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岚用胳膊肘撞了撞曹熹和,朝姚科的方向努了努嘴。曹熹和会意,端着茶杯走过去,笑着拍了拍姚科的肩膀:“新师弟来了,按规矩是不是该请大伙搓一顿?让我们也沾沾你的喜气。”
姚科刚把行李搬进分配的房间,闻言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这是师门里不成文的规矩,新入门的弟子总要请师兄弟们聚聚,一来熟络感情,二来也算正式融入这个圈子。他连忙点头:“应该的应该的,师兄说地方,我来安排。”
丁岚凑过来,手里还转着颗棋子:“就去街口那家‘棋韵楼’吧,老板也是个棋迷,雅间里还摆着棋盘,边吃边聊正好。”
傍晚的“棋韵楼”热闹非凡,雅间里摆了两桌,师兄弟们几乎都到了,唯独少了盛景初。姚科看着对面空着的座位,心里那点疑惑又冒了出来——这几天他旁敲侧击问过几次,师兄弟们都只说盛景初“出去历练了”,再多问就含糊其辞。
酒过三巡,姚科借着敬酒的机会,坐到解老身边,轻声问:“师傅,盛师兄他……为什么突然离开九州道场啊?我听师兄们说,他以前是您最看重的弟子。”
解老放下酒杯,指腹摩挲着杯沿,沉默了片刻才开口:“景初这孩子,天赋太高,留在我身边反而容易被框住。”他望向窗外,夜色里的灯笼晃出暖黄的光,“九州道场的棋路偏稳,讲究‘守正’,可他的棋需要‘破局’,需要更广阔的天地去闯。”
姚科眨了眨眼:“您是说……是您特意让他走的?”
“算是吧。”解老笑了笑,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暖意,“三年前他拿了全国冠军,我就跟他说,别总想着守住‘九州第一’的名头,去看看外面的棋坛,去跟那些风格迥异的棋手较量,哪怕输棋,也是收获。”
丁岚刚好端着酒瓶过来添酒,听到这话接道:“可不是嘛,当时景初师兄还跟师傅闹了脾气,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哪能说走就走。”他给解老满上酒,“结果师傅直接把他的棋谱打包寄到了韩国棋院,还放话说‘不混出个样来别回来’。”
曹熹和也笑了:“现在想想,师傅这招够狠的。不过也多亏了这一逼,景初师兄去年在国际联赛上那手‘天外飞仙’,把韩国棋手都下懵了,那棋路,跟在道场时比,野得没边儿,却野得漂亮!”
姚科听得入了神,心里的疙瘩忽然解开了。他一直以为盛景初离开是闹了矛盾,没想到是解老的良苦用心——真正的师傅,从不是把徒弟捆在身边,而是舍得放手,让他们去更高的地方飞翔。
“那他……还会回来吗?”姚科问。
解老拿起酒杯,对着窗外遥遥一敬:“等他觉得自己的棋真正‘破’开了局,自然会回来。说不定到时候,还能给你们这些师弟当个陪练。”
雅间里的笑声传出去,和着楼下的棋声、酒气,在夜色里酿出一种特别的滋味。姚科看着满桌的师兄弟,看着解老温和的笑脸,忽然觉得这杯酒格外醇厚——原来真正的师门,从不是壁垒,而是既能容得下初学者的生涩,也放得开佼佼者的远翔。
他拿起酒杯,站起身:“各位师兄,我敬大家一杯!以后还请多指教!”
酒液入喉,带着微辣的暖意,姚科心里那点较劲的心思淡了些。或许,比起非要赢过谁,能在这样的地方慢慢学,慢慢悟,才是更难得的缘分。
这时,雅间的门被推开,跑堂的探进头来:“解老,有位姓盛的先生让我把这个交给您。”他递过一个信封,上面是苍劲的字迹——“呈师傅”。
解老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国际联赛的入场券,背面写着一行小字:“师傅,下月初回来,想跟您手谈三局。”
解老笑了,把入场券递给姚科:“你看,说曹操曹操到。”
姚科接过入场券,指尖触到纸面的温度,忽然有些期待——那个只存在于传说里的盛景初,回来时会带着怎样的棋风?而那时的自己,又能成长到什么地步?
姚科刚把行李搬进分配的房间,闻言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这是师门里不成文的规矩,新入门的弟子总要请师兄弟们聚聚,一来熟络感情,二来也算正式融入这个圈子。他连忙点头:“应该的应该的,师兄说地方,我来安排。”
丁岚凑过来,手里还转着颗棋子:“就去街口那家‘棋韵楼’吧,老板也是个棋迷,雅间里还摆着棋盘,边吃边聊正好。”
傍晚的“棋韵楼”热闹非凡,雅间里摆了两桌,师兄弟们几乎都到了,唯独少了盛景初。姚科看着对面空着的座位,心里那点疑惑又冒了出来——这几天他旁敲侧击问过几次,师兄弟们都只说盛景初“出去历练了”,再多问就含糊其辞。
酒过三巡,姚科借着敬酒的机会,坐到解老身边,轻声问:“师傅,盛师兄他……为什么突然离开九州道场啊?我听师兄们说,他以前是您最看重的弟子。”
解老放下酒杯,指腹摩挲着杯沿,沉默了片刻才开口:“景初这孩子,天赋太高,留在我身边反而容易被框住。”他望向窗外,夜色里的灯笼晃出暖黄的光,“九州道场的棋路偏稳,讲究‘守正’,可他的棋需要‘破局’,需要更广阔的天地去闯。”
姚科眨了眨眼:“您是说……是您特意让他走的?”
“算是吧。”解老笑了笑,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暖意,“三年前他拿了全国冠军,我就跟他说,别总想着守住‘九州第一’的名头,去看看外面的棋坛,去跟那些风格迥异的棋手较量,哪怕输棋,也是收获。”
丁岚刚好端着酒瓶过来添酒,听到这话接道:“可不是嘛,当时景初师兄还跟师傅闹了脾气,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哪能说走就走。”他给解老满上酒,“结果师傅直接把他的棋谱打包寄到了韩国棋院,还放话说‘不混出个样来别回来’。”
曹熹和也笑了:“现在想想,师傅这招够狠的。不过也多亏了这一逼,景初师兄去年在国际联赛上那手‘天外飞仙’,把韩国棋手都下懵了,那棋路,跟在道场时比,野得没边儿,却野得漂亮!”
姚科听得入了神,心里的疙瘩忽然解开了。他一直以为盛景初离开是闹了矛盾,没想到是解老的良苦用心——真正的师傅,从不是把徒弟捆在身边,而是舍得放手,让他们去更高的地方飞翔。
“那他……还会回来吗?”姚科问。
解老拿起酒杯,对着窗外遥遥一敬:“等他觉得自己的棋真正‘破’开了局,自然会回来。说不定到时候,还能给你们这些师弟当个陪练。”
雅间里的笑声传出去,和着楼下的棋声、酒气,在夜色里酿出一种特别的滋味。姚科看着满桌的师兄弟,看着解老温和的笑脸,忽然觉得这杯酒格外醇厚——原来真正的师门,从不是壁垒,而是既能容得下初学者的生涩,也放得开佼佼者的远翔。
他拿起酒杯,站起身:“各位师兄,我敬大家一杯!以后还请多指教!”
酒液入喉,带着微辣的暖意,姚科心里那点较劲的心思淡了些。或许,比起非要赢过谁,能在这样的地方慢慢学,慢慢悟,才是更难得的缘分。
这时,雅间的门被推开,跑堂的探进头来:“解老,有位姓盛的先生让我把这个交给您。”他递过一个信封,上面是苍劲的字迹——“呈师傅”。
解老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国际联赛的入场券,背面写着一行小字:“师傅,下月初回来,想跟您手谈三局。”
解老笑了,把入场券递给姚科:“你看,说曹操曹操到。”
姚科接过入场券,指尖触到纸面的温度,忽然有些期待——那个只存在于传说里的盛景初,回来时会带着怎样的棋风?而那时的自己,又能成长到什么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