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纪十六 (公元476年-478年)-《资治通鉴白话版》

  元徽四年(丙辰年,公元476年)

  春季,正月己亥日,皇帝举行耕种籍田的仪式,宣布大赦。

  二月,北魏司空东郡王陆定国因依仗恩宠违法乱纪,被罢免官爵,贬为士兵。

  北魏冯太后私生活不端正,因李弈之死而怨恨显祖,暗中下毒。夏季,六月辛未日,显祖去世。壬申日,北魏宣布大赦,改年号为承明。将显祖安葬在金陵,谥号为献文皇帝。

  北魏大司马、大将军代郡人万安国因假传诏令杀死神部长奚买奴,被赐死。

  戊寅日,北魏任命征西大将军、安乐王长乐为太尉,尚书左仆射、宜都王目辰为司徒,南部尚书李欣为司空。尊奉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再次临朝称制。任命冯熙为侍中、太师、中书监。冯熙因自己是外戚,坚决辞让朝廷内的职务;于是被任命为都督、洛州刺史,侍中、太师的职位依旧保留。

  显祖的神位迁入太庙,有关部门上奏说太庙中负责祭祀的官员,请求依照旧例都赐予爵位。秘书令广平人程骏上书说:“分封诸侯、划分土地,是帝王所重视的事,有的因亲属贤能,有的因功勋业绩,没听说过神位迁入太庙而百官受封的。皇家旧例,大概是一时的恩宠,岂能作为长久的制度呢!”太后认为他说得对并听从了,对群臣说:“凡议论政事,应当依照古代典章正言,怎能只遵循旧例呢!”赏赐程骏一套衣服,二百匹帛。

  太后生性聪慧,懂书算,通晓政事,衣着俭朴,饮食比旧例减少十分之七八;但猜忌残忍,权术很多。高祖性情极其孝顺,能顺从太后的脸色和心意。事情无论大小,都取决于太后。太后常常独自决断,不再禀告皇帝。她所宠幸的宦官高平人王琚、安定人张祜、杞嶷、冯翊人王遇、略阳人苻承祖、高阴人王质,都依仗权势专权。张祜官至尚书左仆射,封新平王;王琚官至征南将军,封高平王;杞嶷等人也官至侍中、吏部尚书、刺史,封公、侯,赏赐的财物数以万计,赐予铁券,允许不死。另外,太卜令姑臧人王睿得到太后的宠幸,越级提拔为侍中、吏部尚书,封太原公。秘书令李冲,虽然因才能被提拔,但也凭借太后的私宠,赏赐多得无法计算。太后又对外礼遇有声望的人,如东阳王拓跋丕、游明根等,都给予极其优厚的待遇,每次褒奖赏赐王睿等人时,总是让拓跋丕等人参与,以显示不偏私。拓跋丕是烈帝的玄孙;李冲是李宝的儿子。

  太后因自己行为失当,害怕别人议论自己,群臣的言语稍有可疑猜忌之处,就将其杀死。但她所宠幸的身边人,如有小过错,必定加以鞭打,有时甚至打一百多下;但没有隔夜的怨恨,不久又像当初一样对待他们,有的甚至因此更加富贵。所以身边的人虽然被惩罚,最终也没有离心。

  乙亥日,加授萧道成为尚书左仆射,刘秉为中书令。

  杨运长、阮佃夫等人对建平王刘景素的忌恨更加厉害,刘景素于是与录事参军陈郡人殷沵、中兵参军略阳人垣庆延、参军沈飙、左暄等人谋划保全自己的计策。派人往来建康,结交有才能勇力的人,冠军将军黄回、游击将军高道庆、辅国将军曹欣之、前军将军韩道清、长水校尉郭兰之、羽林监垣祗祖,都暗中与他通谋;失意的武士,无不归附他。当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