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十九年(壬午年,公元442年)
春天,正月初七(甲申日),北魏太武帝备好皇帝仪仗,前往道坛接受符箓(道教仪式,象征受天命统治),旗帜全用青色。从此,北魏每位皇帝即位都要受箓。寇谦之又上奏请求修建静轮宫,要求宫殿高耸到听不到鸡鸣狗叫,想借此上接天神。崔浩劝说太武帝修建,耗费的人力财力数以万计,过了一年也没建成。太子拓跋晃劝谏说:“天和人所处的世界不同,高低有固定分界,不可能相通,这是必然的道理。现在空耗国库、使百姓疲惫,做这种没用的事,有什么用呢!如果真要按寇谦之说的做,不如利用东山万仞的高度来建,还容易些。”太武帝不听。
夏天,四月,沮渠无讳率领一万多户人家,放弃敦煌,向西投奔沮渠安周。还没到鄯善,鄯善王比龙就害怕了,率领部众逃往且末(今新疆且末),他的世子向沮渠安周投降。沮渠无讳于是占据鄯善,他的士兵穿越流沙时,一半以上的人渴死。
李宝(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孙)从伊吾率领两千人占据敦煌,修缮城池府库,安抚当地旧民。
沮渠牧犍败亡后,凉州人阚爽占据高昌(今新疆吐鲁番),自称太守。唐契被柔然逼迫,率领部众向西赶往高昌,想夺取高昌。柔然派将领阿若追击,唐契战败身亡。唐契的弟弟唐和收拢残余部众,投奔车师前部王伊洛。当时沮渠安周驻守横截城(今新疆吐鲁番附近),唐和攻克该城,又攻占高宁(今新疆鄯善附近)、白力(今新疆鄯善东)二城,派使者向北魏请求投降。
四月二十九日(甲戌日),宋文帝因病情痊愈,宣布大赦。
五月,裴方明等人抵达汉中,与刘真道分兵攻打武兴(今陕西略阳)、下辩(今甘肃成县)、白水(今甘肃文县),全部攻克。杨难当派建节将军符弘祖驻守兰皋(今甘肃康县附近),派儿子抚军大将军杨和率领重兵作为后援。裴方明与符弘祖在浊水(今甘肃成县附近)交战,大败符弘祖,将其斩杀;杨和撤退,裴方明追击到赤亭(今甘肃成县西北),再次击败杨和。杨难当逃往上邽,裴方明活捉杨难当哥哥的儿子建节将军杨保炽。杨难当曾任命儿子杨虎为益州刺史,驻守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杨虎听说杨难当逃走,领兵返回,抵达下辩时,裴方明派儿子裴肃之截击,活捉杨虎,押送到建康后处死。仇池平定后,文帝任命辅国司马胡崇之为北秦州刺史,镇守仇池;立杨保炽为杨玄(杨难当哥哥,前仇池首领)的继承人,让他驻守仇池。北魏派中山王拓跋辰迎接杨难当到平城。
秋天,七月,文帝任命刘真道为雍州刺史,裴方明为梁、南秦二州刺史;裴方明推辞不接受。
七月初十(丙寅日),北魏太武帝派安西将军古弼统领陇右各路军队,以及殿中虎贲军,与武都王杨保宗从祁山向南进军;派征西将军渔阳人皮豹子与琅邪王司马楚之,统领关中各路军队从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向西进军,两路大军会师仇池。又派谯王司马文思统领洛阳、豫州军队向南赶赴襄阳,征南将军刁雍向东赶赴广陵,还向徐州发送文书,声称要为杨难当报仇。
七月三十日(甲戌日,当月最后一天),发生日食。
唐契攻打阚爽时,阚爽派使者向沮渠无讳诈降,想和他一起攻打唐契。八月,沮渠无讳率领部众赶赴高昌;等他到达时,唐契已死,阚爽关闭城门拒绝他入城。九月,沮渠无讳派将领卫兴奴连夜袭击高昌,血洗城池,阚爽逃往柔然。沮渠无讳占据高昌,派常侍汜俊携带奏表前往建康。宋文帝下诏任命沮渠无讳为都督凉、河、沙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河西王。
冬天,十月初五(己卯日),北魏立皇子拓跋伏罗为晋王,拓跋翰为秦王,拓跋谭为燕王,拓跋建为楚王,拓跋余为吴王。
十月初十(甲申日),柔然派使者前往建康(与刘宋通好)。
十二月初九(辛巳日),北魏襄城孝王卢鲁元去世。
十二月二十四日(丙申日),宋文帝下诏命鲁郡(今山东曲阜)修缮孔子庙和学堂,免除孔子墓旁五户人家的赋税徭役,让他们负责祭祀洒扫。
李宝派弟弟李怀达、儿子李承携带奏表前往平城;北魏任命李宝为都督西垂诸军事、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沙州牧、敦煌公,允许他自行任命四品以下官员。
雍州刺史晋安襄侯刘道产去世。刘道产擅长治理地方,百姓安居乐业,贫富人家都能丰衣足食,因此民间流传《襄阳乐歌》赞颂他。以往难以制服的山中蛮族,都走出深山,沿沔水(今汉江)建立村落,人口兴旺。刘道产去世时,蛮族百姓送他到沔口(今湖北武汉)。不久,蛮族大规模叛乱,征西司马朱修之讨伐失利;文帝下诏命建威将军沈庆之接替,斩杀俘虏一万多人。
北魏太武帝派尚书李顺评定群臣等级,赐予爵位;李顺接受贿赂,评定等级不公。这一年,凉州人徐桀告发此事,太武帝大怒,又因李顺曾包庇沮渠氏、当面欺骗朝廷误国,赐李顺死。
元嘉二十年(癸未年,公元443年)
春天,正月,北魏皮豹子等人进军攻打乐乡(今甘肃成县附近),刘宋将军王奂之等人战败阵亡。北魏军队推进到下辩,刘宋将军强玄明等人战败身死。二月,胡崇之与北魏军队在浊水交战,胡崇之被北魏活捉,残余部众逃回汉中。将军姜道祖兵败投降北魏,北魏于是夺取仇池。杨保炽逃走。
二月二十二日(丙午日),北魏太武帝前往恒山以南;三月初七(庚申日),返回平城皇宫。
三月初九(壬戌日),乌洛侯国(今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派使者出使北魏。当初,北魏祖先居住在北方荒野时,曾凿石修建宗庙,位于乌洛侯国西北,用于祭祀祖先,宗庙高七十尺,深九十步。乌洛侯使者到北魏后,说这座石庙还在,太武帝派中书侍郎李敞前往石庙祭祀,在石壁上刻下祝文后返回,石庙距离平城四千多里。
北魏河间公拓跋齐与武都王杨保宗分别驻守雒谷(今甘肃成县附近),杨保宗的弟弟杨文德劝说杨保宗,让他占据险要地势固守,反叛北魏。有人把这事告诉拓跋齐,夏天,四月,拓跋齐诱捕杨保宗,押送到平城后处死。前镇东司符达、征西从事中郎任杅等人于是起兵,立杨文德为领袖,占据白崖(今甘肃成县附近),分兵夺取各据点,进军包围仇池,杨文德自称征西将军、秦河梁三州牧、仇池公。
四月二十四日(甲午日),宋文帝立皇子刘诞为广陵王。
四月二十七日(丁酉日),北魏宣布大赦。
四月二十九日(己亥日),北魏太武帝前往阴山。
五月,北魏古弼征调上邽、高平、岍城(今陕西陇县附近)各路军队攻打杨文德,杨文德撤退。皮豹子统领关中军队抵达下辩,听说仇池之围已解,想撤军;古弼派人对皮豹子说:“宋人耻于战败,一定会再来。军队撤退后,再出兵就难了,不如操练士兵、积蓄力量等待他们。不出秋冬两季,宋军必定会来;我们以逸待劳,没有打不赢的。”皮豹子听从了他的建议。北魏任命皮豹子为仇池镇将。
杨文德派使者向刘宋求援。秋天,七月十四日(癸丑日),宋文帝下诏任命杨文德为都督北秦、雍二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杨文德驻守葭芦城(今甘肃武都东南),任命任杅为左司马;武都、阴平的氐族大多归附他。
七月二十五日(甲子日),前雍州刺史刘真道、梁南秦二州刺史裴方明,因平定仇池后隐瞒缴获的金银财宝和良马,被关进监狱处死。
九月十二日(辛巳日),北魏太武帝前往漠南。九月二十五日(甲辰日),留下军用物资,率领轻骑兵袭击柔然。军队分为四路:乐安王拓跋范、建宁王拓跋崇各统领十五名将领从东路进军,乐平王拓跋丕统领十五名将领从西路进军,太武帝亲自率领中路军,中山王拓跋辰统领十五名将领作为后援。
北魏太武帝抵达鹿浑谷(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与柔然敕连可汗相遇。太子拓跋晃对太武帝说:“敌军没料到我军突然到来,应趁其不备,迅速进攻。”尚书令刘絜坚决劝阻,认为敌军营中尘土飞扬,士兵一定很多,若到平地,恐怕会被包围。不如等各路大军集结后再进攻。拓跋晃说:“尘土多,是因为士兵惊慌混乱导致的,军营里怎么会有这么多尘土呢!”太武帝犹豫不决,没立即进攻,柔然军队趁机逃走。北魏军队追击到石水(今蒙古国色楞格河支流),没追上,只好返回。不久后,北魏活捉一名柔然侦察兵,侦察兵说:“柔然没察觉魏军到来,上下惶恐,领兵向北逃跑,过了六七天,确认没有追兵,才慢慢行进。”太武帝对此深感遗憾。从此,军国大事,他都与太子商议。
司马楚之另外领兵督运军粮,镇北将军封沓叛逃投降柔然,劝说柔然进攻司马楚之,断绝魏军粮道。不久,魏军中有士兵报告丢了驴耳朵,将领们都不明白原因。司马楚之说:“这一定是敌军派奸细潜入军营侦察,割下驴耳作为凭证。敌军很快就到,应立即防备。”于是下令砍伐柳树筑城,用水浇灌,让城墙结冰;城墙刚建好,柔然军队就到了,冰面坚硬光滑,无法攻城,只好撤走。
十一月,刘宋将军姜道盛与杨文德会合两万兵力,攻打北魏浊水据点,北魏皮豹子、河间公拓跋齐率军救援,姜道盛战败身亡。
十一月二十七日(甲子日),北魏太武帝返回,抵达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下诏让皇太子协助处理国家政务,总领百官。诏书还说:“各位功臣长期辛劳,都应带着爵位回家,按时入朝觐见,在我面前参加宴饮、谈论治国之道即可,不应再用繁重职务烦扰他们;另外选拔贤才,补充百官空缺。”十二月二十五日(辛卯日),太武帝回到平城。
元嘉二十一年(甲申年,公元444年)
春天,正月初二(己亥日),宋文帝举行亲耕藉田仪式(古代帝王鼓励农耕的礼仪),宣布大赦。
正月初五(壬寅日),北魏太子拓跋晃开始总领百官事务,太武帝命侍中、中书监穆寿,司徒崔浩,侍中张黎、古弼辅佐太子处理日常政务;大臣上奏时都要称“臣”,礼仪与给皇帝上奏表相同。
古弼为人忠诚谨慎、质朴正直。他曾认为上谷(今河北怀来)的皇家园林占地太广,请求减少大半,赐给贫苦百姓。他入宫拜见太武帝,想奏报此事时,太武帝正在和给事中刘树下围棋,没把心思放在古弼身上。古弼陪坐很久,没能开口。他突然起身,揪住刘树的头发,把他从坐床上拽下来,揪着他的耳朵、捶打他的后背,说:“朝廷治理不好,都是你的罪过!”太武帝大惊失色,放下棋子说:“不听你奏事,是我的错,刘树有什么罪!放了他!”古弼于是详细说明情况,太武帝全部批准他的请求。古弼事后说:“作为臣子,无礼到这种地步,我的罪太大了!”出宫后前往公车府(负责接待臣民上书的机构),摘下官帽、光着脚请求治罪。太武帝召他入宫,说:“我听说修建土地神坛时,要先匆忙筑起坛基,再穿着礼服祭祀,神灵才会降福。你有什么罪!快戴好官帽、穿上鞋子,继续任职。只要是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的事,尽管全力去做,不用顾虑。”
太子拓跋晃督促百姓耕种,让没有牛的人借别人的牛耕种,然后为牛的主人锄田作为补偿,大致规定耕种二十二亩田,要为牛主锄七亩田,以此为标准。他还让百姓在田地头标注自己的姓名,以便考察勤劳或懒惰,禁止百姓饮酒、游戏。于是开垦的田地大幅增加。
正月十一日(戊申日),北魏太武帝下诏:“从王公以下到平民,有在家私养僧人、巫师的,都要把他们送到官府;过了二月十五日还不交出的,僧人、巫师处死,主人全家抄斩。”正月十三日(庚戌日),又下诏:“王公、卿大夫的儿子都要进入太学学习,工匠、商人的儿子应各自学习父兄的职业,不得私自设立学校;违反者,教师处死,主人全家抄斩。”
二月初四(辛未日),北魏中山王拓跋辰、内都坐大官薛辨、尚书奚眷等八名将领,因攻打柔然时延误期限,在平城城南被斩首。
当初,北魏尚书令刘絜长期掌管机密事务,恃宠专权,太武帝内心厌恶他。等到太武帝准备袭击柔然时,刘絜劝谏说:“柔然迁徙无常,之前出兵,劳而无功,不如扩大农耕、积蓄粮食,等待他们来犯。”崔浩坚决劝说太武帝出征,太武帝听从了崔浩的建议。刘絜因自己的意见没被采纳而羞耻,想让魏军失败;太武帝与将领们约定在鹿浑谷会合,刘絜假传圣旨,更改了会合日期。太武帝抵达鹿浑谷后,想进攻柔然,刘絜又劝阻,让他等其他将领。太武帝在鹿浑谷停留六天,将领们仍没到,柔然军队于是远逃,追击不及。撤军途中,经过漠中时,军粮耗尽,很多士兵饿死。刘絜暗中派人惊扰魏军,劝说太武帝放弃军队、轻装返回,太武帝不听。刘絜以出兵无功为由,请求治崔浩的罪。太武帝说:“将领们延误期限,遇到敌军不进攻,崔浩有什么罪!”崔浩把刘絜假传圣旨的事报告给太武帝,太武帝抵达五原后,逮捕刘絜,关进监狱。太武帝北伐时,刘絜曾私下对亲信说:“如果皇上不能返回,我就立乐平王(拓跋丕)为帝。”刘絜听说尚书右丞张嵩家有谶纬之书,问张嵩:“刘氏应称王,继承国家,书中有我的名字吗?”张嵩说:“有姓无名。”太武帝听说后,命有关部门彻底追查,在张嵩家搜出谶书。案件牵连南康公拓跋邻,刘絜、张嵩、拓跋邻都被灭三族,处死一百多人。刘絜掌权时,
春天,正月初七(甲申日),北魏太武帝备好皇帝仪仗,前往道坛接受符箓(道教仪式,象征受天命统治),旗帜全用青色。从此,北魏每位皇帝即位都要受箓。寇谦之又上奏请求修建静轮宫,要求宫殿高耸到听不到鸡鸣狗叫,想借此上接天神。崔浩劝说太武帝修建,耗费的人力财力数以万计,过了一年也没建成。太子拓跋晃劝谏说:“天和人所处的世界不同,高低有固定分界,不可能相通,这是必然的道理。现在空耗国库、使百姓疲惫,做这种没用的事,有什么用呢!如果真要按寇谦之说的做,不如利用东山万仞的高度来建,还容易些。”太武帝不听。
夏天,四月,沮渠无讳率领一万多户人家,放弃敦煌,向西投奔沮渠安周。还没到鄯善,鄯善王比龙就害怕了,率领部众逃往且末(今新疆且末),他的世子向沮渠安周投降。沮渠无讳于是占据鄯善,他的士兵穿越流沙时,一半以上的人渴死。
李宝(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孙)从伊吾率领两千人占据敦煌,修缮城池府库,安抚当地旧民。
沮渠牧犍败亡后,凉州人阚爽占据高昌(今新疆吐鲁番),自称太守。唐契被柔然逼迫,率领部众向西赶往高昌,想夺取高昌。柔然派将领阿若追击,唐契战败身亡。唐契的弟弟唐和收拢残余部众,投奔车师前部王伊洛。当时沮渠安周驻守横截城(今新疆吐鲁番附近),唐和攻克该城,又攻占高宁(今新疆鄯善附近)、白力(今新疆鄯善东)二城,派使者向北魏请求投降。
四月二十九日(甲戌日),宋文帝因病情痊愈,宣布大赦。
五月,裴方明等人抵达汉中,与刘真道分兵攻打武兴(今陕西略阳)、下辩(今甘肃成县)、白水(今甘肃文县),全部攻克。杨难当派建节将军符弘祖驻守兰皋(今甘肃康县附近),派儿子抚军大将军杨和率领重兵作为后援。裴方明与符弘祖在浊水(今甘肃成县附近)交战,大败符弘祖,将其斩杀;杨和撤退,裴方明追击到赤亭(今甘肃成县西北),再次击败杨和。杨难当逃往上邽,裴方明活捉杨难当哥哥的儿子建节将军杨保炽。杨难当曾任命儿子杨虎为益州刺史,驻守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杨虎听说杨难当逃走,领兵返回,抵达下辩时,裴方明派儿子裴肃之截击,活捉杨虎,押送到建康后处死。仇池平定后,文帝任命辅国司马胡崇之为北秦州刺史,镇守仇池;立杨保炽为杨玄(杨难当哥哥,前仇池首领)的继承人,让他驻守仇池。北魏派中山王拓跋辰迎接杨难当到平城。
秋天,七月,文帝任命刘真道为雍州刺史,裴方明为梁、南秦二州刺史;裴方明推辞不接受。
七月初十(丙寅日),北魏太武帝派安西将军古弼统领陇右各路军队,以及殿中虎贲军,与武都王杨保宗从祁山向南进军;派征西将军渔阳人皮豹子与琅邪王司马楚之,统领关中各路军队从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向西进军,两路大军会师仇池。又派谯王司马文思统领洛阳、豫州军队向南赶赴襄阳,征南将军刁雍向东赶赴广陵,还向徐州发送文书,声称要为杨难当报仇。
七月三十日(甲戌日,当月最后一天),发生日食。
唐契攻打阚爽时,阚爽派使者向沮渠无讳诈降,想和他一起攻打唐契。八月,沮渠无讳率领部众赶赴高昌;等他到达时,唐契已死,阚爽关闭城门拒绝他入城。九月,沮渠无讳派将领卫兴奴连夜袭击高昌,血洗城池,阚爽逃往柔然。沮渠无讳占据高昌,派常侍汜俊携带奏表前往建康。宋文帝下诏任命沮渠无讳为都督凉、河、沙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河西王。
冬天,十月初五(己卯日),北魏立皇子拓跋伏罗为晋王,拓跋翰为秦王,拓跋谭为燕王,拓跋建为楚王,拓跋余为吴王。
十月初十(甲申日),柔然派使者前往建康(与刘宋通好)。
十二月初九(辛巳日),北魏襄城孝王卢鲁元去世。
十二月二十四日(丙申日),宋文帝下诏命鲁郡(今山东曲阜)修缮孔子庙和学堂,免除孔子墓旁五户人家的赋税徭役,让他们负责祭祀洒扫。
李宝派弟弟李怀达、儿子李承携带奏表前往平城;北魏任命李宝为都督西垂诸军事、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沙州牧、敦煌公,允许他自行任命四品以下官员。
雍州刺史晋安襄侯刘道产去世。刘道产擅长治理地方,百姓安居乐业,贫富人家都能丰衣足食,因此民间流传《襄阳乐歌》赞颂他。以往难以制服的山中蛮族,都走出深山,沿沔水(今汉江)建立村落,人口兴旺。刘道产去世时,蛮族百姓送他到沔口(今湖北武汉)。不久,蛮族大规模叛乱,征西司马朱修之讨伐失利;文帝下诏命建威将军沈庆之接替,斩杀俘虏一万多人。
北魏太武帝派尚书李顺评定群臣等级,赐予爵位;李顺接受贿赂,评定等级不公。这一年,凉州人徐桀告发此事,太武帝大怒,又因李顺曾包庇沮渠氏、当面欺骗朝廷误国,赐李顺死。
元嘉二十年(癸未年,公元443年)
春天,正月,北魏皮豹子等人进军攻打乐乡(今甘肃成县附近),刘宋将军王奂之等人战败阵亡。北魏军队推进到下辩,刘宋将军强玄明等人战败身死。二月,胡崇之与北魏军队在浊水交战,胡崇之被北魏活捉,残余部众逃回汉中。将军姜道祖兵败投降北魏,北魏于是夺取仇池。杨保炽逃走。
二月二十二日(丙午日),北魏太武帝前往恒山以南;三月初七(庚申日),返回平城皇宫。
三月初九(壬戌日),乌洛侯国(今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派使者出使北魏。当初,北魏祖先居住在北方荒野时,曾凿石修建宗庙,位于乌洛侯国西北,用于祭祀祖先,宗庙高七十尺,深九十步。乌洛侯使者到北魏后,说这座石庙还在,太武帝派中书侍郎李敞前往石庙祭祀,在石壁上刻下祝文后返回,石庙距离平城四千多里。
北魏河间公拓跋齐与武都王杨保宗分别驻守雒谷(今甘肃成县附近),杨保宗的弟弟杨文德劝说杨保宗,让他占据险要地势固守,反叛北魏。有人把这事告诉拓跋齐,夏天,四月,拓跋齐诱捕杨保宗,押送到平城后处死。前镇东司符达、征西从事中郎任杅等人于是起兵,立杨文德为领袖,占据白崖(今甘肃成县附近),分兵夺取各据点,进军包围仇池,杨文德自称征西将军、秦河梁三州牧、仇池公。
四月二十四日(甲午日),宋文帝立皇子刘诞为广陵王。
四月二十七日(丁酉日),北魏宣布大赦。
四月二十九日(己亥日),北魏太武帝前往阴山。
五月,北魏古弼征调上邽、高平、岍城(今陕西陇县附近)各路军队攻打杨文德,杨文德撤退。皮豹子统领关中军队抵达下辩,听说仇池之围已解,想撤军;古弼派人对皮豹子说:“宋人耻于战败,一定会再来。军队撤退后,再出兵就难了,不如操练士兵、积蓄力量等待他们。不出秋冬两季,宋军必定会来;我们以逸待劳,没有打不赢的。”皮豹子听从了他的建议。北魏任命皮豹子为仇池镇将。
杨文德派使者向刘宋求援。秋天,七月十四日(癸丑日),宋文帝下诏任命杨文德为都督北秦、雍二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杨文德驻守葭芦城(今甘肃武都东南),任命任杅为左司马;武都、阴平的氐族大多归附他。
七月二十五日(甲子日),前雍州刺史刘真道、梁南秦二州刺史裴方明,因平定仇池后隐瞒缴获的金银财宝和良马,被关进监狱处死。
九月十二日(辛巳日),北魏太武帝前往漠南。九月二十五日(甲辰日),留下军用物资,率领轻骑兵袭击柔然。军队分为四路:乐安王拓跋范、建宁王拓跋崇各统领十五名将领从东路进军,乐平王拓跋丕统领十五名将领从西路进军,太武帝亲自率领中路军,中山王拓跋辰统领十五名将领作为后援。
北魏太武帝抵达鹿浑谷(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与柔然敕连可汗相遇。太子拓跋晃对太武帝说:“敌军没料到我军突然到来,应趁其不备,迅速进攻。”尚书令刘絜坚决劝阻,认为敌军营中尘土飞扬,士兵一定很多,若到平地,恐怕会被包围。不如等各路大军集结后再进攻。拓跋晃说:“尘土多,是因为士兵惊慌混乱导致的,军营里怎么会有这么多尘土呢!”太武帝犹豫不决,没立即进攻,柔然军队趁机逃走。北魏军队追击到石水(今蒙古国色楞格河支流),没追上,只好返回。不久后,北魏活捉一名柔然侦察兵,侦察兵说:“柔然没察觉魏军到来,上下惶恐,领兵向北逃跑,过了六七天,确认没有追兵,才慢慢行进。”太武帝对此深感遗憾。从此,军国大事,他都与太子商议。
司马楚之另外领兵督运军粮,镇北将军封沓叛逃投降柔然,劝说柔然进攻司马楚之,断绝魏军粮道。不久,魏军中有士兵报告丢了驴耳朵,将领们都不明白原因。司马楚之说:“这一定是敌军派奸细潜入军营侦察,割下驴耳作为凭证。敌军很快就到,应立即防备。”于是下令砍伐柳树筑城,用水浇灌,让城墙结冰;城墙刚建好,柔然军队就到了,冰面坚硬光滑,无法攻城,只好撤走。
十一月,刘宋将军姜道盛与杨文德会合两万兵力,攻打北魏浊水据点,北魏皮豹子、河间公拓跋齐率军救援,姜道盛战败身亡。
十一月二十七日(甲子日),北魏太武帝返回,抵达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下诏让皇太子协助处理国家政务,总领百官。诏书还说:“各位功臣长期辛劳,都应带着爵位回家,按时入朝觐见,在我面前参加宴饮、谈论治国之道即可,不应再用繁重职务烦扰他们;另外选拔贤才,补充百官空缺。”十二月二十五日(辛卯日),太武帝回到平城。
元嘉二十一年(甲申年,公元444年)
春天,正月初二(己亥日),宋文帝举行亲耕藉田仪式(古代帝王鼓励农耕的礼仪),宣布大赦。
正月初五(壬寅日),北魏太子拓跋晃开始总领百官事务,太武帝命侍中、中书监穆寿,司徒崔浩,侍中张黎、古弼辅佐太子处理日常政务;大臣上奏时都要称“臣”,礼仪与给皇帝上奏表相同。
古弼为人忠诚谨慎、质朴正直。他曾认为上谷(今河北怀来)的皇家园林占地太广,请求减少大半,赐给贫苦百姓。他入宫拜见太武帝,想奏报此事时,太武帝正在和给事中刘树下围棋,没把心思放在古弼身上。古弼陪坐很久,没能开口。他突然起身,揪住刘树的头发,把他从坐床上拽下来,揪着他的耳朵、捶打他的后背,说:“朝廷治理不好,都是你的罪过!”太武帝大惊失色,放下棋子说:“不听你奏事,是我的错,刘树有什么罪!放了他!”古弼于是详细说明情况,太武帝全部批准他的请求。古弼事后说:“作为臣子,无礼到这种地步,我的罪太大了!”出宫后前往公车府(负责接待臣民上书的机构),摘下官帽、光着脚请求治罪。太武帝召他入宫,说:“我听说修建土地神坛时,要先匆忙筑起坛基,再穿着礼服祭祀,神灵才会降福。你有什么罪!快戴好官帽、穿上鞋子,继续任职。只要是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的事,尽管全力去做,不用顾虑。”
太子拓跋晃督促百姓耕种,让没有牛的人借别人的牛耕种,然后为牛的主人锄田作为补偿,大致规定耕种二十二亩田,要为牛主锄七亩田,以此为标准。他还让百姓在田地头标注自己的姓名,以便考察勤劳或懒惰,禁止百姓饮酒、游戏。于是开垦的田地大幅增加。
正月十一日(戊申日),北魏太武帝下诏:“从王公以下到平民,有在家私养僧人、巫师的,都要把他们送到官府;过了二月十五日还不交出的,僧人、巫师处死,主人全家抄斩。”正月十三日(庚戌日),又下诏:“王公、卿大夫的儿子都要进入太学学习,工匠、商人的儿子应各自学习父兄的职业,不得私自设立学校;违反者,教师处死,主人全家抄斩。”
二月初四(辛未日),北魏中山王拓跋辰、内都坐大官薛辨、尚书奚眷等八名将领,因攻打柔然时延误期限,在平城城南被斩首。
当初,北魏尚书令刘絜长期掌管机密事务,恃宠专权,太武帝内心厌恶他。等到太武帝准备袭击柔然时,刘絜劝谏说:“柔然迁徙无常,之前出兵,劳而无功,不如扩大农耕、积蓄粮食,等待他们来犯。”崔浩坚决劝说太武帝出征,太武帝听从了崔浩的建议。刘絜因自己的意见没被采纳而羞耻,想让魏军失败;太武帝与将领们约定在鹿浑谷会合,刘絜假传圣旨,更改了会合日期。太武帝抵达鹿浑谷后,想进攻柔然,刘絜又劝阻,让他等其他将领。太武帝在鹿浑谷停留六天,将领们仍没到,柔然军队于是远逃,追击不及。撤军途中,经过漠中时,军粮耗尽,很多士兵饿死。刘絜暗中派人惊扰魏军,劝说太武帝放弃军队、轻装返回,太武帝不听。刘絜以出兵无功为由,请求治崔浩的罪。太武帝说:“将领们延误期限,遇到敌军不进攻,崔浩有什么罪!”崔浩把刘絜假传圣旨的事报告给太武帝,太武帝抵达五原后,逮捕刘絜,关进监狱。太武帝北伐时,刘絜曾私下对亲信说:“如果皇上不能返回,我就立乐平王(拓跋丕)为帝。”刘絜听说尚书右丞张嵩家有谶纬之书,问张嵩:“刘氏应称王,继承国家,书中有我的名字吗?”张嵩说:“有姓无名。”太武帝听说后,命有关部门彻底追查,在张嵩家搜出谶书。案件牵连南康公拓跋邻,刘絜、张嵩、拓跋邻都被灭三族,处死一百多人。刘絜掌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