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蹲在角落暗自懊恼的农夫,听到声音猛地抬头,见眼前是位衣着华贵的年轻公子,连忙起身拱手行礼:“贵人有何吩咐?”心里却暗忖:去不了凤都赚大钱,能赚点小钱补贴家用也好。
孟知润语气温和,却不失贵气:“我们是护送战利品回京城的队伍,眼下缺两辆车装行李。待遇和运送战利品的车一样,不知两位愿不愿意跑这一趟?”
“愿意!当然愿意!”两个农夫喜出望外,连连点头道谢,“多谢贵人!多谢贵人给我们这个机会!”
这边谈妥,林芊芊已带着众人回到马车旁。她趁着没人注意,悄悄抬手一挥——下一秒,原本空荡的车厢里,竟多了四箱从046号船缴获的战利品,还有两箱打包好的锅碗瓢盆。拉车的两匹马被这突如其来的重量惊得甩了甩尾巴,轻轻刨了刨蹄子。
等小侍们七手八脚地把箱子从马车上抬下来,才后知后觉地明白:原来女君刚才是故意“发脾气”,为的就是帮那两位农夫找活计!两个农夫也十分有眼力见,赶紧上前搭手,帮着把箱子搬上自己的车。
装好车后,两人取了专属的编号旗帜,跟着车队缓缓出发。
林芊芊一行人用了三辆马车,轻轻越过速度较慢的牛车队,停在了马车队后面。几位郎君轮流进马车陪伴林芊芊,其他人要么坐后面的马车,要么骑马护卫在左右。他们恰好在整个队伍中间偏后的位置,正好能照看前后。
车队规模庞大,随行人数众多,无法全部入城歇息,每日只能在城外空旷处扎营。每天天蒙蒙亮就出发,中午只有两刻钟时间休息、喂牲畜,下午赶路到日落。队伍随行有厨子,车夫们跟着一起吃大锅饭。
林芊芊几人的饭食没有让厨子单做,他们都是自己解决的。
几位郎君见林芊芊要跟着风餐露宿,都心疼不已,纷纷提议让她去城中客栈歇息,他们则轮流在营地值守。
可林芊芊却毫不在意,笑着晃了晃手:“我空间里有帐篷,还有各种露营用的物件,住得舒服着呢,不用这么麻烦。”说着便摆手拒绝了众人的提议。
队伍出发的第二天,林芊芊突然想起空间里的水稻又到了成熟季,这两年多太忙,收的五波水稻还堆在那里没处理,若是不尽快碾成精米,怕是要占不少地方。
她正琢磨着该怎么处理,目光忽然落在了不远处:几个农夫刚割完草回来,正忙着给牛添料。看着几人忙碌的身影,她心里顿时有了主意。
在这方小世界里,处理谷子有两种常用法子:
1. 用舂米桶和舂米杵——舂米桶形似捣药罐,配上木槌般的舂米杵,一次能处理几十斤稻谷,效率高但笨重,适合固定在一处使用;
2. 用特制的粗糙石槽和木板研磨,石槽和木板加起来不过十来斤重,方便随身携带,只是一次只能处理几斤稻谷,速度慢些。
林芊芊当即叫来百晓,从空间里取出一袋颗粒饱满的稻谷递过去,叮嘱道:“你去牛车车队那边问问,有没有人愿意帮忙碾米。跟他们说清楚,领一百斤谷子,最后交回五十斤米就行,剩下的谷子算他们的工钱,碾出来的米糠也归他们处理。要是不想要米,也能按市场价折现。现在他们车上放不下很多米和米糠就收上来,等他们返程在还他们。”
这个时代的米糠是不会浪费的,饥荒时米糠可以磨成粗糙的粉配合野菜做成饼来吃。风调雨顺时米糠我可以掺野菜喂猪,甚至大雨天没有草料时偶尔喂牛。
百晓接过稻谷,立刻领命去了。
一旁的斩尘趁机凑过来,在林芊芊脸颊上飞快偷了个香。林芊芊又羞又恼,嗔了他一眼:“这么多人呢!注意形象!”
斩尘低笑一声,顺势握住她的手:“又在偷偷心软给人方便了?”
林芊芊无奈地摇摇头,目光又落回牛车驻扎的方向,轻声解释:“你也知道,虽说现在有了高产粮食,可农家日子还是不好过。我正好需要人帮忙处理稻谷,他们也能多赚份收入,算是两全其美。
再说,我空间里种出来的稻谷,一百斤能出七十五斤米,碾起来也不费劲,给他们留的余地足够大,就当是发福利了。他们好好干,这一趟既能赚到运费,还能赚到外快,等回程时车上也不至于空着。有机会来凤都一趟,怎么也得带点稀罕东西回家才是。成品米就供队伍食用吧!”
“芊芊思虑周全!”斩尘日常花式无脑夸。
百晓拎着那袋沉甸甸的稻谷,快步走到牛车聚集的营地边缘。他清了清嗓子,故意提高声音:“咳!诸位老乡,耽误大家片刻,我们这边有批稻谷要碾成米,不知有没有人愿意搭把手?”
话音刚落,正忙着给牛添料、修补车辕的农夫们纷纷停下手里的活计,齐刷刷地看了过来。
这两天跟着队伍走,他们早摸清了门道:随行的贵人行事大方,从不叫人做白工,眼下既然开口找人干活,定然少不了好处。一时间,围过来的人里,已有好几声“我来”“算我一个”抢先冒了出来。
百晓压了压手,等场面稍静,才把林芊芊的吩咐原原本本复述一遍:“具体规矩是这样:领一百斤稻谷,最后只需上交五十斤净米就行。剩下的稻谷,不管是没碾完的谷子,还是多出来的米,都算大家的工钱;要是不想留粮食,也能按咱们沿途镇上的市价折现,绝不亏待大伙。”说着,他还打开了手里的布袋,露出里面颗颗圆润、饱满得泛着光泽的稻谷,“大家可以先看看这谷子的成色,都是上等的好粮。”
农夫们凑上前一看,眼睛顿时亮了,这般饱满的稻谷,寻常年景里自家地里都难种出,看着就喜人,纷纷往前挤着报名,连带着旁边几个帮着照看牛车的老汉,也捋着胡子凑了过来:“小伙子,我们这老胳膊老腿的,碾米慢是慢了点,能算我们一个不?”
百晓见所有人都愿意干,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先点清人数记在本子上,又转身吩咐身后跟着的两个小侍:“你们快些去附近的镇上,按人数采买碾米工具,记得挑结实好用的,别省着钱。”小侍领命匆匆去了,他则留在原地,跟农夫们闲聊着碾米的细节,免得大家等得焦躁。
天色渐暗,队伍停下生火做饭时,采买工具的小侍也赶了回来,身后还跟着两辆牛车。
百晓赶紧招呼众人过来领工具,又逐一核对姓名,在本子上记下谁领了哪套工具。
吃过饭才引着大家往林芊芊的帐篷方向走,那里早已腾出一片地方,那里放了几块木板,上面堆着小山似的稻谷袋子。
“每人先领两袋稻谷,每袋五十斤,正好一百斤的量。”百晓一边给众人分发稻谷,一边递过去三个布袋,“这两个空布袋装碾好的净米,再去旁边拿一个麻袋装米糠。”他特意强调,“大家领了多少稻谷,最后交回多少米、多少米糠,我都会一笔一笔记清楚,等咱们到了凤都,你们返程前,该折现的折现,该给粮的给粮,一分都不会少。”
农夫们听得心里踏实,领了粮食和工具,便各自找了宽敞处忙活起来。石槽研磨稻谷的“沙沙”声,很快在营地一角响了起来,混着远处的柴火声,倒有几分热闹。
孟知润语气温和,却不失贵气:“我们是护送战利品回京城的队伍,眼下缺两辆车装行李。待遇和运送战利品的车一样,不知两位愿不愿意跑这一趟?”
“愿意!当然愿意!”两个农夫喜出望外,连连点头道谢,“多谢贵人!多谢贵人给我们这个机会!”
这边谈妥,林芊芊已带着众人回到马车旁。她趁着没人注意,悄悄抬手一挥——下一秒,原本空荡的车厢里,竟多了四箱从046号船缴获的战利品,还有两箱打包好的锅碗瓢盆。拉车的两匹马被这突如其来的重量惊得甩了甩尾巴,轻轻刨了刨蹄子。
等小侍们七手八脚地把箱子从马车上抬下来,才后知后觉地明白:原来女君刚才是故意“发脾气”,为的就是帮那两位农夫找活计!两个农夫也十分有眼力见,赶紧上前搭手,帮着把箱子搬上自己的车。
装好车后,两人取了专属的编号旗帜,跟着车队缓缓出发。
林芊芊一行人用了三辆马车,轻轻越过速度较慢的牛车队,停在了马车队后面。几位郎君轮流进马车陪伴林芊芊,其他人要么坐后面的马车,要么骑马护卫在左右。他们恰好在整个队伍中间偏后的位置,正好能照看前后。
车队规模庞大,随行人数众多,无法全部入城歇息,每日只能在城外空旷处扎营。每天天蒙蒙亮就出发,中午只有两刻钟时间休息、喂牲畜,下午赶路到日落。队伍随行有厨子,车夫们跟着一起吃大锅饭。
林芊芊几人的饭食没有让厨子单做,他们都是自己解决的。
几位郎君见林芊芊要跟着风餐露宿,都心疼不已,纷纷提议让她去城中客栈歇息,他们则轮流在营地值守。
可林芊芊却毫不在意,笑着晃了晃手:“我空间里有帐篷,还有各种露营用的物件,住得舒服着呢,不用这么麻烦。”说着便摆手拒绝了众人的提议。
队伍出发的第二天,林芊芊突然想起空间里的水稻又到了成熟季,这两年多太忙,收的五波水稻还堆在那里没处理,若是不尽快碾成精米,怕是要占不少地方。
她正琢磨着该怎么处理,目光忽然落在了不远处:几个农夫刚割完草回来,正忙着给牛添料。看着几人忙碌的身影,她心里顿时有了主意。
在这方小世界里,处理谷子有两种常用法子:
1. 用舂米桶和舂米杵——舂米桶形似捣药罐,配上木槌般的舂米杵,一次能处理几十斤稻谷,效率高但笨重,适合固定在一处使用;
2. 用特制的粗糙石槽和木板研磨,石槽和木板加起来不过十来斤重,方便随身携带,只是一次只能处理几斤稻谷,速度慢些。
林芊芊当即叫来百晓,从空间里取出一袋颗粒饱满的稻谷递过去,叮嘱道:“你去牛车车队那边问问,有没有人愿意帮忙碾米。跟他们说清楚,领一百斤谷子,最后交回五十斤米就行,剩下的谷子算他们的工钱,碾出来的米糠也归他们处理。要是不想要米,也能按市场价折现。现在他们车上放不下很多米和米糠就收上来,等他们返程在还他们。”
这个时代的米糠是不会浪费的,饥荒时米糠可以磨成粗糙的粉配合野菜做成饼来吃。风调雨顺时米糠我可以掺野菜喂猪,甚至大雨天没有草料时偶尔喂牛。
百晓接过稻谷,立刻领命去了。
一旁的斩尘趁机凑过来,在林芊芊脸颊上飞快偷了个香。林芊芊又羞又恼,嗔了他一眼:“这么多人呢!注意形象!”
斩尘低笑一声,顺势握住她的手:“又在偷偷心软给人方便了?”
林芊芊无奈地摇摇头,目光又落回牛车驻扎的方向,轻声解释:“你也知道,虽说现在有了高产粮食,可农家日子还是不好过。我正好需要人帮忙处理稻谷,他们也能多赚份收入,算是两全其美。
再说,我空间里种出来的稻谷,一百斤能出七十五斤米,碾起来也不费劲,给他们留的余地足够大,就当是发福利了。他们好好干,这一趟既能赚到运费,还能赚到外快,等回程时车上也不至于空着。有机会来凤都一趟,怎么也得带点稀罕东西回家才是。成品米就供队伍食用吧!”
“芊芊思虑周全!”斩尘日常花式无脑夸。
百晓拎着那袋沉甸甸的稻谷,快步走到牛车聚集的营地边缘。他清了清嗓子,故意提高声音:“咳!诸位老乡,耽误大家片刻,我们这边有批稻谷要碾成米,不知有没有人愿意搭把手?”
话音刚落,正忙着给牛添料、修补车辕的农夫们纷纷停下手里的活计,齐刷刷地看了过来。
这两天跟着队伍走,他们早摸清了门道:随行的贵人行事大方,从不叫人做白工,眼下既然开口找人干活,定然少不了好处。一时间,围过来的人里,已有好几声“我来”“算我一个”抢先冒了出来。
百晓压了压手,等场面稍静,才把林芊芊的吩咐原原本本复述一遍:“具体规矩是这样:领一百斤稻谷,最后只需上交五十斤净米就行。剩下的稻谷,不管是没碾完的谷子,还是多出来的米,都算大家的工钱;要是不想留粮食,也能按咱们沿途镇上的市价折现,绝不亏待大伙。”说着,他还打开了手里的布袋,露出里面颗颗圆润、饱满得泛着光泽的稻谷,“大家可以先看看这谷子的成色,都是上等的好粮。”
农夫们凑上前一看,眼睛顿时亮了,这般饱满的稻谷,寻常年景里自家地里都难种出,看着就喜人,纷纷往前挤着报名,连带着旁边几个帮着照看牛车的老汉,也捋着胡子凑了过来:“小伙子,我们这老胳膊老腿的,碾米慢是慢了点,能算我们一个不?”
百晓见所有人都愿意干,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先点清人数记在本子上,又转身吩咐身后跟着的两个小侍:“你们快些去附近的镇上,按人数采买碾米工具,记得挑结实好用的,别省着钱。”小侍领命匆匆去了,他则留在原地,跟农夫们闲聊着碾米的细节,免得大家等得焦躁。
天色渐暗,队伍停下生火做饭时,采买工具的小侍也赶了回来,身后还跟着两辆牛车。
百晓赶紧招呼众人过来领工具,又逐一核对姓名,在本子上记下谁领了哪套工具。
吃过饭才引着大家往林芊芊的帐篷方向走,那里早已腾出一片地方,那里放了几块木板,上面堆着小山似的稻谷袋子。
“每人先领两袋稻谷,每袋五十斤,正好一百斤的量。”百晓一边给众人分发稻谷,一边递过去三个布袋,“这两个空布袋装碾好的净米,再去旁边拿一个麻袋装米糠。”他特意强调,“大家领了多少稻谷,最后交回多少米、多少米糠,我都会一笔一笔记清楚,等咱们到了凤都,你们返程前,该折现的折现,该给粮的给粮,一分都不会少。”
农夫们听得心里踏实,领了粮食和工具,便各自找了宽敞处忙活起来。石槽研磨稻谷的“沙沙”声,很快在营地一角响了起来,混着远处的柴火声,倒有几分热闹。