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隔墙有耳,危机初现-《穿越大唐,我助李世民打造盛世》

  与马周达成同盟后,李恪的心情轻松了不少。马周的才华和正直,是他非常看重的。有了这位"布衣御史"的助力,他在朝堂上就有了一个重要的眼线和喉舌。

  离开马周的小院时,天色已经有些晚了。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橘红色,余晖洒在长安城的街巷上,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空气中弥漫着各家各户晚饭的香气,夹杂着些许烟火气,显得格外温馨。

  李恪依旧穿着那身普通的青布长衫,与小禄子并肩走着,看起来就像一对寻常的主仆。

  "殿下,马御史此人,确实是个可用之才。"小禄子压低声音,在李恪耳边说道,"只是,他性子太过耿直,不懂变通,在朝堂上树敌不少,会不会……"

  "我知道你的担心。"李恪打断了他,语气却很笃定,"正因为他直,我才信他。这样的人,一旦认定了方向,就不会轻易动摇。而且,有我在,会帮他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小禄子点了点头,不再多言。他知道殿下心思缜密,既然这么说,必然有他的道理。

  两人拐过一个僻静的街角,小禄子已经牵过了停在路边的马匹。正要上马回府,李恪的脚步却突然停住了。他的目光锐利如鹰,瞬间扫向街角阴暗的阴影处。

  "谁在那里?"

  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阴影处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回应。

  小禄子立刻警觉起来,下意识地挡在了李恪身前,手紧紧按在了腰间的佩剑上,沉声道:"出来!否则休怪我们不客气!"

  过了片刻,阴影处缓缓走出一个人。那人全身笼罩在一袭黑色的夜行衣中,脸上蒙着一块黑布,只露出一双警惕而冰冷的眼睛,正死死地盯着李恪和小禄子。

  "阁下是谁?为何在此窥探?"李恪向前一步,沉声问道,同时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对方的身形和站姿。

  黑衣人没有回答,反而猛地向后退了一步,身体微微下沉,做出了一个随时准备逃跑的姿势。

  "拦住他!"李恪大喝一声。

  话音未落,小禄子已经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他身形矫健,动作迅猛,显然是个中高手。

  黑衣人反应也极快,见小禄子扑来,立刻转身就跑。两人一追一逃,在狭窄而曲折的小巷中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追逐。

  黑衣人显然也有些身手,几个起落间就跑出了很远,对地形似乎也颇为熟悉。但小禄子毕竟是李恪精心挑选的护卫统领,功夫更胜一筹。他凭借着惊人的速度和耐力,不断拉近着与黑衣人的距离。

  眼看就要追上,黑衣人突然猛地转身,从怀中掏出一把寒光闪闪的暗器,手一扬,数枚银针直向小禄子射了过来。

  小禄子早有防备,不慌不忙地侧身避开,同时手腕一翻,腰间的佩剑已然出鞘,剑光一闪,将剩下的几枚银针打飞。

  趁此机会,小禄子再次加快速度,纵身一跃,一把抓住了黑衣人的肩膀。

  "还想跑?"小禄子冷喝一声,手上力道大增。

  黑衣人被抓住,顿时剧烈地挣扎起来,试图挣脱小禄子的钳制。但小禄子的手如同铁钳一般,纹丝不动。

  就在这时,黑衣人突然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猛地低下头,从口中吐出一口黑色的粉末,直扑小禄子的面门。

  小禄子下意识地闭住呼吸,迅速向后退了一步,同时挥手驱散了眼前的粉末。他知道,这种粉末多半有毒,不能大意。

  趁这个短暂的间隙,黑衣人猛地一矮身,利用一个极其刁钻的角度,挣脱了小禄子的手,然后转身钻进了旁边的一条岔路,几个闪身就消失在了深邃的夜色中。

  小禄子没有再追。他知道,对方既然敢在京城腹地窥探皇子,背后必然有人指使,说不定前面就有埋伏。贸然追击,反而会陷入被动。

  他迅速回到李恪身边,有些愧疚地抱拳道:"殿下,属下无能,让他跑了。"

  "不怪你。"李恪摆了摆手,目光依旧凝重地望着黑衣人消失的方向,"能在你的手下逃脱,此人的身手确实不弱。而且,他身上的那股气息……很像是东宫的人。"

  "东宫?太子殿下?"小禄子惊讶地说道,"他不是已经被禁足了吗?怎么还敢派人出来窥探殿下您?"

  "禁足,不代表他就会安分守己。"李业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精心策划的构陷之计被我识破,如今被父皇严惩,心中肯定恨我入骨。派人来监视我,打探我的动向,不足为奇。只是,我没想到他的动作会这么快,而且胆子这么大。"

  他顿了顿,眉头又皱了起来,补充道:"不过,也不能完全确定就是太子派来的。"

  "那会是谁?"小禄子疑惑地问。

  "魏王李泰。"李恪的眼神变得更加深邃,"他一直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如今太子失势,他正是野心勃勃的时候。说不定,他是想看看我和马御史见面,有没有什么可利用的把柄,好借机发难。"

  无论是太子还是魏王,这都意味着,他和马周刚刚结成的秘密同盟,已经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一场新的风暴,似乎正在悄然酝酿。

  "殿下,那我们现在怎么办?要不要立刻派人去保护马御史?"小禄子担忧地问道。马御史刚刚和殿下结盟,如果出了什么事,后果不堪设想。

  "暂时不用。"李恪摇了摇头,语气沉稳地分析道,"如果我们现在派人去,目标太大,反而会打草惊蛇,让马御史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而且,马御史为人谨慎,今日之事他也有所察觉,必然会多加小心。"

  他想了想,又对小禄子吩咐道:"你立刻去办几件事。第一,查一下最近东宫和魏王府有没有什么异常的调动,特别是在马御史家附近的人手。第二,派几个得力的人手,暗中盯着马御史的住处,确保他的安全,但切记,一定要隐蔽,不能暴露行踪。第三,传令下去,加强吴王府的守卫,任何人进出都要严格盘查。"

  "是,殿下!属下这就去办!"小禄子领命,立刻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李恪独自站在空旷的街角,晚风吹拂着他的衣衫,带来一丝凉意。他抬头望向天空,月亮已经升起,清冷的月光洒在他的脸上,让他的眼神显得格外复杂。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这场储位之争已经真正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他和马周的同盟,是一步险棋,但也是一步必须走的棋。

  现在,敌人已经开始行动了。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与此同时,东宫深处的一间偏殿内。

  太子李承乾正焦躁地来回踱步,脸上满是怨恨和不甘。殿内的烛火跳动着,将他的影子映照在墙壁上,显得扭曲而狰狞。

  他被禁足在东宫,不能随意出入,只能待在这方寸之地,心中的憋屈和愤怒几乎要将他淹没。他恨李恪,恨他毁了自己的一切;他也恨李世民,恨他对自己如此无情,丝毫不顾父子之情。

  "殿下,人回来了。"一个身材瘦小、眼神阴鸷的太监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低声禀报。他正是白天在小巷中联络黑衣人的那个太监,名叫李德全,是李承乾的心腹。

  "怎么样?看到什么了?查到什么了?"李承乾急切地问道,声音因为愤怒和焦虑而有些沙哑。

  李德全躬身回答:"回殿下,属下派去的人看到吴王李恪乔装成普通百姓,去了监察御史马周的家中,两人在书房里密谈了很久,具体谈了什么,因为距离太远,没能听清楚。"

  "马周?"李承乾停下脚步,皱起了眉头,"李恪找他做什么?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有什么值得他亲自登门拜访的?"

  "属下也不清楚。"李德全摇了摇头,"不过,看他们两人的样子,似乎相谈甚欢,好像达成了什么共识。而且,属下派去的人在跟踪他们的时候,被吴王的护卫发现了,一番追逐后,没能留住人,让他跑了。"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李承乾猛地一拳砸在旁边的桌子上,桌上的茶杯被震得跳了起来,茶水洒了一地。"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我养你们这群饭桶有什么用!"

  李德全吓得连忙跪倒在地,瑟瑟发抖地说道:"殿下息怒,息怒啊!吴王的护卫实在厉害,属下派去的人已经尽力了。”

  李承乾喘着粗气,胸口剧烈起伏。他知道,现在发火也无济于事。李恪和马周密谈,绝不可能是小事。马周虽然官阶不高,但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在朝中颇有清誉,而且深得父皇的信任。

  难道,李恪是想拉拢马周,为自己铺路?

  想到这里,李承乾的眼神变得更加阴狠。他绝不允许李恪就这样一步步壮大起来。储君之位是他的,任何人都别想抢走!

  "李德全,"李承乾的声音冰冷刺骨,"你再去查!给我查清楚李恪和马周到底在密谋什么!另外,密切关注马周的动向,只要他有任何把柄落在我们手里,立刻向我汇报!"

  "是,殿下!属下遵命!"李德全连忙应道,不敢有丝毫耽搁,起身匆匆退了出去。

  殿内只剩下李承乾一人。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漆黑的夜空,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

  "李恪,马周……你们给我等着。"他咬牙切齿地说道,"我不会让你们得逞的!绝对不会!"

  而在魏王府中,气氛则完全不同。

  魏王李泰正端坐在书房的软榻上,手中拿着一本书,看似在认真阅读,但眼神却有些飘忽,显然是在思考着什么。

  他的亲信谋士韦挺站在一旁,躬身侍立。

  "殿下,"韦挺小心翼翼地开口道,"刚刚得到消息,蜀王李恪今日乔装前往监察御史马周的家中,两人密谈了许久。"

  李泰放下手中的书,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哦?李恪倒是挺会找帮手的嘛。马周,这个人我知道,是个硬骨头,不好拉拢。没想到,李恪竟然能说动他。"

  "殿下,那我们现在怎么办?"韦挺问道,"李恪拉拢了马周,实力又增强了一分,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慌什么。"李泰摆了摆手,显得胸有成竹,"马周虽然正直,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在朝中得罪的人不少。而且,他只是个监察御史,职权有限,能帮李恪的地方也不多。"

  他顿了顿,又说道:"更何况,父皇最忌讳的就是皇子结党营私。李恪这么急于拉拢朝臣,一旦被父皇察觉,只会引起父皇的猜忌和不满。这对我们来说,反倒是个机会。"

  韦挺眼前一亮:"殿下英明!那我们要不要……"

  李泰明白他的意思,微微一笑:"不用急。我们先看看情况。让手底下的人盯紧一点,看看李恪接下来还有什么动作。另外,也给马周那边制造一点小麻烦,让他知道,站在李恪那边,可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属下明白!"韦挺躬应道。

  李泰重新拿起书,眼神却变得深邃起来。他知道,李恪已经成为了他争夺储位路上最强大的对手。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他必须步步为营,谨慎行事,才能最终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