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的月圆之夜,萧夭正在玄毒司改良毒草图谱。烛火在案上投下她低头的影子,笔尖划过宣纸的“沙沙”声里,混着窗外的虫鸣。突然,一阵梅花香推开了窗棂,带着清冽的月光涌进来——百里苏苏的虚影已坐在对面的梨花木椅上,正看着案上那些画满现代符号的批注,眼尾的笑纹里盛着暖意:“夭儿,你把玄毒司改得很好。”
萧夭抬头时,发间的玉簪在月光里泛着柔光。正见父亲提着酒壶从月亮门走来,壶身上的“梅”字被月光照得透亮;身后跟着慕云深,手里捧着新酿的青梅酒,陶瓮的封口刚解开,酸甜的酒香便漫了满院。
四人围坐在庭院的石桌旁,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将萧逸辰的白发染成银纱,把萧夭护符上的莲纹照得透亮,连圣女半透明的衣袂都染上了真实的月色。虚实交织的影子在地上拼成完整的圆,像枚被月光吻过的印章。
萧逸辰给妻子的虚影斟了杯酒,酒液穿过光影落在石桌上,溅起细碎的月光。他望着那道越来越清晰的身影,声音里带着二十余年未曾有过的轻快:“苏苏,你看,人间很好。”
百里苏苏笑着点头,指尖轻轻碰了碰萧夭的护符。那半朵莲纹突然亮起,金芒顺着衣襟漫到萧逸辰胸前,与他护符上的半朵莲遥相呼应,在月光中拼成一朵完整的莲。花瓣舒展时,竟有细碎的光尘飘落,沾在慕云深带来的青梅酒上,漾出点点金波。
萧夭望着那朵光之莲,突然明白所谓归宿,从不是某个固定的地方。就像她的玄毒司里,药童们正在改良新的毒草配方;父亲的王爷府中,梅园的新枝已攀过墙头;慕云深的老宅里,族人正跟着秘术卷宗学习画符——看似各赴前路,实则都在同一片月光下,守着彼此的牵挂。
三更的梆子声刚过,玄毒司院墙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伴随着几句熟稔的吆喝:“逸辰兄!夭丫头!可算让我逮着你们了!”
话音未落,一个穿着月白道袍的身影已翻墙而入,靴底还沾着药王谷特有的药泥。来人是药王谷嫡传弟子谢慕白,肩上的药篓晃悠着,里面露出几株带着晨露的七叶莲——那是他刚从谷里采摘的珍品,本想第一时间送来给萧逸辰补身。
可他脚刚落地,就被院中景象定在了原地。
石桌上温着的青梅酒正冒着热气,萧逸辰的白发在月光下泛着银辉,正笑着给对面的虚影斟酒;萧夭托着腮,护符上的莲纹与那道虚影衣袂的金光交缠,发间落了片梅瓣也未察觉;慕云深坐在侧面,正用灵力给陶瓮封口,冰蓝色的灵光与月色相融,竟有种恰到好处的温柔。
最让谢慕白心头一软的是,那道圣女虚影抬手时,指尖的光落在萧逸辰鬓角,竟像在替他拂去不存在的落雪。而萧逸辰望着她的目光,是他认识这位摄政王三十年来,从未见过的松弛——没有朝堂的锐利,没有过往的沉郁,只有被月光泡软的温情。
“这……”谢慕白下意识放轻了脚步,药篓从肩头滑下也浑然不觉。他想起两个月前在药王谷收到的信,萧逸辰只说“卸了差事,归乡陪女”,却没提过圣女的虚影竟能如此清晰地显形,更没说过这玄毒司的院子里,能有这般月圆人圆的暖意。
石桌上的光之莲正缓缓舒展,金芒落在谢慕白的袍上,他突然想起年少时,二人曾在药王谷的梅树下约定,待天下安定,便共饮青梅酒。那时萧逸辰还是鲜衣怒马的少年将军,而他自己,还在为学不会爹爹的解毒术闹别扭。
“慕白?”萧逸辰先瞥见了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漾开笑意,“你怎么来了?”
谢慕白这才回过神,挠挠头捡起药篓,露出里面的七叶莲:“药王谷的事了了,想着你这头刚辞官,肯定缺些滋补的药材……”他说着走近,目光扫过石桌旁虚实交织的影子,突然笑道,“倒是我来巧了,正赶上你们喝团圆酒。”
百里苏苏的虚影转头看他时,衣袂的金光轻轻拂过他带来的七叶莲,莲瓣上的露珠顿时化作细碎的光。谢慕白望着那道身影,突然红了眼眶——当年百里苏苏为护逸辰,在药王谷养伤时,也是这样笑着看他捣药的。
“谢叔叔!”萧夭起身给他挪了个位置,护符的光落在他手背上,“快坐!这青梅酒是云深叔叔新酿的,比爹爹从前藏的更清冽呢!”
谢慕白刚坐下,就被萧逸辰塞了杯酒。酒液入喉时,带着玄门青梅的酸与药王谷泉水的甘,竟比他记忆里的味道更绵长。他望着院中交叠的月光与人影,突然明白所谓圆满,从不是要等所有缺憾都补齐——就像此刻,有人带着三十年的牵挂归来,有人揣着新酿的酒赶来,有人守着人间烟火等待,连风里的梅香,都带着久别重逢的甜。
“该再添个杯子。”谢慕白从药篓里摸出个随身携带的玉杯,往石桌上一放,“我这趟来,还带了谷里新培育的醉春风,正好配你们的青梅酒——”
他的话被一阵笑声打断。月光下,五人的影子在地上渐渐融成一片,连同那朵光之莲,都染上了药王谷药草的清香。夜风拂过院中的梅树梢,落下几片花瓣,沾在他们的衣襟上。远处的更夫敲过三更,梆子声在巷子里荡出悠长的尾音。萧夭举起酒杯,月光落在她含笑的眼底,映出半朵莲纹的光:“敬这人间烟火。”
敬那些在裂隙中紧握的手,敬护符上相契的莲,敬每个平凡日子里,藏在烟火气中的守护与传承。
月光下,五人的身影渐渐融在一起,连带着那朵光之莲,都化作了人间最温暖的模样。
萧夭抬头时,发间的玉簪在月光里泛着柔光。正见父亲提着酒壶从月亮门走来,壶身上的“梅”字被月光照得透亮;身后跟着慕云深,手里捧着新酿的青梅酒,陶瓮的封口刚解开,酸甜的酒香便漫了满院。
四人围坐在庭院的石桌旁,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将萧逸辰的白发染成银纱,把萧夭护符上的莲纹照得透亮,连圣女半透明的衣袂都染上了真实的月色。虚实交织的影子在地上拼成完整的圆,像枚被月光吻过的印章。
萧逸辰给妻子的虚影斟了杯酒,酒液穿过光影落在石桌上,溅起细碎的月光。他望着那道越来越清晰的身影,声音里带着二十余年未曾有过的轻快:“苏苏,你看,人间很好。”
百里苏苏笑着点头,指尖轻轻碰了碰萧夭的护符。那半朵莲纹突然亮起,金芒顺着衣襟漫到萧逸辰胸前,与他护符上的半朵莲遥相呼应,在月光中拼成一朵完整的莲。花瓣舒展时,竟有细碎的光尘飘落,沾在慕云深带来的青梅酒上,漾出点点金波。
萧夭望着那朵光之莲,突然明白所谓归宿,从不是某个固定的地方。就像她的玄毒司里,药童们正在改良新的毒草配方;父亲的王爷府中,梅园的新枝已攀过墙头;慕云深的老宅里,族人正跟着秘术卷宗学习画符——看似各赴前路,实则都在同一片月光下,守着彼此的牵挂。
三更的梆子声刚过,玄毒司院墙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伴随着几句熟稔的吆喝:“逸辰兄!夭丫头!可算让我逮着你们了!”
话音未落,一个穿着月白道袍的身影已翻墙而入,靴底还沾着药王谷特有的药泥。来人是药王谷嫡传弟子谢慕白,肩上的药篓晃悠着,里面露出几株带着晨露的七叶莲——那是他刚从谷里采摘的珍品,本想第一时间送来给萧逸辰补身。
可他脚刚落地,就被院中景象定在了原地。
石桌上温着的青梅酒正冒着热气,萧逸辰的白发在月光下泛着银辉,正笑着给对面的虚影斟酒;萧夭托着腮,护符上的莲纹与那道虚影衣袂的金光交缠,发间落了片梅瓣也未察觉;慕云深坐在侧面,正用灵力给陶瓮封口,冰蓝色的灵光与月色相融,竟有种恰到好处的温柔。
最让谢慕白心头一软的是,那道圣女虚影抬手时,指尖的光落在萧逸辰鬓角,竟像在替他拂去不存在的落雪。而萧逸辰望着她的目光,是他认识这位摄政王三十年来,从未见过的松弛——没有朝堂的锐利,没有过往的沉郁,只有被月光泡软的温情。
“这……”谢慕白下意识放轻了脚步,药篓从肩头滑下也浑然不觉。他想起两个月前在药王谷收到的信,萧逸辰只说“卸了差事,归乡陪女”,却没提过圣女的虚影竟能如此清晰地显形,更没说过这玄毒司的院子里,能有这般月圆人圆的暖意。
石桌上的光之莲正缓缓舒展,金芒落在谢慕白的袍上,他突然想起年少时,二人曾在药王谷的梅树下约定,待天下安定,便共饮青梅酒。那时萧逸辰还是鲜衣怒马的少年将军,而他自己,还在为学不会爹爹的解毒术闹别扭。
“慕白?”萧逸辰先瞥见了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漾开笑意,“你怎么来了?”
谢慕白这才回过神,挠挠头捡起药篓,露出里面的七叶莲:“药王谷的事了了,想着你这头刚辞官,肯定缺些滋补的药材……”他说着走近,目光扫过石桌旁虚实交织的影子,突然笑道,“倒是我来巧了,正赶上你们喝团圆酒。”
百里苏苏的虚影转头看他时,衣袂的金光轻轻拂过他带来的七叶莲,莲瓣上的露珠顿时化作细碎的光。谢慕白望着那道身影,突然红了眼眶——当年百里苏苏为护逸辰,在药王谷养伤时,也是这样笑着看他捣药的。
“谢叔叔!”萧夭起身给他挪了个位置,护符的光落在他手背上,“快坐!这青梅酒是云深叔叔新酿的,比爹爹从前藏的更清冽呢!”
谢慕白刚坐下,就被萧逸辰塞了杯酒。酒液入喉时,带着玄门青梅的酸与药王谷泉水的甘,竟比他记忆里的味道更绵长。他望着院中交叠的月光与人影,突然明白所谓圆满,从不是要等所有缺憾都补齐——就像此刻,有人带着三十年的牵挂归来,有人揣着新酿的酒赶来,有人守着人间烟火等待,连风里的梅香,都带着久别重逢的甜。
“该再添个杯子。”谢慕白从药篓里摸出个随身携带的玉杯,往石桌上一放,“我这趟来,还带了谷里新培育的醉春风,正好配你们的青梅酒——”
他的话被一阵笑声打断。月光下,五人的影子在地上渐渐融成一片,连同那朵光之莲,都染上了药王谷药草的清香。夜风拂过院中的梅树梢,落下几片花瓣,沾在他们的衣襟上。远处的更夫敲过三更,梆子声在巷子里荡出悠长的尾音。萧夭举起酒杯,月光落在她含笑的眼底,映出半朵莲纹的光:“敬这人间烟火。”
敬那些在裂隙中紧握的手,敬护符上相契的莲,敬每个平凡日子里,藏在烟火气中的守护与传承。
月光下,五人的身影渐渐融在一起,连带着那朵光之莲,都化作了人间最温暖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