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科峰电子达成的那个近乎“不平等”的技术验证协议,如同一剂混合了希望与苦涩的强心针,让“灵犀”团队在短暂的兴奋后,迅速投入到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残酷鏖战中。
科峰方面效率不低,协议签署后一周,五台贴着“工程样机”标签、外观粗糙甚至有些笨重的MTK平台功能机,连同相关的开发文档和编译环境,就被打包寄到了工作室。看着这些与“启明”De上那流畅体验格格不入的真实硬件,技术组的成员们都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一个半月……从零开始适配……”陈默抚摸着那塑料感十足的样机外壳,眉头紧锁,“时间太紧了。”
林见鹿却显得很平静,他拿起一台样机,熟练地拆开后盖,观察着里面的主板结构和芯片型号。“时间是紧,但这也是检验我们技术框架可移植性和团队战斗力的最好机会。”他迅速分配任务,“默子,你负责带领主力攻坚图形驱动和触摸校准,这是体验的核心。孙航,你配合默子,负责UI控件库的移植和适配。李立,你负责稳定性测试和bug追踪。我来解决底层系统与MTK平台BSP的兼容性问题。”
任务一下达,技术组立刻进入了“战时状态”。工作室里彻夜灯火通明,键盘敲击声、调试串口信息的嘀嗒声、以及偶尔因为某个驱动问题无法解决而发出的低声咒骂,构成了这四十五天的主旋律。赵昊和王浩则负责全力保障后勤,确保技术组能心无旁骛。
然而,就在技术组为了科峰的项目呕心沥血的同时,赵昊负责的、寻求更多潜在合作机会的“外联”工作,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冰河期。
有了科峰这个“保底”的尝试(尽管条件苛刻),赵昊的底气足了一些,他将目标提升,开始尝试接触一些国内知名度更高、规模更大的一二线手机品牌,甚至包括几家正在酝酿进入手机行业的传统家电巨头。
他精心准备了新的资料包,里面不仅有“启明”De的演示视频,还加入了与科峰合作(尽管尚未出成果)的信息,试图增加可信度。他调整了话术,不再仅仅强调UI定制,而是适度地透露“灵犀OS”的长期愿景,希望能吸引到更有远见的合作伙伴。
但现实,却给了他一次又一次无情的打击。
在一家以“音乐手机”闻名国内的品牌总部,赵昊和临时被他拉来壮胆、负责记录的王浩,在冷气十足的会议室里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才等来了一位姓王的、自称是产品规划部总监的中年男人。对方大腹便便,穿着紧绷的西装,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倨傲和……不耐烦。
赵昊刚打开笔记本电脑,准备播放演示视频,王总监就摆了摆手,打断了他:“行了行了,小赵是吧?你们的资料我大概看了。学生创业,精神可嘉。但你说的这个……触摸屏交互,太超前了。”
他拿起桌上的功能机,熟练地按动着物理按键:“用户习惯的是这个!实体按键,反馈清晰,不容易误操作!你那个在屏幕上戳来戳去,有什么好的?成本还高!”
赵昊试图解释:“王总监,触摸屏交互更直观,能实现更丰富的操作,是未来的趋势……”
“未来?未来太远了!”王总监嗤笑一声,“我们讲究的是活在当下!把成本降下来,把渠道铺开,把广告打出去,这才是王道!你们搞的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不实用!”
他甚至都没给赵昊播放视频的机会,就起身准备离开:“好了,我还有个会。你们啊,还是脚踏实地一点好。”临走前,还意味深长地瞥了一眼赵昊身上那件略显廉价的衬衫。
第一次面对大厂商,就吃了个结结实实的闭门羹。走出那栋气派的办公楼,王浩气得脸通红:“什么玩意儿!狗眼看人低!咱们的De他看都没看!”
赵昊心里也憋着一股火,但更多的是无力感。对方的逻辑自成一体,根本不愿意接受任何超出他认知范围的东西。
这仅仅是个开始。
在另一家以渠道见长的手机厂商,接待他们的一位研发副总裁倒是耐心看完了演示视频,对流畅的效果也表示了一定的惊讶。但随后的问题,却让赵昊哑口无言。
“效果是不错。但是,小伙子,”副总裁推了推金丝眼镜,“你们这个方案,功耗怎么样?比现有的MTK方案高多少?稳定性经过大规模测试了吗?有成熟的供应链支持吗?售后服务怎么解决?”
一连串现实而尖锐的问题,砸得赵昊头晕眼花。他只能勉强回答还在测试优化,对方便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想法是好的,但还不成熟。”副总裁委婉地送客,“等你们有了更完善的产品和经过市场验证的案例,我们再谈吧。”
还有一家正在考虑进军手机行业的家电巨头,负责新业务拓展的经理对“灵犀”的理念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双方甚至进行了两次深入的交流。但最终,在涉及到具体投资或收购的意向时,对方提出的条件却让赵昊倒吸一口凉气——他们想用一笔不算高的价格(远低于深蓝创投的对赌估值),直接买断“灵犀”的所有技术和团队,然后将其作为一个技术储备项目“雪藏”起来,理由是“与公司现有战略协同度不高,但防止技术外流”。
这简直是把“灵犀”当成了潜在的威胁,想要提前扼杀在摇篮里!赵昊气得当场差点拍桌子,强忍着怒气拒绝了。
一次又一次的碰壁,让赵昊身心俱疲。他带着满腔热情和精心准备的资料出去,换回来的却大多是冷漠、质疑、嘲讽或者是不怀好意的收购意向。他开始怀疑,是不是这个时代,真的还没有准备好接受“灵犀”所描绘的未来?是不是他们的理念,真的太过超前,以至于在大多数人眼中,只是不切实际的“天方夜谭”?
晚上,他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工作室,看到的依然是技术组挑灯夜战的背影。陈默的眼睛因为长期盯着代码和调试信息,布满了血丝;李立和孙航也因为反复的测试和修改,脸上带着明显的倦容。但他们眼神中的那份专注和坚持,却丝毫没有减退。
“怎么样?昊子,今天有收获吗?”陈默从代码中抬起头,随口问了一句。
赵昊张了张嘴,想把今天的委屈和 frustration 倒出来,但看到兄弟们都在为那个渺茫的希望拼命,他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还行,在谈,有几家有点兴趣。”他不想在这个时候打击团队的士气。
他走到林见鹿身边,林见鹿正在一台示波器前,观察着样机主板上的信号波形。听到赵昊的脚步声,他没有回头,只是平静地问:“又碰壁了?”
赵昊愣了一下,苦笑着点点头:“老林,你说……咱们是不是想得太远了?外面那些人,根本听不懂我们在说什么。他们只关心成本、渠道、还有眼前那点利润。”
林见鹿调整了一下示波器的探头,屏幕上杂乱的波形渐渐变得清晰有序。他这才转过身,看着赵昊那写满疲惫和失落的脸,眼神依旧深邃而平静。
“昊子,还记得我们当初为什么给内核原型起名叫‘启明’吗?”林见鹿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不是在阳光灿烂的正午,而是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指引方向的那颗星。”
他指了指桌上那几台粗糙的科峰样机:“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在最坚硬的冻土上,掘开第一道缝隙。其他人看不到光,是因为他们背对着黎明。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说服那些背对黎明的人,而是**亲手把黎明带来**。”
“科峰的这次合作,就是我们的第一道缝隙。”林见鹿的语气笃定,“只要我们把事情做成,做得足够漂亮,让他们的手机因为我们的技术而变得与众不同,变得好卖。那么,今天所有关闭的大门,都会自动为我们打开。资本是逐利的,市场是现实的。当他们看到真金白银时,会比任何人转变都快。”
这番话,如同清凉的泉水,浇灭了赵昊心头的焦躁与自我怀疑。他看着林见鹿那永远波澜不惊的眼神,忽然觉得,外面那些冷眼和嘲讽,似乎也没那么难以忍受了。
“我明白了,老林。”赵昊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板,“他们看不懂,是他们眼光不行!咱们就用科峰这个项目,狠狠打他们的脸!”
他重新燃起斗志,转身又去研究那些碰壁的记录了,试图从失败中总结出更有效的沟通策略。
看着赵昊恢复活力的背影,林见鹿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四处碰壁,是理想主义者迈向现实世界必经的洗礼。这挫折并非全无价值,它让团队看清了市场的残酷与保守,也让他们更加珍惜手中每一个微小的机会,更加坚定了依靠自身实力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
潜龙在渊,非是困守,而是在一次次撞击坚壁的过程中,积蓄着足以破茧而出的力量。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格外漫长,但星光,从未熄灭。
科峰方面效率不低,协议签署后一周,五台贴着“工程样机”标签、外观粗糙甚至有些笨重的MTK平台功能机,连同相关的开发文档和编译环境,就被打包寄到了工作室。看着这些与“启明”De上那流畅体验格格不入的真实硬件,技术组的成员们都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一个半月……从零开始适配……”陈默抚摸着那塑料感十足的样机外壳,眉头紧锁,“时间太紧了。”
林见鹿却显得很平静,他拿起一台样机,熟练地拆开后盖,观察着里面的主板结构和芯片型号。“时间是紧,但这也是检验我们技术框架可移植性和团队战斗力的最好机会。”他迅速分配任务,“默子,你负责带领主力攻坚图形驱动和触摸校准,这是体验的核心。孙航,你配合默子,负责UI控件库的移植和适配。李立,你负责稳定性测试和bug追踪。我来解决底层系统与MTK平台BSP的兼容性问题。”
任务一下达,技术组立刻进入了“战时状态”。工作室里彻夜灯火通明,键盘敲击声、调试串口信息的嘀嗒声、以及偶尔因为某个驱动问题无法解决而发出的低声咒骂,构成了这四十五天的主旋律。赵昊和王浩则负责全力保障后勤,确保技术组能心无旁骛。
然而,就在技术组为了科峰的项目呕心沥血的同时,赵昊负责的、寻求更多潜在合作机会的“外联”工作,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冰河期。
有了科峰这个“保底”的尝试(尽管条件苛刻),赵昊的底气足了一些,他将目标提升,开始尝试接触一些国内知名度更高、规模更大的一二线手机品牌,甚至包括几家正在酝酿进入手机行业的传统家电巨头。
他精心准备了新的资料包,里面不仅有“启明”De的演示视频,还加入了与科峰合作(尽管尚未出成果)的信息,试图增加可信度。他调整了话术,不再仅仅强调UI定制,而是适度地透露“灵犀OS”的长期愿景,希望能吸引到更有远见的合作伙伴。
但现实,却给了他一次又一次无情的打击。
在一家以“音乐手机”闻名国内的品牌总部,赵昊和临时被他拉来壮胆、负责记录的王浩,在冷气十足的会议室里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才等来了一位姓王的、自称是产品规划部总监的中年男人。对方大腹便便,穿着紧绷的西装,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倨傲和……不耐烦。
赵昊刚打开笔记本电脑,准备播放演示视频,王总监就摆了摆手,打断了他:“行了行了,小赵是吧?你们的资料我大概看了。学生创业,精神可嘉。但你说的这个……触摸屏交互,太超前了。”
他拿起桌上的功能机,熟练地按动着物理按键:“用户习惯的是这个!实体按键,反馈清晰,不容易误操作!你那个在屏幕上戳来戳去,有什么好的?成本还高!”
赵昊试图解释:“王总监,触摸屏交互更直观,能实现更丰富的操作,是未来的趋势……”
“未来?未来太远了!”王总监嗤笑一声,“我们讲究的是活在当下!把成本降下来,把渠道铺开,把广告打出去,这才是王道!你们搞的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不实用!”
他甚至都没给赵昊播放视频的机会,就起身准备离开:“好了,我还有个会。你们啊,还是脚踏实地一点好。”临走前,还意味深长地瞥了一眼赵昊身上那件略显廉价的衬衫。
第一次面对大厂商,就吃了个结结实实的闭门羹。走出那栋气派的办公楼,王浩气得脸通红:“什么玩意儿!狗眼看人低!咱们的De他看都没看!”
赵昊心里也憋着一股火,但更多的是无力感。对方的逻辑自成一体,根本不愿意接受任何超出他认知范围的东西。
这仅仅是个开始。
在另一家以渠道见长的手机厂商,接待他们的一位研发副总裁倒是耐心看完了演示视频,对流畅的效果也表示了一定的惊讶。但随后的问题,却让赵昊哑口无言。
“效果是不错。但是,小伙子,”副总裁推了推金丝眼镜,“你们这个方案,功耗怎么样?比现有的MTK方案高多少?稳定性经过大规模测试了吗?有成熟的供应链支持吗?售后服务怎么解决?”
一连串现实而尖锐的问题,砸得赵昊头晕眼花。他只能勉强回答还在测试优化,对方便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想法是好的,但还不成熟。”副总裁委婉地送客,“等你们有了更完善的产品和经过市场验证的案例,我们再谈吧。”
还有一家正在考虑进军手机行业的家电巨头,负责新业务拓展的经理对“灵犀”的理念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双方甚至进行了两次深入的交流。但最终,在涉及到具体投资或收购的意向时,对方提出的条件却让赵昊倒吸一口凉气——他们想用一笔不算高的价格(远低于深蓝创投的对赌估值),直接买断“灵犀”的所有技术和团队,然后将其作为一个技术储备项目“雪藏”起来,理由是“与公司现有战略协同度不高,但防止技术外流”。
这简直是把“灵犀”当成了潜在的威胁,想要提前扼杀在摇篮里!赵昊气得当场差点拍桌子,强忍着怒气拒绝了。
一次又一次的碰壁,让赵昊身心俱疲。他带着满腔热情和精心准备的资料出去,换回来的却大多是冷漠、质疑、嘲讽或者是不怀好意的收购意向。他开始怀疑,是不是这个时代,真的还没有准备好接受“灵犀”所描绘的未来?是不是他们的理念,真的太过超前,以至于在大多数人眼中,只是不切实际的“天方夜谭”?
晚上,他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工作室,看到的依然是技术组挑灯夜战的背影。陈默的眼睛因为长期盯着代码和调试信息,布满了血丝;李立和孙航也因为反复的测试和修改,脸上带着明显的倦容。但他们眼神中的那份专注和坚持,却丝毫没有减退。
“怎么样?昊子,今天有收获吗?”陈默从代码中抬起头,随口问了一句。
赵昊张了张嘴,想把今天的委屈和 frustration 倒出来,但看到兄弟们都在为那个渺茫的希望拼命,他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还行,在谈,有几家有点兴趣。”他不想在这个时候打击团队的士气。
他走到林见鹿身边,林见鹿正在一台示波器前,观察着样机主板上的信号波形。听到赵昊的脚步声,他没有回头,只是平静地问:“又碰壁了?”
赵昊愣了一下,苦笑着点点头:“老林,你说……咱们是不是想得太远了?外面那些人,根本听不懂我们在说什么。他们只关心成本、渠道、还有眼前那点利润。”
林见鹿调整了一下示波器的探头,屏幕上杂乱的波形渐渐变得清晰有序。他这才转过身,看着赵昊那写满疲惫和失落的脸,眼神依旧深邃而平静。
“昊子,还记得我们当初为什么给内核原型起名叫‘启明’吗?”林见鹿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不是在阳光灿烂的正午,而是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指引方向的那颗星。”
他指了指桌上那几台粗糙的科峰样机:“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在最坚硬的冻土上,掘开第一道缝隙。其他人看不到光,是因为他们背对着黎明。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说服那些背对黎明的人,而是**亲手把黎明带来**。”
“科峰的这次合作,就是我们的第一道缝隙。”林见鹿的语气笃定,“只要我们把事情做成,做得足够漂亮,让他们的手机因为我们的技术而变得与众不同,变得好卖。那么,今天所有关闭的大门,都会自动为我们打开。资本是逐利的,市场是现实的。当他们看到真金白银时,会比任何人转变都快。”
这番话,如同清凉的泉水,浇灭了赵昊心头的焦躁与自我怀疑。他看着林见鹿那永远波澜不惊的眼神,忽然觉得,外面那些冷眼和嘲讽,似乎也没那么难以忍受了。
“我明白了,老林。”赵昊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板,“他们看不懂,是他们眼光不行!咱们就用科峰这个项目,狠狠打他们的脸!”
他重新燃起斗志,转身又去研究那些碰壁的记录了,试图从失败中总结出更有效的沟通策略。
看着赵昊恢复活力的背影,林见鹿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四处碰壁,是理想主义者迈向现实世界必经的洗礼。这挫折并非全无价值,它让团队看清了市场的残酷与保守,也让他们更加珍惜手中每一个微小的机会,更加坚定了依靠自身实力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
潜龙在渊,非是困守,而是在一次次撞击坚壁的过程中,积蓄着足以破茧而出的力量。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格外漫长,但星光,从未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