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林万骁准时来到教室,却发现教室里异常安静,几乎落针可闻。
学员们大多已就座,却无人交谈,要么低头翻着讲义,要么目光放空地盯着前方,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赵大河坐在位置上,双手不安地搓动着,见到林万骁进来,只是飞快地抬了下眼皮,又迅速低下,没了往日的咋咋呼呼。
曹云峰面色凝重,对着林万骁微微摇了摇头。傅逸明倒是坐得挺直,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那几个参与了周末聚餐的学员,包括牵头者李方军,都没有出现在教室里。他们的空位像是一个个无声的窟窿,透着凉意和不安。
上课铃声准时响起,但走进教室的不是往常的授课老师,而是省委党校的常务副校长周培榕,以及培训班的教学班主任和支部书记。三位领导面色沉郁,步伐沉重,走上讲台。
教室内空气瞬间又凝重了几分。
周培榕没有寒暄,直接拿起一份文件,目光如电,扫视全场,每一个与他目光接触的学员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背脊。
“同志们!”副校长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重量,砸在每个学员的心头,“上周末,发生了一起极其恶劣、令人痛心、影响极坏的事件!我培训班部分学员,无视校规校纪,无视开班仪式上省委领导的谆谆告诫和严格要求,公然外出聚餐饮酒,更有人酒后驾车,肇事伤人,并试图逃逸!性质之恶劣,令人发指!影响之坏,难以估量!”
他每说一句,台下学员的头似乎就更低一分。
“事件发生后,省委、省纪委、省委组织部高度重视!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党校校长欧锦年同志第一时间做出重要批示!”副校长拿起另一份文件,声音愈发严厉,“批示指出:此事暴露出部分学员纪律观念淡薄、规矩意识缺失、自我要求松懈,性质严重,影响极坏,必须严肃查处,以儆效尤!要立即在全校,特别是在青干班中,开展彻底的作风纪律整顿,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欧部长强调,”副校长逐字逐句地念道,“党校不是‘休闲所’,更不是‘法外之地’!绝不允许任何人玷污党校的声誉,绝不允许任何人破坏党的形象!对于违纪者,无论涉及到谁,一律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绝不姑息”四个字,象冰锥一样刺入所有人的耳膜。
教室里鸦雀无声,甚至能听到有人紧张吞咽口水的声音。
副校长放下批示,双手撑着讲台,身体前倾,目光更加锐利:“欧部长的批示,态度坚决,要求明确!这不仅是组织的要求,更是对我们在座每一位同志的深刻警醒!这件事,给我们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
“省委组织部和校党委已经联合成立调查组,对事件进行全面深入调查!所有涉及人员,都必须无条件配合调查,如实说明情况!在此期间,涉事学员暂停一切课程活动!”
他再次扫视全场,语气沉痛而严厉:“我希望,没有参与此事的同志,要引以为戒,深刻反思,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和纪律约束。我更希望,大家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欧部长的批示精神上来,排除干扰,安心学习,以实际行动维护党校的严肃性和青干班的集体荣誉!”
“现在宣布一项临时决定:原定今日课程暂停,全天进行作风纪律整顿学习。各小组分组讨论,结合欧部长批示精神和事件教训,人人发言,深刻检讨自身在遵守纪律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交书面反思材料!”
命令下达,无人敢有异议。
接下来的时间,整个青干班都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和肃穆之中。分组讨论室里,再没有了往日的思想碰撞和热烈交流,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自我剖析和千篇一律的“深刻认识”。每个人都必须发言,每个人都必须表态,坚决拥护组织决定,坚决谴责违纪行为,坚决与违纪者划清界限。
发言内容大同小异,但语气之诚恳、态度之坚决,却是空前的。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流露出丝毫的不以为然或同情。
赵大河在小组里发言时,额头冒汗,声音都有些结巴:“俺……俺坚决拥护欧部长的批示!这件事太恶劣了!俺虽然没去,但俺也得深刻反思,以后……以后一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绝对不碰红线……”
曹云峰的发言则一如既往地条理清晰:“这件事性质确实非常严重,不仅是个别人的违纪问题,更损害了组织的形象和公信力。我们必须从思想根源上查找原因,深刻理解‘严管就是厚爱’的深层含义,真正把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傅逸明发言时表情严肃,语气却相对平静:“赞同各位同志的看法。教训是深刻的,警示是巨大的。我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时刻牢记身份,牢记职责,守住底线。”
林万骁的发言言简意赅:“完全拥护组织决定。此事再次证明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触碰必遭严惩。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讨论结束后,每个人都需要提交一份手写的书面反思材料。平时龙飞凤舞的字体,此刻都变得工工整整,仿佛每一笔每一划都带着小心翼翼的敬畏。
午休和晚饭时间,食堂里也异常安静。学员们默默地吃饭,很少交谈,即使有交流,声音也压得极低,内容也多与整顿学习有关。那几张空着的餐桌,无声地提醒着大家刚刚发生的风暴。
一种人人自危的情绪在悄然蔓延。这次是李方军他们撞到了枪口上,下次呢?谁又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行差踏错?欧部长的震怒和“绝不姑息”的态度,让所有人都真切地感受到了纪律的冰冷和威严。
党校,这座锤炼党性、培养干部的熔炉,此刻正以最直接、最残酷的方式,执行着它的淬火功能。高温之下,杂质被无情灼烧,而真正的精钢,也需经历这番锤炼,方能更加坚韧。
林万骁坐在书桌前,铺开稿纸,却并未立刻动笔。他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知道这场由欧锦年部长亲自掀起的雷霆之怒,仅仅是个开始。
林万骁准时来到教室,却发现教室里异常安静,几乎落针可闻。
学员们大多已就座,却无人交谈,要么低头翻着讲义,要么目光放空地盯着前方,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赵大河坐在位置上,双手不安地搓动着,见到林万骁进来,只是飞快地抬了下眼皮,又迅速低下,没了往日的咋咋呼呼。
曹云峰面色凝重,对着林万骁微微摇了摇头。傅逸明倒是坐得挺直,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那几个参与了周末聚餐的学员,包括牵头者李方军,都没有出现在教室里。他们的空位像是一个个无声的窟窿,透着凉意和不安。
上课铃声准时响起,但走进教室的不是往常的授课老师,而是省委党校的常务副校长周培榕,以及培训班的教学班主任和支部书记。三位领导面色沉郁,步伐沉重,走上讲台。
教室内空气瞬间又凝重了几分。
周培榕没有寒暄,直接拿起一份文件,目光如电,扫视全场,每一个与他目光接触的学员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背脊。
“同志们!”副校长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重量,砸在每个学员的心头,“上周末,发生了一起极其恶劣、令人痛心、影响极坏的事件!我培训班部分学员,无视校规校纪,无视开班仪式上省委领导的谆谆告诫和严格要求,公然外出聚餐饮酒,更有人酒后驾车,肇事伤人,并试图逃逸!性质之恶劣,令人发指!影响之坏,难以估量!”
他每说一句,台下学员的头似乎就更低一分。
“事件发生后,省委、省纪委、省委组织部高度重视!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党校校长欧锦年同志第一时间做出重要批示!”副校长拿起另一份文件,声音愈发严厉,“批示指出:此事暴露出部分学员纪律观念淡薄、规矩意识缺失、自我要求松懈,性质严重,影响极坏,必须严肃查处,以儆效尤!要立即在全校,特别是在青干班中,开展彻底的作风纪律整顿,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欧部长强调,”副校长逐字逐句地念道,“党校不是‘休闲所’,更不是‘法外之地’!绝不允许任何人玷污党校的声誉,绝不允许任何人破坏党的形象!对于违纪者,无论涉及到谁,一律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绝不姑息”四个字,象冰锥一样刺入所有人的耳膜。
教室里鸦雀无声,甚至能听到有人紧张吞咽口水的声音。
副校长放下批示,双手撑着讲台,身体前倾,目光更加锐利:“欧部长的批示,态度坚决,要求明确!这不仅是组织的要求,更是对我们在座每一位同志的深刻警醒!这件事,给我们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
“省委组织部和校党委已经联合成立调查组,对事件进行全面深入调查!所有涉及人员,都必须无条件配合调查,如实说明情况!在此期间,涉事学员暂停一切课程活动!”
他再次扫视全场,语气沉痛而严厉:“我希望,没有参与此事的同志,要引以为戒,深刻反思,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和纪律约束。我更希望,大家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欧部长的批示精神上来,排除干扰,安心学习,以实际行动维护党校的严肃性和青干班的集体荣誉!”
“现在宣布一项临时决定:原定今日课程暂停,全天进行作风纪律整顿学习。各小组分组讨论,结合欧部长批示精神和事件教训,人人发言,深刻检讨自身在遵守纪律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交书面反思材料!”
命令下达,无人敢有异议。
接下来的时间,整个青干班都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和肃穆之中。分组讨论室里,再没有了往日的思想碰撞和热烈交流,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自我剖析和千篇一律的“深刻认识”。每个人都必须发言,每个人都必须表态,坚决拥护组织决定,坚决谴责违纪行为,坚决与违纪者划清界限。
发言内容大同小异,但语气之诚恳、态度之坚决,却是空前的。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流露出丝毫的不以为然或同情。
赵大河在小组里发言时,额头冒汗,声音都有些结巴:“俺……俺坚决拥护欧部长的批示!这件事太恶劣了!俺虽然没去,但俺也得深刻反思,以后……以后一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绝对不碰红线……”
曹云峰的发言则一如既往地条理清晰:“这件事性质确实非常严重,不仅是个别人的违纪问题,更损害了组织的形象和公信力。我们必须从思想根源上查找原因,深刻理解‘严管就是厚爱’的深层含义,真正把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傅逸明发言时表情严肃,语气却相对平静:“赞同各位同志的看法。教训是深刻的,警示是巨大的。我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时刻牢记身份,牢记职责,守住底线。”
林万骁的发言言简意赅:“完全拥护组织决定。此事再次证明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触碰必遭严惩。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讨论结束后,每个人都需要提交一份手写的书面反思材料。平时龙飞凤舞的字体,此刻都变得工工整整,仿佛每一笔每一划都带着小心翼翼的敬畏。
午休和晚饭时间,食堂里也异常安静。学员们默默地吃饭,很少交谈,即使有交流,声音也压得极低,内容也多与整顿学习有关。那几张空着的餐桌,无声地提醒着大家刚刚发生的风暴。
一种人人自危的情绪在悄然蔓延。这次是李方军他们撞到了枪口上,下次呢?谁又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行差踏错?欧部长的震怒和“绝不姑息”的态度,让所有人都真切地感受到了纪律的冰冷和威严。
党校,这座锤炼党性、培养干部的熔炉,此刻正以最直接、最残酷的方式,执行着它的淬火功能。高温之下,杂质被无情灼烧,而真正的精钢,也需经历这番锤炼,方能更加坚韧。
林万骁坐在书桌前,铺开稿纸,却并未立刻动笔。他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知道这场由欧锦年部长亲自掀起的雷霆之怒,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