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和谐寝室-《重回90,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

  收拾妥当,三人决定去办理宿舍网线报装。一路上交流着寒假的见闻,气氛热烈非常。

  “我寒假考了驾照!”苏晴得意地说,“虽然晒黑了不少,但一次性通过!”

  楚文静接口道:“我在家附近的报社实习了一个月,才发现当记者真不容易,天天跑断腿。”

  刘晓艺也分享了家里超市的新变化和父亲的五金店计划,听得两人啧啧称奇。

  网线办理很顺利,工作人员说明天就能来安装。

  办完正事,苏晴神秘兮兮地说:“带你们去个好地方,保证你们吃了还想吃!”

  原来是她发现的一家老北京涮肉店,藏在校园后街的巷子里。红铜火锅冒着热气,新鲜的羊肉片薄如蝉翼,配上秘制麻酱,让人食欲大动。

  “这家店是我爸发现的,说是开了三十多年的老字号了。”苏晴一边涮肉一边介绍,“比学校食堂的强多了!”

  三个女孩围坐着热气腾腾的火锅,聊着新学期的计划,气氛温馨又热闹。

  楚文静率先开口:“我这学期要备战英语四级,还要在校报多发几篇稿子。”

  苏晴接着说:“我要把专业课成绩再提高一点,另外还想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

  刘晓艺也分享了自己的规划:“主要精力放在四级和专业课上了,另外'校园之声'那边也有新任务。”

  吃着聊着,楚文静忽然感慨:“说起来,上学期跟着晓艺学习,我成绩真的提高不少。以前总觉得学习计划什么的太死板,现在才发现有规划效率高多了。”

  苏晴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我现在也会做周计划了,我妈都说我变得有条理了。”

  刘晓艺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不过这学期我们可以继续互相监督,比如每周抽时间一起自习?”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响应。三人越聊越兴奋,甚至开始规划起假期的旅行计划。

  饭后,她们去超市补充宿舍用品。刘晓艺细心地列了清单:垃圾袋、洗手液、卫生纸、女生必备品...每样都买了宿舍公用的份。

  “晓艺你真细心,”楚文静感叹道,“我以前从来想不到要买这些公共用品。”

  “是啊,”苏晴接话,“上学期要不是你提醒,我们估计要用纸巾擦一学期桌子了。”

  说说笑笑间,采购任务顺利完成。

  回到宿舍,三人开始整理个人物品。刘晓艺把母亲准备的特产分装好,每人桌上都放了一份;苏晴拿出新买的盆栽装饰窗台;楚文静则贴上了新学期的课程表。

  距离开课还有两天时间,正好可以用来调整状态。

  刘晓艺打开笔记本,开始细化学习计划;苏晴在整理专业课笔记;楚文静则在研究校报的选题策划。

  傍晚时分,三人一起去食堂吃了简单的晚饭。回来的路上,夕阳将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校园里随处可见返校的学生,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新学期的期待。

  “感觉这学期会很充实呢。”楚文静伸了个懒腰说道。

  苏晴点头:“是啊,我们要继续努力,不能像上学期那样临时抱佛脚了。”

  刘晓艺看着两个室友,心中充满欣慰。她想起上学期刚入学时,大家还带着高中生的稚气,如今都已经有了大学生的模样——更加独立,更有规划,也更清楚自己的方向。

  回到宿舍,刘晓艺给仙亚发了条消息,告诉她宿舍已经收拾妥当,还贴心地问了是否需要接站。

  很快收到回复:“谢谢亲爱的!不用啦!明天见!”

  夜幕降临,三个女孩各自在书桌前忙碌着。键盘敲击声、书页翻动声、偶尔的交流声,交织成新学期伊始最动人的乐章。

  刘晓艺翻开那本《了不起的盖茨比》,扉页上洛锦川的字迹仿佛还带着他的温度。她微微一笑,在日记本上写下新学期的第一句话:“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一切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窗外,北京的夜空星光点点。她知道,这个学期将会更加忙碌,但也更加精彩。因为有明确的目标,有同行的小伙伴,还有远方那个与她一起努力的人。

  大一下学期的生活,像一幅精心绘制的工笔画,每一笔都恰到好处,每一处都充满生机。

  刘晓艺和她的室友们已经完全适应了大学生活的节奏,甚至开始享受其中那些忙碌而充实的日子。

  每周最激烈的“战役”莫过于抢课时刻。北广的公开大课总是人满为患,体育选修课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天早上,宿舍四人严阵以待,围着刘晓艺的笔记本电脑坐成一圈。

  “还有三分钟!”苏晴紧张地盯着屏幕上的倒计时。

  仙亚双手合十:“信女愿一个月不吃零食,换一个羽毛球课名额!”

  楚文静哭笑不得:“你上周也是这么说的,结果晚上就偷吃我的薯片。”

  刘晓艺笑着检查网络连接:“放心,这次我们准备充分。我特意测试过,这个位置的校园网信号最强。”

  倒计时最后一秒,四双手同时操作——刘晓艺负责刷新页面,苏晴输入学号,楚文静选择课程,仙亚确认提交。

  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后,屏幕上跳出“选课成功”的提示。

  “耶!羽毛球课!”仙亚兴奋地跳起来抱住刘晓艺,“多亏了你的电脑和网速!”

  刘晓艺松了口气:“幸好抢到了。听说这学期的体育老师很严格,不过通过率很高。”

  这样默契的配合已经成为宿舍的常态。四个人虽然专业不同,但在公共课程和选修课上总是互相照应,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学习共同体。

  除了学业,刘晓艺的社团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舞蹈社这学期接到了不少演出邀请,从校内快闪活动到外校艺术节,甚至还有院系晚会的助演。作为社团的中坚力量,刘晓艺几乎场场不落。

  下午三点,没课的时候,她总会准时出现在舞蹈教室。换上练功服,对着镜子调整呼吸,然后投入到90分钟的集中训练中。

  “晓艺,这个动作再舒展一些,”社长秦羽炜指导着,“对,手臂要像天鹅一样优雅。”

  汗水顺着额角滑落,刘晓艺却浑然不觉。她享受着每一个旋转和跳跃,感受着肌肉的记忆和节奏的律动。舞蹈对她而言不仅是爱好,更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