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风起之前-《重生2004,系统助我人生开挂》

  暮春的暖风,终于彻底驱散了北国最后一丝寒意,将整座城市裹挟进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意之中。对于“灵犀”团队而言,这个春天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季节的轮转,更是他们呕心沥血耕耘后,第一茬实实在在的、沉甸甸的收获。

  随着“灵犀OS”V1.0内核测试版的优异表现获得华为方面的高度认可,那场旷日持久、细致到近乎苛刻的尽职调查,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来自深圳的正式通知函,如同一声清脆的钟鸣,宣告了“灵犀”团队正式通过了顶级巨头的严苛审视,拿到了通往下一个舞台的关键门票。

  几乎在同一时间,与科峰电子合作的首批五千台预装“灵犀”定制UI的手机,也悄然流入市场。虽然数量不多,渠道也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和乡镇,但这标志着“灵犀”的技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走出了de和实验室,接触到了真实的、活生生的用户。赵昊像守着自家刚下崽的老母鸡一样,时刻关注着这批手机的初期反馈,任何一点来自渠道或用户的评价,都能让他或喜或忧地分析半天。

  而深蓝创投那柄高悬了一年、关乎三亿估值和五百四十万回购款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随着华为投资的尘埃落定和技术的实质性突破,变得不再那么令人窒息。秦雪打来的电话里,祝贺与期待取代了之前的探询与提醒,语气中甚至带上了一丝“与有荣焉”的意味。对赌的成功,似乎已是板上钉钉。

  胜利的曙光,已然刺破了黎明前最深的黑暗。

  在这个节点上,林见鹿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有些意外的决定。

  他没有立刻组织大规模的庆祝,也没有急于推进与华为的正式签约,更没有沉浸在阶段性的成功中。相反,在一个周五的下午,他强行给连续奋战了数月、几乎人人带伤的团队放了假,包括他自己。

  “所有人,手头非紧急的工作全部暂停。周末两天,不准来工作室,不准讨论工作,手机关静音,好好睡觉,陪陪家人、恋人。”林见鹿的语气不容置疑,带着一种罕见的、属于“家长”式的强硬,“这是命令。”

  赵昊张了张嘴,想说他约了几个潜在渠道商周末见面,但在林见鹿那平静却极具压迫感的目光注视下,把话又咽了回去,讪讪地挠了挠头:“得令!正好陪思思逛街去,再不去她真要跟我急了。”

  陈默也默默合上了笔记本电脑,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破天荒地主动给小雅发了条短信,约她明天去看场电影。

  王浩、李立等人更是如蒙大赦,欢呼一声,立刻开始收拾东西,商量着要去哪里放松一下。

  看着瞬间作鸟兽散的伙伴们,林见鹿的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弧度。他知道,弦绷得太紧会断,适当的松弛,是为了接下来更有力的冲刺。

  他自己也遵守了“命令”,没有留在工作室。但他也没有回宿舍补觉,而是独自一人,来到了北江市郊外一座不算太高、却可以俯瞰大半个城市和蜿蜒江流的山上。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江面,波光粼粼,如同碎金涌动。城市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清晰,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勾勒出一片人间烟火的繁华。山风带着草木的清新气息和初夏的微暖,拂过他的面颊,吹动了他的衣角。

  他找了一块平整的石头坐下,静静地望着眼前这片景象。没有代码,没有商业计划,没有谈判条款,只有天地辽阔,晚风拂面。

  重生归来,已近两年。从最初那个带着未来记忆、小心翼翼利用信息差改变个人和家庭困境的平凡学生,到如今手握足以撬动行业格局的技术、麾下聚集起一支精锐团队、引得巨头侧目并即将获得重磅投资的“潜龙”,这一路走来,其中的艰辛与风险,唯有他自己深知。

  他想起了刚刚组建团队时,在简陋工作室里对着白板勾勒“灵犀构想”的青涩与狂热;想起了被无数厂商拒之门外、被视为“天方夜谭”时的挫败与坚持;想起了与华为谈判时,那字斟句酌、步步为营的惊心动魄;想起了雪夜里苏晚晴那双映着烟火和自己的清澈眼眸;想起了家乡试验田里那片充满希望的绿色……

  所有的布局,都已初步成型。技术的根基已经夯实,团队的骨架已经强壮,资本的血液即将注入,生态的种子已经播下,甚至情感的纽带和乡土的联系,也为他这艘航船提供了温暖的港湾和坚实的锚地。

  潜龙,确实已蓄足了腾飞之势。

  然而,站在这个即将腾空而起的临界点上,林见鹿的心中,却没有太多即将成功的喜悦,反而充满了一种更加凝重、更加清醒的预判。

  他知道,第一阶段的“潜龙在渊”,更多是在相对封闭和可控的环境下,完成自身的积累与筑基。而接下来,当“灵犀”真正携带着华为的光环和成熟的技术产品,闯入更加广阔、也更加残酷的公共竞技场时,所要面对的风浪,将远超以往。

  他仿佛已经能够听到,那来自远方的、隐隐传来的风雷之声。

  那将是**国际巨头的专利大棒与生态壁垒**。微软、诺基亚、甚至未来可能出现的苹果和谷歌,绝不会坐视一个来自中国的、全新的操作系统生态轻易崛起。专利诉讼、技术封锁、人才争夺……每一场都是不见硝烟却足以致命的战争。

  那将是**资本市场更加苛刻的审视与更高的期望**。B轮融资,乃至未来的上市,将不再仅仅依靠“潜力”和“故事”,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用户数据、营收增长和市场份额。业绩对赌、股价压力、股东诉求……资本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助你高飞,也能将你吞噬。

  那将是**国内同行从观望到警惕乃至围剿的转变**。一旦“灵犀”展现出真正的威胁,那些曾经看不上或者试图收购他们的对手,将会毫不犹豫地动用一切手段进行打压。舆论战、价格战、渠道争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那将是**团队自身在急速扩张中可能出现的管理与文化稀释**。从一支精干的小团队,到未来可能拥有数百甚至数千员工的公司,如何保持初创时的激情、效率和价值观,如何整合来自五湖四海、背景各异的人才,将是比技术攻关更复杂的挑战。

  甚至,那还可能包括**来自更高层面的、超越商业范畴的关注与博弈**。一项可能定义未来移动互联格局的基础技术,其意义绝不仅限于商业利益……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林见鹿深深地吸了一口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眼神锐利如鹰,穿透暮色,望向那不可知的未来。他的脸上,没有任何畏惧,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冷静和一种迎接挑战的兴奋。

  他知道,接下来的征程,才是真正的考验。潜龙腾渊,非是终点,而是起点。是投身于那片更加浩瀚、也更加凶险的星辰大海的开始。

  他拿出手机,屏幕在渐浓的暮色中亮起。上面有几条未读信息,有苏晚晴问他晚上是否一起吃饭的,有赵昊发来的、关于首批预装手机第一个积极用户反馈的截图,有陈默确认内核某个优化点已解决的汇报,还有母亲发来的、询问他何时再回家的家常……

  这些温暖的、具体的连接,将他从那宏大而冰冷的战略推演中,拉回到了充满烟火气的现实。

  他一一回复,语气平和。

  然后,他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山下那片灯火璀璨、即将因他和他团队的努力而悄然改变的城市,转身,沿着来时的山路,稳步向下走去。

  山风鼓荡他的衣衫,背影在暮色中显得挺拔而坚定。

  潜龙已蓄势,风云将际会。

  第一卷,《潜龙在渊》,正式收官。而第二卷那更加波澜壮阔、充满未知风浪与无限机遇的画卷,正伴随着山巅猎猎的风声,在林见鹿稳步向下的脚步中,徐徐展开预告……

  (第一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