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继承人的探询-《罪案清道夫:秦风》

  秦风暂时将焦点从错综复杂的家族关系和历史疑云中抽离,重新投射到死者韩奕本人身上。

  他需要弄清楚,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韩奕究竟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触碰到了什么,才会招致杀身之祸。

  他召集团队,对韩奕死前至少一个月内的所有活动轨迹,进行了一次极其细致的复盘。

  “重新梳理他所有的通讯记录,包括电话、短信、邮件以及各类社交软件的信息。”秦风指示道,“重点标记出他联系频繁,或者对话内容异常的对象。”

  “排查他近期去过的所有地点,不仅仅是公开行程,也包括可能不为人知的私下会面场所。”

  “他接触过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家族成员、朋友、同事,还是偶然相遇的陌生人,都需要重新评估。”

  “尤其是他查阅过的资料,无论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都可能包含关键信息。”

  侦查员们根据韩奕助理提供的日程表、手机定位数据、信用卡消费记录以及监控录像,开始逐帧逐条地重建他最后的生活轨迹。

  大部分行程看起来都符合他作为韩家继承人的身份——参加集团会议、商务宴请、与圈内朋友聚会、去健身房……

  然而,当调查进行到韩奕死前一周时,两条不同寻常的记录引起了秦风的注意。

  一条来自市档案馆的访客登记系统。

  “秦队,发现韩奕在死亡前一周内,曾三次独自前往市档案馆,每次停留时间都超过两小时。”负责核查行踪的侦查员汇报,“调阅记录显示,他申请查阅的是……1988年至1989年期间的本地旧报纸合订本微缩胶卷。”

  1988年至1989年——这正是沈卫东意外坠崖(1988年)以及后续股权变更(1989年)发生的关键年份!

  韩奕去档案馆,显然不是为了研究宏观经济,他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沈卫东事件相关的历史报道!

  另一条关键线索来自技术队对韩奕个人电脑的深度恢复检查。

  “他的电脑硬盘有被专业软件清理过的痕迹,部分浏览记录和临时文件被删除了。”江欣蓉亲自负责这项技术攻坚,“但我们利用数据恢复技术,成功还原了部分被删除的浏览器历史记录碎片。”

  “还原的记录显示,在死亡前十天左右,他频繁使用搜索引擎,关键词包括:‘韩氏集团 早期合伙人’、‘沈卫东 死因’、‘雁鸣山 意外 鉴定’、‘家族秘史’、‘股权纠纷 1988’……”

  这些搜索关键词,与他去档案馆查阅旧报纸的行为高度吻合,目标直指沈卫东死亡之谜!

  他甚至搜索了“意外鉴定”这类相对专业的词汇,说明他可能对官方的“意外”结论产生了怀疑,试图从技术层面寻找破绽。

  看着档案馆的调阅记录和电脑里恢复的搜索历史,秦风脑海中逐渐勾勒出韩奕生命最后阶段的心理轨迹。

  他推测,韩奕作为韩家新一代的继承人,或许是在整理家族资料、了解集团历史的过程中,偶然接触到了关于沈卫东之死的零星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与他从小听到的官方版本有所不同,引发了他的好奇。

  或者,是某些知情人在无意中,向他透露了某些暗示性的只言片语。

  于是,这个受过现代高等教育、充满理想主义和探究精神的年轻人,开始凭借自己的资源和能力,私下里调查这段被尘封的家族往事。

  他去了档案馆,翻阅当年的报纸,寻找最初的报道和可能被忽略的细节。

  他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试图拼凑出事件的全貌,甚至质疑“意外”的定性。

  他很可能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些惊人的疑点——比如那张老照片背后神秘代码所暗示的关联,或者是从财务报表中察觉到的资金异常(如果他有机会接触到更早期的内部资料)。

  他知道了什么?

  他可能知道了沈卫东的死并非意外。

  他可能知道了他的爷爷韩胜利,在这起“意外”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甚至是主谋。

  他可能触碰到了韩氏集团原始积累过程中,那段最黑暗、最血腥的秘密。

  对于一个刚刚回国、满怀理想、试图振兴家族的年轻人来说,这个真相无疑太过沉重,也太过危险。

  他或许曾试图向某些他信任的家族成员求证,或许曾陷入巨大的震惊和矛盾之中,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个颠覆性的发现。

  而他的一切探寻和知情,都没有逃过那双一直隐藏在暗处、时刻关注着这一切的眼睛。

  那双眼睛的主人,不能允许这个秘密被揭开。

  不能允许韩胜利乃至整个韩家的声誉和根基,毁在一个追求真相的年轻人手里。

  于是,杀机降临。

  韩奕的私下调查,为他引来了杀身之祸。

  他的死亡,不是因为他威胁到了谁当下的继承权,而是因为他触碰了那个绝对不能触碰的、关于家族原罪的终极秘密。

  复盘到这里,韩奕案的动机层面,已经豁然开朗。

  剩下的,就是找出那个为了保护这个秘密,而不惜再次举起屠刀的真凶。

  随着韩奕私下调查沈卫东旧案的证据链逐渐清晰,他死亡的动机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之前围绕韩建明派系与长房之间继承权斗争的嫌疑,虽然依旧存在,但已退居次要位置。

  一个更深刻、更黑暗、也更符合逻辑的动机浮出水面——灭口。

  韩奕并非因为他是韩天昊的儿子、是法定的继承人而被清除。

  他是因为他触碰了那个被韩家小心翼翼隐藏了二十多年的、关于沈卫东死亡真相的核心秘密,才招来了杀身之祸。

  这个秘密,关乎韩氏集团创始人韩胜利的清白,关乎韩家财富来源的正当性,甚至可能牵扯到一桩被伪装成意外的谋杀案。

  它是一颗足以炸毁整个韩家现有格局和声誉的定时炸弹。

  任何试图拆解这颗炸弹的人,都会成为必须被清除的目标。

  韩奕,这个充满好奇心和社会正义感的年轻继承人,不幸成为了这个人。

  他的死,是为了封住他的嘴,是为了阻止他将那段黑暗的历史公之于众,是为了维护韩家表面光鲜、内里却可能腐朽不堪的根基。

  这起谋杀,与当前的权力分配关系不大,它的根源深植于二十多年前那场沾满鲜血的背叛。

  秦风站在指挥中心的白板前,白板左侧是沈卫东泛黄的照片和雁鸣山悬崖的标记,右侧是韩奕死亡现场的照片和毒药分析。

  中间,是一条用粗重红线连接的、跨越了二十多年时光的箭头。

  箭头的方向,从沈卫东指向韩奕。

  箭头的旁边,秦风用红笔写下了两个触目惊心的大字:

  “灭口”。

  他仿佛能看到,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韩奕独自一人在档案馆昏暗的灯光下,仔细翻阅着微缩胶卷上那些关于沈卫东“意外”的简略报道。

  他仿佛能看到,韩奕坐在电脑前,眉头紧锁,输入着那些充满疑虑的搜索词,试图从网络的碎片信息中拼凑出真相的轮廓。

  这个年轻人,怀揣着对家族历史的探究和对真相的执着,在黑暗中一步步摸索,逐渐靠近了那个被层层包裹的、冰冷而残酷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