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北江大学迎来了新的学期。校园里再次充满了拖着行李箱、带着憧憬与些许迷茫的新鲜面孔,以及晒黑了一圈、互相分享着假期见闻的老生们。熟悉的林荫道,喧闹的食堂,静谧的图书馆,一切似乎都与往年无异,循环着青春的轨迹。
然而,对于信管系大三的学生林见鹿而言,这个新学期,从他踏入校门的第一步起,感受就截然不同。
不再是那个可以隐没在人群中、专注于自己一方小天地的普通学生。尽管他依旧穿着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步履从容,但当他走在校园里时,总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含义各异的目光。有低年级学弟学妹毫不掩饰的崇拜与好奇——毕竟,“大学生创业者”、“华为投资对象”、“畅销书作者”这些光环,在校园里足以编织出传奇的色彩;有同年级部分同学复杂难明的审视,夹杂着些许嫉妒与难以理解;甚至还有一些偶遇的老师,会投来带着探究与鼓励的含笑点头。
这种无处不在的“被关注”,无声地提醒着他,他已不再仅仅属于这片象牙塔。他的根须,早已穿透校园的围墙,深深地扎进了外面那个更加广阔、也更加真实的世界。
开学典礼在大礼堂举行。校领导照例在台上发表着热情洋溢又略带程式化的讲话,勉励新生,展望未来。台下,新生们正襟危坐,眼神中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向往;而许多老生则有些心不在焉,或偷偷玩着手机,或与身旁的同学低声交谈。
林见鹿坐在靠中间的位置,旁边是赵昊和陈默。赵昊正低头跟唐思思发短信,嘴角咧到耳根;陈默则习惯性地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似乎是在构思某个算法流程。他们这个小团体,如今在系里乃至全校,都算得上是“名人”了。
当校长讲到“希望同学们珍惜校园时光,打好知识基础,将来为社会做出贡献”时,林见鹿的目光掠过台上慷慨陈词的校长,透过礼堂高大的窗户,望向了外面湛蓝如洗的秋日天空,以及更远处城市模糊的天际线。
他的思绪,早已飞出了这座礼堂。
“灵犀OS”V1.0的内核已然稳固,如同利剑开刃;与华为的正式投资协议只待最后的签字盖章,强大的盟友即将就位;深蓝创投的对赌胜利在望,资本的枷锁即将转化为腾飞的燃料;首批预装设备的市场反馈虽然零星,却也未闻恶评,算是平稳起步;甚至家乡的农业试验田,也传来了金银花首次采收、品质优异的喜讯……
所有的铺垫,都在上一个惊心动魄的周期里基本完成。潜龙,确实已经蓄足了力量,盘踞在深渊之口,鳞爪摩擦着岩石,发出低沉的嗡鸣,只待那风云际会的一跃。
校长的话语,此刻在他听来,不再仅仅是师长的谆谆教诲,更像是一种无意的印证——校园,这个他重生归来最初立足的“渊”,已经无法容纳他日益增长的野望和必须去承担的使命。他的战场,早已不在这里。
“……更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将所学知识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校长的声音透过麦克风回荡。
创新?实践?林见鹿的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他的“实践”,是试图构建一个挑战国际巨头的操作系统生态;他的“创新”,是运用超越时代的认知去优化从代码到农业的各个系统。这早已超出了普通校园实践甚至大学生创业比赛的范畴。
他的目光变得幽深而锐利。
新学期的野望,在他心中如同野火般蔓延开来,不再局限于北江市,不再满足于技术突破本身,而是投向了**全国**这片更加波澜壮阔的舞台。
**他要让“灵犀”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
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它意味着:
* **技术的全国性亮相与检验:** “灵犀OS”不能再偏安一隅,需要在全国范围的开发者、厂商和用户面前,证明其价值与实力。即将上线的“灵犀应用商店”和开发者社区,就是第一块试金石。
* **市场的全面开拓:** 不能只依赖华为的渠道和科峰这类区域性伙伴。需要组建真正的全国性销售与渠道团队,将预装合作铺向东西南北,那“百万预装”的目标,需要在全国地图上插满旗帜。
* **人才的全新整合:** 北江大学的人才储备终有极限。他需要将招聘的触角伸向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这些人才高地,吸引全国顶尖的程序员、产品经理、运营专家,为“灵犀”这艘即将远航的巨轮配备更强大的引擎。
* **资本的全新博弈:** B轮融资,将不再是与深蓝创投这类早期投资人的小范围博弈,而是要直面全国乃至全球顶级的风险资本和私募股权,在更大的舞台上讲述“灵犀”的故事,博取更高的估值和更强大的资源。
* **格局的彻底提升:** 他不能再仅仅被视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创业者”,而要迅速完成向一名合格的、甚至卓越的**科技企业领袖**的蜕变。他的视野、胸怀、决策,将直接影响一个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的企业的命运。
“喂,老林,想啥呢?这么入神?”赵昊用手肘碰了碰他,压低声音,“是不是在琢磨咱们B轮融资该怎么狮子大开口?”
林见鹿收回投向窗外的目光,看向赵昊,眼中那瞬间闪过的锐利让赵昊微微一愣。
“是在想融资,但不止是钱。”林见鹿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让赵昊和陈默都下意识坐直了身体的力量,“我在想,这个学期,我们该走出北江了。”
“走出北江?”陈默推了推眼镜,捕捉到了关键词。
“嗯。”林见鹿颔首,“北江是我们的根,但已经不再是我们的天花板。‘灵犀’需要更大的舞台,需要面对更强大的对手,也需要吸引更优秀的人才。接下来,我们的重心要转向**全国**。”
赵昊眼睛一亮,兴奋地搓手:“早该这样了!老是窝在北江跟那帮土鳖厂商扯皮,憋屈死了!咱们要去北京、去上海、去深圳,会会那些真正的牛鬼蛇神!”
陈默则思考得更具体:“技术团队的扩张需要提上日程。尤其是移动通信和底层驱动方面,北江的人才储备不够。我建议尽快启动在深圳和北京的研发中心筹建调研。”
“还有市场!”赵昊补充道,“得组建一支能打硬仗的全国销售团队!光靠咱们几个和华为的关系,撑不起百万预装的目标!”
看着伙伴们瞬间被点燃的斗志和清晰的方向感,林见鹿心中欣慰。他的团队,也已经准备好了。
开学典礼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学生们如同潮水般涌出礼堂。林见鹿三人随着人流走出,秋日明亮的阳光洒在身上,有些晃眼。
站在礼堂前高高的台阶上,俯瞰着下面熙熙攘攘、充满活力的校园,林见鹿深吸了一口带着桂花初香的清新空气。
他的大学生活还在继续,但重心已然偏移。课堂、考试、学分,将不再是他的主旋律。他的战场,在实验室,在谈判桌,在遍布全国的渠道网络,在即将上线的虚拟应用商店,在风起云涌的资本市场。
新学期,新起点。潜龙的目光,已越过高墙,投向了广袤的九州大地。那席卷全国的风云,正等待着他去搅动。一场远比校园生活精彩壮阔、也远比校园竞争残酷无情的大戏,幕布正在缓缓拉开。而他,林见鹿,将不再是观众,而是舞台中央,那个试图执笔书写时代剧本的人。
然而,对于信管系大三的学生林见鹿而言,这个新学期,从他踏入校门的第一步起,感受就截然不同。
不再是那个可以隐没在人群中、专注于自己一方小天地的普通学生。尽管他依旧穿着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步履从容,但当他走在校园里时,总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含义各异的目光。有低年级学弟学妹毫不掩饰的崇拜与好奇——毕竟,“大学生创业者”、“华为投资对象”、“畅销书作者”这些光环,在校园里足以编织出传奇的色彩;有同年级部分同学复杂难明的审视,夹杂着些许嫉妒与难以理解;甚至还有一些偶遇的老师,会投来带着探究与鼓励的含笑点头。
这种无处不在的“被关注”,无声地提醒着他,他已不再仅仅属于这片象牙塔。他的根须,早已穿透校园的围墙,深深地扎进了外面那个更加广阔、也更加真实的世界。
开学典礼在大礼堂举行。校领导照例在台上发表着热情洋溢又略带程式化的讲话,勉励新生,展望未来。台下,新生们正襟危坐,眼神中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向往;而许多老生则有些心不在焉,或偷偷玩着手机,或与身旁的同学低声交谈。
林见鹿坐在靠中间的位置,旁边是赵昊和陈默。赵昊正低头跟唐思思发短信,嘴角咧到耳根;陈默则习惯性地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似乎是在构思某个算法流程。他们这个小团体,如今在系里乃至全校,都算得上是“名人”了。
当校长讲到“希望同学们珍惜校园时光,打好知识基础,将来为社会做出贡献”时,林见鹿的目光掠过台上慷慨陈词的校长,透过礼堂高大的窗户,望向了外面湛蓝如洗的秋日天空,以及更远处城市模糊的天际线。
他的思绪,早已飞出了这座礼堂。
“灵犀OS”V1.0的内核已然稳固,如同利剑开刃;与华为的正式投资协议只待最后的签字盖章,强大的盟友即将就位;深蓝创投的对赌胜利在望,资本的枷锁即将转化为腾飞的燃料;首批预装设备的市场反馈虽然零星,却也未闻恶评,算是平稳起步;甚至家乡的农业试验田,也传来了金银花首次采收、品质优异的喜讯……
所有的铺垫,都在上一个惊心动魄的周期里基本完成。潜龙,确实已经蓄足了力量,盘踞在深渊之口,鳞爪摩擦着岩石,发出低沉的嗡鸣,只待那风云际会的一跃。
校长的话语,此刻在他听来,不再仅仅是师长的谆谆教诲,更像是一种无意的印证——校园,这个他重生归来最初立足的“渊”,已经无法容纳他日益增长的野望和必须去承担的使命。他的战场,早已不在这里。
“……更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将所学知识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校长的声音透过麦克风回荡。
创新?实践?林见鹿的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他的“实践”,是试图构建一个挑战国际巨头的操作系统生态;他的“创新”,是运用超越时代的认知去优化从代码到农业的各个系统。这早已超出了普通校园实践甚至大学生创业比赛的范畴。
他的目光变得幽深而锐利。
新学期的野望,在他心中如同野火般蔓延开来,不再局限于北江市,不再满足于技术突破本身,而是投向了**全国**这片更加波澜壮阔的舞台。
**他要让“灵犀”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
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它意味着:
* **技术的全国性亮相与检验:** “灵犀OS”不能再偏安一隅,需要在全国范围的开发者、厂商和用户面前,证明其价值与实力。即将上线的“灵犀应用商店”和开发者社区,就是第一块试金石。
* **市场的全面开拓:** 不能只依赖华为的渠道和科峰这类区域性伙伴。需要组建真正的全国性销售与渠道团队,将预装合作铺向东西南北,那“百万预装”的目标,需要在全国地图上插满旗帜。
* **人才的全新整合:** 北江大学的人才储备终有极限。他需要将招聘的触角伸向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这些人才高地,吸引全国顶尖的程序员、产品经理、运营专家,为“灵犀”这艘即将远航的巨轮配备更强大的引擎。
* **资本的全新博弈:** B轮融资,将不再是与深蓝创投这类早期投资人的小范围博弈,而是要直面全国乃至全球顶级的风险资本和私募股权,在更大的舞台上讲述“灵犀”的故事,博取更高的估值和更强大的资源。
* **格局的彻底提升:** 他不能再仅仅被视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创业者”,而要迅速完成向一名合格的、甚至卓越的**科技企业领袖**的蜕变。他的视野、胸怀、决策,将直接影响一个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的企业的命运。
“喂,老林,想啥呢?这么入神?”赵昊用手肘碰了碰他,压低声音,“是不是在琢磨咱们B轮融资该怎么狮子大开口?”
林见鹿收回投向窗外的目光,看向赵昊,眼中那瞬间闪过的锐利让赵昊微微一愣。
“是在想融资,但不止是钱。”林见鹿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让赵昊和陈默都下意识坐直了身体的力量,“我在想,这个学期,我们该走出北江了。”
“走出北江?”陈默推了推眼镜,捕捉到了关键词。
“嗯。”林见鹿颔首,“北江是我们的根,但已经不再是我们的天花板。‘灵犀’需要更大的舞台,需要面对更强大的对手,也需要吸引更优秀的人才。接下来,我们的重心要转向**全国**。”
赵昊眼睛一亮,兴奋地搓手:“早该这样了!老是窝在北江跟那帮土鳖厂商扯皮,憋屈死了!咱们要去北京、去上海、去深圳,会会那些真正的牛鬼蛇神!”
陈默则思考得更具体:“技术团队的扩张需要提上日程。尤其是移动通信和底层驱动方面,北江的人才储备不够。我建议尽快启动在深圳和北京的研发中心筹建调研。”
“还有市场!”赵昊补充道,“得组建一支能打硬仗的全国销售团队!光靠咱们几个和华为的关系,撑不起百万预装的目标!”
看着伙伴们瞬间被点燃的斗志和清晰的方向感,林见鹿心中欣慰。他的团队,也已经准备好了。
开学典礼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学生们如同潮水般涌出礼堂。林见鹿三人随着人流走出,秋日明亮的阳光洒在身上,有些晃眼。
站在礼堂前高高的台阶上,俯瞰着下面熙熙攘攘、充满活力的校园,林见鹿深吸了一口带着桂花初香的清新空气。
他的大学生活还在继续,但重心已然偏移。课堂、考试、学分,将不再是他的主旋律。他的战场,在实验室,在谈判桌,在遍布全国的渠道网络,在即将上线的虚拟应用商店,在风起云涌的资本市场。
新学期,新起点。潜龙的目光,已越过高墙,投向了广袤的九州大地。那席卷全国的风云,正等待着他去搅动。一场远比校园生活精彩壮阔、也远比校园竞争残酷无情的大戏,幕布正在缓缓拉开。而他,林见鹿,将不再是观众,而是舞台中央,那个试图执笔书写时代剧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