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的纽约,阳光穿过茱莉亚音乐学院哥特式建筑的彩绘玻璃,在走廊上投下斑斓的光影。
姜时愿站在宿舍门前,门卡“滴”的一声轻响,像是开启了新生活的序章。
“单人宿舍就是宽敞。”姜明远推着两个大行李箱进来,手指在墙上的隔音棉上敲了敲,“这隔音效果不错,你练琴到多晚都行。”
林文茵正往衣柜里挂衣服,每件衣服都带着重庆阳光的气息:“这件羽绒服要放在最外面,纽约冬天可比重庆冷多了。”
姜明远正往冰箱里塞从中国超市买来的速冻水饺,保鲜盒碰撞出清脆的声响:“要是练琴太晚,就热一盒当宵夜。”
“差点忘了,还有爷爷你奶奶准备的麻辣牛肉酱。还有姥姥姥爷让带的枣泥糕。”姜明远一边塞着东西一边说,“别光顾着练琴忘记吃饭,我给你列了个附近餐厅清单,中餐馆都标了星号。都发到你手机里了,每个月爸爸都会把生活费打到你常用的卡上。”
“我真的还有很多钱。”她小声说,她从小开始参加比赛,而且拿过国际赛奖,存着奖金的那张卡数字很可观。
林文茵走过来抱住她,发间的栀子花香扑面而来:“在国外,给你多少钱妈妈都觉得不够。”
说着把一叠美金塞进抽屉,“等学校没课了,我就飞来纽约看你。你爸要是值班来不了,我就自己来。”
姜明远闻言抬头:“谁说我不能来?到时候我就找张主任调班。”他边说边在墙上贴了张便利贴,上面密密麻麻写着附近医院的地址和急诊电话。
收拾妥当后,三人走出宿舍楼。姜时愿将父母送到宿舍楼下,微风穿过校园古老的梧桐,沙沙作响。
“我会每天视频的。”她轻声承诺,抱了抱父母。
林文茵走了几步又回头,风吹起她的丝巾,在空中划出温柔的弧线:“岁岁,无论什么时候想家——”
“爸爸妈妈永远都在。”姜明远接上后半句,声音沉稳。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纽约傍晚的霞光,看不清表情。
姜时愿站在原地,看着父母的背影渐渐融入纽约街头的人流。父亲习惯性地走在靠近马路的一侧,手臂虚虚护着母亲,母亲时不时回头张望,丝巾在异国的风里翻飞如蝶。
开学后的第一周,姜时愿迎来了第一节专业课。 姜时愿站在3号琴房门前,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琴盒的背带。
门牌上钉着“Elena Rosenberg”的名牌,艾琳娜·罗森伯格──她的主课教授。
琴房的门虚掩着,隐约传来钢琴试音的声响。姜时愿深吸一口气,抬手敲门时,发现自己的指甲边缘还留着昨晚练习时留下的松香痕迹。
“e in.”
推开门的那一刻,阳光正透过落地窗洒满整个琴房。罗森伯格教授坐在三角钢琴前,发髻纹丝不乱,镜链垂在深蓝色的丝绒套装上。
“tsuki?”教授的目光透过金丝眼镜落在她身上。
“Yes!”她轻声回答。
罗森伯格教授指尖轻敲琴键,一个降b音在空气中震颤:“让我们从音阶开始。c大调,四个八度,注意你的揉弦角度。”
姜时愿取出琴弓时,发现琴房角落的谱架上已经摆好了今天的练习曲——克莱采尔第9首,页边密密麻麻的铅笔批注中。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像是遥远的掌声。
当第一个音符从弦上跃出时,姜时愿意识到——洒满阳光的琴房,将成为她在纽约常驻的地方。
周四的室内乐团排练厅里,橡木地板上散落着谱架的影子。姜时愿坐在阶梯教室的中排,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膝盖。
投影仪嗡嗡作响,中年男教授斯塔克推了推眼镜,激光笔的红点在幕布上的分组名单间游走:“记住你们的组别,下周回课。”他的声音带着硬朗节奏,“我希望看到至少前两个乐章的完整呈现。”
姜时愿找到自己的名字第三组:钢琴david,大提琴tina,小提琴tsuki。 散课后,教室立刻喧闹起来。
姜时愿收拾琴谱时,一个金发男孩向她走来,蓝眼睛在阳光下像融化的冰川:“我是david,钢琴专业。”他的指尖还沾着琴键的痕迹,微微发黄。
“tina,大提琴。”加拿大女孩抱着琴盒站在一旁。
姜时愿微微笑着:“你们好,我是tsuki,小提琴专业。”
david拍了下手,腕表在阳光下闪了闪:“那么我们分成小组就是钢琴三重奏了!”他翻开日程本,“周四下午三点,307排练室怎么样?”
tina已经掏出手机:“先加个ins吧!我建个群组。”
走廊的灯光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david举起手机,“拍着合照怎么样?纪念小组成立。”
镜头里映出他们年轻的脸庞——tina抱着大提琴琴盒微微侧头,姜时愿的黑色长发垂在肩头,而他自己的金发在阳光下像麦浪般闪耀。
晚上茱莉亚的琴房灯光渐次熄灭。姜时愿揉着发酸的左手手腕走出琴房大楼,纽约秋夜的凉意让她把围巾又裹紧了些。
宿舍走廊的地毯吸走了脚步声,宿管玛莎女士从老花镜上方投来目光,姜时愿回以微笑。电梯上升时,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沉寂许久的“正经音乐交流群”正疯狂弹出消息——
李云明:北京外国语的军训给我晒成黑皮了!
照片里他站在银杏树下咧嘴笑着,肤色确实深了两个色号,迷彩服领口露出明显的色差分界线。
林小满:人大的军训好严格,今天站军姿我差点晕过去。
李云明:小凯,北京电影学院的军训怎么样?
姜时愿刷卡进屋,把琴盒靠在小沙发上。窗外的帝国大厦亮着蓝白相间的灯光,像一根巨大的琴弦矗立在夜色中。屏幕突然又亮起——
短暂的沉默后,王俊凯回复:……我没你黑。
文字后面跟着一张随手拍——镜头对着操场跑道,右下角不小心拍到他自己的手腕,肤色确实比李云明浅了不止两个色号。
李云明:……
王源秒回:哈哈哈哈哈哈
易烊千玺一本正经的补刀:要不要给你寄点防晒
李云明:……不用,我现在真羡慕岁岁不用军训
姜时愿盘腿坐在地毯上,忍住笑声,她推开窗户,手机镜头对准远处灯火通明的帝国大厦,按下快门的瞬间,一架闪着红光的飞机正好划过天际。发到群里:“茱莉亚的秋夜,送给正在军训的各位。”
消息刚发出,李云明就发来一串感叹号:这是帝国大厦?!你窗口能看到帝国大厦?!
        姜时愿站在宿舍门前,门卡“滴”的一声轻响,像是开启了新生活的序章。
“单人宿舍就是宽敞。”姜明远推着两个大行李箱进来,手指在墙上的隔音棉上敲了敲,“这隔音效果不错,你练琴到多晚都行。”
林文茵正往衣柜里挂衣服,每件衣服都带着重庆阳光的气息:“这件羽绒服要放在最外面,纽约冬天可比重庆冷多了。”
姜明远正往冰箱里塞从中国超市买来的速冻水饺,保鲜盒碰撞出清脆的声响:“要是练琴太晚,就热一盒当宵夜。”
“差点忘了,还有爷爷你奶奶准备的麻辣牛肉酱。还有姥姥姥爷让带的枣泥糕。”姜明远一边塞着东西一边说,“别光顾着练琴忘记吃饭,我给你列了个附近餐厅清单,中餐馆都标了星号。都发到你手机里了,每个月爸爸都会把生活费打到你常用的卡上。”
“我真的还有很多钱。”她小声说,她从小开始参加比赛,而且拿过国际赛奖,存着奖金的那张卡数字很可观。
林文茵走过来抱住她,发间的栀子花香扑面而来:“在国外,给你多少钱妈妈都觉得不够。”
说着把一叠美金塞进抽屉,“等学校没课了,我就飞来纽约看你。你爸要是值班来不了,我就自己来。”
姜明远闻言抬头:“谁说我不能来?到时候我就找张主任调班。”他边说边在墙上贴了张便利贴,上面密密麻麻写着附近医院的地址和急诊电话。
收拾妥当后,三人走出宿舍楼。姜时愿将父母送到宿舍楼下,微风穿过校园古老的梧桐,沙沙作响。
“我会每天视频的。”她轻声承诺,抱了抱父母。
林文茵走了几步又回头,风吹起她的丝巾,在空中划出温柔的弧线:“岁岁,无论什么时候想家——”
“爸爸妈妈永远都在。”姜明远接上后半句,声音沉稳。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纽约傍晚的霞光,看不清表情。
姜时愿站在原地,看着父母的背影渐渐融入纽约街头的人流。父亲习惯性地走在靠近马路的一侧,手臂虚虚护着母亲,母亲时不时回头张望,丝巾在异国的风里翻飞如蝶。
开学后的第一周,姜时愿迎来了第一节专业课。 姜时愿站在3号琴房门前,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琴盒的背带。
门牌上钉着“Elena Rosenberg”的名牌,艾琳娜·罗森伯格──她的主课教授。
琴房的门虚掩着,隐约传来钢琴试音的声响。姜时愿深吸一口气,抬手敲门时,发现自己的指甲边缘还留着昨晚练习时留下的松香痕迹。
“e in.”
推开门的那一刻,阳光正透过落地窗洒满整个琴房。罗森伯格教授坐在三角钢琴前,发髻纹丝不乱,镜链垂在深蓝色的丝绒套装上。
“tsuki?”教授的目光透过金丝眼镜落在她身上。
“Yes!”她轻声回答。
罗森伯格教授指尖轻敲琴键,一个降b音在空气中震颤:“让我们从音阶开始。c大调,四个八度,注意你的揉弦角度。”
姜时愿取出琴弓时,发现琴房角落的谱架上已经摆好了今天的练习曲——克莱采尔第9首,页边密密麻麻的铅笔批注中。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像是遥远的掌声。
当第一个音符从弦上跃出时,姜时愿意识到——洒满阳光的琴房,将成为她在纽约常驻的地方。
周四的室内乐团排练厅里,橡木地板上散落着谱架的影子。姜时愿坐在阶梯教室的中排,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膝盖。
投影仪嗡嗡作响,中年男教授斯塔克推了推眼镜,激光笔的红点在幕布上的分组名单间游走:“记住你们的组别,下周回课。”他的声音带着硬朗节奏,“我希望看到至少前两个乐章的完整呈现。”
姜时愿找到自己的名字第三组:钢琴david,大提琴tina,小提琴tsuki。 散课后,教室立刻喧闹起来。
姜时愿收拾琴谱时,一个金发男孩向她走来,蓝眼睛在阳光下像融化的冰川:“我是david,钢琴专业。”他的指尖还沾着琴键的痕迹,微微发黄。
“tina,大提琴。”加拿大女孩抱着琴盒站在一旁。
姜时愿微微笑着:“你们好,我是tsuki,小提琴专业。”
david拍了下手,腕表在阳光下闪了闪:“那么我们分成小组就是钢琴三重奏了!”他翻开日程本,“周四下午三点,307排练室怎么样?”
tina已经掏出手机:“先加个ins吧!我建个群组。”
走廊的灯光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david举起手机,“拍着合照怎么样?纪念小组成立。”
镜头里映出他们年轻的脸庞——tina抱着大提琴琴盒微微侧头,姜时愿的黑色长发垂在肩头,而他自己的金发在阳光下像麦浪般闪耀。
晚上茱莉亚的琴房灯光渐次熄灭。姜时愿揉着发酸的左手手腕走出琴房大楼,纽约秋夜的凉意让她把围巾又裹紧了些。
宿舍走廊的地毯吸走了脚步声,宿管玛莎女士从老花镜上方投来目光,姜时愿回以微笑。电梯上升时,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沉寂许久的“正经音乐交流群”正疯狂弹出消息——
李云明:北京外国语的军训给我晒成黑皮了!
照片里他站在银杏树下咧嘴笑着,肤色确实深了两个色号,迷彩服领口露出明显的色差分界线。
林小满:人大的军训好严格,今天站军姿我差点晕过去。
李云明:小凯,北京电影学院的军训怎么样?
姜时愿刷卡进屋,把琴盒靠在小沙发上。窗外的帝国大厦亮着蓝白相间的灯光,像一根巨大的琴弦矗立在夜色中。屏幕突然又亮起——
短暂的沉默后,王俊凯回复:……我没你黑。
文字后面跟着一张随手拍——镜头对着操场跑道,右下角不小心拍到他自己的手腕,肤色确实比李云明浅了不止两个色号。
李云明:……
王源秒回:哈哈哈哈哈哈
易烊千玺一本正经的补刀:要不要给你寄点防晒
李云明:……不用,我现在真羡慕岁岁不用军训
姜时愿盘腿坐在地毯上,忍住笑声,她推开窗户,手机镜头对准远处灯火通明的帝国大厦,按下快门的瞬间,一架闪着红光的飞机正好划过天际。发到群里:“茱莉亚的秋夜,送给正在军训的各位。”
消息刚发出,李云明就发来一串感叹号:这是帝国大厦?!你窗口能看到帝国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