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0 章 青海惊变补疏漏,宁夏辞行民心聚
青海方向的官道上,马蹄声与谈笑声交织。杨四攥着镔铁银枪,正跟牛大、张三比划着断水后的伏击阵:“等蒙古兵渴得乱了阵脚,我带 500 背嵬骑从侧翼冲,你用双鞭砸开他们的中军……” 话没说完,身后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 李青骑着匹黑白相间的马,手里攥着卷皱巴巴的青海舆图,高声喊停:“各位将军,等一等!”
三人闻声勒马,见李青脸色凝重,忙围上前。李青展开舆图,指尖点在青海中部的几处标记:“岳帅部署时漏算了一处 —— 青海的盐土司。他们虽多是乌合之众,但大小土司加起来也有万余兵力,若咱们只盯着蒙古兵,这些人要么被蒙古拉拢,要么背后偷袭,都够咱们麻烦的!”
张三立刻摸了摸背上的镔铁长矛:“那怎么办?咱们现在调兵也来不及……”
“不用调兵,先筹粮银、探情报。” 李青抬头看向张三,语速极快,“张三将军,你骑术快,立刻回西安见陛下,求拨白银一万两、粮草五万担 —— 能安抚的土司就用粮银招抚,不愿归顺的再逐个击破。另外,务必请陛下派东厂番子,把各土司的底细摸清,比如哪家跟哪家有仇、哪家跟蒙古有勾结,这些情报比兵力还重要!”
张三不敢耽误,翻身下马又迅速跨上,朝西安方向一夹马腹:“放心!我这就去,定把粮银和情报都带回来!” 马蹄扬起一阵尘土,瞬间远去。
杨四和牛大对视一眼,双眉都拧了起来。牛大掂了掂新铸的镔铁双鞭:“先生,不就是万把乌合之众吗?咱们有 1 万 3 岳家军、500 背嵬骑,还拿不下他们?”
“不是拿不下,是怕顾此失彼。” 李青摇头,突然又想起一事,猛地拍了下大腿,“还有个更要紧的!咱们骑兵太少了!虽已入冬,但蒙古兵多是骑兵,万一他们察觉断水,来抢咱们的蓄水湖,咱们 500 背嵬骑根本追不上,守得住湖也拦不住他们跑!”
杨四心里一沉,攥紧了银枪:“那我现在去追岳帅,请他调骑兵过来?”
“对!” 李青点头,指着西安方向,“你马快,速速截住岳帅,让他把城外剩下的 4000 游奕骑都调来!到时候你率领这 4000 游奕骑和 500 背嵬骑组成骑兵阵,若蒙古兵冲锋,就让 500 背嵬骑正面顶住,4000 游奕骑从两侧包抄,定能让他们有来无回。没有足够骑兵,这水断了也守不住!”
杨四不再多言,朝牛大叮嘱一句 “看好队伍”,便策马往回赶。原地只剩李青和牛大,牛大仍有些不解:“先生,会不会太小心了?”
李青望着青海方向的远山,轻声道:“小心驶得万年船啊,牛将军。你作战勇猛,但蒙古骑兵的机动性咱们不能小看 —— 当年西安之战,若不是咱们分翼拦堵,铁浮图也不会败得那么快。” 牛大这才点头,两人并辔而行,慢慢朝着青海深处走去,原本略显仓促的部署,总算补上了关键缺口。
与此同时,西安城西门外,马万年和王二正率领队伍准备出发 —— 他们要带着 10 万两银、10 万担粮草去宁夏招抚。刚出城门,突然涌来一群百姓,手里提着布包、捧着陶罐,拦在队伍前。
一个白发老汉上前一步,颤巍巍地递过布包:“将军,你们是去宁夏打仗吧?刚才见几位将军往青海去了,我们也没来得及准备,这包里是些饼子,你们带着路上吃 —— 你们是保家的汉子,怎能饿着肚子赶路?”
马万年立刻翻身下马,接过布包又塞回老汉手里,笑着摆手:“老乡,多谢你们的心意,但咱们岳家军有规矩,不能拿百姓的东西。我们已经带够粮草了,你们快回去吧!”
“哪能让你们空着手走啊!” 百姓们纷纷围上来,有的要递鸡蛋,有的要送咸菜。王二也走过来,拄着镔铁青龙刀道:“大家的心意我们领了,但粮草真的够。我们此去宁夏,是为了招抚守军,尽量不打仗,等安稳了,我们还会回来的!”
百姓们这才停下,纷纷后退,看着这支队伍缓缓向西而行。有人高声喊:“岳家军的兄弟们!望你们早日回归!” 声音此起彼伏,马万年和王二回头望去,见百姓们都站在城门口挥手,心里暖得发烫,策马前行的脚步也更稳了。
西安城头,朱由检看着两支队伍分别往青海、宁夏方向远去,眉头微蹙。这时张三策马赶来,翻身跪地:“陛下,李青先生请拨白银一万两、粮草五万担,用于招抚青海盐土司,还请派东厂番子探查土司情报!”
朱由检沉吟片刻,想起之前西北备战的粮银储备,点头道:“你速去见温体仁,让他从国库调粮银,务必尽快送到前军。顺便把土司的事跟他说清楚,别耽误了招抚时机。”
“谢陛下!” 张三起身,又匆匆离去。
岳府内,岳承嗣正收拾行装,准备带粮草去甘肃安抚兵马。突然杨四匆匆来报:“将军!李青先生传信,说咱们之前的部署有疏漏 —— 蒙古兵若派大量骑兵抢蓄水湖,咱们的骑兵不够,根本拦不住!”
岳承嗣心里一惊,拍了下桌子:“是我失职,忘了蒙古骑兵的机动性!” 他立刻转身,对杨四道:“你速去城外,把 4000 游奕骑都带去青海支援李青,务必让他们赶在蒙古兵察觉前到位!”
“将军放心,我这就去!” 杨四抱拳,转身快步离去。
岳承嗣刚要出门,却见温体仁带着温玉薇站在门口。温体仁笑道:“这么快就要开拔了?”
岳承嗣点头:“甘肃那边得尽快去,免得兵马生乱。”
温玉薇上前一步,手里攥着个账本:“押运粮草我熟,你先去整军,我这就去召集民夫,跟你一起入甘 —— 路上有我盯着,粮草绝不会出问题。”
岳承嗣看着两人,心里一暖:“好,那咱们今日便一起出发。”
城门再次开启,一支押运粮草的队伍缓缓驶出,朝着甘肃方向而去。西安城内,百姓们仍在谈论着远去的将士;城外,三路兵马各赴使命,西北的战事布局,在一次次补漏与驰援中,渐渐变得严丝合缝。
青海方向的官道上,马蹄声与谈笑声交织。杨四攥着镔铁银枪,正跟牛大、张三比划着断水后的伏击阵:“等蒙古兵渴得乱了阵脚,我带 500 背嵬骑从侧翼冲,你用双鞭砸开他们的中军……” 话没说完,身后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 李青骑着匹黑白相间的马,手里攥着卷皱巴巴的青海舆图,高声喊停:“各位将军,等一等!”
三人闻声勒马,见李青脸色凝重,忙围上前。李青展开舆图,指尖点在青海中部的几处标记:“岳帅部署时漏算了一处 —— 青海的盐土司。他们虽多是乌合之众,但大小土司加起来也有万余兵力,若咱们只盯着蒙古兵,这些人要么被蒙古拉拢,要么背后偷袭,都够咱们麻烦的!”
张三立刻摸了摸背上的镔铁长矛:“那怎么办?咱们现在调兵也来不及……”
“不用调兵,先筹粮银、探情报。” 李青抬头看向张三,语速极快,“张三将军,你骑术快,立刻回西安见陛下,求拨白银一万两、粮草五万担 —— 能安抚的土司就用粮银招抚,不愿归顺的再逐个击破。另外,务必请陛下派东厂番子,把各土司的底细摸清,比如哪家跟哪家有仇、哪家跟蒙古有勾结,这些情报比兵力还重要!”
张三不敢耽误,翻身下马又迅速跨上,朝西安方向一夹马腹:“放心!我这就去,定把粮银和情报都带回来!” 马蹄扬起一阵尘土,瞬间远去。
杨四和牛大对视一眼,双眉都拧了起来。牛大掂了掂新铸的镔铁双鞭:“先生,不就是万把乌合之众吗?咱们有 1 万 3 岳家军、500 背嵬骑,还拿不下他们?”
“不是拿不下,是怕顾此失彼。” 李青摇头,突然又想起一事,猛地拍了下大腿,“还有个更要紧的!咱们骑兵太少了!虽已入冬,但蒙古兵多是骑兵,万一他们察觉断水,来抢咱们的蓄水湖,咱们 500 背嵬骑根本追不上,守得住湖也拦不住他们跑!”
杨四心里一沉,攥紧了银枪:“那我现在去追岳帅,请他调骑兵过来?”
“对!” 李青点头,指着西安方向,“你马快,速速截住岳帅,让他把城外剩下的 4000 游奕骑都调来!到时候你率领这 4000 游奕骑和 500 背嵬骑组成骑兵阵,若蒙古兵冲锋,就让 500 背嵬骑正面顶住,4000 游奕骑从两侧包抄,定能让他们有来无回。没有足够骑兵,这水断了也守不住!”
杨四不再多言,朝牛大叮嘱一句 “看好队伍”,便策马往回赶。原地只剩李青和牛大,牛大仍有些不解:“先生,会不会太小心了?”
李青望着青海方向的远山,轻声道:“小心驶得万年船啊,牛将军。你作战勇猛,但蒙古骑兵的机动性咱们不能小看 —— 当年西安之战,若不是咱们分翼拦堵,铁浮图也不会败得那么快。” 牛大这才点头,两人并辔而行,慢慢朝着青海深处走去,原本略显仓促的部署,总算补上了关键缺口。
与此同时,西安城西门外,马万年和王二正率领队伍准备出发 —— 他们要带着 10 万两银、10 万担粮草去宁夏招抚。刚出城门,突然涌来一群百姓,手里提着布包、捧着陶罐,拦在队伍前。
一个白发老汉上前一步,颤巍巍地递过布包:“将军,你们是去宁夏打仗吧?刚才见几位将军往青海去了,我们也没来得及准备,这包里是些饼子,你们带着路上吃 —— 你们是保家的汉子,怎能饿着肚子赶路?”
马万年立刻翻身下马,接过布包又塞回老汉手里,笑着摆手:“老乡,多谢你们的心意,但咱们岳家军有规矩,不能拿百姓的东西。我们已经带够粮草了,你们快回去吧!”
“哪能让你们空着手走啊!” 百姓们纷纷围上来,有的要递鸡蛋,有的要送咸菜。王二也走过来,拄着镔铁青龙刀道:“大家的心意我们领了,但粮草真的够。我们此去宁夏,是为了招抚守军,尽量不打仗,等安稳了,我们还会回来的!”
百姓们这才停下,纷纷后退,看着这支队伍缓缓向西而行。有人高声喊:“岳家军的兄弟们!望你们早日回归!” 声音此起彼伏,马万年和王二回头望去,见百姓们都站在城门口挥手,心里暖得发烫,策马前行的脚步也更稳了。
西安城头,朱由检看着两支队伍分别往青海、宁夏方向远去,眉头微蹙。这时张三策马赶来,翻身跪地:“陛下,李青先生请拨白银一万两、粮草五万担,用于招抚青海盐土司,还请派东厂番子探查土司情报!”
朱由检沉吟片刻,想起之前西北备战的粮银储备,点头道:“你速去见温体仁,让他从国库调粮银,务必尽快送到前军。顺便把土司的事跟他说清楚,别耽误了招抚时机。”
“谢陛下!” 张三起身,又匆匆离去。
岳府内,岳承嗣正收拾行装,准备带粮草去甘肃安抚兵马。突然杨四匆匆来报:“将军!李青先生传信,说咱们之前的部署有疏漏 —— 蒙古兵若派大量骑兵抢蓄水湖,咱们的骑兵不够,根本拦不住!”
岳承嗣心里一惊,拍了下桌子:“是我失职,忘了蒙古骑兵的机动性!” 他立刻转身,对杨四道:“你速去城外,把 4000 游奕骑都带去青海支援李青,务必让他们赶在蒙古兵察觉前到位!”
“将军放心,我这就去!” 杨四抱拳,转身快步离去。
岳承嗣刚要出门,却见温体仁带着温玉薇站在门口。温体仁笑道:“这么快就要开拔了?”
岳承嗣点头:“甘肃那边得尽快去,免得兵马生乱。”
温玉薇上前一步,手里攥着个账本:“押运粮草我熟,你先去整军,我这就去召集民夫,跟你一起入甘 —— 路上有我盯着,粮草绝不会出问题。”
岳承嗣看着两人,心里一暖:“好,那咱们今日便一起出发。”
城门再次开启,一支押运粮草的队伍缓缓驶出,朝着甘肃方向而去。西安城内,百姓们仍在谈论着远去的将士;城外,三路兵马各赴使命,西北的战事布局,在一次次补漏与驰援中,渐渐变得严丝合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