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大会儿,一些马车的车夫也凑了过来。他们本是趁着歇脚的功夫,过来看看这边为何这么热闹,一打听清规矩,也动了心思,这些车夫比较年轻,大多是县城或镇上店铺当伙计的,这趟护送的车费,回去后要尽数交给掌柜,自己顶多能得几钱碎银子的赏钱,日子过得也不宽裕。
领头的车夫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地对百晓说:“小哥,我们……我们能不能也领点稻谷碾米?我们不会赶车,晚上再抽空碾,您看行不?”
百晓没敢擅自做主,转身去帐篷里跟林芊芊说了一声。林芊芊正坐在帐篷里翻看话本子,听了这话,笑着摆了摆手:“都是辛苦人,哪能厚此薄彼?让他们领吧,规矩跟农夫们一样,晚上碾米也无妨,注意着别累着就行。”
得到应允的车夫们顿时松了口气,连声道谢,百晓又去确认了碾米的人数,安排人去采买了一趟工具。
睡前,马车车夫们也如愿领了稻谷和工具。次日晚上他们也喜滋滋地找了个角落,跟着农夫们一起忙活起来。暮色渐沉时,营地一角的舂米声依旧不停,篝火映照下,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几分期待,这趟意外的活计,可比单纯赶车赚得实在多了。
车队在官道上日夜兼程,不知不觉已走了半个月。风餐露宿的日子里,最显狼狈的便是车夫和农夫们的衣裳,车夫们整日坐在车辕上,有时候还分心碾米,风吹日晒不说,车轮溅起的泥点、缰绳磨出的毛边,把原本还算整齐的衣服折腾得满是污渍;农夫们更甚,他们穿的本就是最粗陋的棉布衣裳,布料薄且不耐磨,平日里割草、照看牛车时,稍不留意就会被木刺勾出个口子,或是被粗糙的麻绳磨破衣摆。
虽说出发前大家都带了一两套换洗衣物,可赶路节奏太紧,白日里要跟着队伍往前赶,夜里要么忙着照顾牛车、顺带碾米,要么累得沾枕就睡,哪有功夫仔细浆洗衣物?更别说那些磨破的口子,大多只是随便找根粗线缝几针,歪歪扭扭的针脚里,还藏着没清理干净的泥灰。
林芊芊坐在马车里,掀开车帘透气时,总能看到农夫们弯腰或走路时,露出的破洞,或是车夫甩动缰绳时,袖口磨得发亮的布边。她心里渐渐生出几分不忍。
这日傍晚扎营时,林芊芊叫来了身边最会打理衣物的彩衣,递给他几张银票:“你明日先脱离队伍,往前方的府城去。按车夫和农夫的人数,给每人定做两身衣裳——面料不用太好,耐穿、吸汗的粗棉布就行,样式也按他们平日里干活的方便款式来。定好后你就在府城等着,我们随后就到。”
彩衣接过银票,又仔细问清了人数和衣裳的细节,次日天不亮便带着两个小侍,快马加鞭往前方的武陵府城赶去。
四天后,当车队终于抵达武陵府时,彩衣等候在路边了,他身后停着两辆小推车,上面堆着叠得整整齐齐的衣物,浅灰、藏蓝的粗棉布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旁边还支着三口大锅,锅盖掀开着,飘出阵阵浓郁的菜香,有炖得软烂的土豆烧肉,还有清爽的青菜豆腐;旁边的几个竹筐里,白馒头堆得像小山似的,冒着热气。
这还是车队出发以来,第一次没等天黑就停歇。众人又惊又喜,纷纷围了过来,却也没乱了秩序,跟着小侍的指引,排队领饭打菜,温热的馒头咬在嘴里松软香甜,炖肉的汤汁裹着土豆,一口下去满是暖意,连日赶路的疲惫仿佛都被这口热饭驱散了。
就在大家吃得热闹时,彩衣搬来一个铜制的大喇叭,清了清嗓子喊道:“诸位乡亲、弟兄们,今日这顿热饭、还有大家身后的衣裳,都是我们女君特意安排的,为的就是感念大家这一路的辛劳!所有车夫和农夫,每人两身新衣裳,吃过饭后就来这边领,记得报上自己的名字,别领错了!另外,参与押送的守卫军弟兄们,女君也记着大家的功劳,等咱们到了凤都,还有额外的嘉奖等着大家!”
这话一喊,营地里瞬间沸腾起来!正在喝粥的农夫手一抖,差点把碗摔了;车夫们放下手里的馒头,互相看着对方,眼里满是不敢置信,随即又被狂喜取代——他们原本以为只是混口饭吃,没想到还能得两身新衣裳,甚至守卫军还有额外嘉奖!一时间,“多谢女君”的声音此起彼伏,连带着远处巡逻的守卫,脸上也露出了激动的笑容。
领完衣裳、吃饱饭,众人歇了个安稳觉。次日清晨,车队重新出发,每个人身上都穿着崭新的粗布衣裳,脚步都比往日轻快了不少。
马车在颠簸晃悠了近一个月,终于远远望见了凤都那高大的城墙,青灰色的墙砖连绵不绝,城楼上飘扬的凤鸾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终于到家了!”这是林芊芊的心声。
车队行至凤都城外的指定区域,便有序停下安营扎寨。按照规矩,后续的登记、物资交接与转运,自有凤都官员前来对接。
林芊芊趁着众人整理营地的功夫,悄悄抬手一挥,先前收进空间的046号船物资,便一箱箱整齐出现在指定的空地上,金属器物的光泽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营地各处很快忙碌起来:温知衍带着两个账房先生,在东边的帐篷前支起长桌,给车夫们结算此次的运费,银锭碰撞的清脆声响,引得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多瞧两眼;百晓则在南边的树荫下,核对碾米车夫的工钱——按之前的约定,每人本该得三百多斤米和三百多斤米糠,只是有些车夫路上已用了一些米糠喂牛了,账本上便相应扣减,最后折算成银子或粮食,一一清点清楚。
因牛车无法带着数百斤粮食连日赶路,大多人都选择了折现,拿到银子时,脸上满是满足的笑意。
正忙碌着,一个皮肤黝黑的农夫犹豫着走上前,搓着手问道:“小哥,俺想问下,你们那稻谷成色这么好,能不能卖些给俺当种子?俺想带回家种在地里试试。”
百晓没敢擅自做主,赶紧让身边的小侍乌云去帐篷里请示林芊芊。不多时,乌云回来传话,语气带着几分雀跃:“女君说了,稻谷按二十文一斤卖,不过每人最多只能买五十斤,说是要留着给其他人也分些。”
百晓立刻把消息告诉了众人,刚说完,就见林芊芊拉着温知衍往这边走。原来温知衍已结清运费,林芊芊便拉着他商议:“不如再弄些衣料来,打折买给的给农夫和车夫,再好些的料子也备点,都按半价卖给他们,也算给大家添份实惠。”
温知衍一听便应了,当即快马加鞭赶回凤都,他名下本就有两间普通衣料铺,当即吩咐掌柜把店里的布料尽数装车,连带着库房里一些时兴料子,一并送到城外营地。赔了钱温知衍也高兴:自己这店铺不挣钱没事,只要妻主高兴就好!
这边百晓刚给农夫们办完稻谷购买登记,就收到了温知衍那边的消息,立刻笑着对围过来的人说:“告诉大家个好消息!城里有家衣料铺清库存,各种料子都会运过来打折卖,等下到了大家就能挑,价格比市价低一半!”
起初众人还没太在意,只当是普通的麻布或粗布。可当几辆马车拉着布料赶到,伙计们掀开盖布的瞬间,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哪是什么“清库存的料子”?
(我的完结本《冰封全球之打劫》还等着众小主宠幸呢!1VN微玄幻)
领头的车夫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地对百晓说:“小哥,我们……我们能不能也领点稻谷碾米?我们不会赶车,晚上再抽空碾,您看行不?”
百晓没敢擅自做主,转身去帐篷里跟林芊芊说了一声。林芊芊正坐在帐篷里翻看话本子,听了这话,笑着摆了摆手:“都是辛苦人,哪能厚此薄彼?让他们领吧,规矩跟农夫们一样,晚上碾米也无妨,注意着别累着就行。”
得到应允的车夫们顿时松了口气,连声道谢,百晓又去确认了碾米的人数,安排人去采买了一趟工具。
睡前,马车车夫们也如愿领了稻谷和工具。次日晚上他们也喜滋滋地找了个角落,跟着农夫们一起忙活起来。暮色渐沉时,营地一角的舂米声依旧不停,篝火映照下,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几分期待,这趟意外的活计,可比单纯赶车赚得实在多了。
车队在官道上日夜兼程,不知不觉已走了半个月。风餐露宿的日子里,最显狼狈的便是车夫和农夫们的衣裳,车夫们整日坐在车辕上,有时候还分心碾米,风吹日晒不说,车轮溅起的泥点、缰绳磨出的毛边,把原本还算整齐的衣服折腾得满是污渍;农夫们更甚,他们穿的本就是最粗陋的棉布衣裳,布料薄且不耐磨,平日里割草、照看牛车时,稍不留意就会被木刺勾出个口子,或是被粗糙的麻绳磨破衣摆。
虽说出发前大家都带了一两套换洗衣物,可赶路节奏太紧,白日里要跟着队伍往前赶,夜里要么忙着照顾牛车、顺带碾米,要么累得沾枕就睡,哪有功夫仔细浆洗衣物?更别说那些磨破的口子,大多只是随便找根粗线缝几针,歪歪扭扭的针脚里,还藏着没清理干净的泥灰。
林芊芊坐在马车里,掀开车帘透气时,总能看到农夫们弯腰或走路时,露出的破洞,或是车夫甩动缰绳时,袖口磨得发亮的布边。她心里渐渐生出几分不忍。
这日傍晚扎营时,林芊芊叫来了身边最会打理衣物的彩衣,递给他几张银票:“你明日先脱离队伍,往前方的府城去。按车夫和农夫的人数,给每人定做两身衣裳——面料不用太好,耐穿、吸汗的粗棉布就行,样式也按他们平日里干活的方便款式来。定好后你就在府城等着,我们随后就到。”
彩衣接过银票,又仔细问清了人数和衣裳的细节,次日天不亮便带着两个小侍,快马加鞭往前方的武陵府城赶去。
四天后,当车队终于抵达武陵府时,彩衣等候在路边了,他身后停着两辆小推车,上面堆着叠得整整齐齐的衣物,浅灰、藏蓝的粗棉布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旁边还支着三口大锅,锅盖掀开着,飘出阵阵浓郁的菜香,有炖得软烂的土豆烧肉,还有清爽的青菜豆腐;旁边的几个竹筐里,白馒头堆得像小山似的,冒着热气。
这还是车队出发以来,第一次没等天黑就停歇。众人又惊又喜,纷纷围了过来,却也没乱了秩序,跟着小侍的指引,排队领饭打菜,温热的馒头咬在嘴里松软香甜,炖肉的汤汁裹着土豆,一口下去满是暖意,连日赶路的疲惫仿佛都被这口热饭驱散了。
就在大家吃得热闹时,彩衣搬来一个铜制的大喇叭,清了清嗓子喊道:“诸位乡亲、弟兄们,今日这顿热饭、还有大家身后的衣裳,都是我们女君特意安排的,为的就是感念大家这一路的辛劳!所有车夫和农夫,每人两身新衣裳,吃过饭后就来这边领,记得报上自己的名字,别领错了!另外,参与押送的守卫军弟兄们,女君也记着大家的功劳,等咱们到了凤都,还有额外的嘉奖等着大家!”
这话一喊,营地里瞬间沸腾起来!正在喝粥的农夫手一抖,差点把碗摔了;车夫们放下手里的馒头,互相看着对方,眼里满是不敢置信,随即又被狂喜取代——他们原本以为只是混口饭吃,没想到还能得两身新衣裳,甚至守卫军还有额外嘉奖!一时间,“多谢女君”的声音此起彼伏,连带着远处巡逻的守卫,脸上也露出了激动的笑容。
领完衣裳、吃饱饭,众人歇了个安稳觉。次日清晨,车队重新出发,每个人身上都穿着崭新的粗布衣裳,脚步都比往日轻快了不少。
马车在颠簸晃悠了近一个月,终于远远望见了凤都那高大的城墙,青灰色的墙砖连绵不绝,城楼上飘扬的凤鸾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终于到家了!”这是林芊芊的心声。
车队行至凤都城外的指定区域,便有序停下安营扎寨。按照规矩,后续的登记、物资交接与转运,自有凤都官员前来对接。
林芊芊趁着众人整理营地的功夫,悄悄抬手一挥,先前收进空间的046号船物资,便一箱箱整齐出现在指定的空地上,金属器物的光泽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营地各处很快忙碌起来:温知衍带着两个账房先生,在东边的帐篷前支起长桌,给车夫们结算此次的运费,银锭碰撞的清脆声响,引得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多瞧两眼;百晓则在南边的树荫下,核对碾米车夫的工钱——按之前的约定,每人本该得三百多斤米和三百多斤米糠,只是有些车夫路上已用了一些米糠喂牛了,账本上便相应扣减,最后折算成银子或粮食,一一清点清楚。
因牛车无法带着数百斤粮食连日赶路,大多人都选择了折现,拿到银子时,脸上满是满足的笑意。
正忙碌着,一个皮肤黝黑的农夫犹豫着走上前,搓着手问道:“小哥,俺想问下,你们那稻谷成色这么好,能不能卖些给俺当种子?俺想带回家种在地里试试。”
百晓没敢擅自做主,赶紧让身边的小侍乌云去帐篷里请示林芊芊。不多时,乌云回来传话,语气带着几分雀跃:“女君说了,稻谷按二十文一斤卖,不过每人最多只能买五十斤,说是要留着给其他人也分些。”
百晓立刻把消息告诉了众人,刚说完,就见林芊芊拉着温知衍往这边走。原来温知衍已结清运费,林芊芊便拉着他商议:“不如再弄些衣料来,打折买给的给农夫和车夫,再好些的料子也备点,都按半价卖给他们,也算给大家添份实惠。”
温知衍一听便应了,当即快马加鞭赶回凤都,他名下本就有两间普通衣料铺,当即吩咐掌柜把店里的布料尽数装车,连带着库房里一些时兴料子,一并送到城外营地。赔了钱温知衍也高兴:自己这店铺不挣钱没事,只要妻主高兴就好!
这边百晓刚给农夫们办完稻谷购买登记,就收到了温知衍那边的消息,立刻笑着对围过来的人说:“告诉大家个好消息!城里有家衣料铺清库存,各种料子都会运过来打折卖,等下到了大家就能挑,价格比市价低一半!”
起初众人还没太在意,只当是普通的麻布或粗布。可当几辆马车拉着布料赶到,伙计们掀开盖布的瞬间,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哪是什么“清库存的料子”?
(我的完结本《冰封全球之打劫》还等着众小主宠幸呢!1VN微玄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