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历史名相榜第一,李斯-《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最后还要再结合之前的视频,提出一点。

  那就是诸葛亮做到了忠臣的极致,

  却未能更进一步,成为魏征那样的良臣。

  我们知道,魏征之所以能名垂青史,

  就是因为他作为诤臣,

  即使面对皇帝李世民,

  也能坚决劝谏,有理有据,绝不退让。

  李世民能成为千古一帝,魏征的功劳没有一半也至少有三分之一。

  这点从魏征去世后,

  李世民就开始逐渐堕落,便可见一斑。”

  李世民尴尬的笑了笑。

  魏征却对着光幕,拜了拜,说道:“谢先生夸奖。”

  “相比之下,

  诸葛亮在某些关键时刻,便显得有些魄力不足了。

  他明知关羽性格孤傲,并不适合单独镇守一方,

  但在劝说几次无果后,

  竟然选择了放任自流。

  这就为后来关羽大意失荆州,埋下了隐患。

  同样,当刘备决定起兵伐吴时,

  诸葛亮虽知此举不妥,却未能坚决劝阻刘备。

  结果夷陵一战,

  刘备败光了蜀汉最后的精锐部队,

  实际上便已经注定了蜀汉的衰败命运。

  尽管诸葛亮之后竭尽全力为蜀汉续命,

  但大势已去,难以挽回。”

  诸葛亮缓缓地闭上了双眼,

  他内心已经意识到,苏治说的是对的。

  他在某些关键时刻,确实缺乏了那种拼命也要劝阻关羽、刘备的决心。

  此时,他的脑海中回忆着魏征“要做良臣而非忠臣”的言论。

  片刻之后,

  他睁开双眼,叹息道:“我终于明白魏征所说的,忠臣与良臣的区别了……”

  “以前,我觉得作为人臣,自当以先主之决策为首。

  但现在,魏征让我明白了忠臣与良臣之间的区别。”

  说到这里,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心痛,“只可惜,先主已经不在了……”

  “老师……”

  诸葛亮凝望着成都的方向,

  姜维则痴痴的望着诸葛。

  最后,苏治总结道,

  “不论何种非议,何种诋毁,

  蜀中民众对诸葛亮的崇拜始终如一,从未遮掩。

  在四川,即便是一千多年后的近代,有些人依旧保留着扎白头巾的习俗。

  它被称为‘诸葛巾’,

  象征着他们对诸葛丞相的深深怀念。

  武侯祠前人流如织、香火鼎盛,

  这都是人们对诸葛亮无尽的尊崇与追思。”

  诸葛亮眼眸微红,他对着光幕深深一礼,郑重道:

  “孔明何德何能,能让蜀中父老铭记如斯啊!愧不敢当!”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

  很好的总结了诸葛亮的功绩和遗憾,

  ‘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

  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

  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于未夷。’”

  “最后,

  咱们再来欣赏一首来自陆游的《书愤》,

  为本期的视频,画下完美的句号。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历史十大名相第二位:智慧化身诸葛亮,盘点完毕!】”

  在观看了关于诸葛亮的盘点视频之后,

  来自万界空间的观众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作为人臣典范与文人楷模,

  诸葛亮的形象,

  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

  即便是杰出如萧何和李斯,

  此刻也都由衷地为诸葛亮鼓掌。

  因为在他身上,他们也发现了值得自己进一步学习和探讨的闪光点。

  李斯看向不知何时扭头盯着的秦始皇嬴政,

  “陛下……”他苦笑着叹息道:

  “想我李斯既未做到‘忠臣’,

  也未做到‘良臣’,

  却在此次的名相排行榜中,位列诸葛亮之上……

  这实在让臣深感惭愧啊!”

  嬴政闻言,却只是淡笑着回答道:“既已知晓不足,日后努力改变即可。正如苏先生所说,人都有不足,你李斯也不是神仙。”

  李斯拱手一拜,回道:“臣当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你学的倒是挺快……”嬴政笑着,扭过了头去。

  与此同时,

  排名历史十大名相排行榜第三的萧何,

  此刻正面容庄重,细心地整理着自己的衣衫,直至找不出一丝不妥之处。

  他感慨着轻声自语道:

  “先有诸葛亮,后有王景略;

  再有房玄龄、魏征、狄仁杰,

  还有寇准、张居正等诸多杰出人才......

  华夏大地可谓是人才济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萧何在此,

  为陛下贺!

  为大汉贺!

  为华夏贺!”

  言罢,

  萧何对着光幕深深一拜。

  陈平等人见状,

  也都自发拜下,并高声喊道:

  “为陛下贺!

  为大汉贺!

  为华夏贺!”

  ……

  诸葛亮的故事,让无数人津津乐道。

  在人们热烈的讨论声中,

  本次视频最后一位人物,隆重登场了!

  视频画面缓缓亮起,

  画面中,李斯身着古朴服饰,正端正无比的步入气势恢宏的宫殿。

  秦王嬴政背对着李斯,

  目光在一幅巨大的地图上,久久不愿移开。

  视频画面一转,

  李斯已经在与秦王一起研究着地图。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

  讲解着各个击破的策略。

  秦王听得入神,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画面再次一转,

  李斯出现在了出使各国的道路上。

  随后就是他运用外交手腕和智谋,

  成功离间敌国联盟

  以及与各国君臣巧妙周旋,

  展现卓越谈判技巧和外交才能的图像。

  最后,

  视频画面定格在了一统天下之后,

  秦王嬴政站在高高的祭坛上,接受万民的朝拜。

  李斯则站在一旁,

  目光深邃,似乎还在思考着如何实现自己更多的计划和抱负。

  【历史十大名相第一位:才高齐天,仓鼠之志,李斯!】

  看到这个标题,李斯嘴角止不住的抽搐起来,

  “苏先生,‘仓鼠之志’其实大可不必说出来的……”

  秦始皇已经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了。

  这“仓鼠之志”他以前只是有所耳闻,

  以为是别有用心之人调侃李斯,编造的故事。

  却没想到,似乎还真是煞有其事啊!

  视频里,标题缓缓隐去。

  这一次,

  并没有出现对李斯的赞美诗。

  因为在后世,

  大多数关于李斯的诗词,

  都是明里暗里带着批判性的。

  无它,

  因为李斯主张并协助秦始皇完成了“焚书坑儒”的壮举,

  又依附赵高沙丘谋逆,

  最终晚节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