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攻入皇城时,因时间紧迫,他必须迅速收编洛阳城内的兵马,无暇顾及那些心怀异念之人。清除异己虽是最直接的手段,如今却不必如此——他有足够的时间和兵力慢慢驯服这些人。
半年过去,三十万大军已有半数归心,这般速度已算极快。其中关键,在于刘玄新增的五座水晶。虽未全置于谷门,但每日所得名额皆可转移至此,效率大增。
随后,刘玄在系统中兑换了一座白色水晶训练基地。贾诩尚在惊愕之际,水晶已凭空浮现。刘玄满意地点头,这才解答贾诩先前的疑问。
### **袁绍来信,意在阻我插手他与公孙瓒之战。他料定我军难以远征——洛阳距幽州数百里,粮草辎重皆是软肋,加之新降兵卒需重兵镇守,确无余力驰援。
然,此战不得不帮。所救非公孙瓒,而是白马义从。此战若胜,大汉可添一员虎将。
文和,传令辽西郡,命张飞屯兵右北平与辽西交界,再遣哨骑潜入公孙瓒辖地。若公孙瓒兵败身死,便令张飞截击袁绍,接应白马残部。只需逼退袁绍,不必深追。
贾诩早已从水晶现世的震惊中回神。刘玄行事非凡,他早习以为常。虽不解主公何以笃定公孙瓒必败、白马义从能脱身,但他身为谋士,深知不必多问。
刘玄下令的事,只要没有明显问题,照办就是。
贾诩接了命令,马上动身去给辽西的张飞写信。
刘玄当然不清楚贾诩的心思,但他若真问起来,刘玄还真不好回答。
难道要说是从未来穿越而来,知道整个三国的走向?
虽然刘玄的出现改变了一些事情,但那些与他无关的历史,仍在按原本的轨迹发展。
比如界桥之战后赵云投奔公孙瓒这段历史,仍然未变。
原本的史书中,公孙瓒本不是袁绍的对手,全靠后来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相助,才勉强打成平手。
可现在,公孙瓒的名声早就和荀谌的计策挂钩,被绑上了刘玄的船。
加上刘备对刘玄早就心怀怨恨,自然不可能去帮公孙瓒,而关羽张飞更不用说,早就归顺了刘玄。
所以唯一能帮公孙瓒的只剩下赵云。赵云虽然勇猛,但终究比不过吕布。
充其量算是顶尖武将中的上游水平,单独对付颜良或文丑尚可,若同时迎战两人,必败无疑。
公孙瓒的败局已定,现在就看赵云如何行动,能不能保住他的性命了。
“朕已经给子龙准备好了训练白马义从的特制兵符,就等他来投奔了……”
幽州都城,城主府内。
公孙瓒得知弟弟被杀,勃然大怒,拔出佩剑,对着面前的桌案狠狠一劈。
四周的谋士和武将都被吓得浑身一颤。
“公孙越此行去冀州,根本没外人知道!”
“就算有人知道,难道还能专程穿过冀州,埋伏在他回幽州的路上?”
“说什么山贼截杀,我弟弟会连区区山贼都对付不了?”
“必定是袁绍!一定是袁绍那奸贼 ** 栽赃!”
“他强占冀州,逼死韩馥,如今又撕毁盟约,害死我弟弟!”
“此仇不报,枉为人!我与袁绍不共戴天!”
“立刻集结大军,我要亲手宰了袁绍!”
公孙瓒勃然暴怒,面容扭曲,帐下诸将噤若寒蝉,幕僚谋士俱垂首屏息。
此刻若与这头暴怒的雄狮论理,无异于自寻死路。更何况袁绍此番做得实在太过。
原本巧取豪夺便罢,纵使暗施奸计强占冀州,即便事后翻脸不认分地之约,至多引得公孙瓒雷霆震怒。
彼时公孙瓒虽闻讯暴跳如雷,终究尚存理智——毕竟其部众不过虚张声势巡弋几回,未伤筋动骨。若真要兵戎相见,尚需请示刘玄与众臣商议。
岂料未及动作,袁绍竟悍然先发制人,诛杀公孙越。此仇此恨,已成不死不休之局......
次日拂晓,公孙瓒尽起十万铁骑,三千白马义从倾巢出动,直指冀州腹地。
袁绍早遣百余斥候布控幽冀边境,战报如雪片飞至冀州。得讯后,袁绍亲率颜良、文丑二将及谋士田丰,统十万精兵北上迎战。
此刻袁绍兵锋正盛,粮秣充足,何惧公孙瓒?纵使那威震天下的白马义从,区区数千之众又能奈我何?
两地虽毗邻,大军行进终需休整。不似驿卒换马不换人,袁绍早于界桥以北数十里处——冀州境内安营筑垒,以逸待劳。
幽州军纵使急行军亦需两日,袁绍以逸待劳先至多时。待公孙瓒夜抵青山口,前方便是磐河地界。
月黑风高不宜冒进,遂令三军扎营造饭。正当幽州军马解鞍休整之际,潜伏在密林间的冀州斥侯正悄然传讯。
袁绍大营收到急报,两时辰内便获知军情。
斥候快步进帐单膝跪地:"将军,公孙瓒率十万大军已过青山口,前锋距此仅十里扎营!"
袁绍闻言眼中燃起战火,这公孙瓒狼子野心,若不趁早铲除必成心腹大患。如今对方含怒而来,正是天赐良机。若能击溃其军,半个幽州尽入囊中。
到那时河间诸侯谁堪为敌?此战若胜,追击刘玄指日可待,曹操之流更不足为虑。
"全军开赴磐河!"袁绍振臂高呼。
袁军占据地利优势,即便公孙瓒昼夜行军,也赶不上袁绍接到军报后发兵的速度。将士们养精蓄锐多时,此刻正可全力进军磐河界。
既能主动出击又可设伏拦截,先断公孙瓒去路。如此纵使对方有千般算计,也难威胁冀州各城。
"主公且慢!"田丰突然出列劝阻,"公孙瓒为复仇而来,必不会分兵他处。磐河平原最利骑兵驰骋,其白马义从结阵难破,当暂避锋芒为上。"
袁绍抬手止住传令兵,他深知此战关系重大,又素来器重田丰谋略。当年在长安任校尉时,便听闻白马义从威名。
昔日讨刘之战,刘玄铁骑令诸侯闻风丧胆。据说公孙瓒白马骑能与之比肩,观其 ** 百万之众的凶威,田丰所言确需慎重考量。
田丰引袁绍至沙盘旁,指向界桥方位。
界桥南侧乃公孙瓒行军要道,两侧山丘起伏,芦苇丛生,正是设伏绝佳之处。
界桥北方地势开阔,正宜两军正面交锋。
袁绍凝视沙盘沉吟不语,似有所悟却尚未想出完整对策。
"主公可遣颜良、文丑各率千人,分兵埋伏于界桥南侧山林与芦苇荡。"
"若有空隙处,不妨增派精锐骑步协同。"
"再遣一将诈败诱敌过桥,命麹义统率五千弓箭手与四万五千步卒列阵以待。"
"步兵结阵时,前排布巨盾兵,后方配置长 ** 。"
"交替排列多列后,将弓箭手穿插布于阵中。"
"此阵既可 ** 白马义从冲锋之势,弓箭手又能远程 ** 。"
"待敌阵大乱时,南侧伏兵齐出,必能大获全胜。"
袁绍听罢拍案称奇——如此布阵,枪盾结合配以 ** ,正是克制骑兵的绝佳战法。
这般部署下,公孙瓒引以为傲的白马义从将插翅难逃。
此计不仅 ** 公孙瓒精锐,更是斩断其军事优势。
袁绍当即传令全军开赴界桥,趁夜完成布阵。士兵们养精蓄锐,丝毫不影响次日战力。
拂晓时分,探马来报:公孙瓒大军已过磐河,正朝界桥疾驰而来。
袁绍立即命全军戒备,遣淳于琼率万骑出战。
公孙瓒见界桥南侧仅有万余敌骑,想起殒命袁绍之手的胞弟,顿时怒火中烧。
"区区万人也敢拦路?定要袁绍麾下将领血债血偿!"
公孙瓒丝毫不想暂停进军,仅凭一万兵力和三千白马义从就足以应付。
淳于琼何曾见过如此凶猛的阵势,莫说诈败诱敌,稍一迟疑恐怕就要葬身于铁蹄之下。
他当即下令调转马头撤退,反正袁绍的命令只是将公孙瓒引过界桥。
步兵们仓皇逃窜,有的跳入冰冷的界河求生,落后的则被白马义从尽数歼灭。
当公孙瓒率军冲过界桥,发现袁绍只带着两三万人马时,不禁冷笑连连。
"背信弃义的小人,窃据冀州还敢谋害我弟,今日定要你血债血偿!"
【怒阵交锋】
公孙瓒望见袁绍那副假仁假义的模样,胸中愤懑再难压抑,横刀立马于阵前厉声叱骂:
"韩馥自愿献冀州于我,尔等鼠辈凭何横加干涉?"
"叛国逆贼也敢觊觎汉室疆土?若将州郡拱手相让,我公孙瓒与你们这些乱党有何异!"
袁绍端坐军阵,眼见十万铁骑压境却嗤笑连连:"与谋逆之徒讲信义?兵者诡诈之道,公孙瓒你莫不是被马踏坏了脑子?"
"奸佞小人,枉活于世!"公孙瓒怒发冲冠,长槊直指敌阵,"区区两万乌合之众,也敢在此狂吠?白马义从——踏平敌阵!"
三千白袍劲旅闻令而动,铁蹄震地如雷。雪亮枪锋映着"义之所至,生死相随"的震天战号,化作银色洪流倾泻而下。
袁绍冷笑着隐入中军。蓦然间,盾墙后刺出森森枪林,埋伏的 ** 手骤然现身。麹义所部八百强弩待敌骑迫至三十步内,骤然千矢齐发——
寻常铠胄哪堪强弩近射?纵使白马精骑能格挡数箭,怎敌这泼天箭雨?先锋白袍霎时人仰马翻,血染黄沙。
**
刘玄的水晶训练兵铠甲都难以抵挡,数千箭矢铺天盖地,不仅击中白马义从,更刺穿战马身躯。冲锋中的马匹骤然栽倒,马背上的将士随之重重摔落。
虽不致命,但比起刘玄的水晶训练兵,白马义从的伤亡惨重得多。来回摔跌之下,即便个人实力再强,也需片刻才能挣扎起身,然而箭雨毫不停歇,坠马的骑兵能侥幸生还者寥寥。
偶有白马义从凭借实力或运气冲出箭阵,却又迎面撞上长枪兵,最终仍难逃坠马命运。即便拼死撞倒数名敌军,也难挡四周刀枪相逼,未及起身便已命丧黄泉。
袁绍军阵层层相叠,破开一层,下一层仍是巨盾与长枪的铜墙铁壁。白马义从只能一次次冲锋,却始终无法触及袁绍亲率的精锐。远攻近战皆遭克制,空有一身武艺却无从施展。
远处公孙瓒目睹此景,心如刀割。白马义从乃他立身根基,如今却被袁绍军肆意屠戮,愤怒与悔恨交织。再战下去,骑兵必将全军覆没。
“撤!全军撤退!”公孙瓒咬牙下令。早先见袁绍仅两三万兵马,他轻敌冒进,更被对方激怒,贸然令骑兵冲锋。待发觉敌军伏兵已严阵以待,为时已晚。
他原以为巨盾兵后无长枪列阵,骑兵冲锋必能摧枯拉朽。怎料袁绍竟将长枪兵与弓箭手藏于盾阵之下,这一着,彻底葬送了白马义从的生机。
箭雨临城
早该让步兵冲锋陷阵,铁骑殿后压阵。可眼下败局已定,再难转圜。
铁骑既已冲锋,便如离弦之箭,岂能为后方步兵让道?若原地重整,慢撤两翼,与自寻死路何异?
        半年过去,三十万大军已有半数归心,这般速度已算极快。其中关键,在于刘玄新增的五座水晶。虽未全置于谷门,但每日所得名额皆可转移至此,效率大增。
随后,刘玄在系统中兑换了一座白色水晶训练基地。贾诩尚在惊愕之际,水晶已凭空浮现。刘玄满意地点头,这才解答贾诩先前的疑问。
### **袁绍来信,意在阻我插手他与公孙瓒之战。他料定我军难以远征——洛阳距幽州数百里,粮草辎重皆是软肋,加之新降兵卒需重兵镇守,确无余力驰援。
然,此战不得不帮。所救非公孙瓒,而是白马义从。此战若胜,大汉可添一员虎将。
文和,传令辽西郡,命张飞屯兵右北平与辽西交界,再遣哨骑潜入公孙瓒辖地。若公孙瓒兵败身死,便令张飞截击袁绍,接应白马残部。只需逼退袁绍,不必深追。
贾诩早已从水晶现世的震惊中回神。刘玄行事非凡,他早习以为常。虽不解主公何以笃定公孙瓒必败、白马义从能脱身,但他身为谋士,深知不必多问。
刘玄下令的事,只要没有明显问题,照办就是。
贾诩接了命令,马上动身去给辽西的张飞写信。
刘玄当然不清楚贾诩的心思,但他若真问起来,刘玄还真不好回答。
难道要说是从未来穿越而来,知道整个三国的走向?
虽然刘玄的出现改变了一些事情,但那些与他无关的历史,仍在按原本的轨迹发展。
比如界桥之战后赵云投奔公孙瓒这段历史,仍然未变。
原本的史书中,公孙瓒本不是袁绍的对手,全靠后来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相助,才勉强打成平手。
可现在,公孙瓒的名声早就和荀谌的计策挂钩,被绑上了刘玄的船。
加上刘备对刘玄早就心怀怨恨,自然不可能去帮公孙瓒,而关羽张飞更不用说,早就归顺了刘玄。
所以唯一能帮公孙瓒的只剩下赵云。赵云虽然勇猛,但终究比不过吕布。
充其量算是顶尖武将中的上游水平,单独对付颜良或文丑尚可,若同时迎战两人,必败无疑。
公孙瓒的败局已定,现在就看赵云如何行动,能不能保住他的性命了。
“朕已经给子龙准备好了训练白马义从的特制兵符,就等他来投奔了……”
幽州都城,城主府内。
公孙瓒得知弟弟被杀,勃然大怒,拔出佩剑,对着面前的桌案狠狠一劈。
四周的谋士和武将都被吓得浑身一颤。
“公孙越此行去冀州,根本没外人知道!”
“就算有人知道,难道还能专程穿过冀州,埋伏在他回幽州的路上?”
“说什么山贼截杀,我弟弟会连区区山贼都对付不了?”
“必定是袁绍!一定是袁绍那奸贼 ** 栽赃!”
“他强占冀州,逼死韩馥,如今又撕毁盟约,害死我弟弟!”
“此仇不报,枉为人!我与袁绍不共戴天!”
“立刻集结大军,我要亲手宰了袁绍!”
公孙瓒勃然暴怒,面容扭曲,帐下诸将噤若寒蝉,幕僚谋士俱垂首屏息。
此刻若与这头暴怒的雄狮论理,无异于自寻死路。更何况袁绍此番做得实在太过。
原本巧取豪夺便罢,纵使暗施奸计强占冀州,即便事后翻脸不认分地之约,至多引得公孙瓒雷霆震怒。
彼时公孙瓒虽闻讯暴跳如雷,终究尚存理智——毕竟其部众不过虚张声势巡弋几回,未伤筋动骨。若真要兵戎相见,尚需请示刘玄与众臣商议。
岂料未及动作,袁绍竟悍然先发制人,诛杀公孙越。此仇此恨,已成不死不休之局......
次日拂晓,公孙瓒尽起十万铁骑,三千白马义从倾巢出动,直指冀州腹地。
袁绍早遣百余斥候布控幽冀边境,战报如雪片飞至冀州。得讯后,袁绍亲率颜良、文丑二将及谋士田丰,统十万精兵北上迎战。
此刻袁绍兵锋正盛,粮秣充足,何惧公孙瓒?纵使那威震天下的白马义从,区区数千之众又能奈我何?
两地虽毗邻,大军行进终需休整。不似驿卒换马不换人,袁绍早于界桥以北数十里处——冀州境内安营筑垒,以逸待劳。
幽州军纵使急行军亦需两日,袁绍以逸待劳先至多时。待公孙瓒夜抵青山口,前方便是磐河地界。
月黑风高不宜冒进,遂令三军扎营造饭。正当幽州军马解鞍休整之际,潜伏在密林间的冀州斥侯正悄然传讯。
袁绍大营收到急报,两时辰内便获知军情。
斥候快步进帐单膝跪地:"将军,公孙瓒率十万大军已过青山口,前锋距此仅十里扎营!"
袁绍闻言眼中燃起战火,这公孙瓒狼子野心,若不趁早铲除必成心腹大患。如今对方含怒而来,正是天赐良机。若能击溃其军,半个幽州尽入囊中。
到那时河间诸侯谁堪为敌?此战若胜,追击刘玄指日可待,曹操之流更不足为虑。
"全军开赴磐河!"袁绍振臂高呼。
袁军占据地利优势,即便公孙瓒昼夜行军,也赶不上袁绍接到军报后发兵的速度。将士们养精蓄锐多时,此刻正可全力进军磐河界。
既能主动出击又可设伏拦截,先断公孙瓒去路。如此纵使对方有千般算计,也难威胁冀州各城。
"主公且慢!"田丰突然出列劝阻,"公孙瓒为复仇而来,必不会分兵他处。磐河平原最利骑兵驰骋,其白马义从结阵难破,当暂避锋芒为上。"
袁绍抬手止住传令兵,他深知此战关系重大,又素来器重田丰谋略。当年在长安任校尉时,便听闻白马义从威名。
昔日讨刘之战,刘玄铁骑令诸侯闻风丧胆。据说公孙瓒白马骑能与之比肩,观其 ** 百万之众的凶威,田丰所言确需慎重考量。
田丰引袁绍至沙盘旁,指向界桥方位。
界桥南侧乃公孙瓒行军要道,两侧山丘起伏,芦苇丛生,正是设伏绝佳之处。
界桥北方地势开阔,正宜两军正面交锋。
袁绍凝视沙盘沉吟不语,似有所悟却尚未想出完整对策。
"主公可遣颜良、文丑各率千人,分兵埋伏于界桥南侧山林与芦苇荡。"
"若有空隙处,不妨增派精锐骑步协同。"
"再遣一将诈败诱敌过桥,命麹义统率五千弓箭手与四万五千步卒列阵以待。"
"步兵结阵时,前排布巨盾兵,后方配置长 ** 。"
"交替排列多列后,将弓箭手穿插布于阵中。"
"此阵既可 ** 白马义从冲锋之势,弓箭手又能远程 ** 。"
"待敌阵大乱时,南侧伏兵齐出,必能大获全胜。"
袁绍听罢拍案称奇——如此布阵,枪盾结合配以 ** ,正是克制骑兵的绝佳战法。
这般部署下,公孙瓒引以为傲的白马义从将插翅难逃。
此计不仅 ** 公孙瓒精锐,更是斩断其军事优势。
袁绍当即传令全军开赴界桥,趁夜完成布阵。士兵们养精蓄锐,丝毫不影响次日战力。
拂晓时分,探马来报:公孙瓒大军已过磐河,正朝界桥疾驰而来。
袁绍立即命全军戒备,遣淳于琼率万骑出战。
公孙瓒见界桥南侧仅有万余敌骑,想起殒命袁绍之手的胞弟,顿时怒火中烧。
"区区万人也敢拦路?定要袁绍麾下将领血债血偿!"
公孙瓒丝毫不想暂停进军,仅凭一万兵力和三千白马义从就足以应付。
淳于琼何曾见过如此凶猛的阵势,莫说诈败诱敌,稍一迟疑恐怕就要葬身于铁蹄之下。
他当即下令调转马头撤退,反正袁绍的命令只是将公孙瓒引过界桥。
步兵们仓皇逃窜,有的跳入冰冷的界河求生,落后的则被白马义从尽数歼灭。
当公孙瓒率军冲过界桥,发现袁绍只带着两三万人马时,不禁冷笑连连。
"背信弃义的小人,窃据冀州还敢谋害我弟,今日定要你血债血偿!"
【怒阵交锋】
公孙瓒望见袁绍那副假仁假义的模样,胸中愤懑再难压抑,横刀立马于阵前厉声叱骂:
"韩馥自愿献冀州于我,尔等鼠辈凭何横加干涉?"
"叛国逆贼也敢觊觎汉室疆土?若将州郡拱手相让,我公孙瓒与你们这些乱党有何异!"
袁绍端坐军阵,眼见十万铁骑压境却嗤笑连连:"与谋逆之徒讲信义?兵者诡诈之道,公孙瓒你莫不是被马踏坏了脑子?"
"奸佞小人,枉活于世!"公孙瓒怒发冲冠,长槊直指敌阵,"区区两万乌合之众,也敢在此狂吠?白马义从——踏平敌阵!"
三千白袍劲旅闻令而动,铁蹄震地如雷。雪亮枪锋映着"义之所至,生死相随"的震天战号,化作银色洪流倾泻而下。
袁绍冷笑着隐入中军。蓦然间,盾墙后刺出森森枪林,埋伏的 ** 手骤然现身。麹义所部八百强弩待敌骑迫至三十步内,骤然千矢齐发——
寻常铠胄哪堪强弩近射?纵使白马精骑能格挡数箭,怎敌这泼天箭雨?先锋白袍霎时人仰马翻,血染黄沙。
**
刘玄的水晶训练兵铠甲都难以抵挡,数千箭矢铺天盖地,不仅击中白马义从,更刺穿战马身躯。冲锋中的马匹骤然栽倒,马背上的将士随之重重摔落。
虽不致命,但比起刘玄的水晶训练兵,白马义从的伤亡惨重得多。来回摔跌之下,即便个人实力再强,也需片刻才能挣扎起身,然而箭雨毫不停歇,坠马的骑兵能侥幸生还者寥寥。
偶有白马义从凭借实力或运气冲出箭阵,却又迎面撞上长枪兵,最终仍难逃坠马命运。即便拼死撞倒数名敌军,也难挡四周刀枪相逼,未及起身便已命丧黄泉。
袁绍军阵层层相叠,破开一层,下一层仍是巨盾与长枪的铜墙铁壁。白马义从只能一次次冲锋,却始终无法触及袁绍亲率的精锐。远攻近战皆遭克制,空有一身武艺却无从施展。
远处公孙瓒目睹此景,心如刀割。白马义从乃他立身根基,如今却被袁绍军肆意屠戮,愤怒与悔恨交织。再战下去,骑兵必将全军覆没。
“撤!全军撤退!”公孙瓒咬牙下令。早先见袁绍仅两三万兵马,他轻敌冒进,更被对方激怒,贸然令骑兵冲锋。待发觉敌军伏兵已严阵以待,为时已晚。
他原以为巨盾兵后无长枪列阵,骑兵冲锋必能摧枯拉朽。怎料袁绍竟将长枪兵与弓箭手藏于盾阵之下,这一着,彻底葬送了白马义从的生机。
箭雨临城
早该让步兵冲锋陷阵,铁骑殿后压阵。可眼下败局已定,再难转圜。
铁骑既已冲锋,便如离弦之箭,岂能为后方步兵让道?若原地重整,慢撤两翼,与自寻死路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