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到了李雅茹结婚的日子。
顾家也收到了请柬,全家人都去吃喜酒。
婚礼现场颇为热闹。
苏七月没想到,在这里竟然遇到了一个熟人。
正是在西南驻地任职的副司令张弘岗。
张弘岗是李雅茹的姨夫,这次正好回京办事,顺道来参加外甥女的婚礼。
他一眼就看到了苏七月,笑着走了过来,声音洪亮:“小苏医生!真是好久不见了!”
“这就是你那对龙凤胎吧?好!真好!一看长大了就是当兵的好料!”
他热情地和顾家老小打招呼,然后对着顾怀远和杜念勤连连夸赞:“老顾,念勤同志,你们可是有福气啊,娶了这么个好儿媳妇!”
“当初在驻地,多亏了小苏医生及时发现提醒,催着我去医院做检查,我这身体才没出大问题。”
“医术好,心肠更好!可是我们部队的好军嫂,模范代表!”
张弘岗地位高,他的话分量自然不轻。
他这一番毫不吝啬的夸赞,引来了席间不少人的注目。
许多有头有脸的军官、老首长及其家眷,都纷纷好奇地看向苏七月。
和老顾家相熟、或者本身也有慢性病的老首长,更是趁着这个机会,笑呵呵地让苏七月帮忙看看。
苏七月落落大方,既不怯场,也不张扬,温柔的笑着,简单给几位老人把脉。
她说的几点症状都颇为准确,给出的养生建议也贴心实用,更是赢得了一片赞叹。
“老顾,你这儿媳妇不得了啊,前途无量!”
“念勤,你可真是好福气。”
“小苏同志是在协和读书吧?将来肯定是名医。”
杜念勤和顾怀远听着周围人的夸赞,看向进退有度、举止得体的儿媳,脸上倍有光彩,对苏七月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
这场婚礼,仿佛成了苏七月无意中拓展人脉、打开知名度的舞台。
她从容的态度和扎实的医术,给许多重要人物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这一幕落在刚敬酒回来的新娘李雅茹眼里,显得格外刺眼。
明明今天她才是主角,可风头仿佛全被苏七月抢走了。
那么多大人物围着苏七月称赞就算了,偏偏苏七月的婆家人也对她好得不得了。
对比自己这桩充满委屈和妥协的婚姻,李雅茹的心情糟糕透了。
好不容易熬到婚礼结束,送走了宾客。李雅茹不理会喝酒喝上瘾的新郎,独自带着一身的疲惫和烦躁回到了新房。
夜深人静,袁海涛才醉醺醺地被人搀回来。
他一进门就摘了眼镜,四仰八叉地倒在婚床上,满身酒气,含糊不清地使唤李雅茹:“喂!过来,帮我把衣服脱了……”
李雅茹见他这副烂醉如泥的样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自己没手吗?”
袁海涛眯着醉眼,嗤笑一声,言语刻薄起来:“装什么装?你不是最会脱男人衣服吗?……都能跟野男人搞出孩子来……在我这儿立什么贞节牌坊?”
李雅茹气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儿,强忍着怒意:“袁海涛!你喝多了,我不跟你一般见识!”
“我没喝多!”袁海涛暴躁地坐起,一把抓住李雅茹的手腕,另一只手粗暴地去扯她的旗袍扣子,“老子花了那么多钱……娶回来的媳妇……不睡白不睡!”
“你放开我,混蛋!”李雅茹惊恐地捶打着他。
可惜,她的反抗更进一步刺激了袁海涛。
他眼神浑浊,面目狰狞,粗暴地压住了她。
啪啪两个大耳刮子甩上去,打得李雅茹眼冒金星。
“贱人,让你不听话!我不弄死你!”
在这个过程中,某一瞬间,袁海涛那张充满戾气的脸,竟和李雅茹记忆深处的牛铁蛋重合了!
同样的粗暴,同样的屈辱,同样的绝望……
李雅茹不再挣扎,只是睁大眼睛,任由眼泪无声地汹涌而出。
这个本该充满甜蜜的新婚之夜,对她而言,如同一场狂风暴雨般的凌迟。
她后悔,她难过,她恨!
可她又能怎么办?
一步错,步步错,她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第二天早上,袁海涛醒来,头痛欲裂。
他看向身边眼睛红肿的李雅茹,戴上眼镜,又恢复了那副彬彬有礼、甚至有些懦弱的样子,讪讪地道歉:“小茹,对不起,我昨天喝太多了……没怎么样你吧?”
李雅茹红肿的眼睛死死盯着他,“袁海涛。你以后……绝对不能再喝酒了,听到没有?”
袁海涛惊了一下,连忙点头:“不喝了,肯定不喝了!我保证!”
李雅茹看他熊样,怀疑他昨晚喝断片了,应该是真不记得那些事。
她放心下来。
只要以后别让他喝酒,那她就是安全的。
她没注意到的是,在袁海涛低垂的眼帘下,闪过一丝阴冷和扭曲。
……
新年的热闹气氛还未完全散去,寒假已接近尾声。
经过一个假期的精心经营,苏七月的济安堂已然走上了正轨,名声渐起。
店里请来一位医术精湛老中医坐诊,加之药材品质极佳,每日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得有些忙不过来了。
苏七月想起远在老家的父母,一个念头在她心中愈发清晰:趁着开学前,回一趟娘家,把父母接到京市来。
父亲苏大强有着一手家传的好医术,只是性子闷,不爱张扬,在村里埋没了。
母亲林秀兰懂得接生,心思细腻。
父母年纪渐长,苏七月实在不忍心看他们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操劳。
接到京市,不仅可以让他们在济安堂发挥余热,生活也能轻松安逸许多。
更重要的是,离得近了,她就能时时照顾,弥补前世未能尽孝的遗憾。
她特意和公婆商量了这件事。
俩人都非常支持。
杜念勤说:“这是应该的。百善孝为先,把你父母接到身边来照顾是天经地义的事。”
“我们这边你不用担心,家里房间多的是,尽管让亲家他们过来住。”
苏七月心里感动,但她很清楚远香近臭,更何况,没有让娘家父母到公婆家来住的道理。
哪怕短时间内相安无事,时间久了也难免产生矛盾。
她不想给公婆添太多麻烦,也希望能给父母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妈,谢谢您和爸这么体谅。不过我已经想好了,我上班的那家药店楼上有空房,收拾一下就能住,也方便我爸看诊。”
顾怀远点点头,赞赏她的周到:“嗯,考虑得挺周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事情商定后,顾家二老怕苏七月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路上辛苦,特意安排了车和司机,还让保姆冯姐一同跟着回去。
就这样,苏七月踏上了回娘家的旅程……
        顾家也收到了请柬,全家人都去吃喜酒。
婚礼现场颇为热闹。
苏七月没想到,在这里竟然遇到了一个熟人。
正是在西南驻地任职的副司令张弘岗。
张弘岗是李雅茹的姨夫,这次正好回京办事,顺道来参加外甥女的婚礼。
他一眼就看到了苏七月,笑着走了过来,声音洪亮:“小苏医生!真是好久不见了!”
“这就是你那对龙凤胎吧?好!真好!一看长大了就是当兵的好料!”
他热情地和顾家老小打招呼,然后对着顾怀远和杜念勤连连夸赞:“老顾,念勤同志,你们可是有福气啊,娶了这么个好儿媳妇!”
“当初在驻地,多亏了小苏医生及时发现提醒,催着我去医院做检查,我这身体才没出大问题。”
“医术好,心肠更好!可是我们部队的好军嫂,模范代表!”
张弘岗地位高,他的话分量自然不轻。
他这一番毫不吝啬的夸赞,引来了席间不少人的注目。
许多有头有脸的军官、老首长及其家眷,都纷纷好奇地看向苏七月。
和老顾家相熟、或者本身也有慢性病的老首长,更是趁着这个机会,笑呵呵地让苏七月帮忙看看。
苏七月落落大方,既不怯场,也不张扬,温柔的笑着,简单给几位老人把脉。
她说的几点症状都颇为准确,给出的养生建议也贴心实用,更是赢得了一片赞叹。
“老顾,你这儿媳妇不得了啊,前途无量!”
“念勤,你可真是好福气。”
“小苏同志是在协和读书吧?将来肯定是名医。”
杜念勤和顾怀远听着周围人的夸赞,看向进退有度、举止得体的儿媳,脸上倍有光彩,对苏七月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
这场婚礼,仿佛成了苏七月无意中拓展人脉、打开知名度的舞台。
她从容的态度和扎实的医术,给许多重要人物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这一幕落在刚敬酒回来的新娘李雅茹眼里,显得格外刺眼。
明明今天她才是主角,可风头仿佛全被苏七月抢走了。
那么多大人物围着苏七月称赞就算了,偏偏苏七月的婆家人也对她好得不得了。
对比自己这桩充满委屈和妥协的婚姻,李雅茹的心情糟糕透了。
好不容易熬到婚礼结束,送走了宾客。李雅茹不理会喝酒喝上瘾的新郎,独自带着一身的疲惫和烦躁回到了新房。
夜深人静,袁海涛才醉醺醺地被人搀回来。
他一进门就摘了眼镜,四仰八叉地倒在婚床上,满身酒气,含糊不清地使唤李雅茹:“喂!过来,帮我把衣服脱了……”
李雅茹见他这副烂醉如泥的样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自己没手吗?”
袁海涛眯着醉眼,嗤笑一声,言语刻薄起来:“装什么装?你不是最会脱男人衣服吗?……都能跟野男人搞出孩子来……在我这儿立什么贞节牌坊?”
李雅茹气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儿,强忍着怒意:“袁海涛!你喝多了,我不跟你一般见识!”
“我没喝多!”袁海涛暴躁地坐起,一把抓住李雅茹的手腕,另一只手粗暴地去扯她的旗袍扣子,“老子花了那么多钱……娶回来的媳妇……不睡白不睡!”
“你放开我,混蛋!”李雅茹惊恐地捶打着他。
可惜,她的反抗更进一步刺激了袁海涛。
他眼神浑浊,面目狰狞,粗暴地压住了她。
啪啪两个大耳刮子甩上去,打得李雅茹眼冒金星。
“贱人,让你不听话!我不弄死你!”
在这个过程中,某一瞬间,袁海涛那张充满戾气的脸,竟和李雅茹记忆深处的牛铁蛋重合了!
同样的粗暴,同样的屈辱,同样的绝望……
李雅茹不再挣扎,只是睁大眼睛,任由眼泪无声地汹涌而出。
这个本该充满甜蜜的新婚之夜,对她而言,如同一场狂风暴雨般的凌迟。
她后悔,她难过,她恨!
可她又能怎么办?
一步错,步步错,她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第二天早上,袁海涛醒来,头痛欲裂。
他看向身边眼睛红肿的李雅茹,戴上眼镜,又恢复了那副彬彬有礼、甚至有些懦弱的样子,讪讪地道歉:“小茹,对不起,我昨天喝太多了……没怎么样你吧?”
李雅茹红肿的眼睛死死盯着他,“袁海涛。你以后……绝对不能再喝酒了,听到没有?”
袁海涛惊了一下,连忙点头:“不喝了,肯定不喝了!我保证!”
李雅茹看他熊样,怀疑他昨晚喝断片了,应该是真不记得那些事。
她放心下来。
只要以后别让他喝酒,那她就是安全的。
她没注意到的是,在袁海涛低垂的眼帘下,闪过一丝阴冷和扭曲。
……
新年的热闹气氛还未完全散去,寒假已接近尾声。
经过一个假期的精心经营,苏七月的济安堂已然走上了正轨,名声渐起。
店里请来一位医术精湛老中医坐诊,加之药材品质极佳,每日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得有些忙不过来了。
苏七月想起远在老家的父母,一个念头在她心中愈发清晰:趁着开学前,回一趟娘家,把父母接到京市来。
父亲苏大强有着一手家传的好医术,只是性子闷,不爱张扬,在村里埋没了。
母亲林秀兰懂得接生,心思细腻。
父母年纪渐长,苏七月实在不忍心看他们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操劳。
接到京市,不仅可以让他们在济安堂发挥余热,生活也能轻松安逸许多。
更重要的是,离得近了,她就能时时照顾,弥补前世未能尽孝的遗憾。
她特意和公婆商量了这件事。
俩人都非常支持。
杜念勤说:“这是应该的。百善孝为先,把你父母接到身边来照顾是天经地义的事。”
“我们这边你不用担心,家里房间多的是,尽管让亲家他们过来住。”
苏七月心里感动,但她很清楚远香近臭,更何况,没有让娘家父母到公婆家来住的道理。
哪怕短时间内相安无事,时间久了也难免产生矛盾。
她不想给公婆添太多麻烦,也希望能给父母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妈,谢谢您和爸这么体谅。不过我已经想好了,我上班的那家药店楼上有空房,收拾一下就能住,也方便我爸看诊。”
顾怀远点点头,赞赏她的周到:“嗯,考虑得挺周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事情商定后,顾家二老怕苏七月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路上辛苦,特意安排了车和司机,还让保姆冯姐一同跟着回去。
就这样,苏七月踏上了回娘家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