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及此处,魏忠贤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陛下,东厂番子在韩爌、钱谦益,钱龙锡三人府上,搜出了与洛阳的福王朱常洵来往书信!”
“奴婢怀疑,福王就是此次谋逆的幕后黑手!”
魏忠贤也是个狠人,领会了圣意之后,瞬间就想到了要将那位藩王套上和东林党勾结谋逆的帽子。
福王朱常洵是万历最宠爱的儿子,就藩洛阳,名下良田数十万亩,可谓是富可敌国!
关键是洛阳百姓对其民怨极大!
拿他开刀,既能震慑天下宗室,又能大发一笔横财,简直是完美的靶子!
“哦?福王?”
朱由校挑了挑眉,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既然如此,那就去查吧。”
“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奴婢……遵旨!”
魏忠贤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退出了乾清宫。
殿外的冷风一吹,这才发觉自己的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陛下的心思,真是越来越像那天边的云了。
看得见,却永远也摸不透。
福王朱常洵!
那可是万历爷最宠爱的儿子,就藩洛阳,坐拥天下最肥沃的数十万亩良田。
传闻其人每日无酒不欢,无肉不食,贪图享乐,奢华淫靡。
洛阳百姓,早就对其恨之入骨。
拿他开刀,既能震慑天下宗室,又能大发一笔横财,还能收获一波民心。
简直是一箭三雕。
“陛下啊陛下,您这一手,可真是又高又狠呐!”
魏忠贤在心中感叹一句,眼底闪过一丝嗜血的厉芒,脚下的步子也快了几分。
他得赶紧回东厂,帮皇爷把这福王给安排得明明白白才行!
……
乾清宫内。
朱由校端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
大明宗室这颗毒瘤,早就该动刀了。
太祖朱元璋当年为了子孙后代能安享富贵,定下了极为优渥的宗室供养制度。
可两百多年过去,老朱家的子子孙孙繁衍了何止数十万。
这些人不事生产,不纳税赋,全靠朝廷财政养着,早就成了大明身上一个流血不止的巨大伤口。
其中最肥的,莫过于福王朱常洵。
朱由校记得,历史上李自成攻破洛阳,就是从福王府里搜出了数百万两白银,粮草堆积如山。
与其便宜了那帮反贼,还不如让这些东西,成为朕的收获。
“那都是朕的钱啊!”
朱由校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而就在魏忠贤紧锣密鼓地为福王罗织罪名之时,皇帝在朝堂上宣布的新政三策,也已经飞速传遍了整个京城。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京城的士绅阶层,瞬间炸开了锅。
若说考成法是悬在官员头顶的刀,清查户口是动摇了他们隐匿人口的根基。
那么最后一条,重新丈量天下田亩,按人头分发给百姓,那就是彻彻底底地要掘他们的祖坟,断他们的命根子!
一时间,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官员府邸,都是一片愁云惨淡,。
右佥都御史姚宗舜的府邸内,此刻正聚集着十几名齐楚浙党,以及江南,关陇等地方的官员。
这些人,无一不是拥有大量田产的地主。
吏部左侍郎刘承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端起茶杯猛灌一口,却依然浇不灭心头的邪火。
“岂有此理!”
“简直是岂有此理!”
他重重地将茶杯拍在桌上,怒不可遏。
“自古以来,朝廷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纵使是商纣隋炀那等暴君,也从未有过强夺士绅田产之举!”
“陛下是疯了不成?!”
“他这是要与天下所有的读书人为敌!”
“刘兄慎言!”
姚宗舜脸色阴沉,低喝了一声。
虽然他心中的愤怒不比刘承少。
但之前的教训让他明白,这位天子手段狠辣,绝非寻常帝王可比。
逞口舌之快,毫无用处。
甚至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
刘承也意识到自己失言,悻悻地闭上了嘴。
但脸上依旧是愤愤不平。
一名御史忧心忡忡地说道:“姚大人,刘大人,如今孙传庭手握东厂、锦衣卫、京营三方大权,又有先斩后奏之权,我们若是公然反对,怕是……”
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硬碰硬,他们这些人捆在一起,都不够孙传庭一个人杀的。
“硬抗,自然是下下之策。”
姚宗舜手指敲着桌面,眯着眼睛分析道。
“陛下如今有曹文诏的京营为爪牙,有魏忠贤的厂卫为鹰犬,更有孙传庭那等酷吏为刀刃,锋芒正盛,我等确实不宜与其正面冲突。”
“那……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看着祖宗传下来的田产,被他一纸政令就夺了去?”
刘承急了。
“他给的那点收购银子,简直就是羞辱!”
“当然不能!”
姚宗舜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陛下要的是民心,以为分了田地,那些泥腿子就会对他感恩戴德。”
“可他忘了,天下的舆论,终究还是掌握在我等读书人的手中!”
众人闻言,精神一振,齐齐看向姚宗舜。
“姚大人的意思是?”
姚宗舜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吹了吹,抿了一口才缓缓开口。
“陛下可以杀官,可以夺产,但他总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吧?”
“我已经让人写信联合天下士绅,共同抵制新政,在地方上,让他的政令寸步难行。”
“但这还不够!”
“京城国子监,有监生数千,这些人年轻气盛,心怀正义。”
“我们只需让他们知道陛下此举乃是乱政,是破坏祖宗之法,是与天下士人为敌!”
“届时,必然会有大量太学生们去宫门前请愿,让陛下停止新政!”
“到时士林舆论沸腾,民怨四起,陛下自然也只能知难而退!”
此计一出,在场众人无不拍案叫绝。
“妙啊!”
刘承脸上的愁容一扫而空,换上了兴奋的神色。
“此计甚妙!”
“没错!国子监祭酒吴宗达大人,与我乃是同乡,此事由我去说,定能功成!”
“国子监里,有个叫方正之的监生,颇有声望,在监生中一呼百应,可以先从他身上下手!”
……
众人七嘴八舌,很快便将计划的细节敲定。
        “陛下,东厂番子在韩爌、钱谦益,钱龙锡三人府上,搜出了与洛阳的福王朱常洵来往书信!”
“奴婢怀疑,福王就是此次谋逆的幕后黑手!”
魏忠贤也是个狠人,领会了圣意之后,瞬间就想到了要将那位藩王套上和东林党勾结谋逆的帽子。
福王朱常洵是万历最宠爱的儿子,就藩洛阳,名下良田数十万亩,可谓是富可敌国!
关键是洛阳百姓对其民怨极大!
拿他开刀,既能震慑天下宗室,又能大发一笔横财,简直是完美的靶子!
“哦?福王?”
朱由校挑了挑眉,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既然如此,那就去查吧。”
“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奴婢……遵旨!”
魏忠贤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退出了乾清宫。
殿外的冷风一吹,这才发觉自己的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陛下的心思,真是越来越像那天边的云了。
看得见,却永远也摸不透。
福王朱常洵!
那可是万历爷最宠爱的儿子,就藩洛阳,坐拥天下最肥沃的数十万亩良田。
传闻其人每日无酒不欢,无肉不食,贪图享乐,奢华淫靡。
洛阳百姓,早就对其恨之入骨。
拿他开刀,既能震慑天下宗室,又能大发一笔横财,还能收获一波民心。
简直是一箭三雕。
“陛下啊陛下,您这一手,可真是又高又狠呐!”
魏忠贤在心中感叹一句,眼底闪过一丝嗜血的厉芒,脚下的步子也快了几分。
他得赶紧回东厂,帮皇爷把这福王给安排得明明白白才行!
……
乾清宫内。
朱由校端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
大明宗室这颗毒瘤,早就该动刀了。
太祖朱元璋当年为了子孙后代能安享富贵,定下了极为优渥的宗室供养制度。
可两百多年过去,老朱家的子子孙孙繁衍了何止数十万。
这些人不事生产,不纳税赋,全靠朝廷财政养着,早就成了大明身上一个流血不止的巨大伤口。
其中最肥的,莫过于福王朱常洵。
朱由校记得,历史上李自成攻破洛阳,就是从福王府里搜出了数百万两白银,粮草堆积如山。
与其便宜了那帮反贼,还不如让这些东西,成为朕的收获。
“那都是朕的钱啊!”
朱由校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而就在魏忠贤紧锣密鼓地为福王罗织罪名之时,皇帝在朝堂上宣布的新政三策,也已经飞速传遍了整个京城。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京城的士绅阶层,瞬间炸开了锅。
若说考成法是悬在官员头顶的刀,清查户口是动摇了他们隐匿人口的根基。
那么最后一条,重新丈量天下田亩,按人头分发给百姓,那就是彻彻底底地要掘他们的祖坟,断他们的命根子!
一时间,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官员府邸,都是一片愁云惨淡,。
右佥都御史姚宗舜的府邸内,此刻正聚集着十几名齐楚浙党,以及江南,关陇等地方的官员。
这些人,无一不是拥有大量田产的地主。
吏部左侍郎刘承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端起茶杯猛灌一口,却依然浇不灭心头的邪火。
“岂有此理!”
“简直是岂有此理!”
他重重地将茶杯拍在桌上,怒不可遏。
“自古以来,朝廷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纵使是商纣隋炀那等暴君,也从未有过强夺士绅田产之举!”
“陛下是疯了不成?!”
“他这是要与天下所有的读书人为敌!”
“刘兄慎言!”
姚宗舜脸色阴沉,低喝了一声。
虽然他心中的愤怒不比刘承少。
但之前的教训让他明白,这位天子手段狠辣,绝非寻常帝王可比。
逞口舌之快,毫无用处。
甚至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
刘承也意识到自己失言,悻悻地闭上了嘴。
但脸上依旧是愤愤不平。
一名御史忧心忡忡地说道:“姚大人,刘大人,如今孙传庭手握东厂、锦衣卫、京营三方大权,又有先斩后奏之权,我们若是公然反对,怕是……”
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硬碰硬,他们这些人捆在一起,都不够孙传庭一个人杀的。
“硬抗,自然是下下之策。”
姚宗舜手指敲着桌面,眯着眼睛分析道。
“陛下如今有曹文诏的京营为爪牙,有魏忠贤的厂卫为鹰犬,更有孙传庭那等酷吏为刀刃,锋芒正盛,我等确实不宜与其正面冲突。”
“那……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看着祖宗传下来的田产,被他一纸政令就夺了去?”
刘承急了。
“他给的那点收购银子,简直就是羞辱!”
“当然不能!”
姚宗舜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陛下要的是民心,以为分了田地,那些泥腿子就会对他感恩戴德。”
“可他忘了,天下的舆论,终究还是掌握在我等读书人的手中!”
众人闻言,精神一振,齐齐看向姚宗舜。
“姚大人的意思是?”
姚宗舜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吹了吹,抿了一口才缓缓开口。
“陛下可以杀官,可以夺产,但他总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吧?”
“我已经让人写信联合天下士绅,共同抵制新政,在地方上,让他的政令寸步难行。”
“但这还不够!”
“京城国子监,有监生数千,这些人年轻气盛,心怀正义。”
“我们只需让他们知道陛下此举乃是乱政,是破坏祖宗之法,是与天下士人为敌!”
“届时,必然会有大量太学生们去宫门前请愿,让陛下停止新政!”
“到时士林舆论沸腾,民怨四起,陛下自然也只能知难而退!”
此计一出,在场众人无不拍案叫绝。
“妙啊!”
刘承脸上的愁容一扫而空,换上了兴奋的神色。
“此计甚妙!”
“没错!国子监祭酒吴宗达大人,与我乃是同乡,此事由我去说,定能功成!”
“国子监里,有个叫方正之的监生,颇有声望,在监生中一呼百应,可以先从他身上下手!”
……
众人七嘴八舌,很快便将计划的细节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