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的日头裹着麦香漫进丹房时,玄元正坐在蒲团上。窗棂的影子斜斜地打在他膝头,像谁用墨笔画了道歪线。他刚入定片刻,黄庭处忽然传来一阵轻颤,像有颗雀卵在里面动了动——是阳神。
先前这团气总静如止水,今日却活了过来,轻轻起伏着,像雏鸟在巢里扇动翅膀。玄元凝神细“看”,见丝丝缕缕的气从气脉深处渗出来,裹着阳神,那气带着点土腥,混着陈年的草木香,是祖气。
“这便是动了胎气。”尹喜端着豆浆进来时,正撞见这幕,碗沿的热气腾起来,模糊了他眼角的笑纹,“就像妇人怀胎,胎儿动第一下时,做娘的心里又惊又喜。”
玄元没接话,只望着阳神。祖气裹着它,每裹一圈,阳神的光晕就厚一分,边缘泛着淡淡的金,像给青玉镶了圈金边。他忽然想起去年在麦田里,看农夫给麦根培土,松软的土盖在根须上,麦穗便颤巍巍地挺了挺——此刻阳神被祖气裹着,也像得了力,光晕里竟隐隐透出人形的轮廓,有了肩臂的模样。
丹房角落里堆着新收的艾草,是尹喜前几日从后山割的,带着露水的湿腥。祖气裹着阳神起伏时,艾草的气息也跟着动,像有双无形的手在翻搅,把药香、土腥、麦香都揉进了阳神的光晕里。
“祖气是啥?”玄元忽然问,声音有些发涩。他练了这些年,只知祖气是根本,却说不清它的模样。
尹喜把豆浆放在案上,指腹摩挲着碗沿的冰裂纹:“是你太爷的太爷传下来的气,藏在丹田最深处,像老井的水,平时不见底,要用心掏才出得来。”他往炉里添了块松柴,火“噼啪”跳了跳,“你太爷当年守边关,中了箭,全靠这口气吊着命,后来传给你爷爷,你爷爷又传给你爹……到你这儿,该让它见见光了。”
玄元望着阳神,见祖气从气脉深处涌出来时,带着极细的金沙似的光点,那是气脉壁上剥落的“垢”。阳神吸进祖气,会轻轻颤一下,像吃了一惊,再吐出来的气就清透些,带着点甘冽,散进四肢时,玄元觉出指缝都在发麻,像浸了薄荷水。
夜里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变回婴孩,蜷在温软的气团里,四周都是甜甜的液汁,一呼吸就顺着喉咙淌进去,浑身的毛孔都张着嘴喝,喝饱了就蹬蹬腿,气团便跟着晃,像摇篮。
醒来时,天刚蒙蒙亮,窗纸泛着鱼肚白。玄元摸向黄庭,阳神的光晕果然厚了些,轮廓更清了,能看出是盘膝而坐的模样。他起身走到院里,晨露沾湿了布鞋,草叶上的露珠滚落,砸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梦里喝饱了?”尹喜的声音从柴房传来,他正翻晒草药,当归、黄芪、白术摊了一地,像铺了层杂色的毯子,“祖气入了梦,才算真的认了你这宿主。”
玄元蹲下身,看蚂蚁搬家。一队黑蚁正拖着片麦壳,费力地往洞里挪。祖气忽然又动了,顺着气脉淌到手心,像有了知觉,竟往蚂蚁那边探了探。玄元赶紧收神,那股气却不听话,绕着麦壳转了圈,轻轻一托,麦壳便飘进了蚁洞。
“它通灵性了。”尹喜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手里拿着束艾草,“你看,它知道护着弱小,这便是仁心。养阳神不光是养神通,更是养心性,不然再大的本事,也是凶神。”
日头升高,麦香更浓了。玄元坐在丹房的门槛上,看阳神在黄庭里慢慢长。祖气涌出来的越来越多,有时带着清晨的露气,有时裹着午后的阳光,还有时沾着尹喜熬药的苦香——前日尹喜熬了副“补元汤”,药气渗进气脉,祖气便带着那股苦,阳神吸了,竟缩了缩,像尝到了苦头,逗得玄元笑出了声。
“笑啥?”尹喜端着药碗出来,药汁黑沉沉的,“它这是在学,学分辨苦甜,学知好歹。你小时候喝药,不也这样?”
玄元接过药碗,苦味直冲脑门。他捏着鼻子灌下去,阳神忽然颤了颤,像感同身受,光晕都暗了暗。玄元忽然明白,阳神与他是连着的,他的苦乐,它都懂。
入夏后,麦收了。农夫们在打麦场里忙碌,连枷声、号子声传进丹房,祖气也跟着欢腾,涌得又快又急,阳神的轮廓越发清晰,竟能看出眉眼的影子了。
“你看那打麦的汉子,”尹喜指着场院里赤膊的农夫,“他们出力时,丹田是鼓着的,那就是在调动祖气。祖气不是死的,是活的,你肯用它,它就肯长;你怜它惜它,它就护你敬你。”
玄元望着农夫们,他们的胳膊上暴着青筋,汗水顺着脊梁往下淌,落在麦糠里,洇出深色的印。可他们的笑是真的,眼里的光比日头还亮。
夜里,阳神又动了。这次它没老实待在黄庭,竟顺着气脉往上飘,像要看看外面的世界。玄元任由它去,感觉它飘过喉咙时,带着点痒,到了胸口,又轻轻撞了撞,像在打招呼。
“它想出来看看了。”玄元想。
月光从窗棂照进来,在地上铺了层银。阳神的光晕在月光里泛着白,像浸在水里的玉。玄元忽然觉得,这祖气养神,哪是什么逆化,原是顺天应人——天地给了祖气,人把它养好,再用它去护天地间的好,护麦,护蚁,护这生生不息的日子。
尹喜说的对,养阳神是养心性。玄元摸着黄庭的位置,那里暖暖的,像揣了颗小太阳。他知道,阳神还得长很久,祖气也得慢慢喂,但他不急了。就像那片麦田,春种秋收,自有定数,急不得,也慢不得。
风吹过麦场,带来新麦的甜香。阳神在黄庭里轻轻晃,像在点头,又像在应和那远处的号子。玄元笑了,觉得这丹房,这夏夜,这慢慢长的阳神,都好得很。
先前这团气总静如止水,今日却活了过来,轻轻起伏着,像雏鸟在巢里扇动翅膀。玄元凝神细“看”,见丝丝缕缕的气从气脉深处渗出来,裹着阳神,那气带着点土腥,混着陈年的草木香,是祖气。
“这便是动了胎气。”尹喜端着豆浆进来时,正撞见这幕,碗沿的热气腾起来,模糊了他眼角的笑纹,“就像妇人怀胎,胎儿动第一下时,做娘的心里又惊又喜。”
玄元没接话,只望着阳神。祖气裹着它,每裹一圈,阳神的光晕就厚一分,边缘泛着淡淡的金,像给青玉镶了圈金边。他忽然想起去年在麦田里,看农夫给麦根培土,松软的土盖在根须上,麦穗便颤巍巍地挺了挺——此刻阳神被祖气裹着,也像得了力,光晕里竟隐隐透出人形的轮廓,有了肩臂的模样。
丹房角落里堆着新收的艾草,是尹喜前几日从后山割的,带着露水的湿腥。祖气裹着阳神起伏时,艾草的气息也跟着动,像有双无形的手在翻搅,把药香、土腥、麦香都揉进了阳神的光晕里。
“祖气是啥?”玄元忽然问,声音有些发涩。他练了这些年,只知祖气是根本,却说不清它的模样。
尹喜把豆浆放在案上,指腹摩挲着碗沿的冰裂纹:“是你太爷的太爷传下来的气,藏在丹田最深处,像老井的水,平时不见底,要用心掏才出得来。”他往炉里添了块松柴,火“噼啪”跳了跳,“你太爷当年守边关,中了箭,全靠这口气吊着命,后来传给你爷爷,你爷爷又传给你爹……到你这儿,该让它见见光了。”
玄元望着阳神,见祖气从气脉深处涌出来时,带着极细的金沙似的光点,那是气脉壁上剥落的“垢”。阳神吸进祖气,会轻轻颤一下,像吃了一惊,再吐出来的气就清透些,带着点甘冽,散进四肢时,玄元觉出指缝都在发麻,像浸了薄荷水。
夜里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变回婴孩,蜷在温软的气团里,四周都是甜甜的液汁,一呼吸就顺着喉咙淌进去,浑身的毛孔都张着嘴喝,喝饱了就蹬蹬腿,气团便跟着晃,像摇篮。
醒来时,天刚蒙蒙亮,窗纸泛着鱼肚白。玄元摸向黄庭,阳神的光晕果然厚了些,轮廓更清了,能看出是盘膝而坐的模样。他起身走到院里,晨露沾湿了布鞋,草叶上的露珠滚落,砸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梦里喝饱了?”尹喜的声音从柴房传来,他正翻晒草药,当归、黄芪、白术摊了一地,像铺了层杂色的毯子,“祖气入了梦,才算真的认了你这宿主。”
玄元蹲下身,看蚂蚁搬家。一队黑蚁正拖着片麦壳,费力地往洞里挪。祖气忽然又动了,顺着气脉淌到手心,像有了知觉,竟往蚂蚁那边探了探。玄元赶紧收神,那股气却不听话,绕着麦壳转了圈,轻轻一托,麦壳便飘进了蚁洞。
“它通灵性了。”尹喜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手里拿着束艾草,“你看,它知道护着弱小,这便是仁心。养阳神不光是养神通,更是养心性,不然再大的本事,也是凶神。”
日头升高,麦香更浓了。玄元坐在丹房的门槛上,看阳神在黄庭里慢慢长。祖气涌出来的越来越多,有时带着清晨的露气,有时裹着午后的阳光,还有时沾着尹喜熬药的苦香——前日尹喜熬了副“补元汤”,药气渗进气脉,祖气便带着那股苦,阳神吸了,竟缩了缩,像尝到了苦头,逗得玄元笑出了声。
“笑啥?”尹喜端着药碗出来,药汁黑沉沉的,“它这是在学,学分辨苦甜,学知好歹。你小时候喝药,不也这样?”
玄元接过药碗,苦味直冲脑门。他捏着鼻子灌下去,阳神忽然颤了颤,像感同身受,光晕都暗了暗。玄元忽然明白,阳神与他是连着的,他的苦乐,它都懂。
入夏后,麦收了。农夫们在打麦场里忙碌,连枷声、号子声传进丹房,祖气也跟着欢腾,涌得又快又急,阳神的轮廓越发清晰,竟能看出眉眼的影子了。
“你看那打麦的汉子,”尹喜指着场院里赤膊的农夫,“他们出力时,丹田是鼓着的,那就是在调动祖气。祖气不是死的,是活的,你肯用它,它就肯长;你怜它惜它,它就护你敬你。”
玄元望着农夫们,他们的胳膊上暴着青筋,汗水顺着脊梁往下淌,落在麦糠里,洇出深色的印。可他们的笑是真的,眼里的光比日头还亮。
夜里,阳神又动了。这次它没老实待在黄庭,竟顺着气脉往上飘,像要看看外面的世界。玄元任由它去,感觉它飘过喉咙时,带着点痒,到了胸口,又轻轻撞了撞,像在打招呼。
“它想出来看看了。”玄元想。
月光从窗棂照进来,在地上铺了层银。阳神的光晕在月光里泛着白,像浸在水里的玉。玄元忽然觉得,这祖气养神,哪是什么逆化,原是顺天应人——天地给了祖气,人把它养好,再用它去护天地间的好,护麦,护蚁,护这生生不息的日子。
尹喜说的对,养阳神是养心性。玄元摸着黄庭的位置,那里暖暖的,像揣了颗小太阳。他知道,阳神还得长很久,祖气也得慢慢喂,但他不急了。就像那片麦田,春种秋收,自有定数,急不得,也慢不得。
风吹过麦场,带来新麦的甜香。阳神在黄庭里轻轻晃,像在点头,又像在应和那远处的号子。玄元笑了,觉得这丹房,这夏夜,这慢慢长的阳神,都好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