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功高震主的韩信,是过于骄傲,还是政治白痴?-《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要说这李左车,可不是什么泛泛之辈、狗头军师,他乃是赵国名将李牧之孙啊!

  对于李左车提出来的计谋,陈余却固执己见,以所谓‘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为由拒绝采纳。

  他甚至认为,

  韩信兵力单薄且疲惫不堪,他们若采取守势,不主动出击,

  恐怕会引来其他诸侯的轻视,

  误以为他们胆怯,进而对赵国不利。

  韩信作为兵法大家,自然之道自己的处境,他心里对当前局势其实也非常担忧。

  因此,当他得知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计策时,

  他顿时心中大喜,如释重负,这才敢继续率军前行。

  同时,韩信也察觉到陈余的野心勃勃,企图在井陉口将汉军一网打尽。

  针对陈余的轻敌心理,

  韩信心中想到了一个出奇制胜的作战方案。”

  “韩信率军驻扎在井陉口三十余里的地方,

  深夜时,

  他从汉军中挑选了两千精锐骑兵,

  命令他们每人手持一面红旗,

  借助夜色的掩护,

  通过山间小径,秘密潜行到赵军大本营的后侧埋伏。

  同时,他又做出布置,

  一旦赵军倾巢出动之后,

  他就会乘着赵营空虚速攻进去,

  然后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换插上汉军的红旗。”

  “韩信把任务交代完毕后,便传令全军开饭。

  但这次出征与往常不同。

  往常临战之前,士卒们总要饱餐一顿,

  但这次韩信却只给士兵们预备了少量饭菜。

  将士们不明白这是什么缘故,

  韩信便为他们解释道:‘大家先稍作忍耐,待明日击败赵军后,我们再举行丰盛的庆功宴。’

  尽管将士们心里有些不太相信,

  但他们还是按照韩信的部署行动,踏上了征程。”

  “在两千骑兵秘密出发后不久,

  韩信又派遣一万人马组成先锋队,向井陉口挺进。

  他们来到绵蔓水畔,沿着绵蔓水岸摆成阵势。

  韩信知道陈余想要把汉军一网打尽,

  因此判断他不会轻易去攻击这一万人组成的先锋队伍。

  他对先头部队的将领说:赵军已占据地利,筑起了坚固壁垒。

  我们这一万先锋并非主力,又未打出大将旗鼓,陈余定然不会轻易出击。

  他担心一旦攻打你们,我们后面的主力部队就会往回撤退。

  事态发展正如韩信所预料,

  这支先头部队并未遭到任何阻击,就顺利地开到了绵蔓水的东岸,建立起阵地。

  而赵军看到汉军背水布阵,自绝退路,

  纷纷嘲笑韩信不谙兵法,

  竟将自己的军队置于死地。”

  “不过赵军这会儿笑得有多开心,等会儿就会哭得有多绝望!

  而背水一战,也正是韩信真正一战成名的时刻!

  天色微明时分,

  汉军在韩信的安排下,已经全部准备就绪。

  韩信高举大将旗鼓,

  亲自率领汉军,擂鼓呐喊,

  浩浩荡荡地杀向井陉口。

  陈余见汉军终于发起总攻,认为这是歼灭汉军的绝佳机会,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下令赵军全军出击。”

  “赵军如潮水般涌出,铺天盖地涌冲向汉军。

  双方军队短兵相接,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锋。

  在激战许久之后,

  韩信见时机成熟,向张耳发出信号。

  两人佯装战败,丢弃旗鼓仪仗,迅速向着绵蔓水方向撤退。

  赵王歇和陈余见状,

  误以为汉军已败退,于是下令全军追击。

  十几万赵军如倾巢而出,

  一边争抢着战利品,

  一边紧追不舍地追赶着韩信和张耳的'败军'。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

  这场败退正是韩信精心策划的诱敌之计,

  一场惊天逆转即将上演!”

  “韩信与张耳且战且退,

  一直勾引着汉军主力来到了绵蔓水畔,

  与此前已背水列阵的一万汉军会合起来。

  前方是汹涌而至的赵军,而背后则是波涛汹涌的绵蔓水,

  此刻的汉军将士们,面临着极为凶险的形势。

  在这生死攸关的紧要时刻,

  汉军已无路可退,

  要么向前拼死杀敌,要么后退淹死水中!

  在韩信的激励下,

  汉军将士们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英勇与决心。

  人人奋勇,

  个个争先,

  无不以一当十,拼死厮杀!”

  “尽管赵军人数众多,往来冲杀了很多次,

  但在汉军的顽强抵抗下,他们却始终无法突破汉军的防线。

  韩信与张耳指挥的汉军,

  成功地将十几万赵军,牢牢牵制在绵蔓水岸。

  当然,别忘了韩信之前埋伏在赵营背后的两千骑兵!

  此刻,正是这支奇兵显现作用的时候!

  两千骑兵在赵军主力尽出、营寨空虚之际攻入了营中。

  他们将赵军的旗帜全部替换为汉军旗帜,

  赵军的大本营,竟然就这般轻松的变成了汉军的大营。”

  “赵军在绵蔓水边与汉军鏖战了大半天,

  却迟迟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眼见士兵们往返冲锋已显疲态,

  活捉韩信、张耳的美梦渐成泡影,

  陈余无奈只得鸣金收兵,准备回去先休整一番。

  可当筋疲力尽的赵军走到半路时,

  却远远看到大本营四周,已经插满了汉军那红色的旗帜。

  赵军将士误以为赵王已被俘,顿时惊慌失措,纷纷丢弃兵器四散而逃。

  赵将虽然杀了不少溃逃的士兵,但却仍然无法挽回溃散的局势。

  与此同时,

  占据赵营的汉军乘势杀出,

  韩信率领的汉军主力也及时赶到,

  双方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赵军迅速崩溃,主帅陈余阵亡,赵王歇也被俘虏。

  至此,

  井陉战役以汉军的全面胜利告终,

  韩信的指挥才能与善战之名由此传遍天下,令人赞叹不已。”

  “汉三年冬十月,

  韩信和张耳挥师东下井陉。

  随着赵军被重创,

  赵王歇被俘虏,

  以及军队最高统帅陈余的被杀,

  汉军便对赵军残部展开了最后总攻。

  随着韩信和张耳率部进入赵国腹地,

  曹参率领其本部人马,向西追击驻扎在邬城的赵军戚公部。

  而汉军靳歙部,则从荥阳方向攻入赵国邯郸一带。

  其后不久,

  曹参部在邬城成功击杀赵将戚公,随后率部与刘邦会合。

  与此同时,靳歙部在完成任务后,也返回了敖仓附近。

  韩信和张耳继续负责全面占领赵国并稳定赵地的任务。

  在击败赵军主力并消灭各地的抵抗力量后,

  至此,赵国彻底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