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安领着姚科穿过回廊,木质的廊柱上挂着历届弟子的棋谱拓本,墨香混着木料的气息,在空气里缓缓流淌。
“这边是咱们师门的荣誉室,”谢长安推开一扇雕花木门,“师傅说,让你先熟悉熟悉门里的底子,往后练棋也能有个参照。”
姚科走进屋,目光瞬间被墙上的照片和奖杯吸住了。整面墙的玻璃柜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奖杯,从锈迹斑斑的铜制小杯,到流光溢彩的水晶奖杯,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像一串凝固的时光。照片里的师兄弟们或站或坐,捧着奖杯的笑容格外耀眼。
“这些都是师哥们当年在各大赛事上拿的奖。”谢长安指着最上层的一排,“那个银质的奖杯,是大师兄二十年前拿的第一个全国冠军,当时他才十六岁。”
姚科点点头,视线却不由自主地被右侧的墙面吸引——那里单独开辟出一块区域,摆满了盛景初的奖杯,足有一整面墙,从少年组到成年组,年份连贯,几乎没有断层。最显眼的是一个嵌着宝石的金杯,底座刻着“年度棋王争霸赛”的字样。
“盛师兄……很厉害?”姚科的声音有些干涩,他早听说过盛景初的名字,却没想到对方的战绩如此耀眼。
谢长安笑了笑:“何止是厉害。他十三岁就横扫少年组,十八岁拿了第一个世界冠军,师傅常说,他是百年难遇的奇才。”
姚科的目光下移,落在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青铜奖杯上,底座刻着日期,正是上个月的regional赛。旁边的照片里,盛景初和李浩并肩站着,手里各捧一半奖杯——那是一场平局,两人共享了冠军。
“李浩师兄……和盛师兄打成了平手?”姚科猛地转头看向谢长安,眼里满是震惊。他知道李浩棋力不弱,却没想到能与盛景初分庭抗礼。要知道,能在正式赛事里逼平盛景初的人,放眼整个棋坛也寥寥无几。
“那场棋下了七个小时,”谢长安回忆着当时的场景,语气里带着赞叹,“最后判平局的时候,连裁判长都说,这是近年来最精彩的对局。李浩师兄的棋风稳得像山,盛师兄的棋活像流水,硬碰硬撞出的火花,看得人手心都冒汗。”
姚科盯着那个青铜奖杯,指节不自觉地攥紧。他想起自己来这里的目的——拜师学棋,根本不是为了什么“归处”,而是为了摸清盛景初的棋路,搞懂李浩的路数。他忘不了上次与盛景初对局时,对方那步看似平淡却暗藏杀机的“飞”,更忘不了李浩在中盘时那手出其不意的“断”,正是那两手棋,让他输得毫无还手之力。
“原来……他们的棋是这样的。”姚科喃喃自语,眼里闪过一丝锐利的光。他凑近玻璃柜,仔细看着照片里盛景初和李浩的神情,试图从他们的眉眼间捕捉棋风的影子。
谢长安没察觉他的异样,还在介绍着其他奖杯:“往后你跟着师傅学棋,少不了要和师哥们对练,尤其是盛师兄和李浩师兄,他们俩的棋路互补,多跟他们讨教,对你准没坏处。”
“嗯。”姚科敷衍地应着,心里却在飞快地盘算。他要学盛景初的“韧”,学李浩的“稳”,更要找到他们的破绽。总有一天,他要站在他们对面,让那面墙上,也挂上属于自己的奖杯——而且,必须是独属于他一个人的。
他悄悄拿出手机,对着那面墙拍了张照,照片里,盛景初的奖杯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像一座需要跨越的山。姚科收起手机,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谢长安回头时,只看到他望着奖杯出神,以为他是被前辈的成就震撼,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愣着了,往后好好练,说不定哪天你的奖杯也能摆在这里。”
姚科回过神,点了点头,眼底的心思却藏得更深了。这面荣誉墙,对别人是荣耀,对他而言,却是一块必须翻越的路标。而他,已经看清了方向。
“这边是咱们师门的荣誉室,”谢长安推开一扇雕花木门,“师傅说,让你先熟悉熟悉门里的底子,往后练棋也能有个参照。”
姚科走进屋,目光瞬间被墙上的照片和奖杯吸住了。整面墙的玻璃柜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奖杯,从锈迹斑斑的铜制小杯,到流光溢彩的水晶奖杯,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像一串凝固的时光。照片里的师兄弟们或站或坐,捧着奖杯的笑容格外耀眼。
“这些都是师哥们当年在各大赛事上拿的奖。”谢长安指着最上层的一排,“那个银质的奖杯,是大师兄二十年前拿的第一个全国冠军,当时他才十六岁。”
姚科点点头,视线却不由自主地被右侧的墙面吸引——那里单独开辟出一块区域,摆满了盛景初的奖杯,足有一整面墙,从少年组到成年组,年份连贯,几乎没有断层。最显眼的是一个嵌着宝石的金杯,底座刻着“年度棋王争霸赛”的字样。
“盛师兄……很厉害?”姚科的声音有些干涩,他早听说过盛景初的名字,却没想到对方的战绩如此耀眼。
谢长安笑了笑:“何止是厉害。他十三岁就横扫少年组,十八岁拿了第一个世界冠军,师傅常说,他是百年难遇的奇才。”
姚科的目光下移,落在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青铜奖杯上,底座刻着日期,正是上个月的regional赛。旁边的照片里,盛景初和李浩并肩站着,手里各捧一半奖杯——那是一场平局,两人共享了冠军。
“李浩师兄……和盛师兄打成了平手?”姚科猛地转头看向谢长安,眼里满是震惊。他知道李浩棋力不弱,却没想到能与盛景初分庭抗礼。要知道,能在正式赛事里逼平盛景初的人,放眼整个棋坛也寥寥无几。
“那场棋下了七个小时,”谢长安回忆着当时的场景,语气里带着赞叹,“最后判平局的时候,连裁判长都说,这是近年来最精彩的对局。李浩师兄的棋风稳得像山,盛师兄的棋活像流水,硬碰硬撞出的火花,看得人手心都冒汗。”
姚科盯着那个青铜奖杯,指节不自觉地攥紧。他想起自己来这里的目的——拜师学棋,根本不是为了什么“归处”,而是为了摸清盛景初的棋路,搞懂李浩的路数。他忘不了上次与盛景初对局时,对方那步看似平淡却暗藏杀机的“飞”,更忘不了李浩在中盘时那手出其不意的“断”,正是那两手棋,让他输得毫无还手之力。
“原来……他们的棋是这样的。”姚科喃喃自语,眼里闪过一丝锐利的光。他凑近玻璃柜,仔细看着照片里盛景初和李浩的神情,试图从他们的眉眼间捕捉棋风的影子。
谢长安没察觉他的异样,还在介绍着其他奖杯:“往后你跟着师傅学棋,少不了要和师哥们对练,尤其是盛师兄和李浩师兄,他们俩的棋路互补,多跟他们讨教,对你准没坏处。”
“嗯。”姚科敷衍地应着,心里却在飞快地盘算。他要学盛景初的“韧”,学李浩的“稳”,更要找到他们的破绽。总有一天,他要站在他们对面,让那面墙上,也挂上属于自己的奖杯——而且,必须是独属于他一个人的。
他悄悄拿出手机,对着那面墙拍了张照,照片里,盛景初的奖杯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像一座需要跨越的山。姚科收起手机,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谢长安回头时,只看到他望着奖杯出神,以为他是被前辈的成就震撼,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愣着了,往后好好练,说不定哪天你的奖杯也能摆在这里。”
姚科回过神,点了点头,眼底的心思却藏得更深了。这面荣誉墙,对别人是荣耀,对他而言,却是一块必须翻越的路标。而他,已经看清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