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商议-《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

  上疏之事议妥,之后数日,程光阳暂时留在府城巡抚衙门居住,等待山东其他各地的举人到来。

  这期间,除了时不时到巡抚衙门,继续和钱士完商议防疫治疫的措施外,程光阳偶尔也会带着妙染以及其他随从,到济南府城周边,调查民情。

  此时的济南府城,聚满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拢共十几万的灾民。

  这些灾民从周边村镇涌入城市后,大部分都没有收入,只能每天坐等官府救济,或者靠城内士绅施粥维生。

  由于朝廷赈灾款项迟迟不到,官府的救济工作非常困难,士绅们又并非个个都愿意出资捐助,城内每天都有大量灾民被活活饿死。

  为了能活命,不少男人开始售卖自己的妻子和女儿。

  济南府城的大街小巷,一时间到处都是乱哄哄的人市,不少年轻女子,犹如货物般排列成队,供来往的牙商挑选。

  “这个太黑了,个子也矮,五百文,多一文都不要。”

  “这个模样太普通,勉强值一两银子,嫌少?那你找别人去,我就给这么多。”

  前往人市做生意的买主,除了一部分是济南本地的士绅商贾外,更多的则是从南直隶扬州、金陵等地,闻讯而来的老鸨、龟公。

  他们买这些女子回去,自然都是养进妓院。

  模样俊的从小调教,学习琴棋书画,将来卖个好价钱。模样差的当成婢女,专干粗活重活。

  “你这臭呆厮,臭忘八!良心被狗吃了!老娘平日给你做饭,给你洗衣,你招呼也不打就把老娘卖了!”

  “滚开!滚!俺不跟你们走!”

  一个性格刚烈的女子,得知自己被丈夫卖出去了,先是满脸震惊,对着一旁丈夫破口大骂,接着拼命挣扎,不让牙商带走自己,情急之下,张口对着牙商的手腕重重咬下。

  “哎哟,婊子养的贱货,敢咬老子!你找死!”

  那牙商疼得呲牙咧嘴,缩手一看,发现自己手腕被咬得鲜血淋漓,顿时怒不可遏,抬手一巴掌,将那女子打得瘫倒在地。

  周边几名打手见状,迅速冲上前来,对着地上的女子拳打脚踢,几乎将她活活打死。

  “呜呜……”

  妙染也是从小被人卖到程家的,看到眼前的一幕幕惨状,不由得触景生情,潸然泪下。

  程光阳摸了摸她的脸,不知道该如何出言安慰。

  人间世道,从来就是如此残酷。

  …

  九月。

  山东巡抚钱士完连发宪牌,要求兖州、青州、莱州、登州、东昌等地知府,将辖区内所有入京考试的举人,限期送往府城,商议大事。

  各地知府不敢懈怠,立刻按照巡抚衙门的命令,发票给更下一级的知县,催促他们行动。

  很快,整个山东六府,近三百名举人,便被地方官派人礼送至巡抚衙门,差点没把衙门大堂挤烂。

  “诸位孝廉肃静,且听本院一言。”

  “目下旱魃肆虐、瘟疫横行,齐鲁故国,天晦地暗,孔孟旧乡,千里饿殍,可朝廷却置若罔闻。诸位皆是各地俊杰才士,难道不想为故乡出一份力么,本官今日请你们过来,就是为了商议此事。”

  眼看各地举人都已到齐,大堂中央,钱士完身着官服,正襟危坐,脸色沉重地望着众人道。

  在场的一众举人,听钱士完这么说,还以为巡抚老爷叫自己等人过来,是为了捐输,纷纷哭穷道:

  “抚院明鉴,我等都是贫寒之士,家中并无资财,今年又赶上如此灾荒,实在是拿不出钱粮了。”

  “是啊,赈济之事,终究还得朝廷出面,只凭俺们这几百号人,哪里养得活几十万灾民,就是把家里的田宅都卖了,也于事无补。”

  见众举人会错了自己的意思,钱士完又好气,又好笑,手执惊堂木重重一拍,沉声道:

  “本院何曾说过要尔等捐输,今日叫你们过来,只是希望你们将来进京之后,能聚在一起联名上疏,请朝廷蠲免山东两年赋税,拨白金二十万两,赈济灾民。”

  听到不用自己捐输,众人皆放下心来,齐声奉承道:

  “抚院爱民如子,我等也是饱读圣贤书的人,为民请命之事,岂有推托的道理。”

  “很好,不枉朝廷恩养大家一场。”

  钱士完微微颔首,随即伸手指了指自己旁边的程光阳,为众人介绍道:“这位是福建泉州府举人程复甫,自南方北上,和你们大家一样,也是要进京赶考的。”

  “什么,他就是泉州程复甫?!”

  话说《斗破苍穹》这本小说,自几个月前从京师开始向外流传,如今不但火遍了大半个北直隶,就连山东各地,也有不少读书人得以接触。

  程光阳的名号,他们自然是知道的。

  “没错,正是他。”

  钱士完笑了笑,接着对众人道:

  “诸位此番北上,既要联名上疏,必先推选一位领头之人,这位程孝廉在京师认识不少名宦显贵,他愿意为山东数十万灾民百姓,仗义执言,本院希望诸位能与他一起共事,早日将山东的实情,上达天听,引起皇上重视。”

  听罢钱士完的话,众举人全都沉默了。

  那些读过程光阳小说的举人,知道程光阳如今在京城的名气有多高,倒没有对此发表什么异议。

  然而在场还有很多举人,并不认识程光阳是谁,听了钱士完此言,心中顿时十分不忿,吵嚷道:

  “抚院,这是俺们山东人自己的事,就算联名上疏之前要推选首领,那也该选个山东人,怎能让一个福建子来插足?”

  “说得对,莫非俺们山东无人了吗?”

  听到众人这么说,程光阳心中颇为愠恼,带领众人联名上疏一事,又不是自己提的,是山东巡抚钱士完再三请求,自己才答应的,搞得好像自己多愿意接这个烂摊子一样。

  听到在场有人反对,钱士完抬起惊堂木,重重一拍,目光不善地盯着众人道:

  “既然诸位认为程复甫没资格领头,那你们可否自行推举一位领头之人呢?”

  众举人闻听此言,面面相觑——

  联名上疏不要紧,到时候就算朝廷真的怪罪下来,法不责众,肯定不会把所有人全都牵连进去,他们当然不在乎。

  可要是公开领头,那性质可就不一样了,倘若朝廷认为举人联名上疏之举,有什么不对,要挑人治罪,那还不是谁领头谁完蛋。

  众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敢轻易表态。

  “好了,既然诸位都不愿挑这个大梁,那此事还是交给程复甫来办,就这么说定了。”

  钱士完不再给众人反对的机会,直接宣布,将进京后带头上疏的任务,交给程光阳全权负责。

  山东众举人闻言,心里还是隐隐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