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矿的秩序刚稳定,李恪便召集将领在临时营帐内议事。帐中悬挂的东瀛地图上,萨摩城被红笔圈出,旁侧标注着 “源赖光主力驻地” 的字样。李恪手指重重点在地图上,声音凝重:“源赖光手握万余兵力,若我们滞留银矿,待他整合兵力反扑,恐会陷入被动。明日一早,全军向萨摩城推进,务必在黑松谷击溃其先锋部队!”
帐内将领齐声应和,连夜清点军备。负责粮草的士兵将干粮分装成小包,挂在腰间;工匠们仔细检查每一把长枪的枪头,确保没有松动;弓箭手则将箭囊装满,箭头在烛火下泛着冷冽的寒光。王三郎虽仍有些晕船后的虚弱,却也咬牙扛起粮袋,跟着队伍整理物资 —— 他知道,这场战斗关乎东征成败,容不得半分懈怠。
次日天未亮,大唐军队便拔营出发。黑松谷位于银矿与萨摩城之间,两侧是陡峭的山崖,谷中道路狭窄,仅容两队人马并行,崖壁上的黑松枝桠交错,像无数把倒悬的利剑,在晨雾中透着森然寒意。队伍行至谷中腹地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马蹄声,起初只是隐约的震动,很快便如惊雷般滚过地面,尘土从谷口漫天扬起,遮天蔽日,连晨光都被染成了土黄色,彻底阻断了视线。
“列阵!” 李恪猛地拔剑,长剑出鞘的 “嗡” 声穿透喧嚣,瞬间压过了马蹄声。大唐士兵训练有素,听到指令后迅速收拢队形:前排的长枪手左腿前弓,右腿后蹬,长枪斜指地面,枪尖朝向前方,密密麻麻的枪头组成一道锋利的钢铁丛林;中间的盾牌手将厚重的精铁盾牌重重砸在地上,“哐当” 声整齐划一,盾牌相接之处严丝合缝,形成一道近丈高的防御墙;后方的弓箭手单膝跪地,左手持弓,右手搭箭,弓弦拉成满月,箭头直指谷口,只待指令便会破空而出。
片刻后,尘土渐渐散去,东瀛军队的身影终于显露 —— 约莫三千人,骑兵在前,步兵在后,旗帜上的 “源” 字在风中猎猎作响,猩红的底色配上黑色字体,透着一股凶戾之气。为首的将领身着漆黑铠甲,甲片上雕刻着狰狞的狼头纹,腰间佩着一把长刀,刀鞘上镶嵌着几颗暗淡的宝石,他勒住马缰,居高临下地看着大唐军队,眼神中满是轻蔑,正是源赖光麾下大将武田信长。
武田信长嗤笑一声,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傲慢:“不过是些跨海而来的败寇,连海况都摸不清,也敢觊觎我东瀛土地?上次源将军念及两国邦交,才让水军退让几分,你们倒真以为自己能打赢?今日便让你们葬身这黑松谷,省得回去丢人现眼!”
他身后的东瀛士兵也纷纷叫嚣起来,有的举起长刀疯狂挥舞,刀身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有的对着大唐军队吐口水,唾沫落在地上,混着尘土形成一个个肮脏的小坑;还有的用生硬的中文大喊 “大唐人滚回去”,满脸的不屑与狂妄。更有甚者,竟从马背上取下酒囊,仰头灌了几口,将空囊朝着大唐军阵扔来,酒液洒在地上,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李恪眼神一冷,向前踏出一步,铠甲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他手中的长剑直指武田信长:“武田信长,你可知我大唐军队为何而来?你东瀛先是派吉备真备偷我占城稻种 —— 那是我大唐农夫耗费十年心血培育的农耕根本,后又派水军侵扰登州沿海,烧毁渔民房屋,残害无辜百姓,如今还敢在此口出狂言!若识相,便速速让开道路,叫源赖光出来受降,否则,休怪我手下无情,踏平你这黑松谷!”
“手下无情?” 武田信长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仰头狂笑起来,笑声在谷中回荡,震得崖壁上的碎石簌簌掉落,“就凭你们这些连海都快渡不过来的弱旅?上次水军失利,不过是源将军大意,被你们钻了空子。今日我带的三千人,都是我东瀛最精锐的武士,个个以一当十,定要将你们斩尽杀绝,让你们知道我东瀛武士的厉害!”
说罢,他猛地高举长刀,刀身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啸声,大喝一声:“杀!”
东瀛士兵如潮水般冲来,他们挥舞着长刀,嘴里喊着 “天皇万岁”“武士必胜” 的狂热口号,脚步杂乱却凶狠,不顾一切地朝着大唐军阵扑去。前排的骑兵更是催马疾驰,马蹄踏在碎石路上,溅起的石子如子弹般飞向四周,有的甚至砸在大唐士兵的盾牌上,发出 “砰砰” 的声响。
武田信长一马当先,双腿夹紧马腹,手中长刀斜指前方,目光死死盯着李恪 —— 在他看来,只要斩杀大唐主将,这支远道而来的军队便会群龙无首,不攻自破。他的战马速度极快,转眼间便冲过了半程,风吹动他的黑色披风,如同一团移动的阴影,杀气腾腾。
面对东瀛军队的疯狂冲锋,李恪面不改色,他紧盯着逼近的敌军,手指轻轻敲击着剑柄,计算着距离。当敌军前锋靠近至五十步时,他猛地挥剑,声音铿锵有力:“放箭!”
“咻咻咻 ——” 瞬间,箭如雨下,密集的箭矢从大唐军阵后方射出,形成一道黑色的箭幕,朝着东瀛士兵呼啸而去。冲在最前面的东瀛骑兵来不及反应,纷纷中箭倒地,有的箭头穿透铠甲,刺入胸膛,鲜血瞬间染红了甲片;有的射中战马,马儿吃痛嘶鸣,将骑兵甩落在地,被后续的人马踩踏成泥。惨叫声、马匹的嘶鸣声、箭矢的破空声交织在一起,在黑松谷中回荡,令人心惊胆战。
但后续的东瀛士兵并未退缩,他们被武田信长的 “必胜” 言论彻底洗脑,坚信大唐军队不堪一击。有的士兵甚至捡起同伴的尸体当作盾牌,继续向前冲锋;有的则趴在地上,匍匐前进,试图避开箭雨。武田信长更是勇猛,他挥舞长刀,将射向自己的箭矢一一劈落,刀光闪烁间,箭矢断成两截,落在地上发出 “叮叮” 的声响。
眼看就要冲到大唐军阵前,武田信长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他甚至已经想好,要如何将李恪的头颅砍下,挂在马背上炫耀。可就在这时,李恪突然抬手,对着军阵两侧做了个手势。只见大唐军阵中间的盾牌墙突然分开一道缺口,两队骑兵从缺口冲出,每队约莫五百人,他们身着轻甲,手持马刀,马蹄声震得地面发颤,如两道黑色的闪电,朝着东瀛军队的侧翼发起冲击。
“怎么可能!” 武田信长猛地愣住,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 他在战前早已侦查过,以为大唐军队只有步兵,从未想过还有骑兵支援。他慌忙勒住马缰,大声下令:“快!调整阵型!抵御骑兵!”
可混乱的队伍早已不听指挥。前排的步兵还在往前冲,后排的士兵却要往后退,想支援侧翼,互相推搡间,不少人摔倒在地,被后续的人马踩踏,惨叫声不绝于耳。有的东瀛士兵甚至拔出长刀,朝着自己人砍去,只为能让出一条逃生的路。
李恪抓住时机,大喊一声:“冲锋!” 他率先冲出军阵,手中长剑挥舞,朝着东瀛士兵杀去。前排的长枪手紧随其后,长枪如林,每一次挺枪,都有一名东瀛士兵倒下。一名东瀛武士挥刀朝着李恪砍来,李恪侧身躲过,同时一剑刺穿他的胸膛,将他挑飞出去,尸体落在地上,压垮了几名正在逃跑的士兵。
武田信长见状,急红了眼,他知道若再不想办法,军队就要彻底溃败。他挥舞长刀,朝着大唐长枪手砍去,试图撕开一道口子。可大唐士兵配合默契,一名长枪手挺枪牵制住他的长刀,另一名士兵则从侧面冲来,长枪直刺他的腰侧。武田信长慌忙躲闪,却还是被枪尖划破了铠甲,鲜血瞬间染红了黑色的甲片,顺着甲缝滴落下来。
“你们不是说大唐军队弱吗?怎么连还手的力气都没有!” 李恪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东瀛士兵的耳中,如同一把尖刀,刺痛了他们的神经。他们看着身边不断倒下的同伴,看着大唐骑兵在侧翼如入无人之境,马刀挥舞间,东瀛士兵的头颅纷纷落地,心中那所谓的 “必胜” 信念渐渐崩塌,恐惧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快跑啊!打不过了!”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东瀛士兵们再也绷不住,纷纷扔下武器,转身逃跑。有的朝着谷口跑,有的则慌不择路,跳进旁边的小河,想游到对岸逃生。可小河水流湍急,加上他们身上穿着厚重的铠甲,刚跳进水里便开始下沉,挣扎间被水流冲走。大唐弓箭手趁机补箭,箭矢精准地射中水中的士兵,河面很快被鲜血染红,浮起一片片尸体。
武田信长看着逃跑的士兵,气得哇哇大叫,他拔出长刀,朝着一名逃跑的士兵砍去,将他斩于马下,嘶吼道:“不许跑!给我杀回去!” 可他的怒吼毫无用处,越来越多的士兵逃跑,整个军队彻底陷入溃败。
就在这时,李恪策马赶来,长剑直指武田信长。武田信长红着眼,挥舞长刀朝着李恪砍来,刀风凌厉,带着一股绝望的疯狂。李恪从容应对,长剑与长刀碰撞,“铛” 的一声巨响,火花四溅。两人交手数个回合,武田信长本就受伤,渐渐体力不支,动作越来越迟缓。李恪抓住一个破绽,猛地一剑刺穿他的肩膀,“噗” 的一声,鲜血喷溅而出,染红了李恪的铠甲。
武田信长惨叫一声,倒在马下,长刀脱手飞出,插在旁边的泥土里,刀柄还在微微摇晃。他挣扎着想爬起来,却被李恪上前一步,用剑尖抵住了咽喉。“你…… 你敢杀我?源将军不会放过你的!” 武田信长声音颤抖,眼中满是恐惧,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狂妄。
李恪冷笑一声:“源赖光自身难保,还敢说不放过我?今日斩你,便是要让东瀛知道,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说罢,他手腕一翻,长剑划过武田信长的咽喉,鲜血喷涌而出,武田信长的眼睛瞪得滚圆,最终无力地倒在地上,没了气息。
失去主将的东瀛军队彻底失去了抵抗之力,士兵们争相逃跑,却大多被大唐军队斩杀或俘虏。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黑松谷中,地面上铺满了尸体和兵器,鲜血顺着谷中的小溪流淌,染红了大片土地。
帐内将领齐声应和,连夜清点军备。负责粮草的士兵将干粮分装成小包,挂在腰间;工匠们仔细检查每一把长枪的枪头,确保没有松动;弓箭手则将箭囊装满,箭头在烛火下泛着冷冽的寒光。王三郎虽仍有些晕船后的虚弱,却也咬牙扛起粮袋,跟着队伍整理物资 —— 他知道,这场战斗关乎东征成败,容不得半分懈怠。
次日天未亮,大唐军队便拔营出发。黑松谷位于银矿与萨摩城之间,两侧是陡峭的山崖,谷中道路狭窄,仅容两队人马并行,崖壁上的黑松枝桠交错,像无数把倒悬的利剑,在晨雾中透着森然寒意。队伍行至谷中腹地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马蹄声,起初只是隐约的震动,很快便如惊雷般滚过地面,尘土从谷口漫天扬起,遮天蔽日,连晨光都被染成了土黄色,彻底阻断了视线。
“列阵!” 李恪猛地拔剑,长剑出鞘的 “嗡” 声穿透喧嚣,瞬间压过了马蹄声。大唐士兵训练有素,听到指令后迅速收拢队形:前排的长枪手左腿前弓,右腿后蹬,长枪斜指地面,枪尖朝向前方,密密麻麻的枪头组成一道锋利的钢铁丛林;中间的盾牌手将厚重的精铁盾牌重重砸在地上,“哐当” 声整齐划一,盾牌相接之处严丝合缝,形成一道近丈高的防御墙;后方的弓箭手单膝跪地,左手持弓,右手搭箭,弓弦拉成满月,箭头直指谷口,只待指令便会破空而出。
片刻后,尘土渐渐散去,东瀛军队的身影终于显露 —— 约莫三千人,骑兵在前,步兵在后,旗帜上的 “源” 字在风中猎猎作响,猩红的底色配上黑色字体,透着一股凶戾之气。为首的将领身着漆黑铠甲,甲片上雕刻着狰狞的狼头纹,腰间佩着一把长刀,刀鞘上镶嵌着几颗暗淡的宝石,他勒住马缰,居高临下地看着大唐军队,眼神中满是轻蔑,正是源赖光麾下大将武田信长。
武田信长嗤笑一声,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傲慢:“不过是些跨海而来的败寇,连海况都摸不清,也敢觊觎我东瀛土地?上次源将军念及两国邦交,才让水军退让几分,你们倒真以为自己能打赢?今日便让你们葬身这黑松谷,省得回去丢人现眼!”
他身后的东瀛士兵也纷纷叫嚣起来,有的举起长刀疯狂挥舞,刀身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有的对着大唐军队吐口水,唾沫落在地上,混着尘土形成一个个肮脏的小坑;还有的用生硬的中文大喊 “大唐人滚回去”,满脸的不屑与狂妄。更有甚者,竟从马背上取下酒囊,仰头灌了几口,将空囊朝着大唐军阵扔来,酒液洒在地上,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李恪眼神一冷,向前踏出一步,铠甲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他手中的长剑直指武田信长:“武田信长,你可知我大唐军队为何而来?你东瀛先是派吉备真备偷我占城稻种 —— 那是我大唐农夫耗费十年心血培育的农耕根本,后又派水军侵扰登州沿海,烧毁渔民房屋,残害无辜百姓,如今还敢在此口出狂言!若识相,便速速让开道路,叫源赖光出来受降,否则,休怪我手下无情,踏平你这黑松谷!”
“手下无情?” 武田信长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仰头狂笑起来,笑声在谷中回荡,震得崖壁上的碎石簌簌掉落,“就凭你们这些连海都快渡不过来的弱旅?上次水军失利,不过是源将军大意,被你们钻了空子。今日我带的三千人,都是我东瀛最精锐的武士,个个以一当十,定要将你们斩尽杀绝,让你们知道我东瀛武士的厉害!”
说罢,他猛地高举长刀,刀身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啸声,大喝一声:“杀!”
东瀛士兵如潮水般冲来,他们挥舞着长刀,嘴里喊着 “天皇万岁”“武士必胜” 的狂热口号,脚步杂乱却凶狠,不顾一切地朝着大唐军阵扑去。前排的骑兵更是催马疾驰,马蹄踏在碎石路上,溅起的石子如子弹般飞向四周,有的甚至砸在大唐士兵的盾牌上,发出 “砰砰” 的声响。
武田信长一马当先,双腿夹紧马腹,手中长刀斜指前方,目光死死盯着李恪 —— 在他看来,只要斩杀大唐主将,这支远道而来的军队便会群龙无首,不攻自破。他的战马速度极快,转眼间便冲过了半程,风吹动他的黑色披风,如同一团移动的阴影,杀气腾腾。
面对东瀛军队的疯狂冲锋,李恪面不改色,他紧盯着逼近的敌军,手指轻轻敲击着剑柄,计算着距离。当敌军前锋靠近至五十步时,他猛地挥剑,声音铿锵有力:“放箭!”
“咻咻咻 ——” 瞬间,箭如雨下,密集的箭矢从大唐军阵后方射出,形成一道黑色的箭幕,朝着东瀛士兵呼啸而去。冲在最前面的东瀛骑兵来不及反应,纷纷中箭倒地,有的箭头穿透铠甲,刺入胸膛,鲜血瞬间染红了甲片;有的射中战马,马儿吃痛嘶鸣,将骑兵甩落在地,被后续的人马踩踏成泥。惨叫声、马匹的嘶鸣声、箭矢的破空声交织在一起,在黑松谷中回荡,令人心惊胆战。
但后续的东瀛士兵并未退缩,他们被武田信长的 “必胜” 言论彻底洗脑,坚信大唐军队不堪一击。有的士兵甚至捡起同伴的尸体当作盾牌,继续向前冲锋;有的则趴在地上,匍匐前进,试图避开箭雨。武田信长更是勇猛,他挥舞长刀,将射向自己的箭矢一一劈落,刀光闪烁间,箭矢断成两截,落在地上发出 “叮叮” 的声响。
眼看就要冲到大唐军阵前,武田信长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他甚至已经想好,要如何将李恪的头颅砍下,挂在马背上炫耀。可就在这时,李恪突然抬手,对着军阵两侧做了个手势。只见大唐军阵中间的盾牌墙突然分开一道缺口,两队骑兵从缺口冲出,每队约莫五百人,他们身着轻甲,手持马刀,马蹄声震得地面发颤,如两道黑色的闪电,朝着东瀛军队的侧翼发起冲击。
“怎么可能!” 武田信长猛地愣住,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 他在战前早已侦查过,以为大唐军队只有步兵,从未想过还有骑兵支援。他慌忙勒住马缰,大声下令:“快!调整阵型!抵御骑兵!”
可混乱的队伍早已不听指挥。前排的步兵还在往前冲,后排的士兵却要往后退,想支援侧翼,互相推搡间,不少人摔倒在地,被后续的人马踩踏,惨叫声不绝于耳。有的东瀛士兵甚至拔出长刀,朝着自己人砍去,只为能让出一条逃生的路。
李恪抓住时机,大喊一声:“冲锋!” 他率先冲出军阵,手中长剑挥舞,朝着东瀛士兵杀去。前排的长枪手紧随其后,长枪如林,每一次挺枪,都有一名东瀛士兵倒下。一名东瀛武士挥刀朝着李恪砍来,李恪侧身躲过,同时一剑刺穿他的胸膛,将他挑飞出去,尸体落在地上,压垮了几名正在逃跑的士兵。
武田信长见状,急红了眼,他知道若再不想办法,军队就要彻底溃败。他挥舞长刀,朝着大唐长枪手砍去,试图撕开一道口子。可大唐士兵配合默契,一名长枪手挺枪牵制住他的长刀,另一名士兵则从侧面冲来,长枪直刺他的腰侧。武田信长慌忙躲闪,却还是被枪尖划破了铠甲,鲜血瞬间染红了黑色的甲片,顺着甲缝滴落下来。
“你们不是说大唐军队弱吗?怎么连还手的力气都没有!” 李恪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东瀛士兵的耳中,如同一把尖刀,刺痛了他们的神经。他们看着身边不断倒下的同伴,看着大唐骑兵在侧翼如入无人之境,马刀挥舞间,东瀛士兵的头颅纷纷落地,心中那所谓的 “必胜” 信念渐渐崩塌,恐惧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快跑啊!打不过了!”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东瀛士兵们再也绷不住,纷纷扔下武器,转身逃跑。有的朝着谷口跑,有的则慌不择路,跳进旁边的小河,想游到对岸逃生。可小河水流湍急,加上他们身上穿着厚重的铠甲,刚跳进水里便开始下沉,挣扎间被水流冲走。大唐弓箭手趁机补箭,箭矢精准地射中水中的士兵,河面很快被鲜血染红,浮起一片片尸体。
武田信长看着逃跑的士兵,气得哇哇大叫,他拔出长刀,朝着一名逃跑的士兵砍去,将他斩于马下,嘶吼道:“不许跑!给我杀回去!” 可他的怒吼毫无用处,越来越多的士兵逃跑,整个军队彻底陷入溃败。
就在这时,李恪策马赶来,长剑直指武田信长。武田信长红着眼,挥舞长刀朝着李恪砍来,刀风凌厉,带着一股绝望的疯狂。李恪从容应对,长剑与长刀碰撞,“铛” 的一声巨响,火花四溅。两人交手数个回合,武田信长本就受伤,渐渐体力不支,动作越来越迟缓。李恪抓住一个破绽,猛地一剑刺穿他的肩膀,“噗” 的一声,鲜血喷溅而出,染红了李恪的铠甲。
武田信长惨叫一声,倒在马下,长刀脱手飞出,插在旁边的泥土里,刀柄还在微微摇晃。他挣扎着想爬起来,却被李恪上前一步,用剑尖抵住了咽喉。“你…… 你敢杀我?源将军不会放过你的!” 武田信长声音颤抖,眼中满是恐惧,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狂妄。
李恪冷笑一声:“源赖光自身难保,还敢说不放过我?今日斩你,便是要让东瀛知道,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说罢,他手腕一翻,长剑划过武田信长的咽喉,鲜血喷涌而出,武田信长的眼睛瞪得滚圆,最终无力地倒在地上,没了气息。
失去主将的东瀛军队彻底失去了抵抗之力,士兵们争相逃跑,却大多被大唐军队斩杀或俘虏。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黑松谷中,地面上铺满了尸体和兵器,鲜血顺着谷中的小溪流淌,染红了大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