被子的位置向外挪动了几寸。

  她系包袱用的是特殊的死结手法,不易解开且解开后会有明显痕迹。

  此刻包袱皮上的结虽然看似原样,但绳结的松紧度和缠绕方式有极其微妙的差异。

  网兜里的搪瓷缸和牙刷位置有轻微的移动,缸壁上似乎多了一个不易察觉的指印。

  有人翻过她的东西!

  沈棠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如同冰封的湖面。

  她没有立刻发作,只是用那双平静却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眼睛,缓缓扫过知青点里的每一个人。

  接触到她目光的人,有的下意识避开,有的强装镇定,李招娣和刘淑芳则毫不示弱地瞪回来,眼神里充满了挑衅和“就是我干的你能怎样”的意味。

  沈棠心中冷笑。

  看来,这知青点是真的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她不再犹豫,动作麻利地将自己的薄被卷好,

  把那个小包袱和小网兜都系在被子外面,

  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任何拖泥带水。

  “沈棠,你这是干嘛?大晚上的收拾东西?”

  知青队长陈卫东皱了皱眉,出声问道。

  他下午也听说了沈棠买“鬼屋”的事,虽然觉得她太过特立独行,

  但也没想到她会立刻就要搬走。

  “搬走。”

  沈棠言简意赅,声音没有任何起伏,仿佛在陈述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事实。

  “搬走?现在?”

  刘淑芳尖声叫道,带着夸张的惊讶,

  “天都黑透了!外面风那么大!那鬼屋……啧啧,你不怕啊?再说了,那地方能住人吗?别半夜被什么东西拖走了!”

  她故意用阴森的语气说着,试图吓唬沈棠。

  李招娣也阴阳怪气地帮腔:

  “就是!放着好好的知青点不住,非要去住那闹鬼的破地方!显摆你有钱是吧?还是觉得我们这些人脏了你的地方?哼,装什么清高!”

  沈棠抱起自己简单的行李卷,转过身,目光如同冰冷的刀锋,精准地刺向李招娣和刘淑芳。

  “我的地方,我想住哪就住哪。”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至于你们……”

  她的目光在两人脸上停留了一瞬,嘴角勾起一丝极淡、极冷的嘲讽,

  “手伸得太长,当心……被剁了喂狗,当了贼,一辈子都是贼。”

  最后几个字,她说得轻飘飘的,却像重锤一样砸在李招娣和刘淑芳的心上。

  两人被她那冰冷刺骨、仿佛看透一切的眼神和隐含的威胁吓得心头一颤,

  脸色瞬间白了几分,后面的话硬生生卡在了喉咙里。

  沈棠不再看她们,抱着自己少得可怜的行李,对陈卫东微微点了点头,

  然后在所有人或惊愕、或畏惧、或幸灾乐祸的目光注视下,

  头也不回地走出了知青点那扇吱呀作响的破木门,

  决然地融入了门外呼啸的寒风和浓重的夜色之中。

  通往村尾“鬼屋”的小路在黑暗中更显阴森荒凉。

  枯枝在风中呜咽,远处的山影如同匍匐的巨兽。

  但沈棠的脚步没有丝毫迟疑,反而带着一种挣脱樊笼、奔向自由的决绝。

  再次推开那扇吱呀作响、仿佛随时会散架的破门,屋内的阴冷和腐朽气息扑面而来。

  手电筒的光柱刺破黑暗,扫过空荡破败的四壁,映出地上厚厚的灰尘和凌乱的杂物,主要是她之前清理出来的垃圾。

  她没有立刻休息,而是开始了初步的改造计划。

  当务之急是安全和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