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书房对谈-《重生2004,系统助我人生开挂》

  初次拜访苏家,与苏建国教练那场关于体操训练与人体控制的酣畅交流,像是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双方心中都漾开了不小的涟漪。对苏建国而言,林见鹿如同一个从天而降的“理论外援”,为他固化的专业思维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而对林见鹿来说,苏建国提供的专业竞技视角和实际案例,则极大地丰富和验证了他基于悟性系统构建的“人体优化模型”。

  自那日后,苏建国便对林见鹿念念不忘,几次三番通过苏晚晴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再去家里“坐坐”,探讨更多细节。盛情难却,加之林见鹿也确实觉得有所收获,在一个周五的晚上,他再次来到了苏家。

  这一次,开门的是苏建国本人。他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期待和热情,直接将林见鹿引向了书房,嘴里还念叨着:“小林啊,你上次提到的那个关于‘神经肌肉募集效率与疲劳阈值’的模型,我回去想了很久,又查了不少文献,有几个地方还想再跟你深入探讨一下……”

  苏晚晴看着父亲几乎是把林见鹿“拽”进书房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对从厨房探出头的母亲笑了笑:“妈,看来今晚的果盘得送到书房去了。”

  苏家的书房比想象中要大,与其说是书房,不如说是一个小型的资料室和办公室的结合体。一面墙是顶天立地的书架,塞满了各种体育训练、运动生理学、解剖学以及心理学的专业书籍,其中不少外文原版书的书脊已经磨损。另一面墙上则挂满了各种奖状、证书以及苏建国与不同时期运动员的合影,记录着他辉煌的教练生涯。宽大的实木书桌上,除了电脑,还堆放着厚厚的训练笔记、运动员数据表和一些运动器材的分解图。

  “随便坐,随便坐!”苏建国热情地招呼林见鹿在书桌对面的扶手椅上坐下,自己则兴奋地绕到书桌后,翻找着几份他做了密密麻麻标注的资料。

  林见鹿的目光却被书桌一角摆放的几本财经杂志和一份折叠着的《经济观察报》吸引了过去。杂志的封面文章标题赫然是《全球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冷思考》,而报纸的某个版块则用红笔圈出了一篇关于国内通信产业政策调整的分析。

  一个专注于体操训练的资深教练,书房里出现如此专业的财经和科技报刊,显得有些突兀。

  苏建国注意到林见鹿的目光,顺着看过去,拍了拍那几本杂志,自嘲地笑了笑:“哦,这些啊。闲着没事瞎看看。搞体育的,也不能完全两耳不闻窗外事嘛。尤其是经济大势、科技发展,感觉离我们很远,但又好像息息相关。比如训练器材的更新、运动员营养补给的科学化、甚至未来训练方法的变革,不都跟这些挂钩吗?”

  他顿了顿,似乎想起了什么,看向林见鹿,眼神中带着考校和更深的好奇:“说起来,小林,我听晚晴提起过,你好像不仅在……嗯,身体研究这方面有独到见解,自己还在搞一些技术方面的创业?是做软件方面的?”

  林见鹿点了点头:“是的,苏教练。和几个同学一起,在做一些关于未来移动互联网和操作系统基础的探索。”

  “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苏建国虽然关注财经科技,但对这些具体的技术领域显然了解不深,他饶有兴趣地追问,“我倒是经常听人说起互联网,这移动互联网……是不是就是以后用手机也能随时上网?那跟我们现在用电脑上网,有什么不一样?还有操作系统,不就是Windows那种吗?你们做的……有什么不同?”

  他这个问题,问得颇为朴素,却直指核心。

  林见鹿看着苏建国那真诚求知的眼光,心中微动。这位苏教练,并非只是客套,他是真的对未知领域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与这样的人交流,或许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他略一沉吟,决定用一种更形象、更宏观的方式来解释,而非陷入技术细节。

  “苏教练,您可以这样理解。”林见鹿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平和而清晰,“如果把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比作一条奔流的大河。那么,传统的、基于个人电脑的互联网,可能就像是河面上航行的一艘艘**大船**。它们功能强大,能装载很多货物(信息),但启动慢,停靠需要码头(固定的网络接口),航行也受限于河道(有线网络)。”

  他用手比划着:“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则是一支庞大的、灵活的**小艇舰队**。每一艘小艇(手机等移动设备)可能个体承载量不如大船,但它们无比灵活,可以随时随地出发,穿梭于江河湖海(无线网络覆盖的地方),甚至能抵达大船去不了的浅滩和小溪。这支舰队,将彻底改变信息获取、人际交往、甚至社会运行的模式。”

  这个比喻生动形象,苏建国听得眼睛发亮,连连点头:“我有点明白了!就像我们的训练,以前强调大重量、大强度,像大船;但现在也越来越注重小肌肉群、神经控制、恢复再生这些‘灵活小艇’的协同了!继续说,操作系统呢?”

  林见鹿微微一笑,继续道:“操作系统,就是这些‘船’和‘艇’的**大脑和神经系统**。Windows那样的系统,是为‘大船’设计的,它很复杂,很强大,但也因此显得有些笨重,耗能高,不太适合天生资源(电量、算力)就有限的‘小艇’。”

  “而我们想做的,”林见鹿的声音带着一种笃定的力量,“是一个专为‘小艇舰队’时代诞生的,全新的‘大脑’。它必须极其高效、节能,能敏锐地感知‘小艇’的状态(各种传感器),能流畅地指挥‘小艇’做出各种灵活动作(触摸交互),并且,它能提供一个肥沃的土壤(开放生态),让无数的人可以为这些‘小艇’开发出各种各样、满足不同需求的‘App’(应用),让每一艘‘小艇’都能变得独一无二,无比强大。”

  苏建国听得入了神,他仿佛透过林见鹿的描述,看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未来图景。他忍不住追问:“这……这如果能做成,那影响可就太大了!岂不是每个人手里,都相当于握着一个随时可以连接世界、无所不能的……法宝?”

  “可以这么理解。”林见鹿颔首,“它将深刻改变通讯、娱乐、支付、工作、学习……几乎所有的生活层面。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投入的方向。”

  苏建国深吸一口气,靠在椅背上,目光复杂地看着林见鹿,感叹道:“真是……了不起的志向!我原本以为,你只是在身体研究这方面是个天才,没想到……你在科技领域的野心和眼光,更加惊人!怪不得晚晴说你……”

  他忽然顿住,似乎意识到失言,端起茶杯掩饰性地喝了一口。

  林见鹿假装没有注意到这个小细节,将话题引向了苏建国熟悉的领域,进行了一个巧妙的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