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他们来到了卫生队。
队长吴丽君和几位相熟的医生护士都在等着她。
当苏七月在离职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吴丽君的眼圈瞬间就红了,她用力握住苏七月的手,声音哽咽:“七月……到了京市,一定别忘了我们!记得常来信!”
“队长,我会的,大家保重……”苏七月的声音也有些沙哑。
这一刻,手续的公事公办褪去,只剩下战友、同事之间最纯粹、最不舍的情感割舍。
所有手续终于全部办妥。
离别前,一家四口,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即将离开的身份,在驻地里静静地漫步。
他们走过训练场,场上还有士兵在喊着口号进行训练,汗水与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里是顾荆野奋斗了十二年的地方,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他的忠诚与热血。
他们走过卫生队的白墙小楼,苏七月在这里救死扶伤,实现了作为医者的部分价值,也结识了这群可爱的战友。
他们走过家属院那条熟悉的小巷,仿佛还能听到往日里孩子们的嬉闹和军嫂们的家长里短。
他们走到后山的入口,那里林木幽深,承载着一家人雨后捡菌子的欢声笑语,和无数个平凡却温馨的周末。
没有太多的言语,每个人的眼神都写满了回忆与留恋。
顾荆野的目光深沉地掠过这片他守护了整整十二年的土地,这里有他的青春,他的汗水,他的荣耀,和他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每一步足迹。
他热爱这里,但时代的洪流与家庭的未来,呼唤他奔赴新的前程。
他停下脚步,最后望了一眼营区,然后,他伸出手,紧紧握住了苏七月的手,也牵住了身边两个孩子。
“我们回家了。”他声音沉稳,带着告别过往的决然,也带着开启新程的坚定。
吉普车驶出驻地大门,将那片承载了无数记忆的红土山峦、营房和熟悉的面孔远远抛在身后。
车内一时寂静,顾荆野目光沉静地注视着前路,但那微抿的唇角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苏七月伸出手,轻轻覆在他的手背上,温热的触感传递着无声的安慰与懂得。
她声音柔和,却带着笃定的力量:“荆野,别看了。我们把最好的年华留在这里了。以后,等我们都老了,孩子们也大了,我们再一起回来,故地重游,好不好?”
顾荆野反手握住她微凉的手指,用力攥了攥,从喉间发出一声低沉的“嗯”。
一家人来到了省城。
距离前往京市新单位报到尚有一段时日,他们决定在这座春城稍作停留,既是缓冲,也是一次难得的小度假。
顾荆野主动揽下了带娃的重任,让苏七月能全心投入济安堂省城分店的业务拓展中。
他们住在几年前买的小院里,闹中取静。
卸下了军务重担,顾荆野仿佛也轻松了许多。
他带着孩子们,真正像一次普通家庭旅行般,逛遍了省城的风景。
他们去了翠湖公园,看冬日里远道而来的红嘴鸥在湖面翩跹起舞,苏苏兴奋地拿着面包屑喂鸟,轩轩则安静地观察着鸟儿飞行的姿态。
他们登上了西山龙门,在悬崖石窟俯瞰浩渺的滇池,顾荆野将苏苏扛在肩头,牵着轩轩的手,给他们讲“一登龙门,身价百倍”的传说。
他们在大观楼的长联前驻足,苏七月轻声为孩子们解读着“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的壮阔。
相机镜头记录下了一家四口在石林奇峰异石间的惊奇表情,在圆通山树下的灿烂笑容……
这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全家旅行,没有任务,没有牵挂,只有纯粹的放松与陪伴。
看着丈夫眉宇间难得的闲适,看着孩子们在阳光下肆意奔跑的笑脸,苏七月心中被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充盈着。
告别了一个充满奋斗与惊险的篇章,她站在省城温暖如春的阳光下,对即将到来的京市生活充满了无限期待。
休整结束,一家人终于踏上了北上的火车。
“呜——”
汽笛长鸣,绿皮火车缓缓启动,省城的站台在视线中逐渐后退、变小。
苏苏的小脸贴在车窗上,看着外面飞速掠过的田野、村庄和远山,兴奋地指指点点。
轩轩则拿出他的小本子,开始记录窗外植被的变化。
顾荆野和苏七月并肩坐着,手自然地握在一起。
车窗外的景色如同流动的画卷,从云贵高原的层峦叠嶂,到丘陵地带的起伏绵延,再到广袤平原的一望无垠……
风景在变,时空在转换。
几天后,当车窗外的建筑越来越密集,现代化的气息越来越浓,广播里传来了乘务员清晰的声音:“各位旅客朋友们,前方到站,是我们本次列车的终点站,京市……”
火车缓缓驶入站台,最终平稳停靠。
顾荆野提起行李,苏七月牵着两个孩子,随着人流走下火车。
新的生活,崭新的篇章,就在脚下这片土地上,等待着他们去书写。
当天晚上,京市顾家。
顾明夏和陆修远夫妇早早到了,厨房里飘出诱人的饭菜香,客厅里充满了孩子们的嬉笑声和大人间的寒暄。
轩轩和苏苏很快被爷爷奶奶揽在怀里,问着西南的趣事。
饭桌上,气氛温馨而融洽。
杜念勤看着并坐的儿子儿媳,忍不住感慨:“总算是回来了!这些年,你们一家四口聚少离多的,现在好了,总算能安稳地待在一块儿了。”
这话说到了大家心坎里,众人纷纷点头。
顾怀远看向儿子,关切地问:“荆野,司令部那边给你安排的职位定下来了?”
顾荆野沉稳答道:“定了。先在作战处任参谋,负责作战方案拟制和部队训练调研。上面意思是,我有一线带兵经验,正好弥补机关在这方面的一些不足。”
“这个岗位好!”顾怀远眼中露出赞许,“适合你,也能发挥你的长处。调研工作扎实,将来才能做出更符合实际的决策。”
“是啊大哥,脚踏实地从具体工作做起,以你的能力,肯定很快就能出成绩。”顾明夏接过话,语气敬佩。
        队长吴丽君和几位相熟的医生护士都在等着她。
当苏七月在离职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吴丽君的眼圈瞬间就红了,她用力握住苏七月的手,声音哽咽:“七月……到了京市,一定别忘了我们!记得常来信!”
“队长,我会的,大家保重……”苏七月的声音也有些沙哑。
这一刻,手续的公事公办褪去,只剩下战友、同事之间最纯粹、最不舍的情感割舍。
所有手续终于全部办妥。
离别前,一家四口,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即将离开的身份,在驻地里静静地漫步。
他们走过训练场,场上还有士兵在喊着口号进行训练,汗水与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里是顾荆野奋斗了十二年的地方,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他的忠诚与热血。
他们走过卫生队的白墙小楼,苏七月在这里救死扶伤,实现了作为医者的部分价值,也结识了这群可爱的战友。
他们走过家属院那条熟悉的小巷,仿佛还能听到往日里孩子们的嬉闹和军嫂们的家长里短。
他们走到后山的入口,那里林木幽深,承载着一家人雨后捡菌子的欢声笑语,和无数个平凡却温馨的周末。
没有太多的言语,每个人的眼神都写满了回忆与留恋。
顾荆野的目光深沉地掠过这片他守护了整整十二年的土地,这里有他的青春,他的汗水,他的荣耀,和他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每一步足迹。
他热爱这里,但时代的洪流与家庭的未来,呼唤他奔赴新的前程。
他停下脚步,最后望了一眼营区,然后,他伸出手,紧紧握住了苏七月的手,也牵住了身边两个孩子。
“我们回家了。”他声音沉稳,带着告别过往的决然,也带着开启新程的坚定。
吉普车驶出驻地大门,将那片承载了无数记忆的红土山峦、营房和熟悉的面孔远远抛在身后。
车内一时寂静,顾荆野目光沉静地注视着前路,但那微抿的唇角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苏七月伸出手,轻轻覆在他的手背上,温热的触感传递着无声的安慰与懂得。
她声音柔和,却带着笃定的力量:“荆野,别看了。我们把最好的年华留在这里了。以后,等我们都老了,孩子们也大了,我们再一起回来,故地重游,好不好?”
顾荆野反手握住她微凉的手指,用力攥了攥,从喉间发出一声低沉的“嗯”。
一家人来到了省城。
距离前往京市新单位报到尚有一段时日,他们决定在这座春城稍作停留,既是缓冲,也是一次难得的小度假。
顾荆野主动揽下了带娃的重任,让苏七月能全心投入济安堂省城分店的业务拓展中。
他们住在几年前买的小院里,闹中取静。
卸下了军务重担,顾荆野仿佛也轻松了许多。
他带着孩子们,真正像一次普通家庭旅行般,逛遍了省城的风景。
他们去了翠湖公园,看冬日里远道而来的红嘴鸥在湖面翩跹起舞,苏苏兴奋地拿着面包屑喂鸟,轩轩则安静地观察着鸟儿飞行的姿态。
他们登上了西山龙门,在悬崖石窟俯瞰浩渺的滇池,顾荆野将苏苏扛在肩头,牵着轩轩的手,给他们讲“一登龙门,身价百倍”的传说。
他们在大观楼的长联前驻足,苏七月轻声为孩子们解读着“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的壮阔。
相机镜头记录下了一家四口在石林奇峰异石间的惊奇表情,在圆通山树下的灿烂笑容……
这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全家旅行,没有任务,没有牵挂,只有纯粹的放松与陪伴。
看着丈夫眉宇间难得的闲适,看着孩子们在阳光下肆意奔跑的笑脸,苏七月心中被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充盈着。
告别了一个充满奋斗与惊险的篇章,她站在省城温暖如春的阳光下,对即将到来的京市生活充满了无限期待。
休整结束,一家人终于踏上了北上的火车。
“呜——”
汽笛长鸣,绿皮火车缓缓启动,省城的站台在视线中逐渐后退、变小。
苏苏的小脸贴在车窗上,看着外面飞速掠过的田野、村庄和远山,兴奋地指指点点。
轩轩则拿出他的小本子,开始记录窗外植被的变化。
顾荆野和苏七月并肩坐着,手自然地握在一起。
车窗外的景色如同流动的画卷,从云贵高原的层峦叠嶂,到丘陵地带的起伏绵延,再到广袤平原的一望无垠……
风景在变,时空在转换。
几天后,当车窗外的建筑越来越密集,现代化的气息越来越浓,广播里传来了乘务员清晰的声音:“各位旅客朋友们,前方到站,是我们本次列车的终点站,京市……”
火车缓缓驶入站台,最终平稳停靠。
顾荆野提起行李,苏七月牵着两个孩子,随着人流走下火车。
新的生活,崭新的篇章,就在脚下这片土地上,等待着他们去书写。
当天晚上,京市顾家。
顾明夏和陆修远夫妇早早到了,厨房里飘出诱人的饭菜香,客厅里充满了孩子们的嬉笑声和大人间的寒暄。
轩轩和苏苏很快被爷爷奶奶揽在怀里,问着西南的趣事。
饭桌上,气氛温馨而融洽。
杜念勤看着并坐的儿子儿媳,忍不住感慨:“总算是回来了!这些年,你们一家四口聚少离多的,现在好了,总算能安稳地待在一块儿了。”
这话说到了大家心坎里,众人纷纷点头。
顾怀远看向儿子,关切地问:“荆野,司令部那边给你安排的职位定下来了?”
顾荆野沉稳答道:“定了。先在作战处任参谋,负责作战方案拟制和部队训练调研。上面意思是,我有一线带兵经验,正好弥补机关在这方面的一些不足。”
“这个岗位好!”顾怀远眼中露出赞许,“适合你,也能发挥你的长处。调研工作扎实,将来才能做出更符合实际的决策。”
“是啊大哥,脚踏实地从具体工作做起,以你的能力,肯定很快就能出成绩。”顾明夏接过话,语气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