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华正埋头对付那碗堆着金黄小山般油渣的素面,吸溜得正欢实,面条裹着油渣的焦香在嘴里噼啪作响,热汤顺着喉咙滑下,暖得他额头都冒了层细汗,感觉五脏六腑都妥帖了。
老板娘秀兰倚在擦得锃亮的灶台边,蓝布围裙上沾着几点白面粉,看着这实诚汉子吃得额头冒汗、嘴角带油的模样,脸上也笑盈盈的,透着一种看食客吃得香就是最大满足的朴实喜悦。
狗蛋蹲在盖着白布的竹筐旁,小鼻子一耸一耸,像只机警的小猎犬,仿佛隔着布都能闻到“花花鸡”那神秘诱人的味儿,时不时伸出小胖手想偷摸一下布角,又被妈妈眼疾手快地轻轻拍开。
“大兄弟,”
秀兰拿起抹布擦了擦手,看着周振华碗里快见底、只剩下一点油汪汪汤底的面碗,像是随口唠家常,
“刚听你说……卖了鸡,是要去菜市场买菜?这大晌午头的,日头正毒呢,晒得人发昏,菜叶子都蔫吧了。”
周振华“呼噜”一声,
把最后一点裹着油渣碎末的面汤吸溜进嘴里,满足地长舒一口气,用手背抹了把油亮的嘴,
这才憨厚地点头:“是啊大姐,家里媳妇儿在县医院住着,怀着身子呢,这阵子嘴里没味儿,就馋一口热乎的鸡汤补补元气。
光有鸡不行,那汤得鲜亮,得有料!得弄点山药、胡萝卜啥的好东西配着炖,才香才养人,油花儿金黄金黄的,喝下去才舒坦!”
他说起媳妇儿,眼睛亮亮的,像藏着星星,那份藏不住的疼惜和即将为人父的骄傲,让这朴实的汉子整个人都柔和发光,
“肚子里揣着仨娃呢,遭大罪了,可不得吃点好的!”
“哟!仨娃?!”
秀兰惊讶地睁大了眼,嘴巴张成了个圆圆的“O”型,随即脸上堆满了又惊又喜的笑容,那是种同为女人、深知孕育艰辛,又带着过来人由衷祝福的暖意,
“我的老天爷!那可是天大的福气!送子娘娘开大恩了!不过也是真遭罪!是该好好补补!狠狠地补!”
她的目光下意识地落在周振华洗得发白、领口都磨薄了的旧褂子上,又想起他刚才接过那二十五块钱时,手指仔细捻过每一张票子的认真劲儿,心里顿时跟明镜似的。
再想想自己筐里那三只“重金”买下、准备晚上在公婆面前挣面子的野鸡宝贝,一种同是“为家操持、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亲近感油然而生,仿佛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她猛地一拍大腿,
声音爽脆利落得像爆豆子:“嗨!还跑啥菜市场啊!瞎耽误功夫!日头那么毒,晒脱你一层皮!”
说着,她像一阵小旋风,转身就走到灶台后面角落那个半人高的大竹筐旁。那筐里堆着不少还沾着新鲜湿泥的时令蔬菜,青翠水灵,显然是早上刚送来的。
她弯下腰,像个熟练的寻宝人,麻利地在里面翻拣起来,一边翻一边往外拿,嘴里还念念有词,像变戏法似的:
“喏!山药!就这根!今儿一大早,后街老刘头刚挑来的,正宗的淮山货!瞧瞧这须子,
多茂盛,多精神!拿手里沉甸甸的,炖汤最好了,粉粉糯糯的,化在汤里,又稠又养胃!”
她拎起一根沾着新鲜湿泥、足有小孩胳膊粗、笔直匀称的山药,表皮是健康的浅褐色,根须虬结茂密,透着土地的气息。
“胡萝卜!水灵着呢!你瞅这颜色,红彤彤的,跟小灯笼似的,看着就喜兴!切滚刀块丢汤里,炖软了又甜又面乎,汤色还好看!” 几根橙红饱满、表皮光滑、头顶着翠绿萝卜缨子的胡萝卜也被她精准地挑了出来,缨子上还带着露珠似的。
“再给你拿块老姜!炖汤去腥提鲜离不了它!我这姜可是窖里存的老姜,味儿冲!劲儿足!拍碎了丢锅里,保管香!” 一块表皮粗糙、疙疙瘩瘩、个头敦实、一看就年份十足的老姜也归拢到一起。
“还有这小葱!水葱!嫩着呢!根上泥巴都新鲜!炖好了出锅前撒一把,碧绿生青的,提香又好看!” 一小捆根须带着新鲜黄泥、叶子碧绿挺括、水灵灵的小葱也被她小心翼翼地放上。
秀兰手脚麻利得让人眼花缭乱,三下五除二就把这几样配菜在案板上归置得整整齐齐。她又顺手从油腻腻的案板底下扯出个洗得发白、还带着面粉印子的旧网兜——像是以前装过富强粉的。
“来,大兄弟,用这个兜着!省得你沾一手泥!拎着也方便!”
她不由分说,带着一股不容拒绝的热乎劲儿,把山药、胡萝卜、老姜、小葱一股脑儿塞进网兜里。网兜瞬间被撑得鼓鼓囊囊,沉甸甸的一大包,硬是塞到了周振华怀里。
周振华都愣住了,怀里抱着这沉甸甸、散发着浓郁泥土气息和蔬菜清香的“意外之财”,一时有点手足无措,
像是抱了个金疙瘩:“大姐,这……这怎么好意思!这菜钱……您算算,该多少是多少,我不能白拿……”
他下意识地想去摸裤兜里那卷温热的钞票。
“啥钱不钱的!” 秀兰大手一挥,脸上是那种街坊邻里间帮忙的爽朗劲儿,眉毛一挑,带着点“你再提钱我就跟你急”的嗔怪,
“几根菜秧子值当个啥!地里长的东西!就当姐沾沾你家的喜气!仨大胖小子(闺女)呢!多好的福分!这喜气儿我得多沾沾!”
她说着,自己先乐了,又朝那盖着白布、藏着“宝贝”的竹筐努努嘴,压低声音,带着点分享秘密的小得意和满足,
“再说了,”她拍了拍围裙,“姐不是也得了你的大宝贝嘛!晚上炖上,香飘半条街,公婆面前那面子,杠杠的!咱这算啥?这叫互帮互助,互通有无,谁也不欠谁!快拿着!别磨蹭了!给弟妹炖汤要紧!这都啥时候了!”
那网兜沉甸甸地坠在臂弯里,新鲜泥土的芬芳混合着山药的清冽、胡萝卜的甘甜、小葱的辛香,还有老姜那股子冲鼻的辛辣气,一股脑儿地往周振华鼻子里钻,直冲心脾。
他看着老板娘秀兰那真诚爽快、带着烟火气的笑脸,再看看脚边仰着小脸、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盯着网兜里“长棍子”(山药)和“红棒棒”(胡萝卜)的狗蛋,小家伙还伸出小舌头舔了舔嘴唇。
心里那股暖流啊,咕嘟咕嘟地往上冒,汹涌澎湃,烫得他眼眶都有些发热,比刚才那碗滚烫的油渣面还熨帖十分!这陌生的县城,这小小的、弥漫着油烟气的面馆,因为这包带着泥土芬芳和滚烫心意的菜,瞬间变得像老家村头那棵熟悉的老槐树一样亲切温暖。
“哎!谢谢大姐!太谢谢了!”
周振华不再推辞,声音有点发哽,是那种被猝不及防的、来自陌生人的巨大善意击中的深深感动。
他紧紧攥着网兜口,像护着什么稀世珍宝,生怕掉了一根葱叶。
“您可真是……可真是帮了大忙了!省了我老大的功夫!红梅……红梅和娃儿们要是知道这菜是您这么好心送的,肯定……肯定更
老板娘秀兰倚在擦得锃亮的灶台边,蓝布围裙上沾着几点白面粉,看着这实诚汉子吃得额头冒汗、嘴角带油的模样,脸上也笑盈盈的,透着一种看食客吃得香就是最大满足的朴实喜悦。
狗蛋蹲在盖着白布的竹筐旁,小鼻子一耸一耸,像只机警的小猎犬,仿佛隔着布都能闻到“花花鸡”那神秘诱人的味儿,时不时伸出小胖手想偷摸一下布角,又被妈妈眼疾手快地轻轻拍开。
“大兄弟,”
秀兰拿起抹布擦了擦手,看着周振华碗里快见底、只剩下一点油汪汪汤底的面碗,像是随口唠家常,
“刚听你说……卖了鸡,是要去菜市场买菜?这大晌午头的,日头正毒呢,晒得人发昏,菜叶子都蔫吧了。”
周振华“呼噜”一声,
把最后一点裹着油渣碎末的面汤吸溜进嘴里,满足地长舒一口气,用手背抹了把油亮的嘴,
这才憨厚地点头:“是啊大姐,家里媳妇儿在县医院住着,怀着身子呢,这阵子嘴里没味儿,就馋一口热乎的鸡汤补补元气。
光有鸡不行,那汤得鲜亮,得有料!得弄点山药、胡萝卜啥的好东西配着炖,才香才养人,油花儿金黄金黄的,喝下去才舒坦!”
他说起媳妇儿,眼睛亮亮的,像藏着星星,那份藏不住的疼惜和即将为人父的骄傲,让这朴实的汉子整个人都柔和发光,
“肚子里揣着仨娃呢,遭大罪了,可不得吃点好的!”
“哟!仨娃?!”
秀兰惊讶地睁大了眼,嘴巴张成了个圆圆的“O”型,随即脸上堆满了又惊又喜的笑容,那是种同为女人、深知孕育艰辛,又带着过来人由衷祝福的暖意,
“我的老天爷!那可是天大的福气!送子娘娘开大恩了!不过也是真遭罪!是该好好补补!狠狠地补!”
她的目光下意识地落在周振华洗得发白、领口都磨薄了的旧褂子上,又想起他刚才接过那二十五块钱时,手指仔细捻过每一张票子的认真劲儿,心里顿时跟明镜似的。
再想想自己筐里那三只“重金”买下、准备晚上在公婆面前挣面子的野鸡宝贝,一种同是“为家操持、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亲近感油然而生,仿佛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她猛地一拍大腿,
声音爽脆利落得像爆豆子:“嗨!还跑啥菜市场啊!瞎耽误功夫!日头那么毒,晒脱你一层皮!”
说着,她像一阵小旋风,转身就走到灶台后面角落那个半人高的大竹筐旁。那筐里堆着不少还沾着新鲜湿泥的时令蔬菜,青翠水灵,显然是早上刚送来的。
她弯下腰,像个熟练的寻宝人,麻利地在里面翻拣起来,一边翻一边往外拿,嘴里还念念有词,像变戏法似的:
“喏!山药!就这根!今儿一大早,后街老刘头刚挑来的,正宗的淮山货!瞧瞧这须子,
多茂盛,多精神!拿手里沉甸甸的,炖汤最好了,粉粉糯糯的,化在汤里,又稠又养胃!”
她拎起一根沾着新鲜湿泥、足有小孩胳膊粗、笔直匀称的山药,表皮是健康的浅褐色,根须虬结茂密,透着土地的气息。
“胡萝卜!水灵着呢!你瞅这颜色,红彤彤的,跟小灯笼似的,看着就喜兴!切滚刀块丢汤里,炖软了又甜又面乎,汤色还好看!” 几根橙红饱满、表皮光滑、头顶着翠绿萝卜缨子的胡萝卜也被她精准地挑了出来,缨子上还带着露珠似的。
“再给你拿块老姜!炖汤去腥提鲜离不了它!我这姜可是窖里存的老姜,味儿冲!劲儿足!拍碎了丢锅里,保管香!” 一块表皮粗糙、疙疙瘩瘩、个头敦实、一看就年份十足的老姜也归拢到一起。
“还有这小葱!水葱!嫩着呢!根上泥巴都新鲜!炖好了出锅前撒一把,碧绿生青的,提香又好看!” 一小捆根须带着新鲜黄泥、叶子碧绿挺括、水灵灵的小葱也被她小心翼翼地放上。
秀兰手脚麻利得让人眼花缭乱,三下五除二就把这几样配菜在案板上归置得整整齐齐。她又顺手从油腻腻的案板底下扯出个洗得发白、还带着面粉印子的旧网兜——像是以前装过富强粉的。
“来,大兄弟,用这个兜着!省得你沾一手泥!拎着也方便!”
她不由分说,带着一股不容拒绝的热乎劲儿,把山药、胡萝卜、老姜、小葱一股脑儿塞进网兜里。网兜瞬间被撑得鼓鼓囊囊,沉甸甸的一大包,硬是塞到了周振华怀里。
周振华都愣住了,怀里抱着这沉甸甸、散发着浓郁泥土气息和蔬菜清香的“意外之财”,一时有点手足无措,
像是抱了个金疙瘩:“大姐,这……这怎么好意思!这菜钱……您算算,该多少是多少,我不能白拿……”
他下意识地想去摸裤兜里那卷温热的钞票。
“啥钱不钱的!” 秀兰大手一挥,脸上是那种街坊邻里间帮忙的爽朗劲儿,眉毛一挑,带着点“你再提钱我就跟你急”的嗔怪,
“几根菜秧子值当个啥!地里长的东西!就当姐沾沾你家的喜气!仨大胖小子(闺女)呢!多好的福分!这喜气儿我得多沾沾!”
她说着,自己先乐了,又朝那盖着白布、藏着“宝贝”的竹筐努努嘴,压低声音,带着点分享秘密的小得意和满足,
“再说了,”她拍了拍围裙,“姐不是也得了你的大宝贝嘛!晚上炖上,香飘半条街,公婆面前那面子,杠杠的!咱这算啥?这叫互帮互助,互通有无,谁也不欠谁!快拿着!别磨蹭了!给弟妹炖汤要紧!这都啥时候了!”
那网兜沉甸甸地坠在臂弯里,新鲜泥土的芬芳混合着山药的清冽、胡萝卜的甘甜、小葱的辛香,还有老姜那股子冲鼻的辛辣气,一股脑儿地往周振华鼻子里钻,直冲心脾。
他看着老板娘秀兰那真诚爽快、带着烟火气的笑脸,再看看脚边仰着小脸、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盯着网兜里“长棍子”(山药)和“红棒棒”(胡萝卜)的狗蛋,小家伙还伸出小舌头舔了舔嘴唇。
心里那股暖流啊,咕嘟咕嘟地往上冒,汹涌澎湃,烫得他眼眶都有些发热,比刚才那碗滚烫的油渣面还熨帖十分!这陌生的县城,这小小的、弥漫着油烟气的面馆,因为这包带着泥土芬芳和滚烫心意的菜,瞬间变得像老家村头那棵熟悉的老槐树一样亲切温暖。
“哎!谢谢大姐!太谢谢了!”
周振华不再推辞,声音有点发哽,是那种被猝不及防的、来自陌生人的巨大善意击中的深深感动。
他紧紧攥着网兜口,像护着什么稀世珍宝,生怕掉了一根葱叶。
“您可真是……可真是帮了大忙了!省了我老大的功夫!红梅……红梅和娃儿们要是知道这菜是您这么好心送的,肯定……肯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