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感谢不只有下跪这一种-《换嫁纨绔狼狗后,夜夜被他亲红温》

  男孩擦了擦眼泪,低声回答:“我叫豆子,十二了。”

  “我妹妹叫丫丫,八岁。”

  “我们爹妈……去年发大水,都没了……就剩我们俩……”

  他声音里的凄楚,让苏软和江燃心里都是一沉。

  苏软沉默了片刻,看着豆子那双带着惶恐又隐含着一丝期盼的眼睛,缓缓说道:“豆子,感谢别人的方式有很多种,不只有下跪这一种。”

  豆子抬起头,有些茫然地看着她。

  苏软继续道,声音清晰而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我能提供一个机会,让你们兄妹俩以后能吃饱饭,再也不用挨饿受冻,生病了也有钱看病。”

  “就是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豆子猛地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苏软,又看看江燃,嘴唇哆嗦着,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真……真的吗?我能做什么?不!我什么都能干!劈柴、挑水、跑腿……我……”

  “不用你干那些重活。”苏软微微一笑,从随身的布包里拿出一个她之前做好的荷包,递给豆子,“你看,像这样的荷包,还有盘扣、手帕,你会卖吗?”

  豆子接过那个精致得他从未见过的荷包,小心翼翼地捧着,像是捧着什么易碎的珍宝。

  他用力点头:“我会!不会的话我……我可以学!我嘴笨,但我不偷懒!我一定好好卖!”

  “好孩子。”

  苏软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她并没有着急让身体虚弱的豆子和丫立刻去干活,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

  把两个小家伙的身体养好才是重中之重。

  她先是和江燃一起在离江家不远但也不算太近的一条相对清净的巷子里,租了一间便宜干净的小平房。

  然后又通过街道居委会,找到了一位姓周的大娘。

  这位丈夫早逝,儿女已成家,独自居住,为人热心肠,也愿意赚点零花钱贴补家用。

  苏软便每月付给周大娘一些钱,请她白天帮忙照看豆子和丫丫,主要是保证他们一日三餐能吃上热乎干净的饭菜,看着丫丫按时吃药。

  安顿好住处和人手后,苏软又扯了布料,亲手给豆子和丫丫各做了两身新衣服。

  虽然只是普通的棉布,但样式整洁合身,洗得干干净净。

  当豆子和丫丫穿上没有补丁的新衣服时,两个孩子都拘谨得手脚不知该往哪里放,丫丫更是偷偷摸了又摸衣角,眼睛里闪着亮晶晶的光。

  “苏姐姐……这……这太贵重了……”

  豆子嗫嚅着,不敢抬头。

  苏软温柔地摸摸他的头:“穿着吧,精神点,以后卖东西也好看。”

  “现在你们的任务就是把身体养好,丫丫按时吃药,你多吃点饭,把力气长回来。”

  在周大娘的悉心照料和苏软时不时的营养补充下,丫丫的烧早就退了,脸色也渐渐红润起来。

  豆子也不再是那副皮包骨风一吹就倒的模样,虽然还是瘦,但眼神里有了神采,脊背也挺直了些。

  江燃看着这对兄妹的变化,心里对苏软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他媳妇儿不仅聪明,心肠也好。

  约莫过了十来天,见两人身体都恢复得不错,精神头也足了,苏软觉得是时候了。

  这天,她带着江燃来到小平房,将豆子和丫丫叫到跟前。

  她拿出两个准备好的小布包,里面分别装着同样数量和花色的荷包、盘扣和绣花手帕,各十件。

  这些小物件做工精致,图案雅致,在阳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

  “豆子,丫丫,你们的身体好了,现在苏姐姐要教你们怎么把这些漂亮的小东西卖出去,换成钱。这样你们以后就能自己养活自己,再也不用挨饿受冻了。”

  豆子看着那些在他眼里精美得像艺术品一样的东西,又紧张又期待,小心翼翼地问道:“苏姐姐,这……这些要卖多少钱一个啊?”

  苏软报出了一个价格。

  豆子一听,眼睛瞬间瞪大了,倒吸一口凉气:“这……这么贵?”

  他之前在街上乞讨,知道普通人一天才能赚几个钱,这个价格,都快抵上一般人好几天的饭钱了!

  他担心根本没人会买。

  丫丫也怯生生地拉着苏软的衣角,小脸上满是担忧。

  苏软看着他们紧张的样子,不由得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神秘感:“别担心,卖不卖得出去,怎么卖,是有方法的。”

  “接下来我说的话,你们要仔细听好,记在心里。”

  她先拿起其中一个布包,递给豆子:“豆子,这一份,你拿着。”

  “你就按照我告诉你的这个价格去卖,不还价。有人问,你就说这是我们的精品,苏杭手艺,独一无二,送人自用都有面子。”

  “你的任务,就是守住这个价格,卖给那些看起来家境不错、讲究品质的客人。明白吗?”

  豆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紧紧抱住布包,像是抱着一个艰巨的任务。

  接着,苏软拿起另一个布包,却没有直接递给丫丫,而是蹲下身,看着丫丫的眼睛,用更轻柔、更循循善诱的语气说道:“丫丫,你的卖法,和哥哥不一样,会更有趣一点。”

  丫丫好奇地眨了眨大眼睛。

  “你看,”苏软拿出一个荷包,“这个东西,如果一个人买,就是刚才告诉哥哥的那个价钱。”

  “但是呢,如果他们能找到另外一个人,和他们一起买,两个人‘拼着买’,那每个就可以便宜五毛钱!”

  丫丫的眼睛微微亮了一下。

  苏软继续耐心地解释,用的是最简单直白的话:“比如,你看到一位漂亮的姐姐在看你的荷包,你就可以主动走过去,笑着跟她说‘姐姐,这个荷包喜欢吗?现在有活动哦,一个人买是这个价,但如果姐姐你能再找一位朋友一起买,两个人拼单,每个就能便宜五毛钱呢!很划算的!’”

  她模仿着小孩子天真又热情的语气:“如果那位姐姐心动了,但一时找不到朋友,你还可以说‘姐姐,没关系,我可以帮你问问旁边这位阿姨想不想一起拼?’或者,‘姐姐你先看着,我再去问问别人,凑够了人咱们就能用便宜的价格买到了!’”

  苏软一点点地教着丫丫拼单的话术和技巧,如何吸引第一批顾客,如何利用人们“占便宜”和“从众”的心理,如何营造一种热闹、抢手的氛围。

  她甚至设计了简单的“拼单”规则:两人成团,立减五毛;三人成团,再减五毛!

  “丫丫,你年纪小,长得可爱,嘴巴甜一点,多笑一笑,叔叔阿姨姐姐们都会喜欢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