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离扛着打包的御膳走出皇宫,直奔刑部,心里想着丁大年那个吃货不知怎么样了。到了刑部衙门,向赵万源说明来意。
赵万源板着脸道:“探视就不必了,今日下朝张实固为你的随从说情,这事既然苦主不追究,我自然无话可说,你尽快去牢里领人吧。”说完命一名小吏带范离去刑部大牢。
牢头一听有人来提丁大年,顿时眉开眼笑。
范离问起缘由,原来是因为丁大年实在太能吃。赵万源曾特意嘱咐要好生照料,尤其是饮食不能亏待。
这位大汉国的黑脸可是难得开口,牢头不敢怠慢,连日来专门为他开小灶,光是伺候这位爷就忙得焦头烂额,关键是,丁大年除了睡还能一直不停的吃,牢头也算是长了见识。
此时见范离来接人,喜形于色,心说总算送走了这尊大佛。
在大牢中,范离意外看见了曾怀文。这位少爷在牢里过得也不错,独居一室,房间干净,此刻正悠闲地卧在铺上看书。
范离心中微动,向刑部小吏套话:“当初不是判了他择日处斩么?”
小吏压低声音:“赵大人宣判后,亲自将文书用黄绫封好,呈给陛下批阅。陛下就批了三个字:我想想。所以赵大人便将这事暂且搁置了。”
我想想?
范离稍一琢磨,心中透亮——老帅哥根本不可能杀曾怀文,扣着不放人,无非是在等曾家开价。
谢过牢头,他带着丁大年走出牢房,顺路去了工部造办处。
按品级,范离是正四品,可享四人轿。工部造办处的主事官员道:“范侯,您可是永安侯,外加太子太保、驸马都尉,足可领八抬大轿。四人轿配不上您的身份。”
范离一脸认真道:“请问,工部发轿夫吗?”
造办处主事一愣,随即会意,哭笑不得,只好老实命人给范离抬来一顶四人轿。
范离领了轿子,却没有轿夫。幸好还有丁大年。
壮汉扛起轿子走在大街上,格外惹眼,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议论不绝。
二人招摇过市,范离浑不在意,一路回到碧桂园,老远就见一人满面堆笑迎上来,恭敬向他作揖行礼:“范侯……殿下命我给您送请柬。”说着双手奉上一张烫金帖子。
范离接过展开,只见上面写道:
谨呈驸马都尉范侯座前:
明日未时三刻,哲于府中备薄筵,恭请范侯移驾,少叙。
末学刘哲 翘首敬候
帖子书写工整,礼数周到。范离略一沉吟,对送帖之人道:“回复殿下,明日范某必准时赴约。”
那人见范离收了请柬并爽快应约,欢喜离去。
刘哲的人刚走,摘星楼里又转出一人,向范离拱手一礼:“见过范侯,在下苏重,奉大殿下之命,特来请您明日过府一叙。”
范离含笑回绝:“实在抱歉,明日已有人相邀,范某无暇分身。”
他对刘直一伙人实在没什么好印象,因此回话也毫不客气,言罢转身便要进楼。
苏重脸上笑意未减,再次拱手:“殿下说,有一桩生意,您一定感兴趣。”
范离脚步一顿。
苏重接着道:“殿下说,临安城,他可以放手。”
范离慢慢转过身,看向苏重。
苏重从衣袖中取出一张请柬,双手捧给范离。
请柬入手瞬间,范离觉出分量沉重。凝神细看,发现这请柬竟以纯金箔制成。展开后,金箔上阴刻小字映入眼帘:
范侯台鉴,久慕高风,渴思一晤。谨备薄酒清茗,恭请明日酉时初刻移驾寒舍,共论古今。翘首以待,万望勿却。
末学 刘直 谨递
范离心说倒要看看你刘直能搞出什么名堂,不动声色地将金箔请柬收入袖中,向苏重抱了抱拳:“既然殿下如此盛情,明天我必到。”
刚进摘星楼,范离就被肖国才、冯莫安、马迅、李观星等人围住,问题接踵而来。
肖国才喜滋滋地捧来十几篇精选文章请范离过目,打算登报。范离一看,满纸“之乎者也”,这种文章也就读书人看得进去,于是毫不客气,统统驳回,让他重新去市井街巷,茶楼酒肆里搜集老百姓津津乐道的素材。
冯莫安和马迅的问题相似,都是人手不足。太常寺已将运动会与好声音的邸报发往各郡,但地方不过是往城门一贴了事,根本无人组织。
范离一咬牙,决定一步到位:招人!在大汉四十八郡每郡设点,前期组织运动会与“好声音”,后期作为报纸发行据点。先铺开摊子,待运营成熟,便可以点代面。
李观星则愁于商家不买账。范离不意外,如今仅凭众人空口白牙,谁也不知好声音、运动会和报纸究竟是什么,要让商家掏钱自然困难。
范离将诸事安排妥当,开始沉思。
自打进御书房练字,似乎所有人对他的态度都变了,连两位皇子也急不可待地抛出橄榄枝。
眼看官爵已不便再加,景帝召他进御书房练字,以此来增加他的权重。
这主意,也真难为老帅哥想得出来!
他掏出怀中两张请柬。明日两场宴请,刘哲那边还好说,但刘直……
范离觉得自己还得多做一手准备。
赵万源板着脸道:“探视就不必了,今日下朝张实固为你的随从说情,这事既然苦主不追究,我自然无话可说,你尽快去牢里领人吧。”说完命一名小吏带范离去刑部大牢。
牢头一听有人来提丁大年,顿时眉开眼笑。
范离问起缘由,原来是因为丁大年实在太能吃。赵万源曾特意嘱咐要好生照料,尤其是饮食不能亏待。
这位大汉国的黑脸可是难得开口,牢头不敢怠慢,连日来专门为他开小灶,光是伺候这位爷就忙得焦头烂额,关键是,丁大年除了睡还能一直不停的吃,牢头也算是长了见识。
此时见范离来接人,喜形于色,心说总算送走了这尊大佛。
在大牢中,范离意外看见了曾怀文。这位少爷在牢里过得也不错,独居一室,房间干净,此刻正悠闲地卧在铺上看书。
范离心中微动,向刑部小吏套话:“当初不是判了他择日处斩么?”
小吏压低声音:“赵大人宣判后,亲自将文书用黄绫封好,呈给陛下批阅。陛下就批了三个字:我想想。所以赵大人便将这事暂且搁置了。”
我想想?
范离稍一琢磨,心中透亮——老帅哥根本不可能杀曾怀文,扣着不放人,无非是在等曾家开价。
谢过牢头,他带着丁大年走出牢房,顺路去了工部造办处。
按品级,范离是正四品,可享四人轿。工部造办处的主事官员道:“范侯,您可是永安侯,外加太子太保、驸马都尉,足可领八抬大轿。四人轿配不上您的身份。”
范离一脸认真道:“请问,工部发轿夫吗?”
造办处主事一愣,随即会意,哭笑不得,只好老实命人给范离抬来一顶四人轿。
范离领了轿子,却没有轿夫。幸好还有丁大年。
壮汉扛起轿子走在大街上,格外惹眼,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议论不绝。
二人招摇过市,范离浑不在意,一路回到碧桂园,老远就见一人满面堆笑迎上来,恭敬向他作揖行礼:“范侯……殿下命我给您送请柬。”说着双手奉上一张烫金帖子。
范离接过展开,只见上面写道:
谨呈驸马都尉范侯座前:
明日未时三刻,哲于府中备薄筵,恭请范侯移驾,少叙。
末学刘哲 翘首敬候
帖子书写工整,礼数周到。范离略一沉吟,对送帖之人道:“回复殿下,明日范某必准时赴约。”
那人见范离收了请柬并爽快应约,欢喜离去。
刘哲的人刚走,摘星楼里又转出一人,向范离拱手一礼:“见过范侯,在下苏重,奉大殿下之命,特来请您明日过府一叙。”
范离含笑回绝:“实在抱歉,明日已有人相邀,范某无暇分身。”
他对刘直一伙人实在没什么好印象,因此回话也毫不客气,言罢转身便要进楼。
苏重脸上笑意未减,再次拱手:“殿下说,有一桩生意,您一定感兴趣。”
范离脚步一顿。
苏重接着道:“殿下说,临安城,他可以放手。”
范离慢慢转过身,看向苏重。
苏重从衣袖中取出一张请柬,双手捧给范离。
请柬入手瞬间,范离觉出分量沉重。凝神细看,发现这请柬竟以纯金箔制成。展开后,金箔上阴刻小字映入眼帘:
范侯台鉴,久慕高风,渴思一晤。谨备薄酒清茗,恭请明日酉时初刻移驾寒舍,共论古今。翘首以待,万望勿却。
末学 刘直 谨递
范离心说倒要看看你刘直能搞出什么名堂,不动声色地将金箔请柬收入袖中,向苏重抱了抱拳:“既然殿下如此盛情,明天我必到。”
刚进摘星楼,范离就被肖国才、冯莫安、马迅、李观星等人围住,问题接踵而来。
肖国才喜滋滋地捧来十几篇精选文章请范离过目,打算登报。范离一看,满纸“之乎者也”,这种文章也就读书人看得进去,于是毫不客气,统统驳回,让他重新去市井街巷,茶楼酒肆里搜集老百姓津津乐道的素材。
冯莫安和马迅的问题相似,都是人手不足。太常寺已将运动会与好声音的邸报发往各郡,但地方不过是往城门一贴了事,根本无人组织。
范离一咬牙,决定一步到位:招人!在大汉四十八郡每郡设点,前期组织运动会与“好声音”,后期作为报纸发行据点。先铺开摊子,待运营成熟,便可以点代面。
李观星则愁于商家不买账。范离不意外,如今仅凭众人空口白牙,谁也不知好声音、运动会和报纸究竟是什么,要让商家掏钱自然困难。
范离将诸事安排妥当,开始沉思。
自打进御书房练字,似乎所有人对他的态度都变了,连两位皇子也急不可待地抛出橄榄枝。
眼看官爵已不便再加,景帝召他进御书房练字,以此来增加他的权重。
这主意,也真难为老帅哥想得出来!
他掏出怀中两张请柬。明日两场宴请,刘哲那边还好说,但刘直……
范离觉得自己还得多做一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