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国子监。
辟雍堂前,人头攒动。
百余名监生聚在此处。
一个个面红耳赤,义愤填膺。
“诸位同窗!”
一个身穿青衫的监生越众而出。
此人正是方正之,在监生中素有刚正之名。
只见他振臂高呼,声音慷慨激昂。
“当今天子,宠信奸佞,罔顾祖宗之法,欲行夺产之恶政!”
“此举与强盗何异?!”
“我等饱读圣贤之书,当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今日,我等便效仿前贤,死谏午门,请陛下收回成命,还我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一番话说得是热血沸腾,正义凛然。
“死谏陛下!还我大明朗朗乾坤!”
“诛奸臣!清君侧!”
百余名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只觉只觉心中热血沸腾。
当即,这群热血上头的监生浩浩荡荡地涌出国子监,直奔皇城午门而去。
这般巨大的阵仗,立刻引得沿街百姓纷纷侧目。
“这是国子监的太学生们?”
“他们这是要做什么?”
“听说是皇帝要分士绅家的地给百姓们?”
“分地?那不是天大的好事吗?他们闹个什么劲儿?”
“你懂啥?这些秀才老爷,家里哪个不是大地主?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
……
不少百姓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远远地跟在了队伍后面。
半个时辰后。
巍峨的午门之外,已是黑压压的一片。
数千名监生整齐划一地跪倒在地,齐声高呼。
“臣等死谏!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乃祖宗之法,不可废也!”
“陛下!强夺田产,动摇国本,天下将乱啊!”
声浪一波接着一波,声势骇人。
……
乾清宫内。
魏忠贤跪在地上,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陛下,国子监那帮愣头青,全跪在午门外头了。”
“说是要死谏,求您收回新政成命,还引来了好多百姓围观。”
他小心翼翼地抬起头。
“要不……奴婢派锦衣卫去,把他们都……”
“不必。”
龙椅上的朱由校摆了摆手,脸上反倒露出一丝玩味的笑意。
一群老狐狸,自己不敢出头,就拱火一群热血上头的铁憨憨来当炮灰。
这算盘,打得真是噼啪响。
不过,也好。
这倒是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
一个让所有人都知道,朕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人间之神的机会!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凝聚人心,还能增长国运。
同时增加自己在民间的威望。
可谓是一举数得!
思及此处,朱由校转头看向侍立殿中的杨戬。
“杨戬。”
“陛下。”
杨戬上前一步,躬身应道。
朱由校吩咐道:“你率领十二天兵,随朕一起出宫去看看那些监生,记得把场面搞得大一点。”
“能搞多大,就搞多大。”
“朕要让京城之中所有百姓,都知道他们的天子,乃是人间之神!”
“遵旨。”
杨戬躬身领命。
……
午门之外。
数千名国子监生跪在冰冷的石板上,一个个梗着脖子,神情激昂。
为首的方正之振臂高呼。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我等今日,死谏午门!”
“请陛下收回成命,还我大明朗朗乾坤!”
“请陛下收回成命!”
然而就在这时,人群中不知是谁发出了一声惊呼。
“快看天上!”
众人齐齐抬头。
只见东方的天际,毫无征兆地染上了一层瑰丽的紫色。
那紫光如潮水般蔓延,不过眨眼之间,便铺满了整个苍穹。
紫气东来三千里!
一股浩瀚神圣中,带着令人心悸的威压,从天而降!
所有人都被这天地异象惊得呆住了。
监生们的呼喊声戛然而止,一个个张大了嘴巴,满脸的不可思议。
紧接着,在所有人震撼的注视下。
一道身穿玄色龙袍的身影,缓缓从皇宫深处升起。
他不是在走,而是在飞!
在他身后,跟着一位银甲三眼的神将,以及十二名身披金甲,手持长戟的天兵!
他们就那样踏着虚空,一步步从紫禁城中走出,悬浮在了午门上空。
“我的老天爷,这……这是……是陛下!”
“天啊!陛下是神仙!陛下是神仙下凡啊!”
……
人群中,一个老者最先反应过来,噗通一声就跪了下去,拼命地磕头。
周围百姓们顿时如梦初醒,黑压压地跪倒了一片。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叩拜声,响彻云霄。
而那群刚才还义愤填膺的国子监生,此刻已经彻底傻了。
他们的大脑一片空白,只感觉自己这些年来的世界观,正在被眼前这神迹般的一幕场景,被冲击得支离破碎。
方正之双腿一软,瘫坐在地,浑身抖如筛糠。
这……这怎么可能?
皇帝……会飞?
这世上,真有神仙?
朱由校悬浮于半空,俯瞰着脚下如蝼蚁般跪伏的众人,心中一阵舒爽。
可惜了,朕的九龙沉香辇还没造好。
不然,坐着九条神龙拉着的沉香辇出场,再配上仙女伴驾,那才是真正的大排场!
不过,目前这样也足够了!
朱由校的目光落在那些监生身上,“尔等聚于午门,所为何事?”
跪在地上那些监生下意识地将目光,都投向了瘫坐在地的方正之。
方正之感受到无数道目光,只觉得头皮发麻。
他挣扎着,重新跪直身体,声音嘶哑地开口道:“启……启禀陛下……”
“学生……学生等以为,陛下新政,强夺士绅田产,有违祖宗之法,恐……恐天下因此大乱,故而……死谏于此!”
国子监的监生都属于是天子门生。
虽无官身,却有功名。
故此面对皇帝,无须自称草民,可以‘学生’自称。
听到这话,朱由校在空中发出一声冷笑。
“天下大乱?”
他的声音陡然转冷。
“朕看,是你们背后的家族要乱了吧?!”
“尔等身为国子监生,食朝廷俸禄,读圣贤之书,却不思为国为民,只为自家那几亩薄田在此聒噪!”
“真是朕的好臣子,大明的好栋梁啊!”
辟雍堂前,人头攒动。
百余名监生聚在此处。
一个个面红耳赤,义愤填膺。
“诸位同窗!”
一个身穿青衫的监生越众而出。
此人正是方正之,在监生中素有刚正之名。
只见他振臂高呼,声音慷慨激昂。
“当今天子,宠信奸佞,罔顾祖宗之法,欲行夺产之恶政!”
“此举与强盗何异?!”
“我等饱读圣贤之书,当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今日,我等便效仿前贤,死谏午门,请陛下收回成命,还我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一番话说得是热血沸腾,正义凛然。
“死谏陛下!还我大明朗朗乾坤!”
“诛奸臣!清君侧!”
百余名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只觉只觉心中热血沸腾。
当即,这群热血上头的监生浩浩荡荡地涌出国子监,直奔皇城午门而去。
这般巨大的阵仗,立刻引得沿街百姓纷纷侧目。
“这是国子监的太学生们?”
“他们这是要做什么?”
“听说是皇帝要分士绅家的地给百姓们?”
“分地?那不是天大的好事吗?他们闹个什么劲儿?”
“你懂啥?这些秀才老爷,家里哪个不是大地主?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
……
不少百姓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远远地跟在了队伍后面。
半个时辰后。
巍峨的午门之外,已是黑压压的一片。
数千名监生整齐划一地跪倒在地,齐声高呼。
“臣等死谏!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乃祖宗之法,不可废也!”
“陛下!强夺田产,动摇国本,天下将乱啊!”
声浪一波接着一波,声势骇人。
……
乾清宫内。
魏忠贤跪在地上,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陛下,国子监那帮愣头青,全跪在午门外头了。”
“说是要死谏,求您收回新政成命,还引来了好多百姓围观。”
他小心翼翼地抬起头。
“要不……奴婢派锦衣卫去,把他们都……”
“不必。”
龙椅上的朱由校摆了摆手,脸上反倒露出一丝玩味的笑意。
一群老狐狸,自己不敢出头,就拱火一群热血上头的铁憨憨来当炮灰。
这算盘,打得真是噼啪响。
不过,也好。
这倒是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
一个让所有人都知道,朕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人间之神的机会!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凝聚人心,还能增长国运。
同时增加自己在民间的威望。
可谓是一举数得!
思及此处,朱由校转头看向侍立殿中的杨戬。
“杨戬。”
“陛下。”
杨戬上前一步,躬身应道。
朱由校吩咐道:“你率领十二天兵,随朕一起出宫去看看那些监生,记得把场面搞得大一点。”
“能搞多大,就搞多大。”
“朕要让京城之中所有百姓,都知道他们的天子,乃是人间之神!”
“遵旨。”
杨戬躬身领命。
……
午门之外。
数千名国子监生跪在冰冷的石板上,一个个梗着脖子,神情激昂。
为首的方正之振臂高呼。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我等今日,死谏午门!”
“请陛下收回成命,还我大明朗朗乾坤!”
“请陛下收回成命!”
然而就在这时,人群中不知是谁发出了一声惊呼。
“快看天上!”
众人齐齐抬头。
只见东方的天际,毫无征兆地染上了一层瑰丽的紫色。
那紫光如潮水般蔓延,不过眨眼之间,便铺满了整个苍穹。
紫气东来三千里!
一股浩瀚神圣中,带着令人心悸的威压,从天而降!
所有人都被这天地异象惊得呆住了。
监生们的呼喊声戛然而止,一个个张大了嘴巴,满脸的不可思议。
紧接着,在所有人震撼的注视下。
一道身穿玄色龙袍的身影,缓缓从皇宫深处升起。
他不是在走,而是在飞!
在他身后,跟着一位银甲三眼的神将,以及十二名身披金甲,手持长戟的天兵!
他们就那样踏着虚空,一步步从紫禁城中走出,悬浮在了午门上空。
“我的老天爷,这……这是……是陛下!”
“天啊!陛下是神仙!陛下是神仙下凡啊!”
……
人群中,一个老者最先反应过来,噗通一声就跪了下去,拼命地磕头。
周围百姓们顿时如梦初醒,黑压压地跪倒了一片。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叩拜声,响彻云霄。
而那群刚才还义愤填膺的国子监生,此刻已经彻底傻了。
他们的大脑一片空白,只感觉自己这些年来的世界观,正在被眼前这神迹般的一幕场景,被冲击得支离破碎。
方正之双腿一软,瘫坐在地,浑身抖如筛糠。
这……这怎么可能?
皇帝……会飞?
这世上,真有神仙?
朱由校悬浮于半空,俯瞰着脚下如蝼蚁般跪伏的众人,心中一阵舒爽。
可惜了,朕的九龙沉香辇还没造好。
不然,坐着九条神龙拉着的沉香辇出场,再配上仙女伴驾,那才是真正的大排场!
不过,目前这样也足够了!
朱由校的目光落在那些监生身上,“尔等聚于午门,所为何事?”
跪在地上那些监生下意识地将目光,都投向了瘫坐在地的方正之。
方正之感受到无数道目光,只觉得头皮发麻。
他挣扎着,重新跪直身体,声音嘶哑地开口道:“启……启禀陛下……”
“学生……学生等以为,陛下新政,强夺士绅田产,有违祖宗之法,恐……恐天下因此大乱,故而……死谏于此!”
国子监的监生都属于是天子门生。
虽无官身,却有功名。
故此面对皇帝,无须自称草民,可以‘学生’自称。
听到这话,朱由校在空中发出一声冷笑。
“天下大乱?”
他的声音陡然转冷。
“朕看,是你们背后的家族要乱了吧?!”
“尔等身为国子监生,食朝廷俸禄,读圣贤之书,却不思为国为民,只为自家那几亩薄田在此聒噪!”
“真是朕的好臣子,大明的好栋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