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百姓造反,错在朕躬!-《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

  “动摇国本?”

  “朕在,大明的国本就在。”

  朱由校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殿内众人,神情冰冷。

  “诸位爱卿,朕且问你们一个问题。”

  “若是你们,生于陕西,家无余粮,地无所出。”

  “眼看着妻儿老小一个个饿死在面前,地方官不但不开仓放粮,反而勾结奸商,将米价抬成了天价。”

  “你们,反不反?”

  这一个问题,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所有人的心上。

  诸葛亮、贾诩、萧何等人,尽皆沉默。

  他们都是人杰,自然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

  朱由校看着他们,声音愈发冰冷。

  “百姓但凡还有一口吃的,有一条活路,谁会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去提着脑袋造反?”

  “他们之所以反,不是他们想反,是有人逼着他们反!”

  “是那些鱼肉乡里,草菅人命的狗官,是那些囤积居奇,发国难财的劣绅!”

  “是他们,亲手把朕的子民,逼上了绝路!”

  朱由校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带着刺骨的寒意。

  “朕为天子,代天牧民。”

  “朕的子民活不下去了,吃不上饭了,只能易子而食,只能啃树皮,吃观音土。”

  “这是谁的错?”

  “是他们的错吗?”

  “不!”

  朱由校一字一顿,声音斩钉截铁。

  “是朕的错!”

  “是朕没有管好手底下这群官员,是朕没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既然错在朕,那朕就不能将屠刀,挥向朕的子民!”

  这番话,彻底颠覆了在场所有人的认知。

  自古以来,帝王对待叛乱,向来都是铁血镇压,从无例外。

  可这位陛下,竟将罪责,揽到了自己身上!

  这是何等的胸襟与气魄!

  诸葛亮眼中异彩连连,他上前一步,躬身一拜。

  “陛下圣明!臣,远不及也!”

  其余众人,也纷纷跪倒。

  “陛下圣明!”

  他们此刻,是发自内心的敬服。

  朱由校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起来。

  “不过,朕虽不忍对百姓动手,但有些人,却也该杀。”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那些趁机作乱,煽动百姓,只为满足自己私欲的野心家,该杀!”

  “那些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却行奸淫掳掠之事的暴民,更该杀!”

  “朕的仁慈,只给真正的良善百姓。”

  “对于豺狼,朕只有屠刀!”

  朱由校的思路很清晰。

  安抚大多数,打击一小撮。

  朱由校看向了刚刚被点化出的四海龙王。

  “敖广。”

  “臣在!”

  东海龙王敖广上前一步,龙威凛凛。

  “陕西大旱,赤地千里。”

  “朕要你随朕亲赴陕西,为朕的子民,下一场甘霖。”

  敖广闻言,精神一振,重重叩首。

  “臣,领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能为陛下分忧,这是天大的荣幸!

  朱由校点了点头,最后看向了包拯。

  “包拯。”

  “臣在!”

  “澄城知县张斗耀一案,必有隐情,其背后定然还有更大的硕鼠。”

  “朕命你为钦差,全权审理此案。”

  “朕要你将陕西官场上所有的脓包,都给朕挤破!”

  “凡有涉案者,无论官职高低,一律就地正法,抄家灭族!”

  包拯跪倒在地,声音铿锵。

  “臣,领旨!必将所有贪官污吏,绳之以法,还百姓一个公道!”

  朱由校满意地笑了。

  武力威慑,神迹安抚,严明治罪。

  三管齐下。

  他就不信,区区一个陕西之乱,还能翻了天不成?

  “好了。”

  朱由校站起身,大袖一挥。

  “传朕旨意,即刻准备龙辇。”

  “朕要亲临陕西,去看看朕的那些,快要活不下去的子民!”

  他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看看,他这个天子,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子民的。

  他也要让那些心怀不轨的野心家看看,与他作对,会是怎样的下场!

  ……

  半个时辰后。

  京师上空,风云变色。

  “吼——!”

  九条神龙再次腾空而起,拉着那座巍峨的空中宫殿,撕裂长空,朝着西方疾驰而去。

  九龙沉香辇之内。

  气氛肃穆。

  白起、赵云等一众武将,身披甲胄,杀气腾腾。

  诸葛亮、贾诩等文臣,则手捧卷宗,神情凝重。

  四海龙王、何仙姑等新晋神仙,更是正襟而立,随时等待着陛下降下旨意。

  朱由校斜倚在龙椅上,闭目养神。

  他的精神力,却早已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

  方圆五百里之内的一切,都清晰地呈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他看到了。

  看到了官道之上,拖家带口,面黄肌瘦的流民。

  看到了荒芜的田野里,被野狗啃食的枯骨。

  看到了易子而食,相拥而泣的父母。

  一幕幕人间惨剧,让他的心,一点点变冷。

  他心中的杀意,也越来越盛。

  诸葛亮手持羽扇,缓步上前。

  “陕西之地,山川险阻,民多流亡。”

  “臣以为,当务之急,有三。”

  “其一,安民心。以雷霆神威,彰显陛下天命,使百姓心有所依,流寇不战自溃。”

  “其二,惩元凶。以雷霆手段,严惩祸乱之源的贪官污吏,使百姓怨气得泄。”

  “其三,定长远。兴修水利,调拨粮种,减免赋税,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此乃治本之策。”

  诸葛亮的条陈清晰明了,直指问题核心。

  一旁的贾诩,嘴角却勾起一抹幽深的弧度,补充道。

  “诸葛大人之言,乃是堂堂正正的阳谋王道。”

  “但对付那些躲在暗处的硕鼠,还需一些非常的手段。”

  “臣以为,在安抚流民的同时,可暗中派遣人手,混入其中。”

  “一来,可以甄别哪些是真正活不下去的饥民,哪些是趁火打劫的地痞流氓。”

  “二来,亦可借机煽动,分化流寇内部,使其自相攻杀,为我大军剿灭,省去不少力气。”

  这计策,一如既往的毒辣。

  朱由校听着两位顶级谋士的计策,缓缓点头。

  “就依二位爱卿所言。”

  他顿了顿,声音里多了一丝彻骨的寒意。

  “不过,朕还要加上一条。”

  “凡是参与倒卖赈灾粮,致使百姓饿死的官、绅、商,一经查实。”

  “朕要让他们,亲口把自己囤积的那些发霉的粮食,一粒一粒,全部生吃下去。”

  “吃到肠穿肚烂为止。”

  此言一出,连贾诩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这位陛下,当真是懂得如何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