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三年己亥(公元459年)
春季,正月初一,兖州军队与北魏将领皮豹子在高平交战,兖州军队战败。
正月二十一日,(朝廷)任命骠骑将军柳元景为尚书令,右仆射刘遵考为领军将军。
正月十一日,北魏河南公伊去世。
三月十八日,(朝廷)将扬州六郡划定为王畿,又把东扬州改称为扬州,将州府迁到会稽,这仍是因为天象变化(的缘故)。
三月十三日,(朝廷)任命义兴太守垣阆为兖州刺史。垣阆是刘遵考的儿子。
夏季,四月初二,北魏国主立他弟弟的儿子拓跋推为京兆王。
竟陵王刘诞知道宋孝武帝(刘骏)心里猜忌自己,也暗中做防备;借北魏军队入侵的机会,修整城池、疏通护城河,囤积粮食、整治武器。刘诞的记室参军江智渊察觉刘诞有反叛意图,请求休假先返回建康,孝武帝任命他为中书侍郎。江智渊是江夷弟弟的儿子,从小就有品行操守。沈怀文常称赞他说:“别人该有的他都有,别人不该有的他都没有,大概只有江智渊能做到吧!”
当时,路上的人都传言刘诞要反叛。恰逢吴郡百姓刘成上书说:“我儿子刘道龙过去侍奉刘诞,看见刘诞在石头城修整皇帝用的车马器物,练习皇帝出巡时的警戒仪式。刘道龙担忧害怕,私下和同伴说起这事,刘诞就杀了他。”又有豫章百姓陈谈之上书说:“我弟弟陈咏之在刘诞身边做事,看见刘诞写下陛下的年龄、姓名等信息,到巫师郑师怜家去祈祷诅咒,陈咏之秘密把这事上报朝廷,刘诞却诬陷陈咏之借酒辱骂他,把陈咏之杀了。”孝武帝于是命令有关部门上奏刘诞的罪行,请求将他逮捕交给廷尉治罪。四月十八日,(朝廷)下诏将刘诞的爵位贬为侯爵,让他前往封国。诏书还没下达,孝武帝先把羽林禁兵分配给兖州刺史垣阆,让他以前往镇守兖州为名义,和给事中戴明宝一起偷袭刘诞。
垣阆抵达广陵,刘诞还没察觉。戴明宝连夜通知刘诞的典签蒋成,让他第二天清晨打开城门做内应。蒋成把这事告诉了府舍人许宗之,许宗之进宫告诉了刘诞;刘诞惊慌起身,召集身边侍从和平时蓄养的几百人抓住蒋成,统领士兵自卫。天快亮时,戴明宝和垣阆率领几百名精锐士兵突然赶到,可城门没开;刘诞已经部署士兵登上城墙,亲自在城墙上斩杀蒋成,赦免了服劳役的囚徒和关押的犯人,打开城门攻击垣阆,杀了他,戴明宝从小路逃回建康。孝武帝下诏让朝廷内外实行戒严,任命始兴公沈庆之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率领军队讨伐刘诞。四月二十七日,孝武帝亲自统领禁兵驻扎在宣武堂。
司州刺史刘季之是刘诞过去的部将,一直和都督宗悫有矛盾,听说刘诞反叛,担心被宗悫杀害,就弃官从小路独自返回朝廷。到达盱眙时,盱眙太守郑瑗怀疑刘季之和刘诞同谋,拦击并杀了他。
沈庆之抵达欧阳,刘诞派沈庆之的同族人沈道愍带着书信劝说沈庆之,还赠送他一把玉环刀。沈庆之让沈道愍返回,列举刘诞的罪行斥责他。刘诞烧毁广陵城外的房舍,驱赶百姓全部进入广陵城,关闭城门坚守,又分别派人送出文书,邀约拉拢远近势力。当时山阳内史梁旷的家在广陵,刘诞抓住他的妻子儿女,派人邀约梁旷投降,梁旷斩杀使者拒绝;刘诞发怒,杀了梁旷全家。
刘诞把奏表扔到城外,奏表中说:“陛下听信谗言,竟让无名小人来偷袭我;我不能忍受冤枉和残酷对待,就杀了他们。麻雀、老鼠尚且贪恋生命,我只能违背陛下的诏令。现在我亲自统领部下,镇守徐州、兖州地区。我过去有什么福分,能和陛下同生在皇家?现在又有什么罪过,竟和陛下变成像胡人和越人那样的仇敌?我顶着刀锋挥舞兵器,即便万死也不顾惜;平定叛乱的日子,希望就在不久之后。”又说:“陛下宫廷里的丑事,难道能闭口不谈吗!”孝武帝大怒,把刘诞在建康的亲信、心腹、同族亲属、服丧一年的亲属全部杀掉,死者数以千计,有的人家中亲人已经被杀,才从广陵城里逃出来。
沈庆之来到广陵城下,刘诞登上城楼对他说:“沈公已是白发老人,何苦来这里呢!”沈庆之说:“朝廷认为您狂妄愚蠢,不值得劳烦年轻力壮的人,所以才派我来。”
孝武帝担心刘诞逃到北魏,让沈庆之阻断他的逃跑路线。沈庆之把军营转移到白土,距离广陵城十八里,又进军到新亭。豫州刺史宗悫、徐州刺史刘道隆都率领军队前来会合;兖州刺史沈僧明是沈庆之哥哥的儿子,也派兵援助沈庆之。此前刘诞欺骗部下说“宗悫会帮助我”;宗悫到了之后,绕着广陵城骑马显示兵力,呼喊说:“我就是宗悫!”
刘诞见各路军队大规模集结,想放弃广陵城向北逃跑,留下中兵参军申灵赐镇守广陵,自己率领几百名步兵、骑兵,让亲信都跟随自己,声称要出城作战,却暗中转向海陵的道路。沈庆之派龙骧将军武念追击他。刘诞走了十几里,部下都不愿意离开,纷纷请求刘诞返回广陵城。刘诞说:“我返回城里容易,但你们能为我尽力作战吗?”部下都答应,刘诞于是又返回广陵,修筑高台,杀牲取血与众人盟誓,对广陵府和兖州的文武官员都提升了官职等级。他任命主簿刘琨之为中兵参军;刘琨之是刘遵考的儿子,推辞说:“忠和孝不能同时兼顾。我老父亲还在世,不敢接受任命。”刘诞把他囚禁了十几天,他最终还是不接受,刘诞就杀了他。
右卫将军垣护之、虎贲中郎将殷孝祖等人攻打北魏返回,到达广陵,孝武帝让他们都接受沈庆之的指挥。沈庆之进军扎营,逼近广陵城。刘诞派人给沈庆之送食物,由一百多人提着从北门出来;沈庆之不打开查看,把食物全部烧了。刘诞在城楼上递出书信和奏表,请求沈庆之帮忙送去朝廷,沈庆之说:“我接受诏令讨伐叛贼,不能为你送奏表。你如果真想向朝廷认罪求死,就该自己打开城门派使者去,我会为你护送使者。”
东扬州刺史颜竣因母亲去世离职,送丧返回都城,孝武帝对他的恩宠待遇仍然优厚,但颜竣当时对亲友常有怨言,有时还谈及朝廷的得失。恰逢王僧达获罪,怀疑是颜竣诬陷自己;王僧达临死前,详细陈述了颜竣前后抱怨、诽谤朝廷的话。孝武帝于是让御史中丞庾微之上奏弹劾颜竣,免去颜竣的官职。颜竣更加恐惧,上奏表向孝武帝认错道歉,并且请求保全性命;孝武帝更加愤怒,下诏答复说:“你讥讽指责、心怀怨恨,已经辜负了我原本对你的期望;现在又过度烦扰思虑,担心自己不能保全,这难道是下属侍奉君主的忠诚气节吗!”等到竟陵王刘诞反叛,孝武帝就诬陷颜竣和刘诞同谋,五月,逮捕颜竣交给廷尉,先打断他的脚,然后赐他死。颜竣的妻子儿女被流放到交州,到达宫亭湖时,又把他的儿子们沉到湖里淹死。
六月十二日,北魏国主前往阴山。
孝武帝命令沈庆之在桑里设置三座烽火台,规定如果攻克广陵外城,就点燃一座烽火;攻克内城,点燃两座烽火;擒获刘诞,点燃三座烽火。孝武帝用加盖玉玺的诏书督促沈庆之进军,诏书前后接连不断。沈庆之烧毁广陵东门,填平护城河,修筑攻城道路,建造可移动的城楼、土山以及各种攻城器具,却遇到长时间下雨,不能攻城。孝武帝让御史中丞庾微之上奏请求罢免沈庆之的官职,又下诏不追究,用这种方式激励他。从四月到秋季七月,雨停了,广陵城还是没能攻克。孝武帝发怒,命令太史选择日期,准备亲自渡过长江讨伐刘诞;太宰刘义恭坚决劝谏,孝武帝才停止。
刘诞当初关闭城门抗拒朝廷使者时,记室参军山阴人贺弼坚决劝谏,刘诞发怒,拔刀对着他,贺弼才停止劝谏。刘诞派兵出城作战,多次战败,部将和僚属大多翻越城墙出城投降。有人劝贺弼应该早点出城投降,贺弼说:“刘公起兵对抗朝廷,这事我既然不能顺从;但我蒙受刘公的厚恩,从道义上也不能背叛他,只能以死表明我的心意!”于是喝下毒药自杀。参军何康之等人谋划打开城门迎接朝廷军队,没能成功,就冲破关卡出城投降。刘诞建造高楼,把何康之的母亲放在楼上,让她暴露在外面,不给她食物;何康之的母亲呼喊何康之,几天后饿死。刘诞任命中军长济阳人范义为左司马。范义的母亲、妻子和儿女都在广陵城里,有人对范义说:“事情肯定不能成功,你还是逃走吧!”范义说:“我是人家的官吏;做儿子不能抛弃母亲,做官吏不能背叛君主。如果一定要像何康之那样才能活下来,我不会做这种事。”
沈庆之率领部众攻打广陵城,亲自冲锋在前,冒着箭雨和石块作战。七月初二,攻克广陵外城;又乘胜进军,攻克内城的小城。刘诞听说朝廷军队入城,逃往后花园,队主沈胤之等人追上他,击伤刘诞,刘诞掉入水中,士兵把他拉出来后斩杀。刘诞的母亲、妻子都自杀了。
孝武帝听说广陵平定,走出宣阳门,命令身边侍从都高呼万岁。侍中蔡兴宗陪同乘车,孝武帝回头问他:“你为什么唯独不喊?”蔡兴宗神色严肃地说:“陛下今天本该为诛杀叛贼而落泪,怎么能都高呼万岁呢!”孝武帝很不高兴。
朝廷下诏将刘诞的姓氏贬为“留”氏,广陵城里的官员百姓,无论老少全部下令处死。沈庆之请求保全五尺高以下的儿童,其余男子都处死,女子充作军中赏赐;即便如此,还是杀了三千多人。长水校尉宗越负责处决,他总是先把人开膛挖眼,或者抽打面部、鞭打腹部,再用苦酒浇灌伤口,然后才斩杀,宗越面对这些惨状,却面露喜色,好像有所收获。孝武帝把死者的头颅收集到石头城南岸堆成“京观”,侍中沈怀文劝谏,孝武帝不听。起初,刘诞自知将要失败,派黄门吕昙济和身边一向信任的人带着世子刘景粹藏在民间,对他们说:“如果事情不成,你们要想法保全刘景粹;如果实在不能幸免,就把他深埋起来。”又分别给他们金银珠宝作为资助。这些人出门后,都四散逃走;只有吕昙济没离开,带着刘景粹躲藏了十几天,最终被抓获,两人都被斩杀。
临川内史羊璿因平时和刘诞关系好而获罪,被关进监狱处死。
朝廷提拔梁旷为后将军,追赠刘琨之为给事黄门侍郎。
蔡兴宗奉诏前往广陵慰问军民。他和范义一向交好,就收殓范义的尸体,送回豫章安葬。孝武帝对他说:“你怎么敢故意触犯朝廷法令?”蔡兴宗直言回答:“陛下自己诛杀叛贼,臣自己安葬老朋友,有什么不可以的!”孝武帝面露惭愧。
宗越治理军队严格,擅长布置营阵。每当数万人驻扎时,宗越亲自骑马走在前面,让士兵跟在后面,他的马停下时,军营就已布置完毕,从未有过混乱。
七月二十八日,朝廷宣布大赦。
八月初三,任命丹阳尹刘秀之为尚书右仆射。
八月十三日,任命南兖州刺史沈庆之为司空,仍保留刺史职位。
八月初七,北魏国主前往云中;十九日,返回平城。
九月十九日,在玄武湖北岸修筑上林苑。
起初,晋朝人在“巳”位(按风水方位)修筑南郊祭天的祭坛,尚书右丞徐爰认为不合礼制。朝廷下诏将祭坛迁到牛头山西面,正对着宫城的“午”位。等到废帝即位后,认为原来的位置吉利,又把祭坛迁回原处。孝武帝还命令尚书左丞荀万秋制造“五路”(五种帝王专用车驾),依照金根车的样式,加上羽毛装饰的车盖。
大明四年庚子(公元460年)
春季,正月初一,北魏宣布大赦,改年号为“和平”。
正月十二日,孝武帝举行亲耕籍田仪式(古代帝王劝农的礼仪),宣布大赦。
正月十六日,朝廷下诏,祭祀天地和祖庙时,开始乘坐玉路(帝王专用的玉饰车驾)。
正月二十七日,立皇子刘子勋为晋安王,刘子房为寻阳王,刘子顼为历阳王,刘子鸾为襄阳王。
北魏散骑侍郎冯阐前来南朝宋访问。
二月,北魏卫将军乐安王拓跋良讨伐河西反叛的胡人。
三月,北魏军队入侵北阴平,朱提太守杨归子击败北魏军。
三月二十一日,皇后在西郊举行亲桑仪式(古代皇后劝农桑的礼仪),皇太后前往观看。
夏季,四月,北魏太后常氏去世。五月十一日,北魏将昭太后(常氏)安葬在鸣鸡山。
五月二十四日,尚书左仆射褚湛之去世。
吐谷浑王慕容拾寅同时接受南朝宋和北魏的爵位任命,他的居住、出行礼仪都仿照帝王规格,北魏人对此很不满。定阳侯曹安上奏说:“拾寅现在据守白兰,如果分兵从他左右两侧出击,他必定会逃到南山据守,不出十天,他的人马就会缺粮,可一举平定他。”六月初二,北魏派遣征西大将军阳平王拓跋新成等人统领统万、高平各路军队从南路出发,南郡公中山人李惠等人统领凉州各路军队从北路出发,攻打吐谷浑。
北魏在崔浩被诛杀后,废除了史官职位,到这时才重新设置。
河西反叛的胡人到长安认罪,北魏派遣使者安抚他们。
秋季,七月,南朝宋派遣使者前往北魏。
七月十二日,开府仪同三司何尚之去世。
七月二十日,北魏国主前往河西。
北魏军队抵达西平,吐谷浑王慕容拾寅逃到南山据守。九月,北魏军队渡过黄河追击,恰逢军中发生瘟疫,只好撤军,俘获各种牲畜二十多万头。
九月初九,北魏国主返回平城。
九月二十六日,改封襄阳王刘子鸾为新安王。
十月初一,朝廷下诏命令沈庆之讨伐沿长江一带的蛮族。
前庐陵内史周郎,议论政事恳切直率,孝武帝对他心怀不满。孝武帝让有关部门上奏,弹劾周郎在母亲守丧期间不遵守礼仪,将他押送到宁州,又在途中把他杀了。周郎出发时,侍中蔡兴宗正在宫中当值,请求和周郎告别;因此获罪,被免去官职,以平民身份留任原职。
十一月,北魏散骑侍郎卢度世等人前来南朝宋访问。
这一年,孝武帝征召青、冀二州刺史颜师伯为侍中。颜师伯凭借谄媚讨好得到孝武帝的亲信重用,群臣没人能比得上他,他大量收受贿赂,家产累积达千金。孝武帝曾和他玩樗蒲(古代一种赌博游戏),孝武帝掷出“雉”(一种获胜的牌面),自认为必定赢了;颜师伯接着掷,掷出“卢”(比“雉”更大的牌面),孝武帝脸色大变。颜师伯赶紧收起骰子说:“差点就掷成‘卢’了!”这一天,颜师伯一次就输给孝武帝一百万钱。
柔然攻打高昌,杀了沮渠安周,灭掉沮渠氏,立阚伯周为高昌王。高昌从此开始称王。
大明五年辛丑(公元461年)
春季,正月初一,朝廷举行朝贺仪式。雪花落在太宰刘义恭的衣服上,有六瓣(古人认为六瓣雪是祥瑞),刘义恭上奏认为这是吉兆,孝武帝很高兴。刘义恭因为孝武帝猜忌残暴,担心自己不能自保,每次都用谦卑的言辞、恭顺的态度,刻意迎合孝武帝;因此在孝武帝在位期间,始终没有遭遇灾祸。
二月初四,北魏国主前往中山;十九日,抵达邺城,随后又前往信都。
三月,南朝宋派遣使者前往北魏。
北魏国主征发并州、肆州百姓五千人修整河西的狩猎通道;三月二十五日,返回平城。
夏季,四月初七,改封西阳王刘子尚为豫章王。
四月十四日,朝廷下诏开始修建明堂(古代帝王举行祭祀、朝会等仪式的场所),在丙、己方位(按风水方位)直接建造大殿,形制仿照太庙,只在大殿设十二间房屋这一点上有所不同。
雍州刺史、海陵王刘休茂,年仅十七岁,由司马新野人文深之代理府中事务。刘休茂性格急躁,想自己独断决策,但庾深之和军中主帅常常阻止他,他因此一直心怀怨恨。刘休茂身边的侍从张伯超受宠信,却犯了很多过错,主帅多次斥责他。张伯超害怕了,就劝刘休茂说:“主帅暗中记录您的过失,打算上报朝廷,这样下去恐怕您没有好下场。”刘休茂问:“那该怎么办?”张伯超说:“只有杀了代理府事的庾深之和主帅,起兵自卫。这里距离都城有几千里,就算大事不成,至少也能逃到胡虏境内当王。”刘休茂听从了他的建议。
四月二十五日夜里,刘休茂和张伯超等人率领贴身卫队,在城中杀死典签杨庆,冲出内城,又杀了庾深之和典签戴双;随后召集士兵,竖起军旗、传递檄文,逼迫下属官员推举自己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授黄钺(象征专杀大权的仪仗)。侍读博士荀诜劝谏,被刘休茂杀死。张伯超独掌军政大权,生杀大权全由他决定。刘休茂身边的侍从曹万期挺身而出,想砍杀刘休茂,没能成功,反而被杀。
刘休茂出城巡视军营,咨议参军沈畅之等人率领部众关闭城门抗拒他。刘休茂骑马赶回,却进不了城。义成太守薛继考为刘休茂全力攻城,最终攻破城门,斩杀沈畅之和同谋几十人。当天,参军尹玄庆又起兵攻打刘休茂,活捉后将他斩首,刘休茂的母亲、妻子都自杀了,他的同党也全部被处死。城中陷入混乱,没人能统一指挥。中兵参军刘恭之是刘秀之的弟弟,众人共同推举他代理府州事务。薛继考用兵胁迫刘恭之,让他撰写奏文,声称“薛继考起义平叛”,随后自己乘坐驿车返回都城;孝武帝任命他为北中郎咨议参军,赐爵冠军侯;不久事情败露,薛继考被处死。朝廷任命尹玄庆为射声校尉。
孝武帝自从即位以来,就压制贬斥各位弟弟;攻克广陵后,还想进一步加重对诸王的限制。沈怀文劝说道:“汉明帝不让自己的儿子和光武帝的儿子享受同等待遇,前代史书把这当作美谈。陛下已经像周公诛杀管叔、蔡叔那样严惩了叛乱的诸王,希望也能像周成王分封唐叔、卫康叔那样,对其他诸王加以信任托付。”等到襄阳叛乱平定,太宰刘义恭揣摩到孝武帝的心意,又上奏请求限制诸王权力,不让他们担任边境州的长官,还要求诸王把兵器铠甲全部上交,禁止他们结交宾客;沈怀文坚决劝谏,认为不能这样做,孝武帝才停止推行。
孝武帝打猎游乐没有节制,曾外出打猎,深夜才回来,下令打开城门。侍中谢庄留守都城,认为单凭凭证可能有假,坚持不奉旨开门,一定要看到孝武帝亲笔书写的诏令才开。后来孝武帝在宴会上,随口问谢庄:“你想效仿郅君章(东汉时坚守城门不迎合皇帝的官员)吗?”谢庄回答:“臣听说帝王祭祀、打猎,出入都有规定的礼仪节制。现在陛下清晨出去、深夜归来,臣担心有不法之徒趁机伪造诏令行骗。因此臣必须等到陛下的亲笔诏令,才敢开门。”
北魏发生大旱,北魏国主下诏:“各州郡境内,无论神灵大小,都要打扫干净并祭祀祈祷;等粮食丰收后,再按照神灵的等级分别祭祀。”于是此前被废除的各类祭祀都恢复了。
秋季,七月二十二日,北魏国主立他的弟弟拓跋小新成为济阳王,加授征东大将军,镇守平原;立拓跋天赐为汝阴王,加授征南大将军,镇守虎牢;立拓跋万寿为乐浪王,加授征北大将军,镇守和龙;立拓跋洛侯为广平王。
七月二十六日,北魏国主巡视山北地区;八月二十二日,返回平城。
八月初三,孝武帝立皇子刘子仁为永嘉王,刘子真为始安王。
九月初一,发生日食。
沈庆之坚决辞让司空一职,柳元景坚决辞让开府仪同三司一职;孝武帝下诏同意,仍下令沈庆之在朝会时的位次排在司空之后,俸禄按照三司标准发放,柳元景的位次排在“从公”(次于三公的官员)之上。
沈庆之不识字,家里一向富裕,家产累积达万金,奴仆有上千人;他还两次向朝廷捐献一千万钱、一万斛粮食。他原本有四座宅院,又在娄湖有园林房舍;一天夜里,他带着子孙和内外亲戚迁居到娄湖,把四座宅院交给官府。沈庆之养了很多歌妓侍妾,平日悠闲无事,尽情享乐,除了朝会从不外出;他的车马都很朴素,随从不过三五人,遇到他的人都不知道他是三公级别的官员。
九月十九日,朝廷将南豫州州府迁到于湖。九月二十二日,任命浔阳王刘子房为南豫州刺史。
闰九月初三,皇太子的妃子何氏去世,谥号为献妃。
闰九月十七日,改封历阳王刘子顼为临海王。
冬季,十月初一,任命南徐州刺史刘延孙为尚书左仆射,右仆射刘秀之为雍州刺史。
十月初二,任命新安王刘子鸾为南徐州刺史。刘子鸾的母亲殷淑仪,在后宫中最受宠爱,刘子鸾也比其他皇子更得孝武帝喜爱,凡是被孝武帝看重的人,没有不进入刘子鸾府中的。等到刘子鸾担任南徐州刺史,孝武帝还分割吴郡划归南徐州管辖。
起初,巴陵王刘休若担任北徐州刺史时,任命山阴县令张岱为咨议参军,代理府、州、国事务。后来临海王刘子顼任广州刺史、豫章王刘子尚任扬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任南兖州刺史,张岱先后担任这三个府的咨议参军,代理三位王爷的事务,和典签、主帅共事,既能把事情办好,又能和同僚保持良好关系。有人问张岱:“王爷们都还年幼,管事的人又多,你却总能把公私事务协调好,是怎么做到的?”张岱说:“古人说‘一颗忠心可以侍奉百位君主’。我处理政事公正,待人接物合乎礼仪,不会做让人后悔的事;至于君主聪明或愚笨、能力强或弱,不过是才能运用多少的区别罢了。”等到刘子鸾担任南徐州刺史,又任命张岱为别驾、代理事务。张岱是张永的弟弟。
北魏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等人前来南朝宋访问。游明根是游雅的堂弟。
北魏广平王拓跋洛侯去世。
十二月十五日,任命领军将军刘遵考为尚书右仆射。
十二月十七日,朝廷规定百姓每户每年缴纳四匹布。
这一年,朝廷下诏,命令士族中与非士族通婚的人都去补充将吏职位(充当兵役)。士族大多逃避兵役逃亡,朝廷于是制定严厉法令,抓到逃亡者就斩首,结果很多人逃到山林湖泊中当盗贼。沈怀文劝谏,孝武帝不听。
大明六年壬寅(公元462年)
春季,正月初八,北魏乐浪王拓跋万寿去世。
正月十六日,孝武帝首次在明堂祭祀五帝,宣布大赦。
正月初二,朝廷在中堂举行秀才、孝廉的策试。扬州秀才顾法的对策中说:“源头清澈,水流就洁净;君主圣明,刑法就完备。君主亲自推行教化,比自上而下的政令更有效;君主亲自示范训导,比风吹草倒的速度还快。”孝武帝看后,厌恶他的直言不讳,把策卷扔到地上。
二月初五,朝廷恢复文武百官的俸禄(此前可能因财政问题削减过)。
三月十一日,孝武帝立皇子刘子元为邵陵王。
起初,侍中沈怀文,多次因直言劝谏违背孝武帝的心意。沈怀文一向和颜竣、周朗关系好,孝武帝对他说:“颜竣如果早知道我会杀他,当初也不敢那样放肆。”沈怀文沉默不语。侍中王彧,在谈话中称赞颜竣、周朗的才华,沈怀文也跟着附和。颜师伯把这事告诉了孝武帝,孝武帝对沈怀文更加不满。
孝武帝曾外出射雉,突然遇到大风大雨。沈怀文和王彧、江智渊事先约定一起劝谏。恰逢孝武帝召他们进入射雉场,沈怀文说:“风雨这么大,陛下不宜冒雨停留。”王彧也说:“沈怀文的建议,陛下应该听从。”江智渊还没来得及说话,孝武帝就搭起弓箭,脸色大变说:“你想效仿颜竣吗?为什么总爱管闲事!”又说:“颜竣那小子,我真后悔没先抽他的脸!”
每次孝武帝设宴聚会,都要让在座的人喝得大醉,还毫无节制地嘲讽取乐。沈怀文一向不喝酒,也不
春季,正月初一,兖州军队与北魏将领皮豹子在高平交战,兖州军队战败。
正月二十一日,(朝廷)任命骠骑将军柳元景为尚书令,右仆射刘遵考为领军将军。
正月十一日,北魏河南公伊去世。
三月十八日,(朝廷)将扬州六郡划定为王畿,又把东扬州改称为扬州,将州府迁到会稽,这仍是因为天象变化(的缘故)。
三月十三日,(朝廷)任命义兴太守垣阆为兖州刺史。垣阆是刘遵考的儿子。
夏季,四月初二,北魏国主立他弟弟的儿子拓跋推为京兆王。
竟陵王刘诞知道宋孝武帝(刘骏)心里猜忌自己,也暗中做防备;借北魏军队入侵的机会,修整城池、疏通护城河,囤积粮食、整治武器。刘诞的记室参军江智渊察觉刘诞有反叛意图,请求休假先返回建康,孝武帝任命他为中书侍郎。江智渊是江夷弟弟的儿子,从小就有品行操守。沈怀文常称赞他说:“别人该有的他都有,别人不该有的他都没有,大概只有江智渊能做到吧!”
当时,路上的人都传言刘诞要反叛。恰逢吴郡百姓刘成上书说:“我儿子刘道龙过去侍奉刘诞,看见刘诞在石头城修整皇帝用的车马器物,练习皇帝出巡时的警戒仪式。刘道龙担忧害怕,私下和同伴说起这事,刘诞就杀了他。”又有豫章百姓陈谈之上书说:“我弟弟陈咏之在刘诞身边做事,看见刘诞写下陛下的年龄、姓名等信息,到巫师郑师怜家去祈祷诅咒,陈咏之秘密把这事上报朝廷,刘诞却诬陷陈咏之借酒辱骂他,把陈咏之杀了。”孝武帝于是命令有关部门上奏刘诞的罪行,请求将他逮捕交给廷尉治罪。四月十八日,(朝廷)下诏将刘诞的爵位贬为侯爵,让他前往封国。诏书还没下达,孝武帝先把羽林禁兵分配给兖州刺史垣阆,让他以前往镇守兖州为名义,和给事中戴明宝一起偷袭刘诞。
垣阆抵达广陵,刘诞还没察觉。戴明宝连夜通知刘诞的典签蒋成,让他第二天清晨打开城门做内应。蒋成把这事告诉了府舍人许宗之,许宗之进宫告诉了刘诞;刘诞惊慌起身,召集身边侍从和平时蓄养的几百人抓住蒋成,统领士兵自卫。天快亮时,戴明宝和垣阆率领几百名精锐士兵突然赶到,可城门没开;刘诞已经部署士兵登上城墙,亲自在城墙上斩杀蒋成,赦免了服劳役的囚徒和关押的犯人,打开城门攻击垣阆,杀了他,戴明宝从小路逃回建康。孝武帝下诏让朝廷内外实行戒严,任命始兴公沈庆之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率领军队讨伐刘诞。四月二十七日,孝武帝亲自统领禁兵驻扎在宣武堂。
司州刺史刘季之是刘诞过去的部将,一直和都督宗悫有矛盾,听说刘诞反叛,担心被宗悫杀害,就弃官从小路独自返回朝廷。到达盱眙时,盱眙太守郑瑗怀疑刘季之和刘诞同谋,拦击并杀了他。
沈庆之抵达欧阳,刘诞派沈庆之的同族人沈道愍带着书信劝说沈庆之,还赠送他一把玉环刀。沈庆之让沈道愍返回,列举刘诞的罪行斥责他。刘诞烧毁广陵城外的房舍,驱赶百姓全部进入广陵城,关闭城门坚守,又分别派人送出文书,邀约拉拢远近势力。当时山阳内史梁旷的家在广陵,刘诞抓住他的妻子儿女,派人邀约梁旷投降,梁旷斩杀使者拒绝;刘诞发怒,杀了梁旷全家。
刘诞把奏表扔到城外,奏表中说:“陛下听信谗言,竟让无名小人来偷袭我;我不能忍受冤枉和残酷对待,就杀了他们。麻雀、老鼠尚且贪恋生命,我只能违背陛下的诏令。现在我亲自统领部下,镇守徐州、兖州地区。我过去有什么福分,能和陛下同生在皇家?现在又有什么罪过,竟和陛下变成像胡人和越人那样的仇敌?我顶着刀锋挥舞兵器,即便万死也不顾惜;平定叛乱的日子,希望就在不久之后。”又说:“陛下宫廷里的丑事,难道能闭口不谈吗!”孝武帝大怒,把刘诞在建康的亲信、心腹、同族亲属、服丧一年的亲属全部杀掉,死者数以千计,有的人家中亲人已经被杀,才从广陵城里逃出来。
沈庆之来到广陵城下,刘诞登上城楼对他说:“沈公已是白发老人,何苦来这里呢!”沈庆之说:“朝廷认为您狂妄愚蠢,不值得劳烦年轻力壮的人,所以才派我来。”
孝武帝担心刘诞逃到北魏,让沈庆之阻断他的逃跑路线。沈庆之把军营转移到白土,距离广陵城十八里,又进军到新亭。豫州刺史宗悫、徐州刺史刘道隆都率领军队前来会合;兖州刺史沈僧明是沈庆之哥哥的儿子,也派兵援助沈庆之。此前刘诞欺骗部下说“宗悫会帮助我”;宗悫到了之后,绕着广陵城骑马显示兵力,呼喊说:“我就是宗悫!”
刘诞见各路军队大规模集结,想放弃广陵城向北逃跑,留下中兵参军申灵赐镇守广陵,自己率领几百名步兵、骑兵,让亲信都跟随自己,声称要出城作战,却暗中转向海陵的道路。沈庆之派龙骧将军武念追击他。刘诞走了十几里,部下都不愿意离开,纷纷请求刘诞返回广陵城。刘诞说:“我返回城里容易,但你们能为我尽力作战吗?”部下都答应,刘诞于是又返回广陵,修筑高台,杀牲取血与众人盟誓,对广陵府和兖州的文武官员都提升了官职等级。他任命主簿刘琨之为中兵参军;刘琨之是刘遵考的儿子,推辞说:“忠和孝不能同时兼顾。我老父亲还在世,不敢接受任命。”刘诞把他囚禁了十几天,他最终还是不接受,刘诞就杀了他。
右卫将军垣护之、虎贲中郎将殷孝祖等人攻打北魏返回,到达广陵,孝武帝让他们都接受沈庆之的指挥。沈庆之进军扎营,逼近广陵城。刘诞派人给沈庆之送食物,由一百多人提着从北门出来;沈庆之不打开查看,把食物全部烧了。刘诞在城楼上递出书信和奏表,请求沈庆之帮忙送去朝廷,沈庆之说:“我接受诏令讨伐叛贼,不能为你送奏表。你如果真想向朝廷认罪求死,就该自己打开城门派使者去,我会为你护送使者。”
东扬州刺史颜竣因母亲去世离职,送丧返回都城,孝武帝对他的恩宠待遇仍然优厚,但颜竣当时对亲友常有怨言,有时还谈及朝廷的得失。恰逢王僧达获罪,怀疑是颜竣诬陷自己;王僧达临死前,详细陈述了颜竣前后抱怨、诽谤朝廷的话。孝武帝于是让御史中丞庾微之上奏弹劾颜竣,免去颜竣的官职。颜竣更加恐惧,上奏表向孝武帝认错道歉,并且请求保全性命;孝武帝更加愤怒,下诏答复说:“你讥讽指责、心怀怨恨,已经辜负了我原本对你的期望;现在又过度烦扰思虑,担心自己不能保全,这难道是下属侍奉君主的忠诚气节吗!”等到竟陵王刘诞反叛,孝武帝就诬陷颜竣和刘诞同谋,五月,逮捕颜竣交给廷尉,先打断他的脚,然后赐他死。颜竣的妻子儿女被流放到交州,到达宫亭湖时,又把他的儿子们沉到湖里淹死。
六月十二日,北魏国主前往阴山。
孝武帝命令沈庆之在桑里设置三座烽火台,规定如果攻克广陵外城,就点燃一座烽火;攻克内城,点燃两座烽火;擒获刘诞,点燃三座烽火。孝武帝用加盖玉玺的诏书督促沈庆之进军,诏书前后接连不断。沈庆之烧毁广陵东门,填平护城河,修筑攻城道路,建造可移动的城楼、土山以及各种攻城器具,却遇到长时间下雨,不能攻城。孝武帝让御史中丞庾微之上奏请求罢免沈庆之的官职,又下诏不追究,用这种方式激励他。从四月到秋季七月,雨停了,广陵城还是没能攻克。孝武帝发怒,命令太史选择日期,准备亲自渡过长江讨伐刘诞;太宰刘义恭坚决劝谏,孝武帝才停止。
刘诞当初关闭城门抗拒朝廷使者时,记室参军山阴人贺弼坚决劝谏,刘诞发怒,拔刀对着他,贺弼才停止劝谏。刘诞派兵出城作战,多次战败,部将和僚属大多翻越城墙出城投降。有人劝贺弼应该早点出城投降,贺弼说:“刘公起兵对抗朝廷,这事我既然不能顺从;但我蒙受刘公的厚恩,从道义上也不能背叛他,只能以死表明我的心意!”于是喝下毒药自杀。参军何康之等人谋划打开城门迎接朝廷军队,没能成功,就冲破关卡出城投降。刘诞建造高楼,把何康之的母亲放在楼上,让她暴露在外面,不给她食物;何康之的母亲呼喊何康之,几天后饿死。刘诞任命中军长济阳人范义为左司马。范义的母亲、妻子和儿女都在广陵城里,有人对范义说:“事情肯定不能成功,你还是逃走吧!”范义说:“我是人家的官吏;做儿子不能抛弃母亲,做官吏不能背叛君主。如果一定要像何康之那样才能活下来,我不会做这种事。”
沈庆之率领部众攻打广陵城,亲自冲锋在前,冒着箭雨和石块作战。七月初二,攻克广陵外城;又乘胜进军,攻克内城的小城。刘诞听说朝廷军队入城,逃往后花园,队主沈胤之等人追上他,击伤刘诞,刘诞掉入水中,士兵把他拉出来后斩杀。刘诞的母亲、妻子都自杀了。
孝武帝听说广陵平定,走出宣阳门,命令身边侍从都高呼万岁。侍中蔡兴宗陪同乘车,孝武帝回头问他:“你为什么唯独不喊?”蔡兴宗神色严肃地说:“陛下今天本该为诛杀叛贼而落泪,怎么能都高呼万岁呢!”孝武帝很不高兴。
朝廷下诏将刘诞的姓氏贬为“留”氏,广陵城里的官员百姓,无论老少全部下令处死。沈庆之请求保全五尺高以下的儿童,其余男子都处死,女子充作军中赏赐;即便如此,还是杀了三千多人。长水校尉宗越负责处决,他总是先把人开膛挖眼,或者抽打面部、鞭打腹部,再用苦酒浇灌伤口,然后才斩杀,宗越面对这些惨状,却面露喜色,好像有所收获。孝武帝把死者的头颅收集到石头城南岸堆成“京观”,侍中沈怀文劝谏,孝武帝不听。起初,刘诞自知将要失败,派黄门吕昙济和身边一向信任的人带着世子刘景粹藏在民间,对他们说:“如果事情不成,你们要想法保全刘景粹;如果实在不能幸免,就把他深埋起来。”又分别给他们金银珠宝作为资助。这些人出门后,都四散逃走;只有吕昙济没离开,带着刘景粹躲藏了十几天,最终被抓获,两人都被斩杀。
临川内史羊璿因平时和刘诞关系好而获罪,被关进监狱处死。
朝廷提拔梁旷为后将军,追赠刘琨之为给事黄门侍郎。
蔡兴宗奉诏前往广陵慰问军民。他和范义一向交好,就收殓范义的尸体,送回豫章安葬。孝武帝对他说:“你怎么敢故意触犯朝廷法令?”蔡兴宗直言回答:“陛下自己诛杀叛贼,臣自己安葬老朋友,有什么不可以的!”孝武帝面露惭愧。
宗越治理军队严格,擅长布置营阵。每当数万人驻扎时,宗越亲自骑马走在前面,让士兵跟在后面,他的马停下时,军营就已布置完毕,从未有过混乱。
七月二十八日,朝廷宣布大赦。
八月初三,任命丹阳尹刘秀之为尚书右仆射。
八月十三日,任命南兖州刺史沈庆之为司空,仍保留刺史职位。
八月初七,北魏国主前往云中;十九日,返回平城。
九月十九日,在玄武湖北岸修筑上林苑。
起初,晋朝人在“巳”位(按风水方位)修筑南郊祭天的祭坛,尚书右丞徐爰认为不合礼制。朝廷下诏将祭坛迁到牛头山西面,正对着宫城的“午”位。等到废帝即位后,认为原来的位置吉利,又把祭坛迁回原处。孝武帝还命令尚书左丞荀万秋制造“五路”(五种帝王专用车驾),依照金根车的样式,加上羽毛装饰的车盖。
大明四年庚子(公元460年)
春季,正月初一,北魏宣布大赦,改年号为“和平”。
正月十二日,孝武帝举行亲耕籍田仪式(古代帝王劝农的礼仪),宣布大赦。
正月十六日,朝廷下诏,祭祀天地和祖庙时,开始乘坐玉路(帝王专用的玉饰车驾)。
正月二十七日,立皇子刘子勋为晋安王,刘子房为寻阳王,刘子顼为历阳王,刘子鸾为襄阳王。
北魏散骑侍郎冯阐前来南朝宋访问。
二月,北魏卫将军乐安王拓跋良讨伐河西反叛的胡人。
三月,北魏军队入侵北阴平,朱提太守杨归子击败北魏军。
三月二十一日,皇后在西郊举行亲桑仪式(古代皇后劝农桑的礼仪),皇太后前往观看。
夏季,四月,北魏太后常氏去世。五月十一日,北魏将昭太后(常氏)安葬在鸣鸡山。
五月二十四日,尚书左仆射褚湛之去世。
吐谷浑王慕容拾寅同时接受南朝宋和北魏的爵位任命,他的居住、出行礼仪都仿照帝王规格,北魏人对此很不满。定阳侯曹安上奏说:“拾寅现在据守白兰,如果分兵从他左右两侧出击,他必定会逃到南山据守,不出十天,他的人马就会缺粮,可一举平定他。”六月初二,北魏派遣征西大将军阳平王拓跋新成等人统领统万、高平各路军队从南路出发,南郡公中山人李惠等人统领凉州各路军队从北路出发,攻打吐谷浑。
北魏在崔浩被诛杀后,废除了史官职位,到这时才重新设置。
河西反叛的胡人到长安认罪,北魏派遣使者安抚他们。
秋季,七月,南朝宋派遣使者前往北魏。
七月十二日,开府仪同三司何尚之去世。
七月二十日,北魏国主前往河西。
北魏军队抵达西平,吐谷浑王慕容拾寅逃到南山据守。九月,北魏军队渡过黄河追击,恰逢军中发生瘟疫,只好撤军,俘获各种牲畜二十多万头。
九月初九,北魏国主返回平城。
九月二十六日,改封襄阳王刘子鸾为新安王。
十月初一,朝廷下诏命令沈庆之讨伐沿长江一带的蛮族。
前庐陵内史周郎,议论政事恳切直率,孝武帝对他心怀不满。孝武帝让有关部门上奏,弹劾周郎在母亲守丧期间不遵守礼仪,将他押送到宁州,又在途中把他杀了。周郎出发时,侍中蔡兴宗正在宫中当值,请求和周郎告别;因此获罪,被免去官职,以平民身份留任原职。
十一月,北魏散骑侍郎卢度世等人前来南朝宋访问。
这一年,孝武帝征召青、冀二州刺史颜师伯为侍中。颜师伯凭借谄媚讨好得到孝武帝的亲信重用,群臣没人能比得上他,他大量收受贿赂,家产累积达千金。孝武帝曾和他玩樗蒲(古代一种赌博游戏),孝武帝掷出“雉”(一种获胜的牌面),自认为必定赢了;颜师伯接着掷,掷出“卢”(比“雉”更大的牌面),孝武帝脸色大变。颜师伯赶紧收起骰子说:“差点就掷成‘卢’了!”这一天,颜师伯一次就输给孝武帝一百万钱。
柔然攻打高昌,杀了沮渠安周,灭掉沮渠氏,立阚伯周为高昌王。高昌从此开始称王。
大明五年辛丑(公元461年)
春季,正月初一,朝廷举行朝贺仪式。雪花落在太宰刘义恭的衣服上,有六瓣(古人认为六瓣雪是祥瑞),刘义恭上奏认为这是吉兆,孝武帝很高兴。刘义恭因为孝武帝猜忌残暴,担心自己不能自保,每次都用谦卑的言辞、恭顺的态度,刻意迎合孝武帝;因此在孝武帝在位期间,始终没有遭遇灾祸。
二月初四,北魏国主前往中山;十九日,抵达邺城,随后又前往信都。
三月,南朝宋派遣使者前往北魏。
北魏国主征发并州、肆州百姓五千人修整河西的狩猎通道;三月二十五日,返回平城。
夏季,四月初七,改封西阳王刘子尚为豫章王。
四月十四日,朝廷下诏开始修建明堂(古代帝王举行祭祀、朝会等仪式的场所),在丙、己方位(按风水方位)直接建造大殿,形制仿照太庙,只在大殿设十二间房屋这一点上有所不同。
雍州刺史、海陵王刘休茂,年仅十七岁,由司马新野人文深之代理府中事务。刘休茂性格急躁,想自己独断决策,但庾深之和军中主帅常常阻止他,他因此一直心怀怨恨。刘休茂身边的侍从张伯超受宠信,却犯了很多过错,主帅多次斥责他。张伯超害怕了,就劝刘休茂说:“主帅暗中记录您的过失,打算上报朝廷,这样下去恐怕您没有好下场。”刘休茂问:“那该怎么办?”张伯超说:“只有杀了代理府事的庾深之和主帅,起兵自卫。这里距离都城有几千里,就算大事不成,至少也能逃到胡虏境内当王。”刘休茂听从了他的建议。
四月二十五日夜里,刘休茂和张伯超等人率领贴身卫队,在城中杀死典签杨庆,冲出内城,又杀了庾深之和典签戴双;随后召集士兵,竖起军旗、传递檄文,逼迫下属官员推举自己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授黄钺(象征专杀大权的仪仗)。侍读博士荀诜劝谏,被刘休茂杀死。张伯超独掌军政大权,生杀大权全由他决定。刘休茂身边的侍从曹万期挺身而出,想砍杀刘休茂,没能成功,反而被杀。
刘休茂出城巡视军营,咨议参军沈畅之等人率领部众关闭城门抗拒他。刘休茂骑马赶回,却进不了城。义成太守薛继考为刘休茂全力攻城,最终攻破城门,斩杀沈畅之和同谋几十人。当天,参军尹玄庆又起兵攻打刘休茂,活捉后将他斩首,刘休茂的母亲、妻子都自杀了,他的同党也全部被处死。城中陷入混乱,没人能统一指挥。中兵参军刘恭之是刘秀之的弟弟,众人共同推举他代理府州事务。薛继考用兵胁迫刘恭之,让他撰写奏文,声称“薛继考起义平叛”,随后自己乘坐驿车返回都城;孝武帝任命他为北中郎咨议参军,赐爵冠军侯;不久事情败露,薛继考被处死。朝廷任命尹玄庆为射声校尉。
孝武帝自从即位以来,就压制贬斥各位弟弟;攻克广陵后,还想进一步加重对诸王的限制。沈怀文劝说道:“汉明帝不让自己的儿子和光武帝的儿子享受同等待遇,前代史书把这当作美谈。陛下已经像周公诛杀管叔、蔡叔那样严惩了叛乱的诸王,希望也能像周成王分封唐叔、卫康叔那样,对其他诸王加以信任托付。”等到襄阳叛乱平定,太宰刘义恭揣摩到孝武帝的心意,又上奏请求限制诸王权力,不让他们担任边境州的长官,还要求诸王把兵器铠甲全部上交,禁止他们结交宾客;沈怀文坚决劝谏,认为不能这样做,孝武帝才停止推行。
孝武帝打猎游乐没有节制,曾外出打猎,深夜才回来,下令打开城门。侍中谢庄留守都城,认为单凭凭证可能有假,坚持不奉旨开门,一定要看到孝武帝亲笔书写的诏令才开。后来孝武帝在宴会上,随口问谢庄:“你想效仿郅君章(东汉时坚守城门不迎合皇帝的官员)吗?”谢庄回答:“臣听说帝王祭祀、打猎,出入都有规定的礼仪节制。现在陛下清晨出去、深夜归来,臣担心有不法之徒趁机伪造诏令行骗。因此臣必须等到陛下的亲笔诏令,才敢开门。”
北魏发生大旱,北魏国主下诏:“各州郡境内,无论神灵大小,都要打扫干净并祭祀祈祷;等粮食丰收后,再按照神灵的等级分别祭祀。”于是此前被废除的各类祭祀都恢复了。
秋季,七月二十二日,北魏国主立他的弟弟拓跋小新成为济阳王,加授征东大将军,镇守平原;立拓跋天赐为汝阴王,加授征南大将军,镇守虎牢;立拓跋万寿为乐浪王,加授征北大将军,镇守和龙;立拓跋洛侯为广平王。
七月二十六日,北魏国主巡视山北地区;八月二十二日,返回平城。
八月初三,孝武帝立皇子刘子仁为永嘉王,刘子真为始安王。
九月初一,发生日食。
沈庆之坚决辞让司空一职,柳元景坚决辞让开府仪同三司一职;孝武帝下诏同意,仍下令沈庆之在朝会时的位次排在司空之后,俸禄按照三司标准发放,柳元景的位次排在“从公”(次于三公的官员)之上。
沈庆之不识字,家里一向富裕,家产累积达万金,奴仆有上千人;他还两次向朝廷捐献一千万钱、一万斛粮食。他原本有四座宅院,又在娄湖有园林房舍;一天夜里,他带着子孙和内外亲戚迁居到娄湖,把四座宅院交给官府。沈庆之养了很多歌妓侍妾,平日悠闲无事,尽情享乐,除了朝会从不外出;他的车马都很朴素,随从不过三五人,遇到他的人都不知道他是三公级别的官员。
九月十九日,朝廷将南豫州州府迁到于湖。九月二十二日,任命浔阳王刘子房为南豫州刺史。
闰九月初三,皇太子的妃子何氏去世,谥号为献妃。
闰九月十七日,改封历阳王刘子顼为临海王。
冬季,十月初一,任命南徐州刺史刘延孙为尚书左仆射,右仆射刘秀之为雍州刺史。
十月初二,任命新安王刘子鸾为南徐州刺史。刘子鸾的母亲殷淑仪,在后宫中最受宠爱,刘子鸾也比其他皇子更得孝武帝喜爱,凡是被孝武帝看重的人,没有不进入刘子鸾府中的。等到刘子鸾担任南徐州刺史,孝武帝还分割吴郡划归南徐州管辖。
起初,巴陵王刘休若担任北徐州刺史时,任命山阴县令张岱为咨议参军,代理府、州、国事务。后来临海王刘子顼任广州刺史、豫章王刘子尚任扬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任南兖州刺史,张岱先后担任这三个府的咨议参军,代理三位王爷的事务,和典签、主帅共事,既能把事情办好,又能和同僚保持良好关系。有人问张岱:“王爷们都还年幼,管事的人又多,你却总能把公私事务协调好,是怎么做到的?”张岱说:“古人说‘一颗忠心可以侍奉百位君主’。我处理政事公正,待人接物合乎礼仪,不会做让人后悔的事;至于君主聪明或愚笨、能力强或弱,不过是才能运用多少的区别罢了。”等到刘子鸾担任南徐州刺史,又任命张岱为别驾、代理事务。张岱是张永的弟弟。
北魏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等人前来南朝宋访问。游明根是游雅的堂弟。
北魏广平王拓跋洛侯去世。
十二月十五日,任命领军将军刘遵考为尚书右仆射。
十二月十七日,朝廷规定百姓每户每年缴纳四匹布。
这一年,朝廷下诏,命令士族中与非士族通婚的人都去补充将吏职位(充当兵役)。士族大多逃避兵役逃亡,朝廷于是制定严厉法令,抓到逃亡者就斩首,结果很多人逃到山林湖泊中当盗贼。沈怀文劝谏,孝武帝不听。
大明六年壬寅(公元462年)
春季,正月初八,北魏乐浪王拓跋万寿去世。
正月十六日,孝武帝首次在明堂祭祀五帝,宣布大赦。
正月初二,朝廷在中堂举行秀才、孝廉的策试。扬州秀才顾法的对策中说:“源头清澈,水流就洁净;君主圣明,刑法就完备。君主亲自推行教化,比自上而下的政令更有效;君主亲自示范训导,比风吹草倒的速度还快。”孝武帝看后,厌恶他的直言不讳,把策卷扔到地上。
二月初五,朝廷恢复文武百官的俸禄(此前可能因财政问题削减过)。
三月十一日,孝武帝立皇子刘子元为邵陵王。
起初,侍中沈怀文,多次因直言劝谏违背孝武帝的心意。沈怀文一向和颜竣、周朗关系好,孝武帝对他说:“颜竣如果早知道我会杀他,当初也不敢那样放肆。”沈怀文沉默不语。侍中王彧,在谈话中称赞颜竣、周朗的才华,沈怀文也跟着附和。颜师伯把这事告诉了孝武帝,孝武帝对沈怀文更加不满。
孝武帝曾外出射雉,突然遇到大风大雨。沈怀文和王彧、江智渊事先约定一起劝谏。恰逢孝武帝召他们进入射雉场,沈怀文说:“风雨这么大,陛下不宜冒雨停留。”王彧也说:“沈怀文的建议,陛下应该听从。”江智渊还没来得及说话,孝武帝就搭起弓箭,脸色大变说:“你想效仿颜竣吗?为什么总爱管闲事!”又说:“颜竣那小子,我真后悔没先抽他的脸!”
每次孝武帝设宴聚会,都要让在座的人喝得大醉,还毫无节制地嘲讽取乐。沈怀文一向不喝酒,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