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冲破重围-《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

  平直的官道两旁都是及膝的花草与低矮的灌木,地势平缓,开阔的地形足以容纳四百骑兵来回冲射。

  三个千夫长都失踪了,副将乌力罕只好领着四百精锐在彻里不花面前卖力地表演。只见他们缓缓纵马来到队伍前面集结。待四百骑兵调整好队形分成了前后四个阵列,然后在乌力罕的一声令下,全体纵马小跑起来,在最前阵列离着义军军阵还有两里左右的地方就开始加速。

  密集的铁蹄声如雷霆般震撼,不少未曾见识过骑兵冲锋场面的义军被吓得脸色发白。速度越来越快的骑兵,如钢铁洪流般的气势使人感到心头很压抑,仿佛周围的空气也在它们的冲击下,被挤压得快凝固了。首次直面骑兵的冲锋,很多义军士兵都感觉到双腿酸软无力,甚至有人被吓连滚带爬地往后跑。

  张天佑虽然也很怕,但是他的理智让他强装镇定,毕竟设置了这么多的陷阱障碍,骑兵是不可能轻易骑脸冲过来的。看到有人临阵逃脱,张天佑急令其亲卫作为临时督战队,于队伍后方开始血腥镇压所有逃兵,稳住军心。

  随着骑兵的加速,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义军的士兵感觉到骑兵群散发的威压越发强烈。似乎铁蹄的每一次踩踏都敲打在每个人心尖上,令人心惊胆跳。冲锋中的骑兵刚好有战马踩中了被伪装起来的陷坑上,忽然间的踩空让好几匹战马失蹄,或倒地或跌入陷坑。强大的惯性作用让马背上的骑士凌空飞起,然后呈抛物线状跌落地上被紧随其后的战马踩踏致死。

  看到前方有陷阱,乌力罕的心开始隐隐不安起来,他知道越靠近义军阵地陷阱就会越多,这一轮冲射还不知要折损多少儿郎。死一些人问题不大,关键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太影响军心了。

  怕什么来什么。果然冲锋的骑兵中不断有人中伏倒地,忽然最前片整排骑兵消失在乌力罕的视线中。原来该死的义军竟然挖断了官道的路面,形成了将近一丈宽的壕沟。来不及停下来的骑兵只能纵马越过脚下壕沟,没控制好起跳点的连人带马直接跌入了沟中。有了前面的惊醒,后面的骑兵纷纷纵马跑进路旁的荒地里再接着冲,企图避开官道上的重重陷阱。

  越慌乱越容易出错,在及膝的荒草与灌木丛的掩映下,竟有更多的危险潜伏其中。看着越来越多的人中伏倒地,乌力罕也开始慌乱了,他很想立即下令调头逃离这里,但是理智告诉他必须要坚持冲锋才能逃出生天。谁知道分兵从小路撤退会不会有更多的危险等着他们呢?

  看着骑兵越来越近,张天佑急忙下令麾下儿郎攒射。乌泱泱的箭雨向着骑军泼去,遮天蔽日的箭矢看似威力无比,实则伤害很低。因为张天佑过于紧张导致下令过早了,时机没把握好,几千支箭攒射,也只射倒了十几人。相对而言,乌力罕的带领的骑兵他们对距离感的掌控更好,他们刚冲入到马弓的射程范围就立即弯弓射击,跟着就开始转弯逃离。

  一轮游射之下,元军四百骑兵反而命中了义军近百士兵,这还是在义军一方有防御工事遮挡的情况下。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双方在旷野中相遇,三千义军步兵绝对会让鞑子的四百骑兵虐成狗。不过在陷阱的加持下,骑兵的折损并不比义军的步兵低,甚至所受伤害更大,因为骑兵一落马,其致死率很高。

  远远望着四百骑兵冲过去,再回到阵前只剩三百出头了,彻里不花心中越发慌乱起来,但是他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令乌力罕补充兵力继续采取游射战术,希望能通过多几次的冲击找到突破口,逃出生天。

  从主力军中补齐了四个列队的兵力后,乌力罕再次带领四百骑兵冲向义军阵地。第二次的游射,大家都有了经验,提前布置的陷阱也暴露出来很多并损坏了不少,因此双方伤亡的人数都有所下降。连续冲了六次折损近四百骑兵后,乌力罕终于感觉义军靠着官道往东七八丈那段地方的防御已经快快垮了。

  在元军不断地发起攻击之时,张天佑发现元军的攻击重点多集中在官道及其附近地段,但是作为沙场初哥的他并未对整体防线做出及时调整,而是为了自己的小命安全,借巡视防线的之名悄悄往防线更安全的西边移动。因而,即使官道及其附近段的防线已经摇摇欲坠了,但作为主将的张天佑至今尚未发现,也没有任何的应对之策。

  返回到主军阵前,乌力罕抓紧时间去见彻里不花。“将军,敌军防御已出现破绽,我方此次冲锋定可冲破重围。待前军冲破重围至时,请将军务必做好准备,随时领军趁机冲出去,避免再次被围。”乌力罕心中不太想救彻里不花,但是后面还不知又几道埋伏,仅凭手中四百人他完全没把握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嗯,我知道了,返回之后本将一定为你表功!”终于看到曙光了,彻里不花又画个饼,激励一下乌力罕。乌力罕心中虽不屑于彻里不花所打的官腔,但是表面上还是表现得唯唯诺诺,感谢大将军的提拔云云。

  乌力罕领着四百骑兵再次向着义军防线发起了冲锋。沿着前几次的路线冲锋,义军提前布置的陷阱几乎都失去了作用。此次冲锋乌力罕不再采取游射战术,而是收缩骑兵散开的宽度,集中力量准备直接硬刚官道东那段义军防线,争取一鼓作气横推过去。

  马蹄翻飞,如雷的蹄声由远而近,四百骑兵化身无坚不摧的利刃照着漫长的义军防线中最弱的一点,狠狠地刺了过去。刚进入马弓的射程范围后,前两三排骑兵就迫不及待地放箭,然后迅速举起盾牌护住身躯的要害继续往前冲。当盾牌挡住了一波箭雨后,骑兵们又马上放下盾牌拿起了马弓,第二次对着义军弯弓射箭。紧随其后的其他骑兵只是一路冲一路不断地射箭,瞬间就将堵住前方的义军压制得死死的。

  眼看骑兵越来越近了,拦在正面的少量义军忽然就失去了直面金戈铁马的勇气,纷纷往东西两边逃开。极速冲锋的的骑兵逐渐开始减速,最后在拦路的拒马前停了下来。战马是停下来了,但马背上的骑兵依然保持的射击状态,继续与其射程范围内的义军对射。

  看到前锋骑兵停下来后,彻里不花当即就下令剩余所有人催马向前,开始跑了起来。不过他们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前方锋线上,根本没发现远远吊在其后的几个斥候正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并有人返回向后方传递其动态的消息。

  在乌力罕的安排下,几个骑兵抛出钩锁,借助马力直接拉开了挡住官道上的拒马和作为临时防御工事的挡板。没多久,挡住元军归路上的拒马和挡板都骑兵拉到了路边,而乌力罕也趁机带着前方开始冲出第一道拦截线。紧随其后,彻里不花带领的后军也在义军重新拦截前冲了出去。

  说到底彻里不花能冲出重围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义军人马大都是战场初哥,各方面都不成熟,短板太过明显。其二,义军士兵全是步兵,对战骑兵有着天然的劣势,尤其步兵拦截骑兵更是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