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旭四人被敲打的厉害。
圣恩和威胁都摆在眼前。
面对如此的朱元璋,四人根本不敢有什么不轨的念头。
格外老实。
朱元璋亲自和他们交代了任务。
内阁,就设置在皇宫内部。
每日包括胡百川在内,五位内阁大臣都要来点卯上班,代替朱元璋处理各种政务。
当然,刚开始肯定只是预批。
需要朱元璋和朱标确定后才能过。
真正的紧急军国大事,必须第一时间禀报到朱元璋这里。
朱元璋先把规矩立下来。
现在内阁初成,一切都需要规矩。
规矩立好了,以后慢慢的进行,就方便多了。
四人一个劲的点头,认真聆听教诲。
唯独胡百川在边上很无奈,数次想插话都被朱元璋给拦了下来。
半个时辰后,朱元璋的教诲叮嘱结束,闫旭四人被一名小太监领着去他们的新班房。
内阁,在皇宫内。
但又有方便通往六部,算是一处好地方。
地方也大。
用朱元璋的话来说,在皇宫内办公,本身也是一份荣耀。
四人见状可想而知。
格外激动!
对这个工作非常期待。
唯独就是对自家的内阁首辅大臣暂时还有点搞不懂情况。
太匪夷所思。
拒绝?不愿意当这个正二品的内阁首辅大臣?
不科学的!
御书房内,胡百川被朱元璋留了下来。
知道他不情愿,但朱元璋也没办法。
他一时间也没找到合适的人物来担此大任。
内阁大臣权势极大,而且现在还是在初期,他不想选择那种国公和六部尚书之类的。
正好内阁是胡百川的提议,那就索性交给他好了。
朱元璋也信赖。
一番劝说后,胡百川只能勉为其难的同意了下来。
暂时的!
等内阁稳定之后,他再退出。
同时,讨价还价也少不了。
不上早朝!
懒觉是必须的。
除此之外,他也不点卯,抽空就过来,可以迟到早退……
为了留住胡百川,朱元璋只能都同意了下来。
好说歹说的,这才算是把胡百川留下来。
让胡百川去内阁班房适应下新环境,朱元璋又把徐达等人以及六部尚书都招了过来。
对于这些重臣们,朱元璋也不藏着掖着。
“说说看,对建立内阁和赋税制度的看法!”
一时间,一群重臣们面面相觑。
这种情况下,能说什么看法?
不同意?
朱元璋的态度再明白不过了。
徐达第一个开口。
“内阁,若是能真按照陛下意愿进行下去的话,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部门!”
“臣觉得不错!”
“赋税制度,更是觉得胡百川言之有理!”
“这些年确实有大批士绅豪族用读书人的身份来免除赋税,致使朝廷税收越来越低!”
“若不加以改善,日后只怕真要出大问题!”
朱元璋点头,关键时刻还是老兄弟给力。
李文忠这个大外甥也不耽搁。
“臣觉得魏国公言之有理!”
“读书人取消赋税的圣恩,确实该取消了!”
紧接着是汤和傅又德蓝玉常茂邓镇等人。
都是国公级别的大佬!
无一例外的,都支持!
本身他都是武将出身,对读书人本就不怎么
圣恩和威胁都摆在眼前。
面对如此的朱元璋,四人根本不敢有什么不轨的念头。
格外老实。
朱元璋亲自和他们交代了任务。
内阁,就设置在皇宫内部。
每日包括胡百川在内,五位内阁大臣都要来点卯上班,代替朱元璋处理各种政务。
当然,刚开始肯定只是预批。
需要朱元璋和朱标确定后才能过。
真正的紧急军国大事,必须第一时间禀报到朱元璋这里。
朱元璋先把规矩立下来。
现在内阁初成,一切都需要规矩。
规矩立好了,以后慢慢的进行,就方便多了。
四人一个劲的点头,认真聆听教诲。
唯独胡百川在边上很无奈,数次想插话都被朱元璋给拦了下来。
半个时辰后,朱元璋的教诲叮嘱结束,闫旭四人被一名小太监领着去他们的新班房。
内阁,在皇宫内。
但又有方便通往六部,算是一处好地方。
地方也大。
用朱元璋的话来说,在皇宫内办公,本身也是一份荣耀。
四人见状可想而知。
格外激动!
对这个工作非常期待。
唯独就是对自家的内阁首辅大臣暂时还有点搞不懂情况。
太匪夷所思。
拒绝?不愿意当这个正二品的内阁首辅大臣?
不科学的!
御书房内,胡百川被朱元璋留了下来。
知道他不情愿,但朱元璋也没办法。
他一时间也没找到合适的人物来担此大任。
内阁大臣权势极大,而且现在还是在初期,他不想选择那种国公和六部尚书之类的。
正好内阁是胡百川的提议,那就索性交给他好了。
朱元璋也信赖。
一番劝说后,胡百川只能勉为其难的同意了下来。
暂时的!
等内阁稳定之后,他再退出。
同时,讨价还价也少不了。
不上早朝!
懒觉是必须的。
除此之外,他也不点卯,抽空就过来,可以迟到早退……
为了留住胡百川,朱元璋只能都同意了下来。
好说歹说的,这才算是把胡百川留下来。
让胡百川去内阁班房适应下新环境,朱元璋又把徐达等人以及六部尚书都招了过来。
对于这些重臣们,朱元璋也不藏着掖着。
“说说看,对建立内阁和赋税制度的看法!”
一时间,一群重臣们面面相觑。
这种情况下,能说什么看法?
不同意?
朱元璋的态度再明白不过了。
徐达第一个开口。
“内阁,若是能真按照陛下意愿进行下去的话,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部门!”
“臣觉得不错!”
“赋税制度,更是觉得胡百川言之有理!”
“这些年确实有大批士绅豪族用读书人的身份来免除赋税,致使朝廷税收越来越低!”
“若不加以改善,日后只怕真要出大问题!”
朱元璋点头,关键时刻还是老兄弟给力。
李文忠这个大外甥也不耽搁。
“臣觉得魏国公言之有理!”
“读书人取消赋税的圣恩,确实该取消了!”
紧接着是汤和傅又德蓝玉常茂邓镇等人。
都是国公级别的大佬!
无一例外的,都支持!
本身他都是武将出身,对读书人本就不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