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风言风语-《官场重生从雪夜救大佬到权力巅峰》

  昌南二院医疗腐败窝案的查处,在北江省政坛这潭深水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远超案件本身。随着院长周启明、副院长高宏斌等一批实权人物相继落马,详细案情虽未完全公开,但各种消息、猜测乃至刻意扭曲的流言,已开始在体制内的饭局、走廊和隐秘的交际圈中悄然传播、发酵。

  林万骁这个名字,以前或许只在特定系统内为人所知,如今却频繁出现在各级官员的私下交谈中,被赋予了种种复杂而耐人寻味的色彩。

  在一些心怀坦荡、期盼清风正气的中下层干部口中,他是“纪委书记的一把利剑”,锋芒所向,污秽尽除。他们暗暗佩服其胆识与能力,期待这柄利剑能斩向更多积弊沉疴。

  然而,在另一些或因自身不干净而惴惴不安、或与涉案势力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或单纯信奉“中庸之道”“和气生财”的官员那里,林万骁则成了“官场扫把星”的代名词。茶余饭后,私密包厢内,常能听到压低声音的议论:

  “听说了吗?二院那摊子事,就是省纪委三处那个林万骁一手掀起来的!”

  “啧啧,真是狠角色啊!周启明那是多少年的老院长,说动就动了?”

  “何止周启明?从科员到院长,拔起萝卜带出泥,一窝端!这手段,太凌厉了!”

  “年轻人,势头是猛,可这性子……刚极易折啊。这么个搞法,得得罪多少人?”

  “可不是嘛!现在下面都有些人心惶惶,特别是医疗、基建那些‘油水厚’的部门,见到省纪委的人都绕着走。”

  “我听说啊,有些老领导私下里都摇头,说他不懂‘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这么搞下去,会影响稳定大局……”

  这些风言风语,有的充满忌惮,有的带着酸溜溜的嫉妒,有的则是赤裸裸的恶意中伤。林万骁仿佛成了一个符号,代表着一种不容妥协、强力破局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习惯了某种潜规则运行秩序的人感到极度不适和恐惧。有人开始悄悄打听他的背景、他的软肋,试图寻找“制衡”之道;也有人抱着投机心态,想方设法试图接近、攀附,将其视为一条潜在的“捷径”。

  这些舆论动向,自然逃不过省委副书记、省长顾沉舟的耳目。这天下午,他让秘书打了个电话,召林万骁到他的办公室一趟。

  林万骁放下手头关于案件总结报告的撰写工作,整理了一下着装,平静地前往省长办公室。他大概能猜到顾省长为何找他。

  顾沉舟的办公室宽敞明亮,布置得庄重而大气。他正坐在巨大的办公桌后批阅文件,见到林万骁进来,便放下了笔,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万骁来了,坐。”

  秘书悄无声息地送上热茶,然后退了出去,轻轻带上门。

  “顾省长。”林万骁恭敬地坐下,腰杆挺直。

  顾沉舟打量了他一下,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先是肯定了他在昌南二院案件中的工作:“二院的案子,办得很漂亮!证据扎实,步骤稳妥,影响很大,也很有意义。不仅清除了我们干部队伍中的一批蛀虫,更重要的是,狠狠打击了医疗领域的不正之风,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深切期盼。省委主要领导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你辛苦了,也展现了很强的担当和能力。”

  “谢谢省长肯定,这是职责所在,离不开领导的信任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林万骁回答得谦虚而得体。

  顾沉舟点了点头,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叶,话锋随即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成绩是突出的,但也要看到,案子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很复杂,牵扯面也很广。现在外面,关于你林万骁,可是有不少说法啊。”

  他目光深邃地看着林万骁:“有人说你是‘利剑’,是‘尖刀’,这当然是褒奖。但也有人说你太‘硬’,太‘冲’,不懂迂回,是‘扫把星’,走到哪里,哪里就‘鸡飞狗跳’。”

  林万骁面色平静,没有急于辩解。

  顾沉舟继续道:“万骁啊,你有锐气,有原则,这是非常宝贵的品质。我们的事业,也确实需要你这样敢于较真碰硬的干部。但是,”他加重了语气,“你要记住一句老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一个人太过突出,尤其是像你这样,动辄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工作要讲方法,斗争要讲策略。”顾沉舟谆谆告诫,“党纪国法的尊严必须维护,腐败分子必须严惩,这一点毫不含糊。但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区分主次,把握节奏,要善于团结大多数同志,争取理解和支持。不能一味猛冲猛打,要学会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智慧,减少不必要的阻力,甚至化阻力为助力。”

  他点到为止,没有说得太透,但林万骁完全明白其中的深意。顾省长这是在提醒他,昌南二院案已经触动了一个庞大利益集团的神经,接下来的反扑和阻力可能会更大、更隐蔽。光有勇猛是不够的,还需要更高的政治智慧和更周全的工作方法,要懂得保护自己,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

  “省长,您的指示我明白了。”林万骁郑重表态,“我一定认真反思,注意改进工作方法,在坚持原则、敢于斗争的同时,更加注重策略,团结同志,稳妥推进各项工作。”

  顾沉舟满意地点了点头:“嗯,明白就好。你还年轻,未来的路很长。省委对你是寄予厚望的。要把这次案件查办的经验教训好好总结一下,不仅是案件本身,也包括工作中的得失。你在纪委两年了,是时候离开那里了。下一步动向,你先考虑一下,有什么要求直接和我说。”

  “是,省长。”

  从省长办公室出来,林万骁走在省委大楼安静廊道里,步履沉稳。窗外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顾省长的话,像一记警钟,在他心中敲响。他并不畏惧那些风言风语,甚至有些称号,他甘之如饴。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顾省长的提醒是及时而必要的。反腐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甚至是你死我活的。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讲究方式方法。

  “利剑”不仅要锋利,更要握得稳,出鞘的时机要准,收回的姿势要巧。真正的强者,不仅在于能破开黑暗,更在于能在复杂的环境中长久地坚守光明。

  他知道,前方的路不会平坦,但他无所畏惧。风起于青萍之末,这阵阵官场流言,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微弱气流。而他,已经做好了迎接更大风浪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