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

  苏烨坚定地点头答道:"孩儿近日开悟,资质大有精进。我打算一边操练兵马,一边勤修武艺。"

  "既有神功相助,又有这般悟性,一年之内定能成为一流武将,甚至更强。"

  "届时在战场上自保建功都不在话下。"

  "以当今朝廷局势来看,太平道之乱恐非终点,更大的 ** 还在后头。为保全家安危,必须进一步扩充兵权。"

  "要养兵就得有充足钱粮支撑,我准备重整商会,提升经营收益。"

  黄氏欣慰地颔首:"烨儿能考虑得这般周全,为娘就放心了。"

  "你尽管放手去做,娘全力支持。军械方面会让南阳本家支援,咱家也要扩建军械坊,不能全指望外家。"

  "至于练兵习武之事,为娘给你推荐个将才。毕竟你从未涉足行伍,单靠自己难成气候。"

  要知道苏母出身南阳黄氏,与黄承彦同宗。族中承袭墨家技艺,多有能工巧匠,专营军械打造。

  "莫非是黄忠黄汉升?"苏烨眼前一亮。

  黄氏讶异道:"你竟识得此人?"

  "略有耳闻。"苏烨解释道,"听说南阳黄汉升勇冠三军,尤擅骑射。母亲既举荐他,莫非出自母族?"

  历史上关于黄忠与黄承彦是否同宗,众说纷纭。

  "正是。"黄氏点头确认。

  苏母微笑着点头:"汉升确实跟我们同族,不过属于远房分支,早就出了五服。只是他武学天资实在出众。"

  "这些年来,族里一直资助他习武和给他重病的儿子治病。正好华佗先生暂居在此,烨儿你带着我的亲笔信和华佗先生一同前去。"

  "若能治好他儿子,他必定会誓死效忠。"

  "到时候练兵之事交给他就很妥当,烨儿你也能跟他学习统兵和武艺。"

  虽然苏烨已身怀绝世武功,悟性更是惊人,但苏母始终认为习武还是需要名师指点才更稳妥。

  这样她才放心。

  "儿子明白了,让母亲费心了。"

  苏烨欣然应允。

  他本就有意招揽黄忠,只是苦于不知其下落。

  如今有母亲牵线搭桥,事情就简单多了。

  "咳咳!"

  一旁的苏烈突然清了清嗓子,引得母子二人侧目。他有些委屈地说道:"你们这就商量妥当了?难道不需要我出力吗?"

  他感觉自己完全插不上话,像个局外人似的。

  "呵呵!"

  苏母忍俊不禁。

  苏烨笑着解释:"当然需要父亲帮忙。私兵人手可以从佃户、家仆和商队护卫中挑选,还能收编些流民,对外就说是县兵。"

  "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能低调就尽量别声张。"

  "我记得城西有座隐蔽的山庄,我打算把训练营地设在那里。"

  "对外暂时宣称是商队护卫的驻地。"

  苏烈立刻会意:"明白了,这事交给我来安排。"

  反正邓县县尉也是他的心腹。

  次日,苏母和苏烈就分头行动。

  苏烨则找来二弟苏玉,详细了解商会近况。

  苏烨坐下后,对着二弟苏玉问道:"说说看,现在家里商会主要做哪些买卖?"

  苏玉明显愣了一下,疑惑道:"大哥怎么突然关心起商会的营生了?你不是要去做官吗?可别搞错了方向,我还不想被爹娘责骂。"

  "啰嗦!"苏烨抬手就给了苏玉一个爆栗,"世道要变了,我得为家里早做打算。爹娘都知道我要做什么,你只管回答。"

  苏玉这才老实交代:"现在商会主要经营粮食、布匹、盐巴、家具、兵器、酒楼、马匹和牛羊生意,生意做到了荆州全境,还有豫州、兖州和并州的部分地区,每年能赚上千万钱呢!"说到这儿,他一脸得意。

  "这点钱根本不够用!"苏烨却摇头道,"去拿些绢布和笔墨来,我要写点东西。"

  苏玉不服气,但也不敢违抗。趁他离开时,苏烨开始回忆前世所学的各种工艺技术,在心中不断完善推敲。

  【凭借前世的记忆,你推演补全了多项工艺:高炉钢铁冶炼、传统木工技法、硅酸盐水泥配方、羊毛脱脂工艺、多锭纺织机械、高速织布装置、水力锻压工坊、改良耕犁构造、鱼鳞铠甲锻造、战马防护器具等核心技术。】

  ....

  =3D=3D=3D=3D=3D=3D=3D=3D=3D=3D=3D=3D=3D=3D=3D=3D=3D

  (本段广告内容已移除)

  凭借着超凡的领悟力与前世见闻。

  即便许多技术苏烨原本只了解片段或道听途说。

  他仍能通过原理推演,凭悟性将其完整重现。

  更对这些工艺进行了改良优化,确保当世条件即可顺利实施。

  "兄长!文房四宝备好了!"

  苏玉气喘吁吁捧着笔墨与成叠绢帛走来。

  "善。"

  苏烨执笔蘸墨,在素绢上勾勒起来。

  苏玉屏息立于案侧研墨,目光却忍不住偷瞄图纸。

  起初尚存疑虑。

  但随着图样渐成,少年瞳孔剧震,终是颤声问道:"兄...兄长!这些工艺当真能实现?"

  单是那雪盐提纯法,便已是点石成金之术。

  若能成真,苏氏门楣必将光耀千秋!

  苏烨提笔疾书,微微颔首:"当然是真的,否则何必费心记录?"

  他目光转向面颊泛红的苏玉,肃然提醒:"不过有些内容暂时不宜公开或制作,否则会招致灭门之祸。"

  "喏!这些你先收好:精盐提炼术、白糖精制法、家具图鉴、皂类工艺、羊毛脱脂术、蒸馏酒技法、大夏八大菜系全谱。"

  "精盐可以逐步小量贩售,但要严格控制产量。"

  "具体数量需与母亲商议定夺。"

  "蒸馏酒与菜谱可用来打响酒楼招牌,美酒也可单独售卖。"

  "但酒品定价须经我与母亲核准。"

  "至于肥皂、白糖、家具这些,全权交由你处置。以你的才干经验,想必不成问题。"

  苏烨突然停住,凝视苏玉问道:"我们在并州的交易对象是谁?每月能获得多少战马?"

  他计划训练一支精锐骑兵,以增强军力与机动性,为日后平定黄巾之乱积累战功。

  "战马?"苏玉一时怔住,随即诧异道:"大哥要战马何用?"

  "组建铁骑!"

  苏烨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自己筹建私兵的计划,以及太平道即将作乱、天下将乱的局势。

  "嘶——"苏玉闻言倒抽冷气:"难怪大哥如此大张旗鼓,父母也未加阻拦。消息可靠吗?"

  他回想这些年走商时,确实见到越来越多的太平道信徒。先前未曾留意,如今想来这些人竟胆大包天,图谋不轨。

  "千真万确!"苏烨肯定道:"别打岔,先回答我的问题。"

  "明白!"

  苏玉面色凝重,立刻答道:“关于战马,我们之前每次去并州都会采购一些,不过数量不多,每次最多五十匹。”

  “这些马都销往荆州、豫州等地了。”

  “但我们与并州雁门马邑的张家,还有五原新近崛起的吕布关系不错。真要大量购买战马,找他们就行!”

  “每月弄个百来匹不成问题。”

  “那吕布尤其了得。大哥你有所不知,这人年仅二十四岁,已是罡劲境界的猛将,打得匈奴人望风而逃,实在厉害。”

  那可是罡劲啊!

  放眼天下,除了传说中的天人神将,就属这等高手最为强大。

  甚至有人断言,吕布日后必成天人神将。

  “说不定我将来也能达到这种高度?”

  想到昨日大哥传授的三种神功,苏玉心中燃起希望。养生 ** 暂且不提,另外两门,一门能提升资质,一门可直通罡劲境界,修炼效率远超家传的残缺武学。

  他的武者梦未必不能实现。

  谁说他不想成为武道高手?

  过去不过是天赋 ** ,比不上三弟、四弟罢了。

  至于大哥?

  以前大哥的武学天赋比他还差。

  但现在嘛......

  苏玉完全看不透自家大哥了。

  自打通窍后,大哥变得深不可测。能创出这等神功,未来成就简直无法估量。

  总之,牢牢跟着大哥就对了。

  “哦?”

  苏烨对二弟的心思毫无察觉,听到这里颇感意外:“马邑张家?他们家可有个叫张辽的少年?”

  “没想到咱们还和吕布有交情,倒是意外之喜。”

  “下次商队何时出发去并州?”

  他对张辽和吕布都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想要拉拢张文远。

  张辽张文远啊!

  统兵打仗、个人武艺样样顶尖,实乃难得的将帅之才。

  可惜,他现在只是白身,暂时没机会招揽张辽。

  至于吕布?

  招揽就算了,这人品性堪忧。

  不过,他对吕布的武艺很感兴趣,想找机会切磋一二,看看能不能凭借自己的悟性,从中学到些真本事。

  “嗯?”苏玉一愣,“大哥你要亲自去并州?有这个必要吗?你不是还要练兵?”

  “另外,马邑张家确实有个叫张辽的,正是他们家主的嫡长子,张家还跟我们炫耀过,说那小子是个天才少年。”

  他很好奇,大哥是怎么知道这些的。以前可从没听大哥提过啊。

  “知道有这人就行!”苏烨满意地点点头。

  先搞好关系,日后方便拉拢。

  “去并州的事我自有打算,你别劝了,我考虑得很清楚。”

  “好吧!”苏玉耸了耸肩,“我们一般每隔三个月去一次,两边都是提前约好的。上次去是两个月前,所以还得再等一个月。”

  “大哥你要去的话,得再等一个月。”

  “另外,想大批买战马的话,开销可不小。”

  “一匹上等战马,现在市价大概两万到十五万钱不等,宝马至少百万起步,千里马更是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而且有价无市,很难买到手。”

  想组建铁骑,劣等马可不行,必须得上等战马。这花费可不是小数目。

  苏玉顿时觉得压力倍增。

  不过,想到大哥刚才许诺的好处,他又放宽了心。

  "还是大哥厉害!突然开悟就直接封神了!哈哈!"

  苏玉美滋滋地暗笑。

  有了这些宝贝技术,他完全有把握让家里三个月进账翻十倍。

  ......

  "不错!"

  苏烨满意地颔首:"一个月刚好够我处理家里这些事。"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苏烨终于抄完最后一项技术。

  他把答应给苏玉的图纸都交代清楚,叮嘱尽快投入生产。

  随后带着剩余的技术找到母亲,将册子递了过去。

  "这!"

  苏母翻阅完册子,猛地抽了口气,难以置信地望着长子:"烨儿,这些都是你想出来的?"

  "没错,"

  苏烨斩钉截铁道:"这些多半是儿子从前人的书籍和家里作坊技术上改良的。"

  "特地给您过目,就是因为您在这行最精通,想让您来主持把关!"

  "不过这些技术必须暗中研发生产,绝不可走漏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