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下到四层取了范离的辞句纸卷折返,卷成筒状,行至幔帐前,双手高举过头顶:“启禀娘娘,范大人的词句已取回,请娘娘示下。”
萧皇后隔着幔帐望了一眼被誉为汉国文坛泰斗的谢真,见这位老丞相半闭双眼,似睡非醒,便道:“先交于童洛童大人品评。”
文华殿大学士童洛是萧皇后家臣,年纪虽长,辈分却低,要唤皇后一声姑姑。在皇后扶持下,他一步步爬到这二品高位。
小太监恭敬地将纸卷奉给童洛。
童洛接过,双手展开。乍见纸上东倒西歪的字迹,他嘴角微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然而,随着目光下移,那轻蔑瞬间凝固,继而转为惊愕。他的呼吸逐渐急促,脸色由白转红,最终定格在一种难以置信的狂喜之上,手指甚至微微颤抖。
厅内众人见他神态剧变,状若痴狂,皆不明所以。半晌,皇后出声催促:“童大人,准驸马这词句如何?”
刘朵在四层时专注弹琴,未曾留意范离书写,此刻心悬在半空。眼见童洛表情变幻莫测,她只盼范离莫要让她太过难堪。
“童大人,将词句读来,让在场诸位一同品鉴!”皇后再次吩咐。
童洛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压下心中的震撼,缓缓离席,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昨夜西风……凋碧树,更吹落,花如雨……”
短短十三字,一幅大气磅礴又凄美华丽的秋夜凋零图景骤然铺开,众人仿佛置身于那西风萧瑟、落英缤纷的庭院之中。
童洛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沉浸其中的韵律感: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名驹华车,美人香风,箫鼓喧天,明月流转,彻夜不歇的鱼龙灯舞……佳节的热闹喧嚣与华美璀璨,被他吟诵得如梦似幻,令人心驰神往。
厅堂内落针可闻,唯有童洛的脚步声回荡。皇后与两位皇子脸色微变,一直半阖双目的谢真,此刻猛地睁开了眼睛,精光乍现。
童洛挺直腰背,仿佛那纸上墨宝是他毕生荣耀,朗声诵出最后华章:
“青丝素颜摇步履……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刘朵像是被一道炸雷从头顶贯入,怔怔出神,口中无意识地重复着:“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股难以言喻的悸动直击心房——他是在寻我吗?
陈渔脑中瞬间闪过“国破山河在”的悲壮与“莫等闲”的激昂,此刻再闻此词,幔帐仿佛消失,范离的身影清晰浮现。尤其那最后一句,像一道闪电劈开迷雾,她下意识猛然抬头,目光穿透轻纱,正撞上席间范离凝视她的眼神!刹那间,她如遭冰封,视线再也无法移开半分。
厅内众人表情各异,或沉醉于词中美景,或震撼于情思之深,皆沉浸在词句营造的绝美意境里。
童洛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低声补上词牌与词题:“青玉案……仲秋……” 随即失神般望向虚空,仿佛真与那灯火阑珊处的伊人遥遥相望。
皇后心中暗叹一声:罢了!凭此一词,今夜怕是无功而返。
始终立于厅中的郑知恩,早已将童洛的狂态与众人反应尽收眼底。他目光锐利如鹰,死死盯住童洛手中那张纸卷——那丑陋不堪的字体,与方才惊世绝伦的词句,形成了刺眼到极致的反差!
电光火石间,一个念头在他脑中炸开!他一个箭步上前,劈手便从尚在失神的童洛手中夺过纸卷!
“哼!” 郑知恩发出一声尖锐的冷笑,举起纸卷,将其上歪歪扭扭、如同稚童涂鸦般的字迹展示给全场,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刻骨的讥讽与质疑:
“范大人!好一首足以传世的《青玉案》!可你能否解释解释——” 他手指狠狠戳着纸面,字字如刀,掷地有声,“一个连字都写不好,笔迹拙劣如六岁顽童之人,如何能凭空写出这等锦绣文章?!这字迹,与你平日署押的公文案牍,可有半分相似?!”
他猛地转向范离,目光灼灼,如同毒蛇盯住猎物:
“真相只有一个!范离,此词绝非你当场所作!必是你事先找人捉刀代笔,背熟了来此欺世盗名!是也不是?!”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众人目光齐刷刷聚焦在那惨不忍睹的字迹上,又看向席间面色平静的范离。恍然大悟者有之,将信将疑者有之,幸灾乐祸者亦有之。先前词句带来的震撼,瞬间被这直指核心的“证据”搅得七零八落,怀疑与不屑的目光开始在范离身上汇聚。
萧皇后心中暗赞:好个郑知恩!心思果然刁钻狠辣!平阳公主之事已是大功,此刻竟又抓住这致命破绽,将死局盘活了!
范离心中哂笑:郑知恩啊郑知恩,你说对了一半,词确实非我所“创”,但你怎知这世界没有稼轩?不过你这疯狗般死缠烂打,着实令人厌烦。他慢悠悠起身,踱至厅中,迎着郑知恩逼视的目光,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懒洋洋道:“哦?是我写的如何?不是我写的……又如何?”
郑知恩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厉声道:“若真是你写,我郑知恩当场拜你为师!若非你写,哼!你便是欺瞒凤驾,弄虚作假!不仅没资格在此饮宴,更该立刻逐出宫门,交由有司论处!”
“拜我为师?”范离瞥了一眼旁边正托着腮、看得津津有味的小刘项,嗤笑一声,“收徒也得看资质。你郑大人嘛……呵呵,还是算了吧。”
“欺瞒凤驾?逐出宫门?郑大人未免说得太轻巧了!” 一个冰冷倨傲的声音骤然响起,如同冰锥刺破空气。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二皇子刘哲缓缓放下手中的玉壶,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并未看向场中,只盯着杯中晃动的琼浆,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寒意:
“六品掌司使,假借职务之便,于皇后娘娘亲自主持的御苑文会之上,公然舞弊,伪造词作,欺瞒凤驾,愚弄在场宗亲勋贵、朝廷重臣……此等行径,岂是‘逐出’二字便能了结?若查证属实,便是藐视宫闱法度,亵渎天家威严!其罪……当诛!”
最后两个字,如同重锤,狠狠砸在寂静的大殿之上。
萧皇后隔着幔帐望了一眼被誉为汉国文坛泰斗的谢真,见这位老丞相半闭双眼,似睡非醒,便道:“先交于童洛童大人品评。”
文华殿大学士童洛是萧皇后家臣,年纪虽长,辈分却低,要唤皇后一声姑姑。在皇后扶持下,他一步步爬到这二品高位。
小太监恭敬地将纸卷奉给童洛。
童洛接过,双手展开。乍见纸上东倒西歪的字迹,他嘴角微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然而,随着目光下移,那轻蔑瞬间凝固,继而转为惊愕。他的呼吸逐渐急促,脸色由白转红,最终定格在一种难以置信的狂喜之上,手指甚至微微颤抖。
厅内众人见他神态剧变,状若痴狂,皆不明所以。半晌,皇后出声催促:“童大人,准驸马这词句如何?”
刘朵在四层时专注弹琴,未曾留意范离书写,此刻心悬在半空。眼见童洛表情变幻莫测,她只盼范离莫要让她太过难堪。
“童大人,将词句读来,让在场诸位一同品鉴!”皇后再次吩咐。
童洛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压下心中的震撼,缓缓离席,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昨夜西风……凋碧树,更吹落,花如雨……”
短短十三字,一幅大气磅礴又凄美华丽的秋夜凋零图景骤然铺开,众人仿佛置身于那西风萧瑟、落英缤纷的庭院之中。
童洛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沉浸其中的韵律感: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名驹华车,美人香风,箫鼓喧天,明月流转,彻夜不歇的鱼龙灯舞……佳节的热闹喧嚣与华美璀璨,被他吟诵得如梦似幻,令人心驰神往。
厅堂内落针可闻,唯有童洛的脚步声回荡。皇后与两位皇子脸色微变,一直半阖双目的谢真,此刻猛地睁开了眼睛,精光乍现。
童洛挺直腰背,仿佛那纸上墨宝是他毕生荣耀,朗声诵出最后华章:
“青丝素颜摇步履……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刘朵像是被一道炸雷从头顶贯入,怔怔出神,口中无意识地重复着:“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股难以言喻的悸动直击心房——他是在寻我吗?
陈渔脑中瞬间闪过“国破山河在”的悲壮与“莫等闲”的激昂,此刻再闻此词,幔帐仿佛消失,范离的身影清晰浮现。尤其那最后一句,像一道闪电劈开迷雾,她下意识猛然抬头,目光穿透轻纱,正撞上席间范离凝视她的眼神!刹那间,她如遭冰封,视线再也无法移开半分。
厅内众人表情各异,或沉醉于词中美景,或震撼于情思之深,皆沉浸在词句营造的绝美意境里。
童洛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低声补上词牌与词题:“青玉案……仲秋……” 随即失神般望向虚空,仿佛真与那灯火阑珊处的伊人遥遥相望。
皇后心中暗叹一声:罢了!凭此一词,今夜怕是无功而返。
始终立于厅中的郑知恩,早已将童洛的狂态与众人反应尽收眼底。他目光锐利如鹰,死死盯住童洛手中那张纸卷——那丑陋不堪的字体,与方才惊世绝伦的词句,形成了刺眼到极致的反差!
电光火石间,一个念头在他脑中炸开!他一个箭步上前,劈手便从尚在失神的童洛手中夺过纸卷!
“哼!” 郑知恩发出一声尖锐的冷笑,举起纸卷,将其上歪歪扭扭、如同稚童涂鸦般的字迹展示给全场,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刻骨的讥讽与质疑:
“范大人!好一首足以传世的《青玉案》!可你能否解释解释——” 他手指狠狠戳着纸面,字字如刀,掷地有声,“一个连字都写不好,笔迹拙劣如六岁顽童之人,如何能凭空写出这等锦绣文章?!这字迹,与你平日署押的公文案牍,可有半分相似?!”
他猛地转向范离,目光灼灼,如同毒蛇盯住猎物:
“真相只有一个!范离,此词绝非你当场所作!必是你事先找人捉刀代笔,背熟了来此欺世盗名!是也不是?!”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众人目光齐刷刷聚焦在那惨不忍睹的字迹上,又看向席间面色平静的范离。恍然大悟者有之,将信将疑者有之,幸灾乐祸者亦有之。先前词句带来的震撼,瞬间被这直指核心的“证据”搅得七零八落,怀疑与不屑的目光开始在范离身上汇聚。
萧皇后心中暗赞:好个郑知恩!心思果然刁钻狠辣!平阳公主之事已是大功,此刻竟又抓住这致命破绽,将死局盘活了!
范离心中哂笑:郑知恩啊郑知恩,你说对了一半,词确实非我所“创”,但你怎知这世界没有稼轩?不过你这疯狗般死缠烂打,着实令人厌烦。他慢悠悠起身,踱至厅中,迎着郑知恩逼视的目光,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懒洋洋道:“哦?是我写的如何?不是我写的……又如何?”
郑知恩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厉声道:“若真是你写,我郑知恩当场拜你为师!若非你写,哼!你便是欺瞒凤驾,弄虚作假!不仅没资格在此饮宴,更该立刻逐出宫门,交由有司论处!”
“拜我为师?”范离瞥了一眼旁边正托着腮、看得津津有味的小刘项,嗤笑一声,“收徒也得看资质。你郑大人嘛……呵呵,还是算了吧。”
“欺瞒凤驾?逐出宫门?郑大人未免说得太轻巧了!” 一个冰冷倨傲的声音骤然响起,如同冰锥刺破空气。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二皇子刘哲缓缓放下手中的玉壶,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并未看向场中,只盯着杯中晃动的琼浆,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寒意:
“六品掌司使,假借职务之便,于皇后娘娘亲自主持的御苑文会之上,公然舞弊,伪造词作,欺瞒凤驾,愚弄在场宗亲勋贵、朝廷重臣……此等行径,岂是‘逐出’二字便能了结?若查证属实,便是藐视宫闱法度,亵渎天家威严!其罪……当诛!”
最后两个字,如同重锤,狠狠砸在寂静的大殿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