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轮回渡世白发证道-《玄脉师徒劫》

  决意已定刻不容缓。

  苏浅强行压下神魂中因因果反噬和情绪冲击带来的剧痛,目光死死锁住下方那如同破碎琉璃盏般的龙渊界。她能感觉到,这个世界最后的时间正在飞速流逝。

  “师尊青渊逸尘为我护法。”她的声音沙哑却异常冷静,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然,“我要引动轮回,为龙渊界重塑根基!

  “不可青渊龙瞳骤缩,“轮回法则涉及宇宙根本秩序,逆转一方世界之生死,其因果业力远超想象!即便成功你亦将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墨临渊的残魂也泛起剧烈波动,声音凝重浅儿,此界崩坏至此强行引动轮回,稍有不慎你自身便会被法则反噬,神魂俱灭!

  “代价苏浅回头看向他们,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近乎凄然的决绝,“若眼睁睁看着它们毁灭,我之道心此刻便已死了!代价再大也不过以命换两界共新生!

  她不再多言猛地闭上双眼,双手在身前急速结印眉心处,那枚玄奥的轮回符文骤然亮起,散发出幽幽光芒,不再是之前的温和,而是带着一种近乎燃烧生命的炽热与疯狂!

  轮回启法则逆“以我混沌为引,以我神魂为祭轮回法则听吾号令开!”

  她猛地一声清叱,双手向前狠狠一推!

  并非推向龙渊界本身,而是推向那片笼罩两个接世界点,代表着终结与死寂”的宇宙法则本身!

  嗡!

  一股无形无质,却仿佛能牵动灵魂、逆转生死的磅礴力量,以苏浅为中心,悍然爆发!她眉心的轮回符文光芒大放,无数细密复杂、蕴含着生死奥义的法则丝线狂涌而出,如同无数触手,强行刺入龙渊界外围那固化的寂灭法则之中!

  这不是温和的引导,而是霸道的篡改!是逆天而行!呃啊!”

  在轮回法则与宇宙寂灭法则猛烈碰撞的刹那,苏浅发出一声痛苦的闷哼,身体剧烈一震,七窍之中同时沁出触目惊心的血丝!她的神魂仿佛被投入了巨大的磨盘之中,承受着两种至高法则对冲带来的恐怖碾压!

  “苏浅,青渊怒吼,周身龙元澎湃,化作一道坚实的青色光罩将苏浅笼罩,试图分担那恐怖的压力。墨临渊的残魂也光芒大放,浩瀚的神念如同最坚韧的护盾,守护着苏浅识海的核心。逸尘更是瞬间布下心念之阵,层层削弱着反噬之力,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界域轮回生死逆转

  而在龙渊界与浅宁宙内,奇迹正在以一种残酷的方式上演。

  那原本肆虐的、吞噬一切的灾难,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崩坏的大地停止了撕裂,喷发的火山凝固了烟柱,咆哮的海啸定格了巨浪,并非时间静止,而是终结的过程被强行中断!

  紧接着更加不可思议的变化发生了,两界循环融合。

  已经死去化为焦土的山脉,开始逆向演化,焦黑褪去,岩石风化,重新显露出土壤的痕迹;干涸的河床深处,一丝微弱的水汽开始凝聚;那些在灾难中消散的、代表着生机与灵性的微小光点,如同受到无形力量的牵引,从虚空中被强行汇聚而来,如同逆流的星河,投入那片死寂的大地!

  这是轮回法则在强行从“过去”的时间片段中,抽取这个世界尚未被完全湮灭的“生机印记”,试图将其重新注入现世!

  然而逆转生死代价巨大!

  苏浅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她的生命力在飞速流逝,原本乌黑的长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发梢开始,寸寸变得灰白!那是寿元与本源在燃烧!她的身体变得近乎透明,仿佛下一刻就要化作光点消散。

  “坚持住青渊龙目赤红,不顾自身消耗,将更精纯的龙元注入苏浅体内。墨临渊的残魂也愈发黯淡,逸尘的嘴角溢出鲜血,显然为了守护苏浅,他们都付出了巨大代价。

  一线生机,白发如雪

  不知过了多久,仿佛只是一瞬,又仿佛是千万年。

  当苏浅眉心的轮回符文光芒黯淡到极致,几乎要碎裂开来时,那强行逆转的过程终于缓缓停止。

  龙渊界和浅渊宇宙融合完毕,依旧满目疮痍,山河破碎但,那弥漫整个世界的、令人绝望的死寂之气,已然消散了大半!虽然灾难的痕迹依旧深刻,但在那焦土之下,有了微弱的水脉流动;在破碎的山河之间,有了一丝极其稀薄,却真实存在的灵气在缓缓滋生;更重要的是,那世界本源意识传递出的,不再是纯粹的怨恨与绝望,而是夹杂了一丝微弱却坚韧的,求生之意!

  一线生机被强行从死亡手中夺了回来!

  噗通!

  苏浅再也支撑不住,直直地向后倒去,被青渊及时用龙尾卷住。她气息微弱到了极点,脸色苍白如纸,而那一头原本青丝如瀑的长发,此刻已尽数化为凄美的雪白!

  她艰难地睁开眼,望向那片虽然残破、却终于有了一丝生的可能的故土,嘴角艰难地扯出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

  “总算抢回来了算!

  话音未落,她便彻底失去了意识,陷入深度昏迷。

  青渊看着她满头的白发和微弱的气息,龙目中充满了痛楚与后怕。墨临渊的残魂也沉默着,带着无尽的复杂。逸尘踉跄一步,看着手中因为过度消耗而光芒黯淡的混沌阵心,又看向昏迷的苏浅,眼中满是心疼与坚定。

  轮回渡劫九死未悔。

  她以自身寿元与本源为代价,强行逆转两方世界之死局。这份因果这份代价,远比他们预想的还要沉重。

  但希望的火种,终究是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