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计划,从濠州城往北二十里的官道上设下第一道关卡,每隔十里布置一道,连续设下三道关卡,阻止元军北逃。
第一道关卡布下三千义军,以弓兵为主,主要以远程对射的方式,截杀元军骑兵。另外辅以挖断官道、布置木拒马、拉起绊马索、挖陷马坑等方式阻断元军的北逃之路。一旦元军亡命突围,尽量不要与其近身肉搏,任其逃离。第二道关卡布置两千义军,第三道布置一千义军,都以同样的方式杀伤其有生力量,拖延其速度,疲乏其躯体。
之所以只堵官道,是因为元军远来,对当地小路不够熟悉,走小路就是作死行为,而且只有笔直宽敞的官道才能让大队骑兵拉起速度。
在战场旁休整了得差不多后,朱重八与汤和各自率领麾下儿郎向邓大虎所在的小树林汇聚。因为朱重八和郭大帅约定在这里给郭大帅麾下的三百骑兵交付战马和装备。到达目的地后,免不了一番寒暄,从此他们就建立深厚的感情,也算得上是生死之交了。看到邓大虎他们的战果惊得目瞪口呆,单凭步战,力战好几倍于己的骑兵,大获全胜之后竟然无一人死亡,只是伤了十几人,如此夸张的战果,他们从未听说过。
“大虎兄弟,我听从你建议,给郭帅提了堵截元军北逃的建议。如今大帅已经答应下来了,我们兄弟再并肩冲杀一番如何?”朱重八真诚地邀请邓大虎。
“我们都不熟悉马战,再说元军北逃时就已经解除濠州老百姓的威胁,后面的事我们不再参与了。”邓大虎很坦诚地说。之前之所以参战,是要保卫濠州的老百姓,这种义举是张公子允许。如今再战,性质已完全不同,邓大虎不敢乱做主张。
朱重八一听邓大虎说濠州解围就不再参战,马上就洞察了其真正的意思,也很理解邓大虎的立场。邓大虎的话表明了,我们张老板只是在濠州做生意,还顺手帮帮当地的百姓,完全没有过来争地盘的意图。
“我们的缴获也不少,我们自己留下一百匹战马外,其余的就送给重八兄弟吧。”邓大虎豪爽地对着朱重八说。他一直谨记张公子的话,要交好朱重八,而且除了战马,其他甲胄武器之类,他是真的看不上,不如送给朱重八当人情。留下一百匹战马,是因为他们真的不熟悉马战,也想让底下的人都实实在在的训练训练。
邓大虎看不上的这些战马,对于朱重八来说却是不得了的惊喜。“那兄弟就却之不恭了,感谢地话不多说,以后只要用到俺老朱的地方,大虎兄弟尽管开口,重八必定赴汤蹈火。”朱重八兴奋得叭叭叭,说个不停,口水都喷了邓大虎一脸。
朱重八热情过度,邓大虎只能无奈地边抹着脸上的口水边说:“小事一桩,重八兄弟无需太过客气,况且我们东家也很看重重八兄弟。”
“没别的事,我们先回城里了,受伤的兄弟还急需回城救治。”对于义军的事,邓大虎不想参与太多,除了朱重八外,即使是汤和他也不想有过多的交集。一会儿还有大批的义军骑兵前来接收战马和装备,邓大虎还是觉得先走为妙,免得浪费太多口水。
“行吧,既然大虎兄弟着急回城,我就不多说了,等我凯旋回城时再找你喝酒。”朱重八也是爽快人,知道大虎他们着急走,也不再扭捏,爽快得送别他们。
…………………
元军大营中,彻里不花已经开始发飙了,从他传令撤离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多时辰了,他手下那帮人还未能收拾完毕。都是一群贪得无厌之货,抢来的金银细软不舍得丢弃,有些人连他们杀良冒功的人头也想带回去,甚至有人连抢来的小妇人也不舍得放弃。
“传令,一炷香内不到校场集合者,斩!”看着校场上稀稀落落的士兵,彻里不花怒火冲天,必须要杀鸡儆猴了。彻里不花刚宣布完命令就令人点香,再有拖沓者,他绝不会手软了。一炷香燃罢,再彻里不花下令连斩六个违令者后,骑兵大队终于出发了。
张天佑领着人马到达预定地点后,匆忙分配任务。有人负责挖路、挖陷马坑,有人负责砍树制作拒马,有人拉绊马索,还有人在赶制简易的临时防御工事。人多力量大,虽然时间不太充足 ,但是时间不够人数来凑,应该也能在元军到来之前准备得七七八八。
张天佑是郭大帅的嫡系,执行他的命令还是比较积极的,反观另外两支队伍就拉跨多了,去往目的地的过程中全都是磨磨蹭蹭的,到来敌方开始干活也都在半死不活地磨洋工。如果是汤和这种火爆性子在现场指挥,非要杀人不可了。
就在张天佑他们风风火火地做准备之时,斥候来报,元军大队已经离营了,估计目前离此地不到十里了。听了斥候的汇报后,张天佑即刻传令:“全部停手,所有人马上各自就位,然后原地休整,待命!”
由于时间太紧未能按计划做太充足的准备,不过按张天佑估计,差不多够用就得了。这也看得出,张天佑作为郭大帅的小舅子,虽然地位不低,但是其做事大大咧咧的,差不多就行,实在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将领。
远远地,马背上的彻里不花就看见了横在官道上拒马以及大批堵住道上的义军。“我就知道会出事的,他娘的,一个个都要钱不要命,误了时机。”彻里不花吓得一哆嗦,心中焦急地嘀咕着,脸上还依然强装镇定。
元军的骑兵只剩两千人不到了,义军的总人数却是好几万,如此悬殊的差距,彻里不花怎能不吓到呢?他唯一的依仗就是骑兵的速度,鬼知道那些义军会给他们安排多少处拖延他们速度的障碍呢?
离着义军还有四五里的距离,元军全军停了下来与横在官道上的义军遥相对峙。
短短几息时间,彻里不花的心中已闪过无数的念头,他在快速的衡量究竟要掉头往南走,还是分散队伍从小径走,亦或是直接横推过去。不管哪种选择,都令他难受不已。更令他担忧的是,昨夜袭击他们大营的那些人,只要再被他们寻到机会来一次袭击,可能连彻里不花自己都得要凉。
“乌力罕,领四百勇士,尝试突围!”彻里不花咬咬牙后下了决策。“乌力罕领命!”彻里不花的副将乌力罕一脸冷峻的之色,欣然领命。
四百铁骑催马缓缓向前,脱离大队后就开始提速,犹如钢铁洪流般冲向义军的薄弱处。按照元军骑射的战术,乌力罕会领着他们将马速提到极致,然后在到达他们的射程范围时开始转弯,在战马告速转弯时完成射箭动作,然后跑远后再次循环之前的动作。
这一整套的骑射战术就是元军最常用最有效的战术之一,在高速移动中杀敌,而对手很难过命中他们,即使是防守方万箭齐射也不好把握转眼即逝的时机。因为发起攻击的主动权掌握在骑兵手中,而且他们的箭术、骑射都要比其他人优秀,命中率奇高。他们抓住机会完成射箭后就立即逃出敌方的射程范围,防守方的齐射早了他们还没进入你射程范围,晚了他已离开了你的射程范围。
        第一道关卡布下三千义军,以弓兵为主,主要以远程对射的方式,截杀元军骑兵。另外辅以挖断官道、布置木拒马、拉起绊马索、挖陷马坑等方式阻断元军的北逃之路。一旦元军亡命突围,尽量不要与其近身肉搏,任其逃离。第二道关卡布置两千义军,第三道布置一千义军,都以同样的方式杀伤其有生力量,拖延其速度,疲乏其躯体。
之所以只堵官道,是因为元军远来,对当地小路不够熟悉,走小路就是作死行为,而且只有笔直宽敞的官道才能让大队骑兵拉起速度。
在战场旁休整了得差不多后,朱重八与汤和各自率领麾下儿郎向邓大虎所在的小树林汇聚。因为朱重八和郭大帅约定在这里给郭大帅麾下的三百骑兵交付战马和装备。到达目的地后,免不了一番寒暄,从此他们就建立深厚的感情,也算得上是生死之交了。看到邓大虎他们的战果惊得目瞪口呆,单凭步战,力战好几倍于己的骑兵,大获全胜之后竟然无一人死亡,只是伤了十几人,如此夸张的战果,他们从未听说过。
“大虎兄弟,我听从你建议,给郭帅提了堵截元军北逃的建议。如今大帅已经答应下来了,我们兄弟再并肩冲杀一番如何?”朱重八真诚地邀请邓大虎。
“我们都不熟悉马战,再说元军北逃时就已经解除濠州老百姓的威胁,后面的事我们不再参与了。”邓大虎很坦诚地说。之前之所以参战,是要保卫濠州的老百姓,这种义举是张公子允许。如今再战,性质已完全不同,邓大虎不敢乱做主张。
朱重八一听邓大虎说濠州解围就不再参战,马上就洞察了其真正的意思,也很理解邓大虎的立场。邓大虎的话表明了,我们张老板只是在濠州做生意,还顺手帮帮当地的百姓,完全没有过来争地盘的意图。
“我们的缴获也不少,我们自己留下一百匹战马外,其余的就送给重八兄弟吧。”邓大虎豪爽地对着朱重八说。他一直谨记张公子的话,要交好朱重八,而且除了战马,其他甲胄武器之类,他是真的看不上,不如送给朱重八当人情。留下一百匹战马,是因为他们真的不熟悉马战,也想让底下的人都实实在在的训练训练。
邓大虎看不上的这些战马,对于朱重八来说却是不得了的惊喜。“那兄弟就却之不恭了,感谢地话不多说,以后只要用到俺老朱的地方,大虎兄弟尽管开口,重八必定赴汤蹈火。”朱重八兴奋得叭叭叭,说个不停,口水都喷了邓大虎一脸。
朱重八热情过度,邓大虎只能无奈地边抹着脸上的口水边说:“小事一桩,重八兄弟无需太过客气,况且我们东家也很看重重八兄弟。”
“没别的事,我们先回城里了,受伤的兄弟还急需回城救治。”对于义军的事,邓大虎不想参与太多,除了朱重八外,即使是汤和他也不想有过多的交集。一会儿还有大批的义军骑兵前来接收战马和装备,邓大虎还是觉得先走为妙,免得浪费太多口水。
“行吧,既然大虎兄弟着急回城,我就不多说了,等我凯旋回城时再找你喝酒。”朱重八也是爽快人,知道大虎他们着急走,也不再扭捏,爽快得送别他们。
…………………
元军大营中,彻里不花已经开始发飙了,从他传令撤离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多时辰了,他手下那帮人还未能收拾完毕。都是一群贪得无厌之货,抢来的金银细软不舍得丢弃,有些人连他们杀良冒功的人头也想带回去,甚至有人连抢来的小妇人也不舍得放弃。
“传令,一炷香内不到校场集合者,斩!”看着校场上稀稀落落的士兵,彻里不花怒火冲天,必须要杀鸡儆猴了。彻里不花刚宣布完命令就令人点香,再有拖沓者,他绝不会手软了。一炷香燃罢,再彻里不花下令连斩六个违令者后,骑兵大队终于出发了。
张天佑领着人马到达预定地点后,匆忙分配任务。有人负责挖路、挖陷马坑,有人负责砍树制作拒马,有人拉绊马索,还有人在赶制简易的临时防御工事。人多力量大,虽然时间不太充足 ,但是时间不够人数来凑,应该也能在元军到来之前准备得七七八八。
张天佑是郭大帅的嫡系,执行他的命令还是比较积极的,反观另外两支队伍就拉跨多了,去往目的地的过程中全都是磨磨蹭蹭的,到来敌方开始干活也都在半死不活地磨洋工。如果是汤和这种火爆性子在现场指挥,非要杀人不可了。
就在张天佑他们风风火火地做准备之时,斥候来报,元军大队已经离营了,估计目前离此地不到十里了。听了斥候的汇报后,张天佑即刻传令:“全部停手,所有人马上各自就位,然后原地休整,待命!”
由于时间太紧未能按计划做太充足的准备,不过按张天佑估计,差不多够用就得了。这也看得出,张天佑作为郭大帅的小舅子,虽然地位不低,但是其做事大大咧咧的,差不多就行,实在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将领。
远远地,马背上的彻里不花就看见了横在官道上拒马以及大批堵住道上的义军。“我就知道会出事的,他娘的,一个个都要钱不要命,误了时机。”彻里不花吓得一哆嗦,心中焦急地嘀咕着,脸上还依然强装镇定。
元军的骑兵只剩两千人不到了,义军的总人数却是好几万,如此悬殊的差距,彻里不花怎能不吓到呢?他唯一的依仗就是骑兵的速度,鬼知道那些义军会给他们安排多少处拖延他们速度的障碍呢?
离着义军还有四五里的距离,元军全军停了下来与横在官道上的义军遥相对峙。
短短几息时间,彻里不花的心中已闪过无数的念头,他在快速的衡量究竟要掉头往南走,还是分散队伍从小径走,亦或是直接横推过去。不管哪种选择,都令他难受不已。更令他担忧的是,昨夜袭击他们大营的那些人,只要再被他们寻到机会来一次袭击,可能连彻里不花自己都得要凉。
“乌力罕,领四百勇士,尝试突围!”彻里不花咬咬牙后下了决策。“乌力罕领命!”彻里不花的副将乌力罕一脸冷峻的之色,欣然领命。
四百铁骑催马缓缓向前,脱离大队后就开始提速,犹如钢铁洪流般冲向义军的薄弱处。按照元军骑射的战术,乌力罕会领着他们将马速提到极致,然后在到达他们的射程范围时开始转弯,在战马告速转弯时完成射箭动作,然后跑远后再次循环之前的动作。
这一整套的骑射战术就是元军最常用最有效的战术之一,在高速移动中杀敌,而对手很难过命中他们,即使是防守方万箭齐射也不好把握转眼即逝的时机。因为发起攻击的主动权掌握在骑兵手中,而且他们的箭术、骑射都要比其他人优秀,命中率奇高。他们抓住机会完成射箭后就立即逃出敌方的射程范围,防守方的齐射早了他们还没进入你射程范围,晚了他已离开了你的射程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